-
汤液本草
概述:《汤液本草》为中药著作。元·王好古撰。刊于1289年。主要内容:卷上为药性总论部分,选辑李杲《药类法象》、《用药心法》的部分内容并作了若干补充。书中所论药性,均根据各药所入三阴经、三阳经的特点,结合药物的气味、阴阳、升降浮沉等性能予以发挥,并附引了有关的各家论述。现有《东垣十书》本。
-
赤茯苓
性味:甘淡,平。归经:入心、脾、膀胱经。①《汤液本草》:入足太阴,手太阴、少阴经。治小便不利,淋浊,泻痢。②《纲目》:泻心小肠膀胱湿热,利窍行水。注意:虚寒精滑或气虚下陷者忌服。(《鸡峰普济方》茯苓汤)②治心肾气虚,神志不守,小便淋沥或不禁,及遗泄白浊:赤茯苓、白茯苓各等分。
-
王进之
王进之即王好古。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汤液本草》、《此事难知》、《医垒元戎》、《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书。凡本经病症选用本经原穴进行治疗者,谓之拔原法。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此法为元代医家王海藏所倡用,故又称王海藏拔原法。
-
芎䓖
概述:芎 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即《汤液本草》记载的川芎的别名。1.治月经不调,产后瘀滞腹痛,痛经,闭经,胸胁胀痛,冠心病心绞痛。2.治感冒风寒,偏正头痛,风寒痹痛,痈疽疮疡,跌打损伤。化学成分:本品含川芎嗪、黑麦草碱、川芎内酯(Cnidilide)、藁本内酯(Ligustilide)、阿魏酸、苯乙酸甲酯等。
-
伊尹
伊尹为商宰相,名伊,尹是官名,一说名挚。莘(今属山东)人。传说伊尹为奴隶出身,原是有莘氏女的陪嫁厨师,负责鼎俎,以滋味取悦于汤,汤用为“小臣”,后任国政,辅佐汤伐桀。《甲乙经·序》:“伊尹以亚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伊尹甚明本草药性,古代传说其为汤液之祖,著有《汤液本草》云。
-
东垣十书
《东垣十书》为医学丛书名。刊于1529年。其中《脾胃论》、《内外伤辨惑论》、《兰室秘藏》为李杲所著;其余《脉诀》、《局方发挥》、《格致余论》、《此事难知》、《汤液本草》、《医经溯洄集》、《外科精义》等7种为其他医家的著作。现存多种明刻本,十几种清刻本,还有日本刻本和石印本。
-
滑可去着
滑可去着治疗学术语。指一种治法,即用润滑通利的药物治疗体内病邪留滞的方法。如石淋,尿中夹砂石,排尿困难,或尿时疼痛,或腰痛难忍,尿色黄赤而浑浊或带血,苔黄白腻,脉数,用葵子散(《证治准绳》:“冬葵子、石楠、榆白皮、石韦、木通)加滑石、金钱草、海金砂等以利水通淋。
-
寒可制热
寒可制热治疗学术语。亦称寒可去热。指治疗热证,当以寒药制之。如气分有热用白虎汤,肝胆有热用龙胆泻肝汤。《汤液本草》卷上:“寒可以去热,石膏、朴硝之属是也。”
-
肺痿喘
肺痿喘证名。肺痿病所见的气喘。《杂病源流犀烛·咳嗽哮喘源流》:“肺痿喘,唾有脓血或浊痰,宜紫菀散。”本证所指肺痿与通常由肺损阴虚或肺寒阳虚的肺痿有别,而与肺痈相近。《汤液本草》卷中:“肺痿,咳唾脓血。”本证见于肺脓疡、支气管扩张症等疾患。
-
补可去弱
补可去弱用补益药物可以治疗虚弱病证。《汤液本草》卷上:“补可以去弱,人参、羊肉之属是也。”参见补剂、补法条。
-
红皮
