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腰背痛
出《灵枢·五癃津液别》。腰痛连背,以肾虚、风寒外袭较为多见。治以补肾祛邪法,用独活寄生汤、菊花酒。如属久坐而腰背痛作,宜补中、益气血为主,用补中益气汤、八珍汤,亦可于方中加川续断、杜仲等药。
-
慢性腰背痛
另一方面,微小的剪力、弯曲和扭转力量,使纤维环易疲劳并加速退变。行走后疼痛加重多见于椎管狭窄症、脊柱滑脱及腰椎退变性骨关节炎。还应注意检查下肢病变如双下肢不等长、扁平足、足内外翻、马蹄足、仰趾畸形等影响腰背平衡及稳定引起腰背痛,足部的病变如胼胝、骨刺、滑膜炎、趾痛等可使下肢用力失调而引起腰肌劳损。
-
脊椎化脓性骨髓炎
血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可达数万,中性粒细胞占80%以上,并有中毒颗粒,血培养可检出致病菌。早期X线检查往往无阳性发现,1~鉴别诊断:脊椎化脓性骨髓炎还必须与脊柱结核相鉴别,部分儿童椎体结核起病时亦可有高热,椎体破坏成楔形并有椎旁脓肿形成。与硬化性脊柱肿瘤混淆不清,特别是年老者更与前列腺癌骨转移难以鉴别。
-
束骨
束骨穴主治头目,腰背,下肢等疾患:如身热,头痛,目赤,耳聋,眩晕,项强,腰痛,髀枢痛,脚如结,腨如裂,癫狂,惊痫,泄痢,疟疾,痈疽,疔疮,目眩,腰背痛,下肢后侧痛,腰腿疼痛,癫痫,痫,现代又多用束骨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落枕,腓肠肌痉挛,头晕,精神病,眼结膜炎,泪管狭窄,高血压,肛门手术后疼痛等。
-
刺骨
束骨穴主治头目,腰背,下肢等疾患:如身热,头痛,目赤,耳聋,眩晕,项强,腰痛,髀枢痛,脚如结,腨如裂,癫狂,惊痫,泄痢,疟疾,痈疽,疔疮,目眩,腰背痛,下肢后侧痛,腰腿疼痛,癫痫,痫,现代又多用束骨穴治疗神经性头痛,落枕,腓肠肌痉挛,头晕,精神病,眼结膜炎,泪管狭窄,高血压,肛门手术后疼痛等。
-
厥阴
飞扬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疾,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脚气,现代多用飞扬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痔疮,眩晕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
厥扬
厥扬穴主治病证:飞扬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疾,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脚气,现代多用飞扬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痔疮,眩晕等。
-
厥阳
飞扬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疾,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脚气,现代多用飞扬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痔疮,眩晕等。
-
飞阳
飞阳穴主治病证:飞扬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疾,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脚气,现代多用飞扬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痔疮,眩晕等。
