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食泻
概述:伤食泻为病证名。《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针灸治疗:方一: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是指排便次数增多,粪便稀薄,甚至泻出如水样而言。
-
胃泻
胃泄·胃泻:胃泻为病名,又称胃泄(《难经·五十七难》)。《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伤食泻治宜消食化滞。针灸治疗:方一: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
食积泻
概述:食积泻为病证名。《症因脉治》卷四:“腹痛即泻,泻后即减,少顷复痛泻,腹皮扛起,或成块或成条,泻下臭如败卵,此食积泄泻之症也。”证候分析:《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
积泻
积泻的症状:积泻患者腹痛肠鸣,泻下粪便臭如败卵,泻后痛减,伴有不消化之物,脘腹痞满,嗳腐酸臭,不思饮食,舌苔垢浊或厚腻,脉滑。证候分析:《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宿食下注,则泻下臭如败卵。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
-
食积泄泻
《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证候分析:《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针灸治疗:方一: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
泄泻·伤食证
《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证候分析:《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针灸治疗:方一: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
伤食泄泻
《医学心悟·泄泻》:“胸满,痞闷,嗳腐吞酸,泻下臭秽,食积也。”证候分析:《丹溪心法·泄泻》:“伤食泻,因饮食过多,有伤脾气,遂成泄泻。”针灸治疗:方一:急性者取天枢、上巨虚、阴陵泉、合谷等穴为主。方义:中脘、章门与胃俞、脾俞相伍,乃俞募配穴,合足三里健脾和胃。横擦两胁,以两胁微热为度。
-
六泻
概述:六泻为病证名。指脾泻、胃泻、肠泻、洞泻、瘕泻、食积泻六种泄泻的总称。《难经·五十七难》:“脾泄者,腹胀满,泄注,食即呕吐逆。”用白术芍药汤、扶脾散。《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伤食作泻即胃泻。”《医林绳墨·泄泻》:“瘕泻不便,后重窘痛,此因湿热蕴积,二便不利,气滞有动于火也。即伤食泻。
-
固脾和中散
处方:人参、茯苓、白术、葛根、炙草扁豆、藿香各等分。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和胃,止吐泻,定烦渴,止腹痛。主小儿脾胃素弱,复伤生冷,致伤食泻,大便不聚而泻,或因母食生冷肥腻而作泻,面唇俱白,泻稀而少,或如败卵臭,身形黄瘦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摘录:《幼科释谜》
-
止泻汤
《医碥》卷七:组成:白术、茯苓、炙甘草、白芍、陈皮、车前、木通。主治:湿泻,小便不利,肠中漉漉有声,腹不痛,脉沉缓,体重软弱;加减:痰泻,加半夏、海粉;肝泻,泻而两胁痛,加柴胡、青皮。《嵩崖尊生》卷十五:组成:陈皮3分,白术8分,赤苓7分,甘草3分,苍术5分。主治:小儿泄泻。久泻,再参服参香散。
-
伤蟹
伤蟹为病证名。《证治要诀·伤食泻》:“食蟹太过致伤,一味丁香足以治之。”《世医得效方》卷四:“鱼蟹积,香苏散多加生姜陈皮煎。”因饮食不节,或脾虚不运所致。伤食有伤谷、伤面、伤肉、伤鱼鳖、伤蟹、伤蛋、伤生冷果菜、伤酒、伤茶、宿食、食滞、五味过食等。一般取用建里、梁门、足三里、内庭等穴。
-
妙丸子
《普济方》卷三九五:方名:妙丸子组成:丁香1钱,藿香叶1钱,木香1钱,白茯苓1钱,官桂(去皮)1钱,青磁石1钱,代赭1钱,巴豆2-7粒(大者,去皮心膜,纸上压去油)。主治:小儿吐泻,并伤食,腹疼,不思乳食,兼吐(?如伤食泻,与5-7丸,利下食,次与益中膏。制备方法:上为末,酒糊为丸,如芥子大。
-
浆水
出处:《嘉佑本草》拼音名:JiānɡShuǐ别名:酸浆(《纲目》),酸浆水(《本经逢原》),米浆水(《中国医学大辞典》)。性味:甘酸,凉。①《嘉佑本草》:主调中引气,宣和强力,通关开胃,止渴,霍乱泄痢,消宿食,宜作粥,薄暮啜之,解烦去睡,调理腑脏,煎令酸,止呕哕。
-
培补后天丸
《仙拈集》卷一引莲庄方:方名:培补后天丸组成:薏苡仁1两,芡实1两,茯苓1两,山药1两,厚朴1两,乌药1两,神曲1两,陈皮1两,木瓜1两。主治:脾胃不和,胀满泻痢。小儿伤食泻痢。制备方法:用大猪肚1个洗净,入建莲肉6两,煮极烂,同前药捣匀,晒干,水滴成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