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开合
概述开合在临床上较少见,多见于恒牙期,指的是在正中合位及非正中合位时,上下颌部分牙齿在垂直向无合接触,称为开合畸形。(1)前牙牙槽高度正常,后牙牙槽高度过大者,如患者年幼,可戴用后牙合垫单纯压低后牙,必要时使用牵引头帽及颏兜相配合,垂直牵引,刺激下颌髁突的生长。不良习惯约占造成开合总病因的68.7%。
-
新气功疗法
2.中丹田三气呼吸口呼鼻吸,叫做“气呼吸”,它本身就是一种调息导引的功法。(6)收功:右手持棍(男右手,女左手),左脚前迈一步成小弓步,握棍手从中丹田沿任脉徐徐向上,升至膻中穴时,后腿变虚,后脚也变虚,脚跟可稍离地,握棍右手至百会穴处,后脚渐渐放平,但弓步不变。但本功采用风呼吸法。
-
紧唇
茧唇的别名·紧唇:紧唇为病证名,即茧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阴虚火旺/相火上炎:茧唇·阴虚火旺证(lipcancer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肿块溃烂呈菜花状,疮面色紫暗不鲜,时流血水,痛如火燎,伴倦怠乏力,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舌质红,舌苔无,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茧唇证候。
-
藩唇
茧唇的别名·紧唇:紧唇为病证名,即茧唇。舌红,苔黄腻,脉滑数。阴虚火旺/相火上炎:茧唇·阴虚火旺证(lipcancer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fireeffulgence)是指阴虚火旺,以肿块溃烂呈菜花状,疮面色紫暗不鲜,时流血水,痛如火燎,伴倦怠乏力,五心烦热,两颧潮红,舌质红,舌苔无,脉细数为常见症的茧唇证候。
-
搐搦
搐搦证名。①指四肢抽搐(或两腕握固、腰膝挛缩,或十指开合、肌挛)《医碥》卷四:“抽搐者,手足频频收缩也。”或言抽搐者搦,谓十指频频开合,两拳紧捏也。”王肯堂指出抽搦系瘛疭之俗称。(见《证治准绳·伤寒》)参见瘛疭条。
-
肾合膀胱
肾合膀胱为脏腑相合之一。肾为水脏,主津液,开窍于二阴,属阴。肾与膀胱二者生理上相互配合,肾主水,水液代谢后的剩余水液,贮存于膀胱,并在肾阳蒸化作用的促进下,膀胱开合有度,排出尿液。肾阳虚则气化无权,即影响膀胱气化,出现小便不利、癃闭、尿频尿多、小便失禁等症状,体现两者相合的关系。
-
生物调节器
生物调节器是一种调节舌位置,促使唇闭合,改善牙弓形态和牙弓关系以确定中性合的颌骨功能矫形器。矫治器制作与一般活动矫治器制作工序相似,要严格按合蜡记录的关系将石膏模型上合架,严格按照设计要求形成后牙的牙导面和前牙区塑胶托;上颌牙齿接触的“光亮区”在近中龈侧,以刺激上后牙向远中合向萌出。
-
吮咬习惯
吮咬习惯(SuckingandBitingHabits)常发生在婴儿时期,由于吮吸活动不足、过早断奶或缺乏与家人交流情感,常常在哺乳时间之外或睡眠时吮吸手指、吮颊、吮唇等,这种下意识的吮吸活动常常持续到儿童时期。吮咬颊部的患者,由于吮咬颊部,牙弓颊侧的压力过大,妨碍了牙弓宽度的发育,可使上下牙弓狭窄。
-
肾主水
肾主水指肾有控制和调节水液的作用。其调节功能主要是依靠肾阴、肾阳的相互依存、制约,来维持肾的开合机能。肾的阴阳平衡,开合有度,才能留清液于体内,排浊液于膀胱。指肾具有藏精和调节水液的功能。《黄帝内经素问·逆调论》:“肾者水脏,主津液。”
-
口唇紧缩
