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尖
针尖指针身末端最锐利的部分。
-
直肠脱垂注射疗法
直肠脱垂注射疗法是把药物注入直肠粘膜下层或直肠周围,以治疗直肠脱垂的一种方法。使病人取侧卧位或截石位,局部消毒后,将直肠粘膜暴露肛外,或在肛门镜下,齿线上1cm,环形选择2~柱状注射,在暴露肛外直肠粘膜3、6、9、12点齿线上1cm,粘膜下层作柱状注射.长短视脱出长度而定,每柱药量2~3ml,注射完毕,送回肛内。
-
梅花针术
名称:皮肤针术别名:梅花针术适应证:皮肤针(梅花针)术适用于脱发,摄领疮。若辨证取经配穴扣刺,可用于各种损容性疾病。方法:1.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准所选部位,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头垂直叩击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如此反复叩刺,50~3.叩刺时要快刺、弹刺、平刺,不能慢刺、压刺、斜刺、拖刺。
-
皮肤针术
名称:皮肤针术别名:梅花针术适应证:皮肤针(梅花针)术适用于脱发,摄领疮。若辨证取经配穴扣刺,可用于各种损容性疾病。方法:1.针具及皮肤消毒后,针尖对准所选部位,用腕部的弹力使针头垂直叩击在皮肤上,并立即提起,如此反复叩刺,50~3.叩刺时要快刺、弹刺、平刺,不能慢刺、压刺、斜刺、拖刺。
-
面肌抽搐茎乳孔酒精注射
手术名称:面肌抽搐茎乳孔乙醇注射别名:面肌抽搐茎乳孔酒精注射分类:神经外科/颅神经疾病手术ICD编码:04.201应用解剖:面神经伴同中间神经和听神经进入内耳孔后,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先向外行至膝状神经节,以锐角折向后外,再折行向下,从茎乳孔出颅。如引起面肌瘫痪,则表示穿刺位置正确,等待15~
-
面肌抽搐茎乳孔乙醇注射
手术名称:面肌抽搐茎乳孔乙醇注射别名:面肌抽搐茎乳孔酒精注射分类:神经外科/颅神经疾病手术ICD编码:04.201应用解剖:面神经伴同中间神经和听神经进入内耳孔后,穿过内耳道底进入面神经管,先向外行至膝状神经节,以锐角折向后外,再折行向下,从茎乳孔出颅。如引起面肌瘫痪,则表示穿刺位置正确,等待15~
-
飞针刺入
飞针刺入为头皮针进针方法之一。指用一手拇指、食指尖部捏住针体距针尖2厘米的部位,沿刺激区的方向,针尖对准进针点,手指尖距头皮5~10厘米,手腕背屈使针尖距进针点5~10厘米,然后手腕突然往腹侧屈曲,使针尖冲进头皮下或肌层的进针法。
-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
锁骨下静脉穿刺置管术是在穿刺基础上插管,适用于需持续补液的病人,以使病人免遭频繁穿刺浅静脉之苦,必要时也可作采血化验、插管加压输液或中心静脉压测定。下方为第1肋1内后方为胸膜顶。3·穿经结构穿经皮肤、浅筋膜即达锁骨下静脉。5·失误防范(1)穿刺方向始终朝向胸锁关节,不可指向后下方,以免损伤胸膜及肺。
-
转子后股外旋肌群注射
名称:转子后股外旋肌群注射适应证:转子后股外旋肌群注射适用于:1.髋关节疼痛。方法:在大转子后方,自大转子尖至小转子方向划线作标志,自大转子尖下2.5cm左右外侧进针,针尖朝向标志线,以50°角刺入转子间窝处,回抽无血,自近端斜向远端,做扇形注射,然后再深刺入髋关节后方关节囊浅层,进行浸润注射。
-
膝内侧侧副韧带注射
2.髌骨软化症。准备:患者体位取仰卧屈膝位,患肢略外旋。方法:用5号细针,在股胫侧面的略后方关节线处进针,由于该处软组织少、内侧韧带敏感,易发生注射痛,故应先在皮内注一大皮丘,使皮内皮下药液浸润,然后边进针边注射,要求遵循“进针少,注药多”的原则,直至针尖触及骨面,药液直接注遍骨面四周。
-
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
