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年
中年养生用语。汉·王充《论衡·论死》:“若中年夭亡,以亿万数。”中年的年龄起止,世界各国尚无统一标准。依我国国情,以35岁-59岁作为中年阶段较为符合实际。
-
类天疱疮
大疱发生在健康皮肤上或水肿性红斑上,小若樱桃,大如鸡蛋,呈半球形。疱破后糜烂面很快结痂干燥,愈后可留有色素沉着,类天疱疮很少累及粘膜,即便发生,也不严重。症状体征:特点为结膜病变形成瘢痕,造成粘连,特别是下睑,以及睑内翻,倒睫等。(2)口服氨苯砜和免疫抑制剂对部分患者有效。
-
口腔斑纹类疾病
口腔斑纹类疾病是斑块、条纹或斑块与条纹同时存在的多种损害的总称。病变发生糜烂时局部有疼痛感。诊断依据1.口腔扁平苔癣多见于中年女性,病变呈网状、树枝状或环状白色条纹斑块,患者常有月经不调、消化道疾病、精神创伤及全身系统性疾病等病史,组织病理活检可见扁平苔癣组织相。3.未愈:症状及体征无改善。
-
家族性角膜营养不良
概述:是一组侵犯角膜基质的遗传性角膜病变或角膜变性。(一)颗粒状营养不良(granulardystrophy)是GroenouwⅠ型,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双眼对称。有间歇性刺激症状。青春期发病,进行缓慢,但中年后视力可明显减退。治疗:无特殊药物治疗办法,可根据病变和视力损害程度,选择板层或穿透角膜移植手术,以增进视力。
-
玄晏先生
玄晏先生即皇甫谧。中年患风痹症,由于讲究服石,致身体极度瘦弱,辗转床侧,甚至一度有自杀之念。后曾专心攻读医书,曾汇集《黄帝内经素问》、《黄帝内经灵枢》、《明堂孔穴针灸治要》等三部医书加以编辑,撰成《针灸甲乙经》一书。此外还著有《帝王世纪》、《高士传》、《烈女传》、《逸士传》、《玄晏春秋》等。
-
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图雷纳-索兰伍特-戈列综合征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厚皮性骨膜病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
概述:厚皮性骨膜病(pachyermoperiostosis)又称为皮肤肥厚骨膜骨质增生症和Touraine-Solente-Gole综合征。原发性可能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男性多见,常在青春期后不久发病。继发性又称过度增生性骨关节病,常继发于各种慢性及恶性肿瘤性疾病,中年以后发病,以女性多见,皮肤改变不显著。患者四肢疼痛,行动笨拙。
-
女性同性恋
妇女同性恋行为有相互手淫,口科生殖器接触,爱抚与摸扪乳房等。少数女性以全身相互紧贴,相互摩擦外生殖器或抵压之,或以人为的阴茎插入阴道,一方比较主动,另一方比较被动,多数女同性恋者也有异性恋,虽然并不觉得满足,但也结了婚。女性同性恋者往往比男的持续更久,相处得更好,甚至直到中年以后。
-
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
概述: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periapicalcementaldysplasia)又称根尖周纤维结构不良(periapicalfibrousdysplasia),属于非肿瘤性骨瘤反应性增生所致。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多发于中年女性,下颌骨切牙区多见,常累及几个牙齿,受累牙的牙髓有活力存在。随着病变的发展,中央区可出现不透光的致密小团块。
