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阎诚心
阎诚心清代医家。字正斋。河南范县人。附贡生,候选训导。其家世传外科术。尝念一人传术,活人有限,且难普及,遂将疗法辑为《活人定本》,未见传世。
-
孙从添
孙从添为清代医家。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著有《石芝医话》、《活人精论》等书。
-
孙石芝
孙石芝即孙从添。孙从添为清代医家。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著有《石芝医话》、《活人精论》等书。
-
许学文
许学文为明代医家。安徽合肥人。精通医术,尤其长于痘疹科。活人甚众。著有《痘科约旨》、《保赤正脉》二书,均佚。另有《孙真人宝训》,未见行世。
-
俞涛
俞涛明代医生。号惠泉山人。奉化(今属浙江)人。通医理,精切脉,活人甚众,乡人敬之。子德扬、孙惟圣,皆传家业。
-
杨润
杨润清代医家。字浣亭,山东历城人。精于医术,治病辄效,活人无数。曾与曹施周合刻《遵生集要》,又称《醒医六书》现有多种刻本行世。
-
周芳筠
周芳筠清代医生。字书常。江西南丰人。太学生。弱冠兼习岐黄。同汉年间(1862-1874年)瘟疫流行,以妙方活人甚众,遇贫病辄施诊馈药。
-
詹文升
詹文升清代医家。字旭初,江西婺源人。初学儒,后转而为医,医术高超,活人甚众。著有《医学十四种》,未见流传。
-
死
死①有机体生命活动终止。与“生”相对。《灵枢·九针十二原》:“夺阴者死。”②机体某一器官或某一部分败坏。《灵枢·经脉》:“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本草正义》:“非可执死法以困活人者也。”
-
任服远
任服远明代医生。山西云中县人,世医出身,其曾祖任荣有医名。服远精医术,适万历庚辰大疫,服远以普济消毒饮施治,活人甚众,人称“神医”。
-
林彦圭
林彦圭明代医生。福宁(今福建霞浦)人。精医术,以活人为心,不计利。子思齐、孙璧,皆继其业。
-
李知先
李知先南宋医家。字元象,号双钟处士,陇西(今属甘肃)人。平常对《伤寒论》颇有研究,尝以歌括形式论述《南阳活人书》,一证一歌或二、三歌不等,写成《南阳活人书括》,行于世。
-
李佩华
李佩华清代医生。字子实,山西长治人。自幼攻读诗书,有志于济人,遂专攻医学,竟精于医,活人甚众。
-
方原庵
方原庵(1866-1946年)清末至民国间医家。安徽怀远县人。先业儒,后攻医,精于医术,活人无数。适值清末疾疫流行,方氏殚力救治,全活者甚众。尝著《方氏验方集》,未见行世。
-
戴启宗
戴启宗元代医家。又作起宗,字同父,金陵(今江苏南京)人。尝任儒学教授,于医理钻研颇深,尤对脉学有较深造诣,曾撰有《脉诀刊误》,以纠俗传《脉诀》之误,流行颇广。另有《活人书辨》,则未见刊行。
-
贝母麦冬饮
处方:贝母、麦冬、薄荷叶、元参、栝楼仁、桔梗、甘草。功能主治:麻疹咳嗽。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
黄连葛根汤
处方:黄连(酒炒)、葛根、升麻、甘草。功能主治:麻后泄泻及便脓血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
茵陈姜附汤
《东医宝鉴 杂病篇》卷六引《活人书》:方名:茵陈姜附汤别名:茵陈附子汤组成:茵陈1钱,附子(炮)1钱,干姜(炮)1钱。主治:阴黄,冷汗不止。附注:茵陈附子汤(《玉机微义》卷四十五)。
-
射干牛蒡汤
《痘疹仁端录》卷十:方名:射干牛蒡汤别名:射干鼠粘子汤组成:射干1钱2分,山豆根1钱2分,牛蒡1钱,紫草1钱,紫菀1钱,桔梗8分,木通8分,石膏8分,升麻9分,蝉退9分,甘草5分。主治:痘后声哑。附注:射干鼠粘子汤(《麻科活人》卷四)。
-
王作肃
王作肃为南宋医家,自号诚庵野人,明州鄞县(今属浙江)人。生活于12世纪。业儒,兼习医。取《南阳活人书》为底本,博取前辈医书数十家之言,编入各条之下,撰成《增释南阳活人书》22卷。
-
糟蒸猪肚
《癯仙活人心方》:方名:糟蒸猪肚组成:猪肚1个。功效:常服健脾胃,进饮食,补中益气。主治:诸虚弱。制备方法:将猪肚洗净,将黄耆、地黄洗净捶碎,装入肚内,令竹签签住,用醇糟包肚,放在罐内,重汤以文武火蒸熟为度。
-
山薯粥
《臞仙活人方》:方名:山薯粥组成:山薯(山生者佳,圃种者无味)。功效:补养。用法用量:去皮,捣研为泥末,每碗粥用2合,蜜2匙,同炒令凝,以匙揉碎,候粥熟,投搅令匀乃服。
-
孙庆增
孙庆增即孙从添。孙从添为清代医家。字庆增,号石芝。江苏常熟人。著有《石芝医话》、《活人精论》等书。
-
孙应奎
孙应奎(?1553)为明代医家。正德十六年(1521)进士,累官至户部尚书。好医方,以活人为念,有病者不论尊卑,均与方药。著《医家大法》、《医家大旨》、《内经类钞》等。又有《医家必用》1卷(1541),后复增益而成《医家必用类选》4卷(1553)。