-
飞扬
飞扬穴主治腰、腿、踝等疾患:如头痛,目眩,鼻衄,颈项强,腰腿痛,膝胫无力,月嵩肠酸痛,足痿,历节痛风,足趾不得屈伸,寒疟,血痔,癫狂,鼻塞,腰背痛,腿软无力,痔疾,颈项痛,腰膝疫痛,癫痫,脚气,现代多用飞扬穴治疗风湿性关节炎,肾炎,膀胱炎,坐骨神经痛,下肢瘫痪,痔疮,眩晕等。布有腓肠外侧皮神经。
-
委阳
委阳穴主治二阴及腰腿部疾患:如小便淋沥,遗溺,癃闭,便秘,腋下肿,胸腹胀,腰背痛,腿足挛缩,瘈疭,癫疾,腹满,小便不利,腰脊强痛,下肢挛痛,水肿,腘筋挛急,小腹胀满,下肢痿痹,热病,现代又多用委阳穴治疗肾炎,膀胱炎,乳糜尿,腰部扭挫伤,腓肠肌痉挛,癫痫,发热,腰背肌痉挛,肾炎,下腹部痉挛等。
-
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
药物诱发的溶血性贫血是因为药物进入机体后,由于免疫等因素从而引起红细胞大量破坏,临床上出现贫血、黄疸、酱油色尿等溶血表现。(3)药物对异常血红蛋白所致的溶血反应。2.控制溶血发生。4.严重病例,且肾上腺皮质激素无效情况下可以选择血浆置换术。辅助检查1.单纯药物诱发溶血性贫血者以检查框限“A”、“B”为主;
-
慢性单纯外伤性腰腿痛
概述:慢性单纯外伤性脊椎病性腰腿痛,除由急性外伤性腰背疼或脊柱骨折后遗者外,多由于异常体位连续弯腰或过度疲劳,腰骶或骶髂关节的韧带或骨质产生一种慢性累积性劳损,造成韧带慢性破裂、磨损或水肿,严重者关节突发生疲劳骨折以致引起慢性腰腿痛。应考虑椎间盘纤维环破裂或关节突骨折的可能。
-
强直性脊柱炎临床路径(2016年版)
7)克罗恩病/溃疡性结肠炎;10)HLA-B27阳性;(三)治疗方案的选择:诊断或分类诊断明确根据1984修订的纽约诊断标准/2010年强直性脊柱炎诊治指南(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或2009年中轴型脊柱关节病的分类诊断,结合2006/2010年ASAS/EULAR关于强直性脊柱炎的治疗推荐(四)临床路径标准住院日为7—15天。抗核抗体谱。
-
杜仲丸
主妊娠胎动不安,腰背痛者。摘录:《校注妇人良方》卷十二《圣惠》卷三十:杜仲丸:处方:杜仲1两半(去粗皮,炙微黄,锉),远志3分(去心),熟干地黄1两,桂心1两,白茯苓1两,枳壳1两(麸炒微黄,去瓤),牛膝1两半(去苗),菟丝子2两(酒浸3日,晒干,别捣为末),羌活1两。此补肾养肝之剂,为腰痛连胁之专方。
-
生物回授疗法
每次练习完毕,指出所获成绩,布置家庭作业并提出下次实验室练习任务,例如额肌松弛的表面肌电指标,由开始治疗的5微伏,通过每次练习,达到如4.5、4、3.8、3.4微伏等。2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皮温反馈仪进行手指温暖训练;6焦虑症—肌电放松训练,配合药物,如有手指冷的症状可结合皮肤升温反馈训练。
-
生物反馈疗法
每次练习完毕,指出所获成绩,布置家庭作业并提出下次实验室练习任务,例如额肌松弛的表面肌电指标,由开始治疗的5微伏,通过每次练习,达到如4.5、4、3.8、3.4微伏等。2偏头痛型血管性头痛—皮温反馈仪进行手指温暖训练;6焦虑症—肌电放松训练,配合药物,如有手指冷的症状可结合皮肤升温反馈训练。
-
房劳咳嗽
房劳咳嗽病名。房劳伤肾所致的虚咳。其证咳引腰背痛,咳而发作寒热,或见喘满。《医学入门·咳嗽》:“房劳伤肾,咳而腰背痛、寒热者,二陈芎归汤。”《不居集·咳嗽》:“房劳咳嗽。咳而发作寒热、引腰背痛,或喘满,此因房劳,大菟丝子丸主之。”参见咳嗽、肾经咳嗽条。
-
木通根
