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概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中药著作,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主要内容:《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祐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中的有关本草学记载,整理编著而成的。本书增加方论1000余条,各药之后共附古今单方3000余首。
-
唐慎微
唐慎微为宋代药学家。该书总结前代药物学成就,举凡经史百家,佛书道藏中有关医药记载,均加择录,收药达一千七百四十六条。其书初成于元丰五年(1082年)前后,后经陆续增补,约于元符元年至大观二年(1098-1108年)间定稿,由艾晟校补刊行,名《大观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三十一卷。
-
山慈菇叶
《中医大辞典》·山慈菇叶:山慈菇叶为中药名,出自《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功能主治:主治乳痈,便毒,疮肿。唇瓣近匙形,与萼片近等长,基部浅囊状,两侧边缘略向上反折,前端扩大并为3裂,侧裂片狭小,中裂片长圆形,基部具1个紧贴或多少分离的附属物;假鳞茎狭卵形或长颈瓶状,长1-2cm,顶生1枚叶,叶落后1杯状齿环。
-
本草图经
概述:《本草图经》为书名。原书已佚,佚文及图见于《证类本草》,现有辑佚排印本。《新修本草图经》25卷,目录1卷和《新修本草图》7卷,是在编写本书时广泛征集来自全国各地所产药物绘制的形态图及文字说明。图经部分则是药物的形态、采药及炮炙。书中保存了一些古本草著作的原文,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
张存惠
张存惠宋代医家。字魏卿,平阳(今属浙江)人。生平欠详。尝于淳佑九年(1249)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
大观本草
《大观本草》为本草著作,即《经史证类大观本草》的简称。系大观2年(1108年)重修《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后所改的书名,其后的刊本也有改称《经史证类大全本草》者。
-
木檽
概述:木檽(ruǎn)为中药名,出自《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神农本草经》记载的木耳之别名。产四川、福建等地。性味归经:甘,平。入胃、大肠经。功能主治:益气,凉血,止血。治咯血,吐血,衄血,肠风,血痢,崩漏,痔血,产后血虚,便秘,腰酸,痹痛,高血压病。
-
新修本草
唐·苏敬等撰于659年。《新修本草》正文二十卷,目录一卷,是在《神农本草经》、《名医别录》和《本草经集注》等书基础上进一步增补了隋、唐以来的一些新药品种,并重加修订改编而成。其《本经》药物365种仍按上中下三品之制,并朱书其文。本书不唯保存了一些古本草著作的原文,而且还系统总结了唐以前的药物学成就。
-
证类本草
概述:《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中药著作,简称《证类本草》,宋·唐慎微撰。主要内容:《证类本草》是在掌禹锡《嘉祐本草》和苏颂《本草图经》基础上,收集民间验方,各家医药名著以及经史传记、佛书道藏中的有关本草学记载,整理编著而成的。本书增加方论1000余条,各药之后共附古今单方3000余首。
-
王继先
他的学生张孝直等校订本草,绍兴二十九年(1159)编成《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22卷,他以“详定校正官”的名义挂名于书前。其家祖为外科疡医,有“黑虎丹”出名。绍兴年间任详定校正官,与张孝直、高绍功等校订《证类本草》,编成《绍兴校订经史证类备急本草》,即《绍兴本草》计三十一卷。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中药著作,宋代唐慎微原撰,曹孝忠等校勘,金代张存惠增补。简称《政和本草》。本书是在1116年(政和6年)由北宋政府重新修订刊行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自1249年张存惠重刊此书后又增附《本草衍义》一书的内容。
-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绍兴校定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药学著作。简称《绍兴本草》。系绍兴29年(1159年)南宋政府修订刊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时所用的书名。其内容全与《证类本草》同。只是作了部分改订,即“考证名方五百(或作三百)余首,证舛错八千余字。”有1933年日本春阳堂的影印本(残存图卷一-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