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骨癫疾
骨癫疾病证名。癫病深入于骨者。为癫疾之重证。《灵枢·癫狂》:“骨癫疾者,顑、齿、诸俞、分肉皆满而骨居,汗出,烦悗,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灵枢·邪气藏府病形》:“肾脉急甚为骨癫疾。”参见癫条。
-
脉癫疾
脉癫疾病名。癫疾之病在脉者。《灵枢·癫狂》:“脉癫疾者,暴仆,四肢之脉皆胀而纵。脉满,尽刺之出血;不满,灸之挟项太阳,灸带脉于腰相去三寸,诸分肉本输。呕多沃沫,气下泄,不治。”参见癫条。
-
助心平胃汤
《辨证录》卷四:组成:人参5钱,茯神1两,贝母3钱,神曲1钱,肉桂3分,甘草1钱,甘菊3钱,菖蒲1钱,生枣仁5钱。主治:气衰胃热,素常发癫,口中喃喃不已,时时忽忽不知,时而叫骂,时而歌唱,吐痰如蜒蚰之痰。各家论述:此方补胃气以生心气,助心火而平胃火,故心既无伤,而胃又有益,不必治癫而癫自止矣。
-
颠
颠①顶;头首。见“颠疾①”。②通“癫”,见“癫疾②③”。
-
散花丹
《辨证录》卷四:方名:散花丹组成:柴胡2钱,炒栀子5钱,白芍2两,当归1两,生地1两,熟地2两,玄参2两,天花粉3钱,陈皮1钱,茯神5钱。功效:泻肝火,补肾水,舒郁气。主治:妇人肝火炽盛,肝气郁结,而成癫证。用法用量:水煎服。1剂而癫轻,2剂而羞恶生,3剂而癫失,必闭门不见人也。
-
麻仁煎
处方:麻仁4升。功能主治:癫风。用法用量:以水6升,煎7合,空心服。各家论述:麻仁,润药也。多与之令人通利,故足以泻癫风。然可以济火,可以泽肝,可以润脾,可以濡肾,有攻邪去病之能,无虚中坏气之患,足称良也。摘录:《医方考》卷五
-
啼
啼出声的哭。《灵枢·癫狂》:“癫疾始作而引口啼呼喘悸者,候之手阳明、太阳。”
-
视举
视举证名。系指不自觉地眼向上视的病证。《灵枢·癫狂》:“癫疾始生,先不乐,头重痛,视举目赤……”
-
牛癫
牛癫为病名。即牛痫。痫证发因发作时吼声如牛鸣故而得名。《圣济总录》卷十五:“牛癫若牛鸣。”《辨证录·癫痫门》:“痰气太盛,一时跌仆,口作牛马之鸣者,世人所谓牛马之癫也,其实乃虚寒之症,痰人心包也。”
-
久逆
久逆为病机,指脏腑经络之气长期郁滞,不能通畅下行的病机。《黄帝内经素问·通评虚实论》:“黄疸、暴痛、癫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
-
僵
僵疆直,硬挺,谓肢体不灵活。《灵枢·癫狂》:“癫疾始作先反僵,因而脊痛。”
-
加味温养汤
处方:人参1两,白术2两,麦冬1两,半夏3钱,肉桂1钱。功能主治:思虑过度,耗损心血,致患癫疾,或哭或笑,或裸体而走,或闭口自言,喃喃不已。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四
-
失心丸
《续名家方选》:组成:郁金5钱,大黄5钱,黄连1钱,干漆1钱。主治:失心癫、痫、狂症。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维厥
维厥四肢厥逆。《灵枢·邪气脏腑病形》:“心脉……微涩、为血溢、维厥、耳鸣、癫疾。”
-
清油散
《普济方》卷三○六引《经效良方》:方名:清油散组成:生麻油。主治:癫狗咬人。用法用量:以油滴豉为膏,如弹子大,常常拭揩所咬疮口。分开豉弹,见疮口有狗毛茸茸,此毒出即安,无茸毛为度。日间常行食用加杏仁食之。
-
解围元薮
《解围元薮》麻风专著。四卷。明·沈之问辑于1550年。内容有麻风病的病因、三十六风、十四癫及其与经络的关系、治疗方剂等。书中较详细地叙述了麻风的辨证和治疗,载方249首。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痿瘘