-
根尖周纤维结构不良
概述: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periapicalcementaldysplasia)又称根尖周纤维结构不良(periapicalfibrousdysplasia),属于非肿瘤性骨瘤反应性增生所致。根尖周牙骨质结构不良多发于中年女性,下颌骨切牙区多见,常累及几个牙齿,受累牙的牙髓有活力存在。随着病变的发展,中央区可出现不透光的致密小团块。
-
大著
1882)为清代僧医。字豁然,四川合州(今合川)人。读遍双观寺等所藏医籍,并得长老传授医术、拳法,施治谨慎,投剂多效,尤长外科、创伤。中年后出游,以“大著医,竹禅画”名噪江南。外出行医、寻师三十余年,晚年归里,技艺更精。
-
巨大牙骨质瘤
概述:巨大牙骨质瘤(gigantiformcementoma)亦称家族性多发性牙骨质瘤(familialmultiplecementoma),常有家族史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属反应性增生性改变,非真性骨肿瘤。实验室检查:镜下见到由团块状牙骨质组成,团块周围为纤维性包膜,这些组织很像继发性牙本质,也可由小的牙骨质小体融合而来。
-
巨形牙骨质瘤
概述:巨大牙骨质瘤(gigantiformcementoma)亦称家族性多发性牙骨质瘤(familialmultiplecementoma),常有家族史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属反应性增生性改变,非真性骨肿瘤。实验室检查:镜下见到由团块状牙骨质组成,团块周围为纤维性包膜,这些组织很像继发性牙本质,也可由小的牙骨质小体融合而来。
-
家族性多发性牙骨质瘤
概述:巨大牙骨质瘤(gigantiformcementoma)亦称家族性多发性牙骨质瘤(familialmultiplecementoma),常有家族史和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特征,属反应性增生性改变,非真性骨肿瘤。实验室检查:镜下见到由团块状牙骨质组成,团块周围为纤维性包膜,这些组织很像继发性牙本质,也可由小的牙骨质小体融合而来。
-
卢晋公
卢晋公即卢之颐。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卢复精医兼通佛学。他推崇《内经》、张仲景,所著《痎疟论疏》,对《黄帝内经素问·疟论》、《刺疟论》等篇发挥较详,取方亦简当。他在医学思想上,表现了受佛学的影响,例如认为神农本经365种药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便以佛教四数为乘,将其所编本草每药之下,列有四目。
-
刘松峰
刘松峰即刘奎。刘奎为清代官吏兼医家。字文甫,号松峰。山东诸城人。其父刘引岚曾任保定郡守等官职。
-
乳岩·气血两虚证
定义:乳岩·气血两虚证(breastcancerwithqi-blooddeficiencypattern)是指气血两虚,以病人形体消瘦,面色萎黄或晄白,头晕目眩,神疲乏力,少气懒言,术后切口皮瓣坏死糜烂,时流渗液,皮肤灰白,腐肉色暗不鲜,舌质淡,舌苔薄白,脉沉细为常见症的乳岩证候。见《丹溪心法》卷五。又称石榴翻花发、乳癌。
-
乳岩·脾胃虚弱证
定义:乳岩·脾胃虚弱证(breastcancerwithspleen-stomachweaknesspattern)是指脾胃虚弱,以神疲肢软,恶心欲呕,肢肿倦怠,舌质淡,舌苔薄,脉细弱为常见症的乳岩证候。见《丹溪心法》卷五。又称石榴翻花发、乳癌。是指以乳房部结块,质地坚硬,高低不平,病久肿块溃烂,脓血污秽恶臭,疼痛日增为主要表现的乳房癌病。
