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益母丹
《肯堂医论》卷下:方名:益母丹组成:山楂末3钱。功效:产后服之,百疾不生。用法用量:浓煎益母草汤、陈酒和童便调下。第1日服3服,2日服2服,3日服1服,第4日、第5日山楂末减半,第6日、第7日去山渣末,只服3味,第8日止药。
-
通经秘方
《古今医鉴》卷十一:方名:通经秘方组成:大船上多年灰条不拘多少(用炭火烧通红,淬入好烧酒内,取出待干)。主治:经闭。用法用量:每服3钱。第1服空心好酒调下;第2服红花酒调下;第3服大黄酒调下。3次要见红。制备方法:上为末。
-
糖杏饮
《仙拈集》卷二:方名:糖杏饮组成:杏仁1两。主治:劳嗽。用法用量:每服内加冰糖3钱,共入盖碗内,用滚水冲,盖片时,俟温,连仁末服下,早、晚各1次。三服而愈,如以杏仁煎则无效。制备方法:净器捣烂如泥,分为3服。
-
苦楝素
药品说明书:别名:苦楝素,川楝素外文名:Toosendanin适应症:有驱除蛔虫,蛲虫和鞭虫的作用,以对蛔虫的作用最明显。驱虫效果优于山道年。主要用于肠蛔虫病。4岁服50~250mg(为安全计各年龄组一般宜用最小量)。睡前用温开水顿服。规格:片剂:每片25mg。
-
哌嗪己二酸盐
药品说明书:别名:哌嗪己二酸盐,己二酸哌嗪外文名:PiperazineAdipate适应症:适用于肠蛔虫病、蛲虫病等。用量用法:1.驱蛔虫:成人1次服2.5~150mg,总剂量不超过3g。儿童1日每千克体重60mg,分2次服,总量不超过2g。规格:片剂:0.25g。
-
己二酸哌嗪
药品说明书:别名:哌嗪己二酸盐,己二酸哌嗪外文名:PiperazineAdipate适应症:适用于肠蛔虫病、蛲虫病等。用量用法:1.驱蛔虫:成人1次服2.5~150mg,总剂量不超过3g。儿童1日每千克体重60mg,分2次服,总量不超过2g。规格:片剂:0.25g。
-
麻根汁酒
处方:大麻根及叶(生者,去土)3斤。制法:上锉细,捣绞取汁。功能主治:打扑损疼痛。用法用量:每服半盏,和温酒半盏服,不拘时候。无生麻根即用干者,酒煎服。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五
-
槐荆散
处方:槐花(轻炒令香)1两,荆芥穗1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肠风。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煎糯米粥饮调下。血甚者,1-2服效。单使槐花亦妙,食前服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四三
-
蛲虫散
《简明中医儿科学》:方名:蛲虫散组成:使君子粉7份,生大黄1份。主治:蛲虫证。用法用量:每日早、午、晚3次,连服3-6天为1疗程。制备方法:上为末。1岁儿每天服使君子1分,按照年龄递加1分,加到1钱2分为止。
-
胡颓子叶
处方:胡颓子叶适量。制法:晒干,文火炒至微黄,研末备用。功能主治:据报道,用本方治疗100余例,一般服药10~15天症状即显着好转,部分病人发作次数明显减少。5克,用热米汤送下。早晚各1次,连服15天,必要时可服数周。摘录:《食疗方》
-
妒精散
处方:破故纸1两,韭菜子1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妒精,阳物硬而不察,白浊流出。用法用量:每服6钱,水1碗,煎半碗服即愈。未愈,服五宝丹。摘录:《仙拈集》卷四
-
三黄朱砂煎
《产科发蒙》卷三:方名:三黄朱砂煎组成:黄连、黄芩、大黄各等分。主治:产后颠狂,言语错乱,神思不安,如有鬼祟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水煎,临服入朱砂1钱,搅匀服。
-
丹蒿饮
处方:黄丹5钱(炒),青蒿(童便浸,晒干)2两(为末)。功能主治:瘟疟不止。用法用量:每服2钱,寒多酒服,热多茶服。摘录:《松峰说疫》卷二
-
木香甘连汤
《赤水玄珠》卷八:组成:黄连1两,甘草2钱,木香2钱。主治:血痢。用法用量:水2钟,煎至1钟,食前服。先1日预服五苓散3贴,次早服此,即止。
-
祛风顺气香枳散