芸香科植物橘及其变种的成熟果皮·《中医大辞典》·红皮:红皮为中药名,出自《汤液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橘皮之别名。叶片革质,椭圆形、长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6-14cm,宽2-4cm,先端渐尖,基部楔形,全缘,上面仅中脉被星状毛,下面密被黄褐色至灰褐色星状绒毛;性微温归经:肝;外用:适量,煎水熏洗。
-
猪肤
性味:甘,凉。归经:《汤液本草》:入足少阴经。《伤寒》猪肤汤治少阴病下利咽痛,胸满心烦者,猪肤、白蜜清金而止痛,润燥而除烦,白粉涩滑溏而收泄利也。肺金清凉而司皮毛,猪肤善于清肺,肺气清降,浮火归根,则咽痛与烦满自平也。20公斤的小猪宰杀后去毛,取皮浸泡于1:2000新洁尔灭液中15~
-
王海藏
王海藏即王好古。通经史,好医方,曾跟随金代名医李东垣学习,精通医学,为赵州医学教授,兼提举管内医学。著有《阴证略例》、《此事难知》、《医垒元戎》、《汤液本草》、《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等书。拔原法为取穴法之一。如肺经病取太渊,肝经病取太冲等。
-
王好古
简介:王好古(1200?平生著述很多,有《阴证略例》(有论述伤寒阴证之论方,颇为详备)、《汤液本草》、《此事难知》、《医垒元戎》(十二卷,包括伤寒及杂证,并以十二经为纲,主张治病须脉证互参,始可处方)、《仲景详辨》、《活人节要歌括》、《斑疹论》、《伤寒辨惑论》、《伊尹汤液广为大法》等书。
-
重可去怯
重可去怯治疗学术语。指用质重镇坠的药物,治疗惊怯与精神失常之证。《汤液本草》卷上:“重可以去怯,磁石、铁浆之属是也。”如癫狂病用磁朱丸重镇安神。
-
湿可去枯
湿可去枯治疗学术语。指用滋润的药物治疗津枯血燥证。《汤液本草》卷上:“湿可以去枯,白石英、紫石英之属是也。”
-
热可制寒
热可制寒治疗学术语。指治疗寒证,当以热药制之。如附子汤、附子细辛汤,治太阳、少阴之寒;四逆汤、理中汤治脾肾之寒;吴茱萸汤、乌梅丸治肝寒;薤白汤治心胸之寒;回阳救逆汤统治里寒;桂枝汤治表寒。《汤液本草》卷上:“热可以去寒,附子、官桂之属是也。”
-
连翘根
《*辞典》:连翘根:出处:《本经逢原》拼音名:Li nQi oGēn别名:连轺(《伤寒论》)来源:为木犀科植物连翘的根。附方:治伤寒瘀热在里,身必黄:麻黄(去节)二两,连轺(连翘根是)二两,杏仁(去皮、尖)四十个,赤小豆一升,大枣(擘)十二枚,生梓白皮(切)一升,生姜(切)二两,甘草(炙)二两。
-
宣可去壅
宣可去壅治疗学名词。指宣散之剂可以治疗壅塞之证。《汤液本草》卷上:“宣可以去壅,姜、橘之属是也。”如胸中胀闷、呕吐、恶心,痰多色白等症,可用二陈汤燥湿化痰,理气散郁。
-
燥可去湿
燥可去湿治疗法则之一。用燥湿的药物,以治疗湿浊内盛的病证。如湿困脾土,气机阻滞所致的脘腹胀满、舌苔厚腻等,可用平胃散燥湿运脾。《汤液本草》卷上:“燥可去湿,桑白皮、赤小豆之属是也。”
-
用药法象
《用药法象》为药学著作。一卷。金·李杲撰。据《本草纲目·序例》称,此书在《珍珠囊》的基础上,增加了用药凡例,诸经响导及纲要治法等内容。原书已佚。但其内容保留于《汤液本草》上卷中。
-
本草实录
《本草实录》为药物学著作。元·王好古撰。撰年不详。本书重点论述五脏苦欲补泻药味、脏腑泻火药、药象法类、用药心法、制方之法,用药分两及炮灸、汤药煎造、服药活法,汤液本草等药性理论。文字简要,切于临床实用。
-
轻可去实
轻可去实治疗学术语。指用轻清疏解的药物,可以解除外感表实证。《汤液本草》卷上:“轻可以去实,麻黄、葛根之属是也。”如头痛身热,微恶风寒,无汗,咳嗽,苔白,脉浮数之表实风热,可用葱豉桔梗汤以疏风清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