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岁气
岁气指一年的气候情况。出《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类经》注:“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
-
未至而至
未至而至为运气学说术语。《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未至而至,来气有余也。”指时令未至而岁气先至。按运气学说的理论,这种情况一般出现在岁运太过之年。如王冰注:“假令甲子岁气有余,于癸亥岁未当至之期,先时而至也。岁气有余,六气之至皆先时。先时后至,后时先至,各差三十日而应也。”
-
至而不至
至而不至为运气学说术语。《黄帝内经素问·六微旨大论》:“至而不至,来气不及也。”指时令已至而岁气未至,这种情况一般都发生于岁运不及之年,如王冰注:“假令,…乙丑岁气不足,于甲子岁当至之期,后时而至也。”
-
天和
“天和”的天,指天地自然,长养万物的规律;和,和合之意。亦是说,人所赖以生存,必须顺应天地自然规律。《黄帝内经素问·五常政大论》:“必先岁气,无伐天和。”《类经》注:“五运有纪,六气有序,四时有令,阴阳有节,皆岁气也,人气应之以生长收藏,即天和也。”
-
疫厥
概述:疫厥(pestilencewithsyncope)又称瘟疫暴亡,是指感受疫疠之邪,以突然呼吸停顿,身体僵直,甚至无脉等为主要表现的疫病。病因病机:多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人所致。《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其厉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
-
疫
出《素问遗篇·刺法论》。病因病机:多因时行疠气从口鼻传人所致。《类证治裁》卷一:“疫为时行疠气,有大疫,有常疫。其厉邪之来,皆从湿土郁蒸而发,触之成病,其后更相传染,必由口鼻吸受,流入募原。疫为燥热毒疠,从无辛温发散之例,一切风燥辛热,皆不可犯。至于大疫,又宜斟酌司天岁气方向,不拘一辙也。”
-
承岁
承岁运气术语。年支与岁气同气相承。《素问·天元纪大论》:“应天为天符,承岁为岁直。”张景岳注:“丁卯之岁,木承木也;戊午之岁,火承火也…此以年支与岁,同气相承,故曰岁直,即岁会也。王冰注:“承岁,谓木运之岁,岁当于卯;火运之岁,岁当于午;土运之岁,岁当辰戌丑未;金运之岁,岁当于酉;
-
司天
位当三之气,主管上半年的气候、物候等变化。参见司天在泉:司天在泉为运气术语。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岁直
岁直为运气术语。《黄帝内经素问·天元纪大论》:“承岁为岁直。”年支与岁气同气相承,故名。张景岳注:“丁卯之岁,木承木也;戊午之岁,火承火也,…此以年支与岁,同气相承,故曰岁直,即岁会也。然不分阳年阴年,但取四正之年为四直承岁。”
-
岁物
岁物为运气术语。同于岁气的药物或食物。《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先岁物何也?张景岳注:“岁物者,得天地专精之化,气全力厚,故备所当先也。”与主岁之气相合的谷类。古人认为,食之可保全真气。《黄帝内经素问·六元纪大论》:“食岁谷以全其真。”
-
在泉
在泉为运气术语。在泉指客气中在位置上与司天相对之气。位当终之气,主管下半年的气候、物候等变化。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温疫析疑
《温疫析疑》温病著作。清·唐毓厚撰。作者认为“温、疫本属两途,只因习俗并称,以致疑义不明”(见本书凡例),遂广集诸家学说,参以己见撰成本书。唐氏将温、疫病证大致分为伏气、岁气、时疫、疫毒四门;予以详细辨证、确立治疗原则和方药,兼论妇女温热、热入血室等证。选方按治疗大法分为十类,并附治验。
-
天元纪大论篇
《天元纪大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本篇论述五运六气的一般规律,从太过、不及、平气的岁气变化,说明运气对宇宙万物的影响,因其用天干以纪地气,地支以纪天气。古人认为,天地运气是宇宙间万物的本元,此文专篇纪而论之,故名。
-
司天在泉
司天在泉为运气术语。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由于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司地
司地为运气术语。参见司天在泉:司天在泉为运气术语。司天象征在上,主上半年的气运情况;在泉象征在下,主下半年的气运情况。如子午年是少阴君火司天,则阳明燥金在泉;司天与在泉,可推算一年中岁气的大体情况,及气运影响与发生疾病的关系。《黄帝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
-
迁正位
迁正位为运气术语。指值年的岁气(司天之气),迁居于一年的中位。《素问遗篇·本病论》:“正司中位,是谓迁正位。”如巳亥年厥阴司天,于上年(辰戍年)大寒日,太阳寒水之气应退位,而厥阴风木之气应迁居中位,以主持该年政令。
-
君火
概述:1.君火指心火2.君火为六气之一,即少阴君火。心火:君火为生理学术语,指心火。因心为君主之官,故名。君火与相火相对,寄藏于上焦心,主人之后天,有温煦、推动的功能,相火居于下焦,温养脏腑。《素问·天元纪大论》:“终地纪者,五岁为一周。王冰注:“所以地位六而言五者,天气不临君火故也。
-
牛膝木瓜汤
《三因》卷五:组成:牛膝(酒浸)1两,木瓜1两,芍药3分,杜仲(去皮,姜制,炒丝断)3分,枸杞子3分,黄松节3分,菟丝子(酒浸)3分,天麻3分,甘草(炙)半两。主治:肝虚遇岁气;燥湿更胜,胁连小腹拘急疼痛,耳聋,目赤,咳逆,肩背连尻、阴、股、膝、髀、腨、胻皆痛。制备方法:上锉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