概述:口唇紧缩即唇紧。《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有茧唇一症,又名紧唇,又名藩唇。或水亏火旺,火毒蕴结唇部所致。治疗:早期宜润燥生津,内服清凉甘露饮,若唇燥、便秘,宜通便泄热,内服凉膈散;外治用蟾酥锭磨醋调敷;唇疮所致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病证·紧唇:紧唇指唇疮所致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病证。
-
异常吞咽及吐舌习惯
婴儿时期吮奶是新生儿口颌系统的主要活动,通过吮奶吸取身体生长发育的营养物质,充足的吮吸活动可以刺激口颌系统的发育。一些保留了婴儿型吞咽的患者,常可见上前牙前突,前牙开合,吞咽时舌刺入上下前牙之间,表情肌和唇肌活动明显。必要时可做腭刺、腭屏或腭网破除伸舌吞咽和吐舌习惯,同时训练正常的吞咽动作。
-
金刚气功
2.七星式两拳变掌循弧线提至胸前,大拇指尖相对,手掌心向前,双掌平行向前慢慢推出,至两臂伸直,两手慢慢握拳向外旋转,拳心向上,两拳再慢慢地收回至胸前,拳面相对,吸气,两拳向左右慢慢分开,收回胁下,二臂紧靠一夹,同时短促呼气。十二、铁牛耕地1.三起手同“一、”中三起手动作。、”中三收手动作。
-
方丝弓矫治器
方丝弓矫治器(edgewiseappliance)是多带环矫治器的一种,于1925年由Angle首先提出,当时的方丝弓矫治器是在他的钉管装置唇弓、带状唇弓矫治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具体弯制方法是用小尖头技工钳夹紧所需作内收弯的部位,在钳子的近中侧将弓丝向舌侧弯,远中侧则向唇、颊侧弯,该部位即呈内收弯。
-
舌系带过短
舌系带过短的患者,由于系带短妨碍了舌头正常的功能活动,舌尖代偿性活动增加,姿势位时舌常位于下牙弓舌侧或上下切牙之间,影响发音,常形成前牙开合。原因多系遗传与先天发育异常所致。诊断临床检查时嘱患者上抬舌头或医师用口镜协助上抬舌头时,可见舌系带附着于舌的较前端、系带短,舌前伸和上抬活动均受障碍。
-
功能性矫治器
功能性矫治器(FunctionalAppliance)是一种可摘矫治器,本身并不产生任何机械力,在口内的固位一般也不严格,其作用是通过改变口面肌肉功能促进合发育和颅面生长,从而矫正形成中的错合畸形。相反,下后牙垂直萌出多于上后牙时有利于建立Ⅲ类磨牙关系。颌骨关系严重不调者,可保持3~10个月积极治疗期,保持1年~
-
睥轮振跳
心脾两虚:胞 振跳·心脾两虚证(twitchingeyelidwithheart-spleendeficiencypattern)是指心脾两虚,以眼睑振跳,时疏时频,劳累或失眠时加重,可伴心烦眠差,怔忡健忘,食少体倦,舌质淡,脉细弱为常见症的胞 振跳证候。其它疗法:针刺可用攒竹、承泣、四白、丝竹空、风池、地仓、颊车、足三里、昆仑等穴。
-
肺主皮毛
肺主皮毛(lunggoverningskinandhair)出《黄帝内经素问·痿论》。肺主气,司呼吸,为体内外气体交换的主要器官;肺还有散布卫气、外卫肌表的功能。如肺气虚,肌表不固,可见自汗;肺合皮毛,肺之精气具有润泽皮毛,固护肌表的作用。肺主宣发,司腠理的开合,皮毛上汗孔散气和排泄汗液亦由肺调节,故称肺主皮毛。
-
鼻煽
鼻煽为症状名。又称“鼻翼煽动”。指鼻翼因呼吸急促而煽动的表现。鼻翼开合煽动,为肺气闭塞及肺绝的症状。林慎菴云:“鼻煽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绝。若初病即鼻煽,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若久病鼻煽喘汗为肺绝”(《厘正按摩要术》)。
-
鼻翼煽动
鼻煽为症状名。又称“鼻翼煽动”。指鼻翼因呼吸急促而煽动的表现。鼻翼开合煽动,为肺气闭塞及肺绝的症状。林慎菴云:“鼻煽有虚实新久之分,不可概言肺绝。若初病即鼻煽,多有邪热风火,壅塞肺气使然;若久病鼻煽喘汗为肺绝”(《厘正按摩要术》)。
-