操作名称: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应证:胸交感神经节阻滞术适用于:1.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准备:1.患者准备患者取患侧向上侧卧位,屈颈弓背,腋下垫一薄枕,以便将胸椎展平。4.如欲进行神经破坏性阻滞,应在X线透视或CT引导下穿刺,使得神经破坏性阻滞的安全性进一步提高。
-
舌咽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舌咽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舌咽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顽固性神经痛。3cm,可触到茎突,然后将针尖沿乳突后缘刺入0.5~3.另一种入路可以选择乳突尖端与下颌角之间连线中点作为穿刺点,用3.5cm长,7号短针自穿刺点与皮肤呈直角穿刺,缓慢进针约2~3.注射局麻药过量,可能同时阻滞舌下神经而出现一侧舌麻痹。
-
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腋窝入路臂丛神经阻滞术适应证:1.前臂及手的手术麻醉。2.患儿穿刺部位及消毒准备在腋窝顶端触摸腋动脉,常规局部皮肤消毒。3.穿刺中如果刺破腋动脉出现回血,可以继续进针,此时稍改变针尖方向,使穿刺针与皮肤成30°角向头侧进针,刺过动脉后壁,直至回吸无血,便可注入局麻药。
-
控制针感
控制针感为刺法术语。临床上主要是控制酸、麻、胀、沉、重、疼、触电样、水波冲动样等针感的性质和针感传导的方位。控制针感的性质,要善于运用押手,适当地应用提插、捻转等手法。如用提插法,则提插的速度要快些,但幅度宜小,针尖方向宜固定。须注意关闭时是用指端而不是用爪甲,左手和右手的配合要协调。
-
下腰三角区注射
操作名称:下腰三角区注射适应证:下腰三角区注射适用于:1.下腰三角区痛。2.下腰部腰痛,椎旁痛,腰臀痛。3.腰骶韧带损伤,腰骶棘间韧带损伤。5.腰骶关节退变。准备:患者取俯卧位;5关节突,抽吸后注入少量药液,再将针尖跨越前外方,再直刺髂嵴部、骶棘肌附着部及髂腰韧带附着部。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
漆针疗法
漆针疗法为针刺治疗方法之一。指在穴位上放置药物,用针尖刺破皮肤,使药力透入组织而发挥治疗作用的方法。适用于治疗风寒痹痛、冷麻不仁、鹤膝风、漏肩风、腰腿酸痛等。所用药物有乳香、肉桂、川乌、血竭、京墨各为末等分,醋适量,先以文火煎透,然后盛入器皿内多次蒸炖,用时拌入少许麝香。
-
第2~5颈椎横突注射
操作名称:第2~5颈椎横突注射适应证:第2~5颈椎横突注射适用于:1.颈椎病、肩上臂外侧痛。2.用5号细针经皮触及横突时,针尖向内下方,避免误刺过深至椎间孔,因横突沟有相应的颈神经及其伴行血管穿出,并直通椎间孔,此横突沟中还有椎动脉贯穿向头侧。2mm,药液可更多浸润神经根及其临近组织。
-
第6颈椎横突注射
名称:第6颈椎横突注射适应证:第6颈椎横突注射适用于:1.下颈椎颈椎病。2.肩臂痛、拇指痛。若将针尖稍拔出,针尖略刺向前下方,可出现上肢放射感并传至拇指及示指,证实为第6颈神经分布区,回抽无异常后,可进行神经根周围注射。4cm,可行关节突关节注射,患者感肩背酸胀感。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发生感染。
-
颏神经阻滞术
名称:颏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颏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三叉神经第三支,颏神经痛。2.该部位带状疱疹和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垂直进针,当针尖触及下颌骨,改变穿刺针角度与皮肤呈45°向颏联合方向进针,向前或正中方向寻找颏孔。大多数患者出现下唇感觉异常。注意事项:1.注射神经损毁药物剂量不宜过大,避免局部肌肉萎缩。