《普济方》卷一○六引《余居士选奇方》:方名:祛风顺气香枳散组成:枳壳(去瓤,麸炒)1两,防风(去叉)1两(锉),甘草(炙,锉)半两。主治:大肠秘涩。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沸汤点服,空心、食前各1服。制备方法:上为散。
-
止逆饮
方出《文堂集验方》卷三,名见《卫生鸿宝》卷五:组成:陈墨。主治:逆经。月经久闭,血从口鼻出。用法用量:水磨1杯,服之。其血即止。次用当归尾2钱,红花2钱,水煎服;或服韭菜汁,甚效。
-
千金化毒丸
《疡科选粹》卷二:方名:千金化毒丸组成:白矾(明亮者佳)。主治:痈疽因服金石所致。用法用量:每服3钱,以葱汤送下。连进2服,其功最大。制备方法:上药生为末,薄糊为丸。
-
大枣陈皮竹叶汤
处方:大枣5枚陈皮5克竹叶5克制法:将大枣陈皮竹叶水煎服。功能主治:健脾益气,止涎。适用于小儿流涎。用法用量:每日1剂,分2次饮服,连服3~5剂。摘录:《民间方》
-
麻风宁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疗效可能比氨苯枫好,疗程短,毒性低,无蓄积性。适用于对枫类药物过敏者。2次,以后逐渐增至每日100mg,服1日停1日,连服3月停1周。1日至多不超过150mg。注意事项:可有皮肤瘙痒,并能诱发麻风反应。规格:片剂:25mg。
-
蟮粪饮
《卫生总微》卷十:方名:蟮粪饮组成:田中曲蟮粪1两(研末)。主治:(口见)乳不止。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匕,空心米饮调下。1-2服立效。儿小减服。
-
乌蝎四君子汤
《直指小儿》卷二:方名:乌蝎四君子汤组成:四君子汤加川乌(生)少许,全蝎(焙)少许。主治:小儿慢惊。用法用量:每服半钱,加生姜、大枣,水煎服。如再服,即去川乌。制备方法:上为末。
-
硫酸支链淀粉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本品对胃蛋白酶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服后15分钟起效,维持75分钟,故宜2小时服药1次。与抗胆碱药合用,可减至每日3~开始宜与中和胃酸药合用。用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的治疗。注意事项:未见任何不良反应。
-
花生黑枣汤
概述:花生黑枣汤以花生米、黑枣、冰糖为主要原料,具有清热祛痰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者。原料:花生米、黑枣各30克,冰糖适量。做法:上物共炖服。适用人群:花生黑枣汤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者。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连服3~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斑蝥中毒
斑蝥中毒(blisterbeetlepoisoning)是指因药服或误服斑蝥过量所致的中毒病。
-
偓伦
偓伦传说中帝尧时期人。常于槐山采集药物,嗜食松果。曾献松果于尧,尧无暇服之,世人受服,皆长寿。
-
白象
白象为病证名。见《白喉忌表抉微》。《白喉忌表抉微》:“白喉初起,症象轻而白未见,即服此方。俟一见白象,即改服养阴清肺汤。”相当于白喉伪膜。
-
无尘汤
《杨氏家藏方》卷二十:组成:糖霜2两,脑子1字。功效:清气消壅。用法用量:每服1钱,沸汤点服。制备方法:上先将糖霜研细,次入脑子研匀。
-
单行生赤小豆散
处方:赤小豆。制法:上为散。功能主治:产后心闷。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以东流水下。不愈,须臾更服,即愈。摘录:方出《千金》卷二,名见《千金翼》卷六
-
鲜茄饮
方出《广笔记》,名见《仙拈集》卷四:方名:鲜茄饮组成:鲜茄蒂7个,鲜何首乌。主治:对口疖。用法用量:用水2钟,煎8分。一服出脓,再服收口。
-
麝沉散
