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输
概述:动输:1.《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篇阐述了十二经脉中,唯手太阴、足阳明、足少阴三经独动不休的道理,以及在邪气阻塞四肢的情况下,十二经气如何保持输转循环的问题。位于动脉部位的腧穴·动输:动输指位于动脉部位的腧穴。《黄帝内经灵枢·动输》:“经脉十二,而手太阴,足少阴、阳明独动不休。”
-
肺气
呼吸三气·肺气:肺气指呼吸三气,包括胸中的宗气。肺的精气·肺气:肺气指肺的精气,表现为肺主气、司呼吸、主宣发肃降、通调水道、朝百脉而主治节的功能活动。《黄帝内经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肺气从太阴而行之。”
-
四街
四街即四气街。《黄帝内经灵枢·卫气》:“头气有街,胸气有街,腹气有街,胫气有街。气在腹者,止之于背腧与冲脉于脐左右之动脉者;气在胫者,止之于气街(冲)与承山、踝上以下。”说明经络在头面、胸、腹、胫的分部联系。经气至腹部的(足三阴)均联系背俞(肝、脾、肾)和腹部冲脉;经气下抵胫部都联系气冲部。
-
微
《素问·八正神明论》:“正邪者,身形若用力汗出,腠理开,逢虚风,其中人也微。”《素问·脉要精微论》:“是故冬至四十五日,阳气微上,阴气微下。”《灵枢·禁服》:“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⑧指微脉,搏劝微弱无力之脉象。《灵枢·热病》:“热病七日八日,脉微小,病者溲血,口中干,一日半而死。”
-
息
概述:息:1.一呼一吸;2.气喘,喘息;《黄帝内经灵枢·动输》:“肺气从太阴而行之,其行也,以息往来。”《黄帝内经灵枢·海论》:“气海有余者,气满胸中,悗息面赤。”《黄帝内经灵枢·百病始生》:“虚邪之中人也…赘肉·息:息通“瘜”,赘肉。王冰注:“息,长也”。“在气为息”指在功能上有促进生长的作用。
-
清气
清气①指水谷精华的稀薄精微部分,与浊气相对。《灵枢·动输》:“胃为五脏六腑之海,其清气上注于肺。”②即清气分热。《温热论》:“到气才可清气。”③指秋令清肃寒凉之气。《素问·五常政大论》:“秋气劲切,甚则肃杀,清气大至,草木凋零。”
-
环
概述:环:1.经络学用字;《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胃足阳明之脉…《黄帝内经灵枢·动输》:“营卫之行也,上下相贯,如环之无端。”循环·环:环指循环。《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故六朞而环会。”王冰注:“故六年而环会,所谓周而复始也。”《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还出挟口环唇,下交承浆。”
-
经脉之海
经脉之海即冲脉。《黄帝内经素问·痿论》:“冲脉者,经脉之海也。”因冲脉为总调十二经气血渗灌于全身的要冲。参见十二经之海:十二经之海指冲脉。出《黄帝内经灵枢·动输》。因其循行与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联系密切,肾主先天、胃(脾)主后天。所以,古人认为冲脉主先天与后天之元气,因称十二经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