-
末
末指四肢或四肢末梢。《黄帝内经灵枢·杂病》:“痿厥为四末束悗。”参见四末:四末指四肢或四肢末梢。《黄帝内经灵枢·邪客》:“必先明知十二经脉之本末。”《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故为之治针,必以大其头而锐其末。”《黄帝内经素问·移精变气论》:“治以草苏草荄之枝,本末为助。”粉末·末:末指粉末。
-
胸下端肋骨末端注射
操作名称:胸下端肋骨末端注射适应证:胸下端肋骨末端注射适用于:1.胸下端诸肋骨末端综合征。准备:患者取仰卧位俯卧位;常规皮肤消毒后,用5号细针刺入皮肤,待针尖触及肋末端骨软骨,抽吸无血无气后,沿肋剑突角 廓的外侧方向为导向,进行肋末端软骨面的斜行潜行注射。3.进针深度要适当,避免损伤内脏器官。
-
髋臼缘注射
操作名称:髋臼缘注射适应证:髋臼缘注射适用于:1.髋关节疼痛。3.风湿、类风湿性髋关节炎,创伤性、变形性髋关节炎。4.髋关节活动受限、暂时性功能障碍。准备:患者体位取侧卧或半侧卧位,患侧在上。注意事项:1.操作须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以防二次感染。5.操作时针尖不宜过深,以免进入关节腔损伤关节面。
-
针芒
针芒即针尖。针尖指针身末端最锐利的部分。
-
胫骨粗隆注射
名称:胫骨粗隆注射适应证:胫骨粗隆注射适用于:1.胫骨粗隆骨软骨炎。准备:患者体位取仰卧位,腘窝下垫一薄枕,膝关节压屈15°~针尖垂直刺入胫骨粗隆浅面、髌骨韧带附着部,作周围药物注射,然后再改变针尖方向,刺向髌韧带深面与胫骨粗隆之间,回抽无血后,继续进行药物注射。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防止感染。
-
腰大肌肌间隙注射
操作名称:腰大肌肌间隙注射适应证:腰大肌肌间隙注射适用于:1.腰肌疼痛。3.注射部位的皮肤或深部组织有感染灶。准备:患者取侧卧位,患侧向上。2.选取7号10cm长腰麻穿针,垂直进针到腰5横突,调整方向使针尖滑过横突上缘,再进针0.5~注意事项:1.严格的无菌操作,预防感染。2.避免反复穿刺损伤腰丛神经。
-
横突间注射
操作名称:横突间注射适应证:横突间注射适用于:1.横突间韧带损伤。4.强直性脊柱炎。2.全身感染。常规消毒皮肤。2.针尖如先触及关节突浸润后,再将针向旁侧斜行刺入横突间间隙,回抽无血液后注射,可同时浸润横突间韧带、神经干、肌肉组织,药液量多时,还可浸润至椎间孔。3.注意掌握用药剂量,谨防药物过量,毒性反应。
-
泪道冲洗术
泪道冲洗术是通过将液体注入泪道疏通其不同部位阻塞的操作技术,即可作为诊断技术,又可作为治疗方法。泪道冲洗术应用解剖学基础泪道包括泪点、泪小管、泪囊和鼻泪管。鼻泪管为连接泪囊下端的膜性管,上部包埋在骨性管腔中,下部逐渐变细进入鼻外侧壁粘膜内,开口于下鼻道的外侧壁。进针时注意深度以免损伤粘膜。
-
圆针
圆针(round-pointneedle)为针具名。后人用以称圆头针,因圆通员,又称员针。《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员针者,针如卵形,揩摩分间,不得伤肌肉,以泻分气。”《黄帝内经灵枢·九针论》:“员针,取法于絮针,筩其身而卵其锋,长一寸六分,主治分间气。”说明其针尖椭圆如卵,针身呈圆柱形,长一寸六分。
-
夹持进针法
概述:夹持进针法(fingers-squeezed-needleinserting)为进针法之一。指用押手拇、食两指,夹持棉球,裹住针尖,辅助刺手将针刺入腧穴的双手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操作方法:手指消毒后,左手拇、食二捐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左手辅助压送将针刺入腧穴。