-
魏荔彤
魏荔彤清代医家。字庚虞,号念庭、怀舫,河北柏乡县人。早年攻儒,并颇有发展,任职至漳州知府、崇明兵备道等。中年患痿痹疾,更潜心医学,遂成饱学之士,医学上著述亦多,有《伤寒论本义》、《金匮要略本义》行于世;另有《素问通解》、《灵枢经通解》,惜未见流传。
-
庄绰
庄绰为宋代医家、针灸家。撰有《膏盲腧穴灸法》、《脉法要略》等书。曾因病由阵了翁为其灸治膏肓穴而愈,后绰又以此法转治他人获愈,遂精于此术,后著《灸膏肓法》(又名《膏肓腧穴灸法》),此书专述此种灸法之流派、方法及适应症等,后由窦桂芳刊入《针灸四书》中。另有《本草节要》、《明堂针灸经》,国内未见传本。
-
周候
周候金代医家。定襄(今属山西)。生活于13世纪。青年中举,后因战乱从戍,以战功封千户侯。中年始以医药卜筮为事,常在军中诊治疾病。注意搜集民间秘验方,积久成帙,名《周氏卫生方》,今佚。
-
体疽发
见《外科启玄》卷四,又名竟体发。痈疽发于背部,上部可至肺俞,其下可延及肝俞,或左或右,多呈大范围之化脓性感染。该证多见于中年以上之患者,同时伴有明显之全身症状。如头痛、寒热,甚至神志昏昏,烦躁不安等。证治参见痈、疽条。
-
沈志裕
沈志裕(?-1827年)清代医家。字怡庵,浙江平湖人。中年始习医,有医名。凡治病,必先察其虚实、阴阳,审其血脉、脏腑、经络。擅长疡科,并自制升降膏丹以备用。因诊务忙而未及整理其经验,其子竹泉代为整理,著成《疡科遗篇》,又名《片石居疡科治法辑要》,现有多种刊本行世。
-
钱潢
钱潢清代医家。虞山(今江苏常熟)人。中年时曾患伤寒,痛痹几殒,得治而愈。精研《内经》、《伤寒论》,认为仲景之方,无能愈越其矩度者,而王叔和之编次,成无己之注释,皆附己意而有失仲景原意。主张仲景之学当上溯《素问》、《灵枢》,故撰《重编张仲景伤寒证治发明溯源集》(简称《伤寒溯源集》)十卷(1707年)。
-
卢之颐
卢之颐为明代医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其父卢复精医兼通佛学。他推崇《内经》、张仲景,所著《痎疟论疏》,对《黄帝内经素问·疟论》、《刺疟论》等篇发挥较详,取方亦简当。他在医学思想上,表现了受佛学的影响,例如认为神农本经365种药应周天之数,无容去取,便以佛教四数为乘,将其所编本草每药之下,列有四目。
-
刘秉锦
刘秉锦为刘奎之子。父子两人于1790年编撰《松峰说疫》一书,用以补充,两人将《温疫论》一书分类述之,并参以己见,加以论述,编成《温疫论类编》(1790)一书。刘奎为清代官吏兼医家。字文甫,号松峰。山东诸城人。其父刘引岚曾任保定郡守等官职。
-
李培卿
李培卿为近代针灸家。上海嘉定人。字怀德,上海人。后徙居嘉定县。于22岁时以陈慕兰为师,钻研《内经》、金元四大家之说,针灸术并尊窦汉卿、杨继洲等家。又好用长针,中年重用温针,并提出于夏季伏天施针灸治法,发明“伏针”、“伏灸”术。由其后代整理之《针灸科李培卿学术经验》,概述其学术成就。
-
蒋宝素
蒋宝素清代医学家。中年后勤于著述,曾参考其父《椿田医话》和其师《王九峰医案》,并自己治医心得,撰成《医略》八十一卷(1840年)。又以其四十年临证经验撰《问斋医案》五卷。于治痰多有创见,云:“痰本津液精血之所化,必使血液各守其乡,方为治痰大法。尚撰有《伤寒表》、《证治主解》、《医林约法三章》各一卷。
-
胡澍
胡澍(1825-1872年)清代医家。字荄甫,又字甘伯,号石生。绩溪(今安徽绩溪)人。咸丰九年(1859年)举于乡,后捐升郎中,分发户部山西司。因中年多病,后弃仕从医。撰《黄帝内经素问校义》(1872年),对《素问》中某些字词、文句难解者予以训释。
-
不精
不精为病理生理学名词。精气不足,指老年人而言。《黄帝内经素问·评热病论》:“巨阳引精者三日,中年者五日,不精者七日。”
-
肝囊肿
