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氣虛,則脈細;肺氣虛,則皮寒;肝氣虛,則氣少;腎氣虛,則泄利前後;脾氣虛,則飲食不入。
-
问寒热
概述:问寒热为诊断学术语。十问之一。应联系发病经过及其他证候,区别外感、内伤两大类。辨证分型:外感发热伴有恶寒的,属表证。不恶寒而发热较高的(包括日晡潮热),属里证。寒热往来的属半表半里证。平时怕冷,四肢发凉,气短自汗的,多属阳虚。午后发热或暮热早凉,五心烦热,多属阴虚、血虚、骨蒸劳热。
-
十问
十问是古人所总结的问诊十项重点内容,文献所载略有出入,一般指问寒热、问出汗、问头身、问二便、问饮食、问胸胁、问耳聋、问口渴、问旧病、问病因等。《景岳全书·传忠录》:“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因脉色察阴阳,十从气味章神见”。
-
神验黄连丸
《外台》卷二十五引《近效方》:方名:神验黄连丸组成:黄连1两,茯苓2两,阿胶1两(炙)。主治:痢疾,无问寒热。用法用量:量患轻重,每服30-40丸,空腹以饮送下。渐渐加至60丸,不过5-6服必愈。制备方法:上先捣黄连、茯苓为末,以少许水溶阿胶,和为丸,众手丸之,晒干。
-
淡渗二苓汤
别名:五苓散处方:泽泻1两,滑石2两,赤茯苓、白术、猪苓(1方有桂2钱半)。功能主治:中湿,病似伤寒,头汗自出,肢体疼重,难于转侧,小便不利者;或一切留饮不散,水停心下,或太阳少阴俱病,或一切呕泻霍乱无问寒热,及小儿吐泻急慢惊风。用法用量:每服2钱,加生姜3片,大枣3枚,灯心5茎,水煎,热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