四证八候
“四证八候”之四证者,即惊风痰热;搦者,十指开合;窜者,目直似怒;是为小儿惊风的证候特征。唐以前将本病归入痫证中,《太平圣惠方》才定惊风之名。如《寓意草》、吴鞠通《解儿难》、《幼幼集成》都认为惊风即是痉病。风乃言其病因,《内经》所谓“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慢惊以回阳救急,逐寒荡惊,温中健脾为主。
-
邪郁卫表
邪郁卫表为病机。指温病初起,邪袭体表,卫气被郁,开合失司的病机。可出现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苔薄白,脉浮数等卫分证。参见卫分证:卫分证为证候名。外感温病的初起阶段,邪犯人体卫表之证。叶天士《温热论》:“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肺主气属卫。”或透风于热外,或渗湿于热下。”
-
产后小便频数
产后小便频数·肾虚证:产后小便频数·肾虚证(postpartumfrequenturinationwithkidneydeficiencysyndrome)是指肾虚开合不利,膀胱失约,以产后小便次数增多,甚至日夜数十次,尿量较多,澄澈清冷,面色晦暗,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润,脉沉迟为常见症的产后小便频数证候。
-
产后小便失禁
产后小便失禁·肾虚证:产后小便失禁·肾虚证(postpartumenuresiswithkidneydeficiencysyndrome)是指肾虚开合不利,膀胱失约,以产后小便不能自制,频数,夜尿尤多,睡中自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为常见症的产后小便失禁证候。
-
胞睑病
概述:胞睑病(eyeliddisease)是指胞睑部位眼病的统称。上眼睑又称目上胞、目上睑,下眼睑称目下胞、目下睑。故眼睑疾患多从脾胃论治。后来《医学入门》又细分为上胞属脾,下睑属胃。由于胞睑位置的关系,易受六淫外邪尤其是风邪的侵袭而发病。属于风湿热合邪上攻所致者,当以疏风清热利湿治法为主等。
-
产后小便失禁·肾虚证
产后小便失禁·肾虚证(postpartumenuresiswithkidneydeficiencysyndrome)是指肾虚开合不利,膀胱失约,以产后小便不能自制,频数,夜尿尤多,睡中自遗,头晕耳鸣,腰膝酸软,面色晦暗,舌淡,苔白滑,脉沉细无力,两尺尤弱为常见症的产后小便失禁证候。
-
产后小便频数·肾虚证
产后小便频数·肾虚证(postpartumfrequenturinationwithkidneydeficiencysyndrome)是指肾虚开合不利,膀胱失约,以产后小便次数增多,甚至日夜数十次,尿量较多,澄澈清冷,面色晦暗,形寒肢冷,头晕耳鸣,腰膝酸软,舌淡苔白润,脉沉迟为常见症的产后小便频数证候。
-
骨性Ⅲ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2.X线表现:头颅侧位片显示上颌骨矢状向发育不足、位置相对后缩和/或下颌骨矢状向发育过度。: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正畸掩饰治疗的患者为中度以下的骨性畸形,通过减数矫治解除前牙反合矫治磨牙关系。
-
骨性Ⅱ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恒牙合,后牙远中关系、前牙深覆盖、深覆合。2.X线表现:头颅侧位片显示上颌骨矢状向发育过度和/或下颌骨矢状向发育不足;20月)复诊(粘着矫治器后20~
-