概述:超声显像广泛应用以来,无症状的先天性肝囊肿十分常见,且常为多发,中年女性较多,常伴多囊肾。近年有报道经皮穿刺抽出囊液后注入无水酒精以消灭囊壁内皮者。临床表现:先天性小肝囊肿常无症状,通常增大至相当大才有症状,包括上腹胀、痛、腹块、肝大,如合并感染则有发热、疼痛等炎症表现。
-
胸壁静脉炎
疾病别名Mandor病疾病代码ICD:J98.8疾病分类胸外科症状体征多见于中年女性,一般无严重临床症状,有侧胸壁及腋窝部疼痛,经侧胸壁到腋窝部可触到一条索状物,向下可延及脐部上方。疾病病因由于胸壁静脉及胸腹壁静脉交通支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和静脉周围炎而引起,也称为Mandor病。局部湿热敷和应用抗生素可加快治愈过程。
-
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特发性点状色素减少症大多在中年以后发病,呈圆形或不规则境界清楚的乳白色斑,直径2mm~50岁的患者患病率增加一倍以上。疾病病因:本病病因不明,白斑多发生在暴露部位,提示日光可能是一重要因素;近来有人将正常皮肤移植到白斑中心,继而用去炎松局部注射,观察到受损皮肤有色素再生。
-
毛囊漏斗部肿瘤
疾病别名又称漏斗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毛囊漏斗部肿瘤好发于中老年,女性多见,皮损多发生在面颊部,其次为颈部,皮损多为直径5mm~肿瘤团块周边有嗜碱性小基底样细胞,呈栅状排列,中央为略大的外毛根鞘细胞,胞质因含糖原而呈苍白或透明状,PAS染色阳性。
-
浅色脂溢性角化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脂溢性角化病亦称老年性角化症,为中年以上很常见的一种良性皮肤肿瘤,男女都可累及,无性别差异。2.初起为淡褐色或深褐色或黑色,扁平丘疹缓慢增大,表面粗糙,或乳头瘤样增生,常附有油腻性鳞屑,数目不定。3.短期内出现多发性脂溢性角化样皮损,可能伴发内脏恶性肿瘤。
-
肢端角化性类弹性纤维病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本病系Costa在1952年首先报告,是掌跖角皮症的局灶性变型,可能与染色体2有关。病因不明。症状体征:好发于青少年或中年,多在20岁左右发病,与性别、种族无关。诊断检查:需与胶样粟丘疹、弹性纤维假黄瘤、局灶性肢端角化症、手部退行性胶原斑、手边缘角化类弹性纤维病等相鉴别。
-
软纤维瘤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软纤维瘤又名皮赘。疾病病因:本病又名vonRecklinghausen病,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由畸变显性基因引起的神经外胚叶异常,常见为不全型和单纯型。在咖啡色斑及临床正常的皮肤区,表皮细胞内可见巨大的色素颗粒,这在Albright综合征的正常皮肤内从未见到过。
-
阴囊血管角化瘤
疾病别名Fordyce血管角化瘤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阴囊血管角化瘤又称Fordyce血管角化瘤。有时损害发生于阴茎或龟头,发生于小腿、股部和球结膜者罕见。损伤后易出血。症状体征主要发生于中年或老年人的阴囊,偶见阴唇,随年龄增大而增多。常伴有精索静脉曲张、阴囊弹性纤维缺陷、口腔粘膜静脉曲张等。
-
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