-
电热针疗法
电热针疗法是一种以特制的电热针具进行穴位刺激的治疗方法。电热针是根据“焠刺”理论结合现代电子技术研制而成的一种新型针灸仪器,它具有传统温针和火针的综合作用,在刺入人体后,利用一个可调的稳压电源使电流通过特制的针具产生热量,并能调节控制针体温度,达到治疗所需要的温度要求。
-
皮肤针刺法
皮肤针刺法是将多支不锈钢短针集成一束,叩刺人体体表一定部位(皮部)的治疗方法,属丛针浅刺法。皮肤针刺法由古代“半刺”、“浮刺”、“毛刺”发展而来。人体皮部是十二经络在体表的分布,用皮肤针叩刺皮部可以通过络脉作用于脏腑经脉,促进机体功能恢复。针柄:有硬柄和软柄两种规格。要求:针尖不可太锐,呈松针形。
-
捻入法
捻入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将针尖刺入皮下的手法。毫针进针一般以快速直刺为主,以减少透皮时的疼痛。当针身柔软(如金、银质毫针)或局部皮肤坚韧不能快插进针时,则用捻转进针。捻转的幅度要小,保持针具挺直,并两手配合动作,以利于进针。
-
眶下神经阻滞疗法
操作名称:眶下神经阻滞疗法适应证:眶下神经阻滞疗法适用于眶下神经分布区的疼痛。方法:患者取仰卧位,自患侧眶外缘至上唇中点做一连线,再经瞳孔做一垂线,两线交叉点即进针点。操作者一手按住眶下缘,防止针滑入眶内,另一手持带5号球后针头的注射器快速刺入皮肤,进针方向朝向后外或后上方。下睑水肿。
-
球旁注射法
操作名称球旁注射法方法及内容准备及进针同球后注射法。针尖刺进眼球筋膜后,沿巩膜弧度向后推进1.5cm。也可在眶上缘中内1/3交界处垂直进针1.5cm,针尖达眼球赤道平面之后,回抽无血液,注入药液。
-
髋关节腔注射
操作名称:髋关节腔注射适应证:髋关节腔注射适用于:1.髋关节炎。3.髋关节痛、创伤后髋关节痛。2.髋关节恶性肿瘤。患者取仰卧位;方法:用长针头自股骨大转子前下方进针,沿股骨颈内侧角方向,与皮肤成45°角紧贴骨面刺入。注意事项:1.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关节腔内感染。2.注意勿损伤神经、血管,或误将药液注入血管内。
-
柱状植毛术
操作名称:柱状植毛术适应症:柱状植毛术是在耳后取带毛皮片,再分割成毛柱,或以皮肤穿毛针孔器取带毛皮柱,每柱含毛2~将针头顺毛发生长方向钻入供毛区皮肤脂肪层,以眼科弯剪刀将毛柱基底剪断,毛柱即暴露在针心,放在消毒的生理盐水中洗净,以眼科镊子将毛柱基底脂肪球摘去,放在生理盐水中备用。
-
小脑延髓池穿刺
操作名称:小脑延髓池穿刺适应证:小脑延髓池穿刺适用于:1.脑脊液通道有堵塞时,小脑延髓池穿刺测压,穿刺液送检做常规及生化定量检查,可以准确地反映颅内病变情况,并可与腰椎穿刺液进行比较。禁忌证:1.颅内肿瘤、颅脊型枕骨大孔区肿瘤及疑有枕骨大孔疝。2.枕骨大孔区先天畸形,或小脑延髓池蛛网膜有粘连可能。
-
推弩法
推弩法为守气法之一。指将针尖顶住有感应的部位,推弩针柄,或用拇指向前或向后捻住针柄,不使针尖脱离经气感应处,以保持感应时间的守气法。
-
腕管肌腱鞘注射
名称:腕管肌腱鞘注射适应证:腕管肌腱鞘注射适用于:1.腕管综合征。2.腕管肌腱鞘炎、肌腱鞘损伤。5.类风湿性关节炎。准备:患者取卧位为主;方法:有4个进针点,第1进针点选在桡侧腕屈肌腱尺侧缘与远侧腕横纹的相交处。注意事项:1.要在严格无菌操作下进行。5.避免将激素类药物注入关节腔内,以免损伤软骨蛋白多糖合成。
-
火针术
名称:火针术适应证:火针术适用于皮肤局部红肿、淤血、痈肿、囊肿、结节、瘤、疣赘、痣、瘢痕,瘙痒性皮肤病,蛇串疮,雀斑,针眼,口眼斜,体气。如属较浅的点刺法,烧至通红,速进疾出,轻浅点刺;2.火针的针刺深度。4.烧针的次序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若针身发红而针尖变冷者则不宜进针。