牙性Ⅲ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后牙近中关系、前牙反合、面型基本正常。3.存在骨性开合、骨性后牙反合的患者不进入该路径。4.头颅侧位片、全口曲面断层片;16月)复诊(粘着矫治器后16~
-
牙性Ⅲ类错合正畸治疗临床路径(2016年县级医院版)
同时,要落实以下要求,进一步提高临床路径管理水平和实施效果。:根据《临床诊疗指南-口腔医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1.临床表现:后牙近中关系、前牙反合、面型基本正常。2.X线表现:头颅侧位片显示上下颌骨矢状向关系正常、上颌前牙位置偏后、直立,下颌前牙前凸或唇倾。10月复诊(粘着矫治器后11~
-
螺旋断层治疗装置
螺旋断层治疗装置的主要结构组成:螺旋断层治疗装置的照射实施系统主要由直线加速器、次级准直器、多叶准直器、MVCT探测器和主束铅屏蔽组成。f)MVCT影像引导设备:3.5MV的X射线;g)装置屏蔽:具有宽度调整功能的次级准直器由23cm厚的金属钨组成,在加速管、靶及准直器周围设置铅块阻挡泄漏辐射;
-
急喉风·痰浊凝聚证
定义:急喉风·痰浊凝聚证(acutethroatwindwithpatternofphlegm-turbiditycoagulationandaggregation),痰浊凝聚,以猝然咽喉憋闷,呼吸困难,声音不扬,吞咽不利,喉关无红肿,会厌可明显肿胀甚至如球状,声门处黏膜苍白水肿,声门开合不利,伴恶寒、发热、头痛、无汗、口不渴,舌苔白,脉浮等为常见症的急喉风证候。
-
卫气
人体阳气的一部分·卫气:卫气与营气同为水谷之气所化,是人体阳气的一部分,主散布到经络之外的浅表部分。卫气是由饮食水谷所化生的悍气,源于脾胃,出于上焦,行于脉外,其性刚悍,运行迅速流利,具有温煦皮肤、腠理、肌肉,司汗孔开阖与护卫肌表、抗御外邪、控制汗孔的开合、调节体温、润泽皮毛等作用的功能。
-
小儿紧唇
小儿紧唇为病证名。内服泻黄散加减,外以黄柏、野蔷薇根等分为末,水调敷唇部,或熬汁浓缩成膏涂搽。《沈氏尊生书》卷二十三:“伤寒狐惑,虫蚀其脏,则上唇生疮,虫蚀其肛,则下唇生疮,是脏腑之病,未尚不应诸口也。”又《片玉心书》:“儿疳 ,昏睡烦躁,鼻烂汁臭,齿断生疮,下利黑血,虫食下部为狐,下唇有疮;
-
小儿唇紧
小儿唇紧为症状名。出《本草纲目》。即小儿紧唇。又名紧唇、紧唇疮、沈唇。指唇疮所致的口唇紧急,难于开合的症状。《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而重被风邪,寒湿之气搏于疮,则微肿湿烂,或冷或热,乍瘥乍发,积月累年,谓之紧唇。”
-
陷脉
陷脉①寒邪陷于经脉,使气血凝滞在肌肉腠理之间,久则成瘘疮。《素问·生气通天论》:“开合不得,寒气从之,乃生大偻,陷脉为瘘。”②指筋骨肌肉凹陷处的俞穴。《灵枢·小针解》:“故针陷脉则邪气出,针中脉则浊气出,针太深则邪气反沉。”
-
下睥
下睥为人体部位名,见《银海指南》卷二。其上界为下睑之睑弦,下界为眼眶之下缘。眼睑又名眼胞、睑、胞睑、睑胞、睥、目胞、睑皮、眼皮,见《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眼睑能开合,具有保护眼珠及眼眶的作用。又脾与胃相表里,故目之“上下胞,其上属脾,而下属胃”(《张氏医通》卷八)。
-
下胞
下胞为人体部位名,见《疡医大全》卷十一。其上界为下睑之睑弦,下界为眼眶之下缘。眼睑又名眼胞、睑、胞睑、睑胞、睥、目胞、睑皮、眼皮。见《秘传眼科龙木论》。《银海精微》卷上:“胞者,上胞也。眼睑能开合,具有保护眼珠及眼眶的作用。又脾与胃相表里,故目之“上下胞,其上属脾,而下属胃”(《张氏医通》卷八)。
-
月阙疮
《疮疡经验全书》卷一:“口紧,一名月阙疮,一名雁来风,一名虫蚀疮。”《诸病源候论》卷三十:“脾胃有热气发于唇,则唇生疮。”内服泻黄散加减,外以黄柏、野蔷薇根等分为末,水调敷唇部,或熬汁浓缩成膏涂搽。《杂病源流犀烛》卷二十三:“更有茧唇一症,又名紧唇,又名藩唇。其状口唇紧小,不能开合,不能饮食。”