疾病分类:皮肤性病科疾病概述:遗传性对称性色素异常症系一种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疾病描述:本病亦称对称性肢端色素沉着(土肥),系一比较少见的显性遗传性皮肤病。着色性干皮病除色素改变外,还有皮肤干燥、萎缩、毛细血管扩张及皮肤潮红等表现。网状肢端色素沉着在肢端有雀斑样褐色斑,呈网状,但无白斑。
-
保真护命丹
《普济方》卷二六五处方天麻(锉)4两,牛膝(去苗,锉)4两,天仙子1升(净肉,炒黄)。制法上以绢袋盛,浸酒中7日7夜,取药炒干为末,用浸药酒和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消阴。主阴气太盛,五脏昏浊,食毕困乏,虽未中年,衰老先至。用法用量每日20丸,空心酒送下。
-
二地二冬酒
处方:菟丝子120g肉苁蓉120g天门冬60g麦门冬60g白茯苓60g枸杞子60g五味子60g石菖蒲30g车前子45g山萸肉60g远志肉30g柏子仁60g覆盆子45g地骨皮45g牛膝60g生地60g熟地60g山药60g人参60g.木香60g川椒30g泽泻30g杜仲(姜汁炒)60g巴戟天(去心)60g白酒3000ml炮制:将上述24味药材一起捣为粗末,用纱布包贮,放入干净的器皿中;
-
经验广嗣丸
处方:人参1两,山萸1两,茯苓1两,天冬1两,石菖蒲1两,车前子1两,赤石脂(另研)1两,当归1两,生地2两,熟地2两,杜仲2两,地骨皮2两,川椒2两,牛膝2两,枸杞3两,肉苁蓉3两,远志3两,菟丝4两,覆盆子1两,泽泻1两,柏子仁1两,山药1两,五味子1两,巴戟天1两,木香1两。制法:上为末,蜜为丸,如梧桐子大。
-
龙虎续断丸
别名:龙骨续断丸处方:地龙(醋水养,去泥)7钱5分(用火焙干),虎前脚骨1两(酒炙),续断1两(酒浸1宿),萆薢1两,乳香5钱,穿山甲(炙)5钱,没药(炙)2钱5分,茴香1两,狗脊1两,当归1两,砂仁1两(炒),鹿茸(炙)1两,杜仲2两,青盐(去土)7钱5分,菟丝4两。主少年色欲过度,中年不复保养,肾损腰痛难舒。
-
狗母鱼
原形态:大头狗母鱼,体亚圆柱形,体长17-33cm。腹鳍8,内缘鳍条较外缘鳍条为长,末端几伸达肛门,尾鳍叉形。背鳍基部与腹鳍均具横纹。生境分布:生态环境:栖息于温带和热带沿海近岸及浅海海湾底层或珊瑚礁中年产卵持续地间长,春末至促夏为产卵盛期。性味:味咸;性寒功能主治:清热解毒。
-
异类有情丸
主治:丈夫中年觉衰。用法用量:每服50-70丸,空心盐汤送下。加减:如厚味善饮之人,加猪胆汁1-2合。制备方法:上为极细末,用水火炼白蜜,入豮猪脊骨髓9条,同舂剂为丸,如梧桐子大。
-
遗传异质性
遗传异质性(heterogeneity)是指表现型一致的个体或同种疾病临床表现相同,但可能具不同的基因型,称为遗传异质性。例如视网膜色素变性(retinitispigmentosa,RP)是最常见的致盲的单基因遗传眼病之一,主要表现为视网膜萎缩、夜盲和视野缩小,多为双眼发病,致中年或老年进完全失明。
-
神仙养命驻颜草还丹
《医方类聚》卷二○四引《修真秘诀》:方名:神仙养命驻颜草还丹组成:川乌头1斤(净洗7遍,去皮脐),枸杞根1斤(冬月取,净洗,锉),何首乌1斤(净洗),威灵仙1斤(净洗,并控干),黑豆1斗。功效:补精华,益骨髓,黑髭鬓,养神延寿,令邪气不侵凌,筋力不衰老、血脉通畅、神色不变。用药禁忌:忌犬肉,一生不可吃。
-
减少参与理论
该理论认为,若要使老年期享有愉快的生活,最基本的原则是减少职业性与社交性的活动,尤其是在情感性人际关系上更应避免涉人。减少参与理论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社会的减少参与,即为了保持社会的功能,就要准备建立退休的减少参与的制度;即使习惯与爱好发生变化,也应看做是对现实的一种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