《*辞典》:木通根:出处:《药性论》拼音名:M TōnɡGēn别名:八月瓜根(《分类草药性》)。来源:为木通科植物木通、三叶木通及白木通的根。治风湿关节痛,小便不利,胃肠气胀,疝气,经闭,跌打损伤。搜山虎,八爪龙、白龙须、见血飞、大小血藤、内红消、海金沙各五钱至一两,地胡椒减半,泡酒服。
-
假性胰腺囊肿
疾病分类:普通外科疾病概述:各种原因引起胰管破裂,胰液外溢,积聚于网膜囊并刺激周围腹膜形成纤维包膜者称为假性胰腺囊肿。有腹部包块,包块出现距腹部外伤或急性胰腺炎的时间,腹块增大的速度,与饮食有关系,腰背痛、消化不良、上腹闷胀感,腹痛发作期有发冷、发热及黄疸。
-
大牛角中人散
处方:牛角人1枚(烧),续断3两,干地黄3两,桑耳3两,白术3两,赤石脂3两,矾石3两,干姜3两,附子3两,龙骨3两,当归3两,人参1两,蒲黄2两,防风2两,禹余粮2两。各家论述:《千金方衍义》:此即前小牛角散之变法。蒲黄乃乌贼骨之变;防风一味,专祛子脏中风,且治腰背痛,四肢沉重,兼行地黄之滞。
-
硬脊膜下脓肿
疾病代码:ICD:G06.1疾病分类:神经外科疾病概述:脓肿发生于硬脊膜与蛛网膜之间的腔隙,临床很少见。常见表现有:发热(>50%),腰背痛或神经根痛(85%),运动障碍(82%),感觉缺失(58%),膀胱和直肠功能障碍(53%)。鉴别诊断:鉴别诊断包括硬脊膜外脓肿、急性横贯性脊髓炎、椎体骨髓炎、硬脊膜外血肿以及椎管内肿瘤。
-
胃海
胃海为经外奇穴名。出《江苏中医》。位于背部,第十二胸椎棘突右侧旁开3寸处。计1穴。主治腰背痛、腹痛、泄泻等。一般斜刺0.5~0.8寸。
-
牛角地黄散
《圣济总录》卷一五三:组成:牛角(角思)1枚(烧灰),熟干地黄(焙)1两,桑耳(锉碎)1两,人参1两,续断1两,赤石脂1两,白矾(烧)1两,白术1两,禹余粮(煅赤,醋淬五遍)1两,干姜(炮)1两,蒲黄(微炒)1两,防风(去叉)1两,附子(炮裂,去皮脐)1两半,龙骨2两,当归(切,焙)2两。米饮亦可。
-
腧穴指压疗法
腧穴指压疗法为治疗方法名。根据不同穴位、不同病情可选用掐(拇指爪甲在腧穴着力向下切掐)、点(手指垂直地着力点于腧穴上)、按(食指或拇指指头按在腧穴上不动,着力向下加压)、揉(食指或拇指或手掌放在腧穴上徐徐地来回揉动)等法。对昏迷、中风、落枕、腹痛、腰背痛等有一定疗效。尤其适宜于妇女儿童等患者。
-
肾咳
肾咳为病名。①证见咳引腰背痛,甚则唾涎者。《黄帝内经素问·咳论》:“肾咳之状,咳则腰背相引而痛,甚则咳涎。”参见肾经咳嗽条。②十咳之一。证见咳嗽、耳聋、咳引腰脐。《诸病源候论·咳嗽病诸候》:“八曰肾咳。咳则耳聋无所闻,引腰脐中是也。”
-
千金十一穴歌
《千金十一穴歌》为针灸歌赋名。见《针灸大全》。歌曰:“三里、内庭穴,肚腹中妙诀;曲池与合谷,头面病可彻;腰背痛相连,委中、昆仑穴;胸项如有痛,后溪并列缺;环跳与阳陵,膝前兼腋胁。《千金十一穴歌》较《天星十二穴歌》少承山、太冲、通里,而多一后溪。
-
伯泌松
Permixon分类:泌尿系统药物前列腺增生症用药剂型:每片80mg。塞润榈固醇脂提取物的药理作用:塞润榈固醇脂提取物通过抑制Ⅰ型和Ⅱ型5α-还原酶的活性,进而抑制DHT的代谢,它具有抗雄激素特性,选择性地作用于前列腺,不影响下丘脑垂体轴,亦可通过抑制磷脂酶A2,使前列腺素合成减少。
-
殷上
殷上为经外奇穴名。出《常用新医疗法手册》。位于大腿屈侧正中线,臀下皱襞下3寸。左右计2穴。主治下肢后侧痛、腰背痛、项痛、头痛。一般针2~3寸;可灸。
-
更年期综合症
更年期是指妇女从生育期向老年期过渡的一段时期,是卵巢功能逐渐衰退的时期。或骤然停经。2.阵发性潮热、出汗、伴头痛、头晕、心悸、胸闷、恶心等。6.乳房、生殖器官肿瘤、卜琳症、脑血管病、血栓形成患者忌用雌激素、肝病,胆结石、高血压患者慎用辅助检查1.症状轻、月经不规则者检查专案以检查框限“A”为主。
-
温灸器灸
