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被囊
1被囊是海鞘类体表所包裹的一层厚的构造,富有液胞,因含有属于纤维素的一种被囊素而较坚硬。2被囊encystation,encystment亦称包囊形成。系原生动物自其外质或低等后生动物自其体表的细胞分泌坚固的膜(包囊)包裹身体的现象。非渗透性,不同种类具有各自固有的形状,故常被作为分类学上的特征。具被囊的生物体称为囊体。
-
闭果
包裹着种子的果皮,成熟后并不自然地裂开,果皮仍然包裹着种子而散市的果实,总称闭果。为裂果的对应词。不管是不是浆果、干果,而禾本科(Gra-mineae)的颖果、槭树科(Aceraceae)的翅果、山毛榉科(Fagaceae)的坚果、菊科(Composi-tae)的瘦果等一些干果和浆果,均属于闭果。
-
石灰方
《直指》卷十四:组成:石灰(炒热)。主治:大肠积冷,久年脱肛。用法用量:以帛包裹,肛坐其上,冷又另换。仍以海螵蛸末敷之。
-
棉团练针法
棉团练针法指用棉花一握作衬,外用布将棉花包裹,用线封口扎紧,做成直径为6~将针插入棉团内,反复做由浅入深,由深至浅地提插练习。如练习到提插顺利,针身不出现弯曲,就可有意地做重插轻提、轻插重提的练习,为提插补泻手法打下基础。
-
胎膜
胎膜(fetalmembrane)是指包裹胎儿,对胎儿的生长发育起到保护、营养、呼吸、排泄作用的胚胎辅助结构。
-
袖口疳
袖口疳病名。疳疮之一种。指下疳生于阴茎处,症见外皮肿胀包裹者。见《医宗金鉴》卷六十九。
-
丁香梨
处方:大雪梨1个,丁香15粒功能主治:噎膈,反胃。用法用量:将丁香入梨内,湿纸包裹4-5重,煨熟食之。摘录:《仙拈集》卷一
-
疔疮塞鼻丹
处方:小枣3个(烧熟去核),巴豆仁3个,银朱3分,雄黄3分。制法:上捣为长丸。功能主治:疗疮。用法用量:绵纸包裹,当中截开,塞两鼻孔,盖衣出汗。摘录:《集成良方三百种》
-
黑光汤
处方:千里光1大把,苍术苗1中把,朝东墙头草1小把。制法:上药同水入罐内,绢帛包裹,勿令泄气,煮百沸。功能主治:鹅掌风。用法用量:先用麝香擦患处,后以药熏之。2-3次即愈。摘录:《疡医大全》卷二十八
-
胜三七散
《济阳纲目》卷八十七:方名:胜三七散组成:五倍子(炒枯,用青布包,脚下踏扁)、白矾(枯过)各等分。功效:止血定痛。主治:刀斧跌磕,一切伤损。用法用量:撒患处,包裹。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环糊精包合物
环糊精包合物是利用环糊精的环状中空的特殊结构,将药物分子全部或部分包裹于其中形成的一类非键化合物制剂。
-
遮光
遮光是指用棕色容器或黑纸包裹的无色容器或其他不透光的容器包装。
-
藏针器
藏针器指储藏针具的物器。古代多用布帛包裹,称为“针包”。后又有以金属、木质、胶木制成的“针筒”。近代所用的“藏针夹”,多以皮革或塑料制成,还有笔式的“藏针管”和金属、塑料制作的藏针盒等。
-
回气捷法
回气捷法为古代对新生儿窒息的急救法。《育婴秘诀》:“儿才生下即气绝,不啼哭,俗名闷脐生,即寤生也。必是难产,或冒寒所致。必以棉絮包裹,抱怀中,不可断脐带,…以热水于脐带抹之,使暖气由脐入腹,须臾气回,啼哭如常。方可浴洗,剪去脐带。”
-
煨制
煨制(roasting)指将净药材或切制品外包裹一层能吸附油质如湿润的面粉或纸浆等辅料,再埋入加热的滑石粉煨烫,或将切制品层层隔纸加热烘煨的炮制方法。
-
煨
煨中药炮制法之一。利用湿面粉或湿纸包裹药物,置热火灰中加热,至面或纸焦黑为度,可减轻药物的烈性和副作用,如煨生姜、煨甘遂等。
-
胶囊型粉末香精
胶囊型粉末香精指香气和(或)香味成分以芯材的形式被包裹于固体壁材之内的颗粒型香精。。
-
枣矾散
《仙拈集》卷三:方名:枣矾散组成:大枣1个,胆矾1片。主治:走马牙疳。用法用量:吹患处。制备方法:将机入枣肉内,湿纸包裹,烧存性,研为末。
-
被污染的衣物
被污染的衣物(contaminatedlaundry)是指被含血源性病原体的血液或其他潜在传染性物质污染,或者可能包裹有污染锐器的衣物。
-
塞耳疗法
塞耳疗法为治法。指将药末用纱布包裹塞入耳内以治疗耳鸣、耳聋、脓耳、鼻衄、疟疾等病证的方法。塞耳疗法是一种特殊疗法。
-
襁褓
襁褓包裹婴儿用的布幅。《证治准绳·幼科》:初生儿“必须入襁褓。”《寿世保元》卷八:“初生三五日,宜绑缚令卧,勿竖头抱出,免致惊痫。”
-
针包
针包即藏针器。藏针器指储藏针具的物器。古代多用布帛包裹,称为“针包”。后又有以金属、木质、胶木制成的“针筒”。近代所用的“藏针夹”,多以皮革或塑料制成,还有笔式的“藏针管”和金属、塑料制作的藏针盒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