-
温粉
温粉即扑粉。详该条。《活人书》卷十三:方名:温粉组成:白术、藁本、川芎、白芷各等分。主治:伤寒,汗多不止。用法用量:每用1两,以米粉3两和匀,外扑周身。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俞承春
俞承春明代医家。号桃源。浙江奉化人。工伤科、小儿科,善治跌打损伤、伤重垂危,药能下咽,多能愈,活人众,遇贫寒无力购药者,施送药物,不计其价。弟承历、侄应震,皆传其业。
-
叶支绣
叶支绣清代医生。字杏江,安徽歙县人,精于医术,活人甚众,颇有医名。
-
报标
《报标》出《麻科活人书》。即报点。详该条。
-
莫士英
莫士英明代医生。字士颖。浙江人。太学生。少多病,喜方书,遂以医名,治病多验。会岁大疫,活人甚众。治不取资,世人佩之。子成苍,孙瑕,亦以医名。
-
罗仲光
罗仲光明代医家。字觐吾。自号青城山人。南充(今属四川)人。习儒,博览群书。因母病,遂精医术。著《伤寒补古》、《活人奇方》,均佚。
-
李春先
李春先明代医生。山西云中县人。家为世医。春先自幼聪敏,精研脉理,医术高超,人呼“李仙”,活人甚众。医德高尚,对平民官家,一视同仁,皆一心赴救,不求报酬。
-
雷逸仙
雷逸仙其原名佚,逸仙为其字。-1862年)。福建蒲城人。后移居衢州(浙江)。自幼聪颖,初习儒,后改习医,曾悬壶于浙江,活人甚众,名噪一时,著有《医博》、《医约》等,未见刊行。其子雷丰亦为清代名医。
-
黄至
黄至明代医生。字城甫。浦城(今属福建)人。少习儒,后弃儒习医,术日精,会岁年大疫,捐资施药,活人甚众。次子秉键,传其术。
-
黄有祺
黄有祺清代医家。字香云。安徽环溪人。精研医术,临证每效,且济世活人不求报酬,常为贫病者治疗。撰有《医余别论》,未刊刻。
-
崔瑞生
崔瑞生明代医生。字衷白。太平(今属安徽)人。幼业儒,弃而攻医,专以济世活人为志。诊脉施药,不计利,病者皆感之。善养生,年逾九旬,颜如童,步履如壮。
-
导赤通气散
别名:导赤通气汤处方:木通、生地黄、甘草、人参、麦门冬、石菖蒲、当归身。功能主治:痘疹心虚,声不扬者。用法用量:导赤通气汤(《麻科活人》卷三)。摘录:《痘疹心法》卷二十二
-
生地栀子汤
处方:生地黄、栀子、葛根、薄荷叶。功能主治:心火上冲,衄血。用法用量:加灯心为引,水煎服。摘录:《麻科活人》卷三
-
万氏化斑汤
《麻科活人》卷二:方名:万氏化斑汤组成:玄参、知母、石膏、牛蒡子、麦冬、淡竹叶、桔梗、甘草。功效:清凉解毒。主治:麻痘。用法用量:水煎服。
-
山薯面
《臞仙活人方》:方名:山薯面组成:山薯。功效:补养。用法用量:去皮,薄切,日中晒干,挼为末,筛,如常面食之。加酥蜜为醇面尤精。
-
庄若旸
庄若旸(旸音yáng阳)即庄履严。庄履严为明代医家。字若旸。江苏江阴县人。精于医,活人很多,著《医理发微》,佚。
-
庄履严
庄履严为明代医家。字若旸。江苏江阴县人。精于医,活人很多,著《医理发微》,佚。
-
张宗良
张宗良清代医家。字留仙,江苏吴县人。精研医理,尤擅长喉科,颇有治验,活人无数。著有《喉科指掌》六卷。
-
邵澍
-1827年)清代医家。字作霖、子雨,浙江平湖人。医术精明,活人无数,求医者甚众。晚年将其所用方剂之有效验者荟为一帙,对药物疏证甚详,以供不谙医术者应用,成《成方辑要》一书;另有《济世外科辑要》,简称《外科辑要》,均有刊本行世。
-
邵念山
邵念山明代医生。江苏长洲人。其父邵釜山为当代名儒。后父病重,延医治之无效,临终训示念山:“不为良相,且为良医”,念山遂转而攻医。悬壶五十余年,活人无数,尤精于痘疹,名重于时。
-
毛凤翔
毛凤翔清代医生。字贞所,浙江嘉兴县人。医术高明,尤擅治伤寒症,亦精按脉,寿九十九而卒,平生活人甚众。
-
马兆圣
马兆圣为明代医生,字无竞,常熟(今属江苏)人。初以诗名,后因多病遇高手授方药得愈,遂通医术。因多病而弃儒习医,渐通医术,后竟成良医,活人无数。曾撰《伤寒一览》等书,未见传世。
-
洪天锡
洪天锡清代医家。字吉人,号尚友山人。一说鸳湖(今浙江嘉兴)人。贡生,有文名。因其兄为庸医所误,遂学医,于瘟疫尤有体会,活人甚众。撰《补注温疫论》四卷(1784年)。又著《素问解》、《灵枢解》,惜未能传世。
-
蔡纯一
蔡纯一清代医生。字得阳,江苏太仓县人。医术精深,活人无数。亦擅长绘画。
-
香茱汤
《麻科活人》卷四:方名:香茱汤组成:香附米3钱,吴茱萸3钱,五灵脂(俱用醋炒)3钱,台乌药3钱。主治:寒痛,绞肠痧。用法用量:水煎浓汁,顿服。中病即止。
-
续添干姜汤
《活人书》卷十七:方名:续添干姜汤组成:干姜1分(炮)。主治:阴阳易。用法用量:水2盏,煎6分,温服。汗出得解,止;手足伸遂,愈。制备方法:上锉,如麻豆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