概述:温灸器灸(moxibustioner)是用特制的器具施行的艾灸法。为灸法的一种。有调和气血、温散寒邪、通经活络的作用。《针灸一本通》记载了一种可以固定在腧穴上持续灸疗的温筒器:灸筒由内筒,外筒两个相套而成,均用2~温灸架:温灸架温灸架可用于艾条温和灸,因无需手持移动,有灸架支持,故作用稳定持久,安全简便。
-
第3腰椎横突注射
操作名称:第3腰椎横突注射适应证:第3腰椎横突注射适用于:1.腰三横突疼痛综合征。3.先天畸形性腰背痛、隐形脊柱裂、腰骶移行椎。准备:患者取俯卧位,以病变位中心垫薄枕;常规消毒皮肤。方法:参照X线正位片,测量第3腰椎横突长度,尖端位置,定点于患侧腰三横突,45°角进针3~注意事项:1.严格的无菌操作,预防感染。
-
脊髓电刺激镇痛术
名称:脊髓电刺激镇痛术适应证:脊髓电刺激镇痛术适用于:1.交感神经功能失调和周围血管性病变引起的顽固性疼痛。3.残肢痛、幻肢痛和脊髓损伤后疼痛。6.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方法:1.手术一般在局麻下进行,刺激电极植入多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在X线透视监测下将电极放置于疼痛相应脊椎节段的椎管内硬脊膜外。
-
甘氨苯喹
格拉非宁说明书:药品名称:格拉非宁英文名称:Glaphenine别名:苯胺喹啉;甘氨苯喹;镇痛作用出现迅速,对各种类型疼痛均有效,无成瘾性。注意事项:1.服用夫洛非宁(Floctafenin)过敏的患者禁服格拉非宁,因两药可发生交叉反应。2.有报道指出,超剂量可引起肾衰、间质性肾炎以及肝毒性。药物相互作用:参见甲氯芬那酸。
-
下耳背
下耳背为耳穴名。位于耳背,耳甲腔隆起的最突起处。主治腰背痛、皮肤病。一般用毫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上耳背
上耳背为耳穴名。位于耳背,耳甲艇后隆起的最突起处。主治腰背痛、皮肤病。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中耳背
中耳背为耳穴名。出《针法灸法学》。位于耳背,上耳背穴与下耳背穴连线的中点。主治腰背痛、皮肤病。一般用毫针、埋针、压籽法、刺血法等进行刺激。
-
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
名称: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别名:TENS概述:经皮神经电刺激疗法(transscutaneouselectricalnervestimulation,TENS)将电极置于体表,电刺激止痛的方法。(2)骨科疼痛:急性踝关节扭伤,肩周炎,急性腰扭伤,运动创伤等。(4)头痛:偏头痛和紧张性头痛。2.治疗前询问或检查治疗部位皮肤有无感觉减退、大瘢痕或破损。
-
腹膜后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腹膜后肿瘤切除术分类:普通外科ICD编码:54.401概述:腹膜后肿瘤主要来自腹膜后间隙的脂肪、疏松结缔组织、筋膜、肌肉、血管、神经、淋巴组织以及残留的胚胎组织等,不包括原在腹膜后间隙的各器官(大部分十二指肠、胰、肾上腺及输尿管等)的肿瘤。良性肿瘤中,以纤维瘤,神经纤维瘤、畸胎瘤等为常见。
-
骨神经鞘瘤
概述:骨神经鞘瘤系骨内神经鞘细胞所产生的良性肿瘤,很少见。在腰骶椎椎管内的神经鞘瘤,可发生于硬膜外或蛛网膜下,肿瘤体积较大,手术时多难以弄清与神经的关系。腰骶椎的神经鞘瘤,可产生腰背痛或坐骨神经痛,而常被误诊;肿瘤使骨质膨胀,甚至穿破骨外,形成软组织肿瘤。恶性神经鞘瘤,预后不佳,常在短期内死亡。
-
太阳大络