-
音声之户
音声之户名词。即指会厌。《灵感·忧恚无言》:“会厌者,音声之户也。”古人认为会厌之开合与发声有密切关系,故名。
-
阴蹻病
阴蹻病是指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系统疾病、精神神经疾病及其他疾病。如筋肉屈伸运动障碍(屈肌紧张)、眼睑开合失常、惊痫、少腹痛、阴中痛、疝气等。阴蹻病,阴蹻脉所发生的病候。阴蹻与阳蹻相对,关系睡眠和肢体活动。《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阴气盛则瞑目。”《难经·二十九难》:“阴蹻为病,阳缓而阴急。”
-
阳蹻病
阳蹻病是指阳蹻脉所发生的病候。本经发病主要表现为运动系统疾病、神志病等。如筋肉屈伸运动障碍(伸肌紧张)、眼睑开合失常、失眠、惊痫、腰背疼痛、身体强直等。阳蹻与阴蹻相对,关系清醒或睡眠及肢体的活动。《黄帝内经灵枢·寒热病》:“阳气盛则瞋目”(指张眼、觉醒);
-
牙齩痈
是指发生于真牙上下牙龈咬合处,以真牙龈肉红肿、疼痛、积脓,甚则腮项俱肿,张口受限,牙关紧急为主要表现的痈肿。病因病机:本病多因阳明湿火熏蒸,火毒上冲齿龈所致。症状:症见牙尽齩中,盘牙尽处,齿龈肿起,或齿龈与腮颊之间肿痛异常,牙关开合不利,汤水难进,或身发寒热等的症状。本病类似今之智齿冠周炎。
-
子午流注针经
《子午流注针经》为书名,针灸著作。卷上为流注指微赋、流注经络井荥说、平人气象论经隧周环图及十二经脉的循行,主病图形;卷中论子午流注;强调人体经脉气血的流注、开合随干支配合的不同日时而变化。后世针灸发展上出现的飞腾八法或灵龟八法盖源于此。元·窦桂芳校刊,将其列为所辑《针灸四书》之一。
-
针刺补泻法
针刺补泻法是指针刺临床为适应虚实两类不同病症而采用的不同方法。《难经》以“得气,推而纳之”为补,“动而伸之”为泻。归纳其方法,就有进出针过程的徐疾补泻,运针的捻转补泻和提插补泻,以及出针后的开合补泻等。各种补泻法,大致以进针退针的快慢,提插的轻重缓急,捻转的左右或角度大小来区别。
-
魄门
魄门为七冲门之一。指肛门,即肛管与肛门及其周围的括约肌组织,有控制粪便排出的作用。出《难经·四十四难》。王冰注“谓肛之门也。魄门的开合由心神支配,又与前阴同为肾之开窍,饮食糟粕的排出与脾的运化、肺的肃降、以至肝的疏泄作用均有密切关系,而魄门把浊物糟粕排出体外,亦有利于五脏的正常气化活动。
-
内疳疮
内疳疮为病名。多由火毒炽热所致。治宜泻火解毒,消肿利咽,可用五味消毒饮、仙方活命饮加减化裁,外用吹药。因其悬于上腭,故又名悬痈、上腭部喉痈。《医宗金鉴》卷六十六:“上腭痈若葡萄形,少阴三焦积热成,舌难伸缩鼻红涕,口难开合寒热增。”若壮热神昏谵语者,为邪毒内陷之候,舌苔黄、脉数有力。
-
乐疽
乐疽为病名。出《外科大成》卷二。为无头疽生在肩前侧,腋窝上方,骨缝开合凹陷处者。为手厥阴心包络经血热气郁而成。久不溃破及溃后脓如清水,肿硬不减者为逆证。治法同无头疽,治宜温经散寒,活血化瘀为主。内服阳和汤、醒消丸、小金丹等;外用阳和解凝膏、冲和膏等。包括附骨疽、流痰、肩疽等多种病证。
-
肺肾同源
肺肾同源即肺肾相生。根据五行学说,肺金和肾水是母子相生关系,因称。例如人体的水液代谢,肾脉上连于肺,肺为水之上源,上靠肺的通调,中靠脾的运化,下靠肾的开合,一脏失职,即生水肿。肺司呼吸,肾主纳气。肾虚不能纳气则上见喘促短气。从病理关系言,肺气足,则精气下输于肾,肺气虚则肾气亦虚。
-
唇紧
唇紧病证名。见《沈氏尊生书》。又名口紧、口唇紧缩、撮口、沉唇。症见唇口肌肉紧急,难于开合,不能进食,小儿为病,不能吮乳。由风痰入络引起。治宜祛风涤痰,用牵正散加胆星、竹沥。外用紫金锭磨水涂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