痿瘘病证名。指痿证和鼠瘘。《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肺脉急甚为癫疾……微缓为痿瘘。”
-
王馨远
王馨远清代医生。生平履贯欠详。善治狂犬咬伤症,集其家传经验方,撰写《癫狗咬方药研究》。
-
疑难急症简方
《疑难急症简方》医方著作。四卷。清·罗越峰辑。刊于1895年。本书汇集各种急症简易方,分为癫狗恶狗、毒蛇恶虫、食毒五伤、跌打五伤等70类,包括多种病证的治疗方剂。现有《珍本医书集成》本。
-
猪癫
猪癫病名。即猪痫。《辨证录》卷四:“一遇可惊之事便跌仆吐涎,口作猪羊之声,世医谓是猪羊之癫。”参见痫、五痫条。
-
沈炳荣
沈炳荣清代医生。字吟梅。浙江桐乡人,精通医理,有医技,如以六味地黄汤加犀角疗一妇人之癫疾,应手而愈。
-
其他中成药中毒
其他中成药中毒:大多数中成药所致的不良反应都表现为过敏反应,如心肝宝、复方草珊瑚片、消炎解毒丸、速效感冒丸、天麻丸等。给予对症及抗过敏治疗可以缓解,但个别的如治癫丸、癫痫丸等是由于铅中毒引起的,应给予驱铅治疗。
-
狗癫
狗癫病名。因痫发声如犬吠声。即犬痫。《外台秘要》卷十五:“狗癫则狗吠。”参见痫、癫、六蓄痫条。
-
黄雄漆丸
处方:严漆1两,蟹黄5钱。制法:拌匀,晒,渐去面上汗水,待尽,又加水飞雄黄、牙皂末各5钱,为丸,不可见日,晒则不干。功能主治:蛇皮鱼鳞,痒风癫风,一切危重之症。用法用量:每服3分,温酒送下。摘录:《解围元薮》卷三
-
苦瓜膏
处方:苦瓜(即癫葡萄)不拘多少。制法:捣烂,以盐卤浸收,不可太稀,愈久愈好。功能主治:蛇头毒。用法用量:凡遇蛇头毒,取1匙敷患上,外以绢缚过1夜,痛止即愈。摘录:《疡医大全》卷十九引陈伯迪方
-
芝麻仁汤
《医统》卷四十九引《易简方》:组成:麻仁4升。主治:癫风。用法用量:空心服,以手摩手足心自定。制备方法:以水6升,猛火煮,令芽生,去滓,煎取7合。
-
栀连泻火汤
《辨证录》卷四:方名:栀连泻火汤组成:生地1两,当归5钱,丹皮5钱,炒栀子3钱,天花粉3钱,黄连2钱,吴茱萸1钱。主治:妇人发癫,因肝火炽盛,郁结而成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热入血室,加柴胡1钱。
-
祛邪散
《女科百问》卷上:方名:祛邪散组成:白矾3两(生研),黄丹半两。主治:癫邪恶候。用法用量:每服半钱,以乳香汤调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用桑柴于瓦中烧一伏时。
-
鸡癫
鸡癫病名。即鸡痫。见《圣济总录》卷十五。因痫发声如鸡鸣,故名。参见痫、癫、六畜痫条。
-
中桡
中桡为经外奇穴名。出《中医杂志》。位于前臂伸侧正中线,腕背横纹上4寸,桡、尺骨之间。左右计2穴。主治癫疾、下牙痛等。一般直刺1.0~1.5寸。
-
手足小指(趾)穴
手足小指(趾)穴经外奇穴名。出《类经图翼》。位于手、足小指(趾)尖端。计4穴。主治食疰、消渴、癫、疝等。一般灸3壮;或随年壮。
-
小儿暑温·风邪留络证
小儿暑温·风邪留络证(infantilesummerheatwarmdiseasewithsyndromeofwindpathogenstagnatingincollaterals)是指余邪未尽,风邪内窜,留驻经络,以肢体强直瘫痪,关节僵硬,或有角弓反张,或有癫发作,舌苔薄白,脉细弦为常见症的小儿暑温证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