太阳大络指三焦下合穴委阳。出《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为足太阳膀胱经的别络;穴在腘弯横纹委中央外侧,故名。俯卧取穴。如小便淋沥、遗溺、癃闭、便秘、腋下肿、胸腹胀、腰背痛、腿足挛缩、瘈疭、癫疾等。现代又多用以治疗肾炎、膀胱炎、乳糜尿、腰部扭挫伤、腓肠肌痉挛、癫痫、发热等。一般直刺0.5~
-
点穴
概述:点穴:1.在人体上确定穴位;根据不同穴位、不同病情可选用掐(拇指爪甲在腧穴着力向下切掐)、点(手指垂直地着力点于腧穴上)、按(食指或拇指指头按在腧穴上不动,着力向下加压)、揉(食指或拇指或手掌放在腧穴上徐徐地来回揉动)等法。对昏迷、中风、落枕、腹痛、腰背痛等有一定疗效。
-
脊三穴
脊三穴为经外奇穴名。出《经外奇穴治疗诀》。位于后正中线,当哑门下1寸处1穴,第一胸椎棘突下方(陶道)及第五腰椎棘突下方凹陷处各1穴,共3穴。主治痉病、腰背痛、脊髓膜炎等。一般斜刺0.5~1.0寸;可灸。
-
掐穴
掐穴是指用拇指或食指爪甲紧紧按切穴位。根据不同穴位、不同病情可选用掐(拇指爪甲在腧穴着力向下切掐)、点(手指垂直地着力点于腧穴上)、按(食指或拇指指头按在腧穴上不动,着力向下加压)、揉(食指或拇指或手掌放在腧穴上徐徐地来回揉动)等法。对昏迷、中风、落枕、腹痛、腰背痛等有一定疗效。
-
温灸器
有调和气血、温散寒邪、通经活络的作用。《针灸一本通》记载了一种可以固定在腧穴上持续灸疗的温筒器:灸筒由内筒,外筒两个相套而成,均用2~内筒安置一定位架,使内筒与外筒间距固定:外筒上安置一手柄以便挟持或取下。温灸架:温灸架温灸架可用于艾条温和灸,因无需手持移动,有灸架支持,故作用稳定持久,安全简便。
-
肾伤
肾脏伤损的疾患。证见腰痛,厥逆下冷等。《诸病源候论·虚劳病诸候》:“强力举重,久坐湿地伤肾。肾伤,少精,腰背痛,厥逆下冷。”《医学从众录·虚痨》:“肾伤则短气,腰脚痛,厥逆下冷,脚痛下冷者,坎中之阳虚也。轻则八味丸,重则附子汤治之。”参见七伤条。
-
蛇瘕
瘕生腹内,摸之如蛇状者。《杂病源流犀烛·积聚癥瘕痃癖痞源流》:“蛇瘕,其形长大,在脐上下,或左右胁,上食心肝,其苦不得吐气,腰背痛,难以动作,少腹热,膀胱引阴挛急,小便黄赤,两股胫间时痛。”《类证治裁·痃癖癥瘕诸积论治》:“蛇瘕,经后阴未复,食饮误中虺毒,成形,长而(疒丂)痛,宜蛇瘕方。”
-
溶血性贫血
溶血性贫血是红细胞破坏加速,而骨髓造血功能代偿不足时所发生的贫血。病因病理病机:老年人所见溶贫多为红细胞外因素所致,如自身免疫性溶贫,因老年人免疫稳定机能降低,机体正常组织自我识别能力减弱而易患本病,也可继发于慢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恶性淋巴瘤,骨髓瘤等疾病或服用左旋甲基多巴等药物。
-
腹膜后血肿
最常见原因是骨盆及脊柱骨折,约占2/3;其次是腹膜后脏器(肾、膀胱、十二指肠和胰腺等)破裂和大血管及软组织损伤。诊断:凡有腹痛、腹胀和腰背痛、出血性休克、腹肌紧张和反跳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的腹部、脊柱和骨盆创伤,均应考虑腹膜后血肿的可能。如下腔静脉损伤广泛,上述方法不适用,可行血管移植或下腔静脉结紥。
-
布洛芬凝胶
药品标准:正式名:布洛芬凝胶汉语拼音:Buluofenningjiao标准号:WS-315(X-269)-96拉丁文或英文:IbuprofenGel主要活性成分:含布洛芬(C13H18O2)应为标示量的90.0-110.0%。性状:半透明的凝胶。药理作用:本品为外用的非甾体抗炎镇痛药,能透过皮肤渗入深层疾病组织,通过抑制前列腺素合成而发挥镇痛抗炎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