《圣济总录》卷一七六:方名:麝沉散组成:麝香(研)1分,沉香(锉)1分。主治:小儿哕逆。用法用量:每服半钱或1钱匕,沸汤点服。制备方法:上为散。
-
蟾蜍中毒
蟾蜍中毒(phryninpoisoning)是指因药服或误服蟾酥过量所致的中毒病。
-
黍米汤
《医心方》卷十二引《经心录》:方名:黍米汤组成:干黍米1升。主治:消渴。用法用量:以水3升,煮取1升,去滓,服1升,1日2服。
-
杨梅痔
杨梅痔病名。痔形之若杨梅状者。见《外科大成》卷二:“形似杨梅,只痒不痛,干燥无脓,此梅毒将发之候也。”治宜选服如圣散,再服托里解毒汤之类。
-
复方磷酸哌喹片
药品说明书:别名:抗疟片三号,复方磷酸哌喹片适应症:用于预防或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用量用法:(1)预防:口服4片/次,1次/月,连用3~4个月;(2)治疗:首次服4片,8~12小时后再服2片。规格:片剂
-
抗疟片三号
药品说明书:别名:抗疟片三号,复方磷酸哌喹片适应症:用于预防或治疗恶性疟和间日疟。用量用法:(1)预防:口服4片/次,1次/月,连用3~4个月;(2)治疗:首次服4片,8~12小时后再服2片。规格:片剂
-
天葵草膏
《外科启玄》卷十二:组成:天葵草(又名紫霞杯)採根不拘多少。主治:瘰疬。用法用量:洗净。每服3钱,酒水煎服;滓再捣,醋调敷患处。
-
丹字丸
处方:龟版1斤(醋炙7次),黄芩2两(酒炒),栀仁2两(酒炒),防风2两。制法:炼蜜为丸。功能主治:麻风。用法用量:早3钱,晚3钱,服2次丸后,间服三黄解毒汤。摘录:《疯门全书》
-
千锤草散
《普济方》卷三五六:方名:千锤草散组成:凿柄(入孔里者,烧)。主治:难产。用法用量:酒服之。一方烧灰淋汁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梓叶汤
《名家方选》:方名:梓叶汤组成:梓叶1钱,忍冬1钱,大黄5分,川芎5分,甘草3分。主治:霉毒发未发及骨节疼痛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多服益佳。
-
猪胆蛋
《梅氏验方新编》卷十八:方名:猪胆蛋组成:猪胆1个,鸡蛋1个。主治:黄病。用法用量:上药拌匀,不拘时候服。如嫌苦难下,用干糕咽之,连服3次。
-
紫散
《元和纪用经》:方名:紫散组成:香附子(炒黑存性)。功效:止血崩。用法用量:每服方寸匕,热酒调下,再服立定。制备方法:上为末。
-
杞菊散
《仙拈集》卷二:组成:枸杞子3钱,菊花1钱。功效:久服青盲可以复明。用法用量:每早水煎服。
-
思仙散
《活人心统》卷下:方名:思仙散组成:川木香1钱,茴香3钱,杜仲(炒去丝)3钱。主治:腰痛。用法用量:上以水1钟,酒半钟,煎服,去滓再服。
-
神散元珍丹
《外科方外奇方》卷四:方名:神散元珍丹组成:明矾(煅熟存性,不碎)如绿豆大。主治:痔疾。用法用量:以桂圆肉包之,日服1粒。治痔以手搓之。虽重症服之,100日断根。
-
桃花水
《续名家方选》:方名:桃花水组成:桃花10钱,大黄8钱,消石5钱。主治:大小便不利,肿胀。用法用量:上以罗牟比喜蒸取汁液,临服入沙糖水1匙服。
-
梅英稀痘丹
《冯氏锦囊 痘疹》卷十四:方名:梅英稀痘丹组成:梅花芯7朵(烂研),朱砂(极细,水飞)1钱。功效:稀痘。用法用量:除夕用砂糖调服。出痘必稀,再服1服者,痘可不出。
-
酸枣参苓饮
《幼科证治大全》:方名:酸枣参苓饮组成:人参、茯苓、酸枣仁。主治:小儿盗汗。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或水煎服。制备方法:上为末。
-
通乳汤1号
药品说明书:成分:每剂含黄氏6g(或制首乌12g)、木通3g(或通草3g)、冬葵子12g、赤豆少许。乳腺无分泌时用。用量用法:口服:每日1剂,水煎服,连服3剂。
-
人参交龙散
《急救仙方》卷六:组成:人参、阿胶(炒)、款冬花、粟壳(米醋炒)各等分。主治:诸嗽不愈者。用法用量:每服3钱,加乌梅1个,水煎,半夜服。
-
蓟叶汤
处方:生刺蓟。制法:上捣,绞取汁。功能主治:热病吐血。用法用量:每服1小盏,入生蜜1匙,搅令匀,服之。摘录:方出《圣惠》卷十八,名见《普济方》卷一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