-
皮内针术
名称:皮内针术适应证:皮内针术适用于肥胖症,胞 振跳,面肌抽搐,其他须做较长时间留针的损容性疾病。方法:1.麦粒形皮内针常规消毒后,以左手拇、示指将针刺部位皮肤撑开固定,右手用小镊子夹住针柄,沿皮横刺,使针尖紧靠皮肤,向真皮水平刺入0.5~注意事项:1.埋针要选择易于固定和不妨碍肢体活动的腧穴。
-
臀中肌注射
名称:臀中肌注射适应证:臀中肌注射适用于:1.髋关节疼痛。4.合并有糖尿病或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准备:1.患者体位取侧卧位或俯卧位。5cm处进针,针尖斜行向臀中肌刺入,直至髂骨嵴下方2~然后缓缓拔针,边退针边注射,在浅层再改变针尖方向,依次同法做扇形浸润注射。注意事项:1.遵守无菌操作原则,防止感染。
-
闭孔神经阻滞术
名称:闭孔神经阻滞术适应证:闭孔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治疗大腿膝关节内侧痛症,包括闭孔肌痉挛,髋关节痛,膀胱括约肌痉挛性疼痛,膝关节痛,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缺血性痛。准备:患者准备:患者体位取仰卧位,患肢轻度外展。2.5cm直至触及耻骨下支前缘。再退针2cm左右,将针尖调向头侧进针,滑过耻骨下支约2.5~
-
出汗试验
药物和试验所需物品准备。方法:1.淀粉法:(1)在正常皮肤和皮损处用碘酒和75%乙醇消毒后,再各涂碘酒,待干后,分别皮内注射1∶1000的毛果芸香碱溶液各0.1ml,擦干针尖处渗液,立即撒上薄层干燥淀粉。(3)如果皮损处汗腺破坏或泌汗神经破坏,泌汗功能障碍,则碘无法与淀粉发生作用,不出现蓝点或蓝色小片。
-
肱尺关节注射
名称:肱尺关节注射适应证:肱尺关节注射适用于:1.肘关节慢性退行性关节炎。3.骨关节腔化脓性或结核性感染。方法:在关节后外方、鹰嘴外侧上端间隙进针,首先在鹰嘴外侧边缘注射浸润关节囊后壁,然后顺间隙最宽处,于鹰嘴及外髁间穿入,有轻度针尖突破感即进入关节,回抽如有积液,应先抽出积液后再注射药液。
-
双手进针法
双手进针法(needle-insertingwithbothhands)是指刺手与押手互相配合,持针刺入腧穴的进针法。主要有指切进针法、舒张进针法、夹持进针法和提捏进针法。适用于长针的进针。提捏进针法(skin-pinchingupneedleinserting)指用押手拇、食两指将输穴的皮肤捏起,辅助刺手进针的双手进针法。
-
针刺方向
针刺方向指进针时针尖所刺的方向。针刺方向的确定主要根据经脉循行走向,腧穴分布部位和针刺要求达到的组织结构等情况而定。选择针刺方向时应注意朝安全方向针刺,避开大血管、神经干、重要组织器官、内脏等;或朝有针感方向,朝病灶所在方向刺;或根据穴位分布部位而确定针刺方向。
-
腋神经阻滞术
操作名称:腋神经阻滞术适应证:腋神经阻滞术适用于:1.肩关节后下部、腋后部、上臂外侧、三角肌处疼痛治疗。(2)确定肩峰为A点,大圆肌与肱三头肌长头交点为B点,A、B两点连线中下1/3交点处为穿刺点。方法:1.戴无菌手套,常规消毒皮肤,穿刺点做局麻皮丘。穿刺时应切记针尖应直对喙突方向进针,不要过深。
-
骈指进针法
骈指进针法为针刺进针方法之一。指押手四指并拢,以掌面平压穴位上,刺手持针,使针尖部穿过两指间的缝隙而刺入穴内的双手进针法。参见夹持进针法:夹持进针法为进针法之一。其法:手指消毒后,左手拇、食二捐持捏消毒干棉球,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左手辅助压送将针刺入腧穴。
-
逼针法
逼针法为行气法之一。指针刺得气后,如气不行或气行不远,可将针尖于得气之处,压住不动,欲使经气向下行时,针尖略朝向下方,欲使经气向上行时,针尖略朝向上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