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功
概述:动功:1.气功功法;采取与意念、呼吸相结合的肢体动作或自我按摩以锻炼内脏、凝静心神、活跃气血的一种动中静的功法。泛指借助于四肢和躯体的有节律动作或击打特定穴位和部位而实现气功态的练功方法。清·尤乘《寿世青编》卷上有“十二段动功”节。常见的动功如八段锦、十六段锦、易筋经,大雁功、鹤翔庄等。
-
极功法
念诀时自然吸气,落于下黄庭,开始循窍运行,即循尾闾关、命门、夹脊关、玉枕关、上黄庭、上丹田、膻宫、中丹田、贯通下丹田,落归于下黄庭。8.动功配念功诀,第一层次配静功第一层次功诀,第二层次配静功第二层次功诀,第三层次配静功第三层次之功诀,动功第七、八式的第一层次到第三层次配静功第四层次之功诀。
-
自发“五禽戏"动功
练功者通过意念,意守丹田等穴位的活动,促使全身肌肉放松,进而“入静”,使大脑皮层处于一种特殊保护性抑制状态。4.两眼内视自己脚底的“涌泉”穴。内视时,要意想气血好象都注于该穴一样,并意守着它,男的默数七下,女的默数六下,稍停。11.收功法。倘若气冲太猛,则可先有意地坐下来,再作降气的意念活动。
-
静功
参见“动功”条。静功泛指不借用四肢和躯体运动而进入气功态的练功方法。其要领强调在通过调身(姿式)、调息(呼吸)、调心(精神内守)而达到“入静”的过程中。呈现经络疏通、气血流畅,脏腑协调的精气神自我完善的状态,从而达到_健身防病、延年益寿的目的。常见的静功功法如放松功、内养功、站桩功、周天功等。
-
内劲一指禅
(2)功式:双手中指相对向胸前慢慢揽拢,右臂在上,左臂在下,两臂平行,相距约10cm,掌心朝下,手指成梯形,右手“劳宫”穴对准左臂“曲池”穴,左手“外劳宫”对准右臂“少海”穴。6.力劈华山(1)起式:左脚向左横跨一大步,重心在两腿之间,两手腕交叉于胸前约10cm处,左手在外,右手在里,上缺口对“天突穴,指尖朝上。
-
调身型功法
调身型功法是在锻炼中侧重于调身的功法。静位式有站式、坐式和卧式之分,其中以曲膝站桩功最为典型;动位式有动功、行功和自发动功之分,以动功最为典型。此类功法通过机体的缓慢运动以培育真气,真气运行路线主要在躯体、四肢的筋、骨、皮区域。
-
五禽戏
如传为华佗弟子吴普所撰《太上老君养生诀》(收入《道藏》)与南梁《养性延命录》及明《万育仙书》等著作对五禽戏的具体动作都有详略不等的记述,后者还有附图。5.抬头望月双腿前伸坐于床上,双臂下垂,手作尖爪,尖爪向后放于两髋侧,上身向左斜转45度,面向左前,右手由右髋侧向外前方划弧高举横放于额前,抬头仰望。
-
太清导引养生经
《太清导引养生经》为气功学专著。《通志·艺文略》著录,北宋初《云笈七签》已收载,当为宋以前作品。全书以论述行气及导引动功为主,介绍了许多功法,如赤松子导引法,赤松子坐引法,宁先生导引法,王子齐八神导引法,虾蟆、龟鳖、雁、龙行气法,噏月精法,彭祖谷仙卧引法,导引服思法等,可供研究古代气功功法时参考。
-
动静结合
动静结合为气功术语。一般认为,在气功和武术中,静功和动功互相配合,效果显著。
-
握固
握固道教养生修炼中常用的一种手式。方法为以余四指握大拇指成拳,仿胎儿之状,男左女右。吾以左右拇指掐其三指之文,或以四指总握其拇,用左右手以拄腰腹之间者也。”这种手式有促使心气归一、辟邪毒之气的作用。《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两手当屈,两大指抵食指根,余四指捻定大指,是为两手握固。”
-
洒腿
洒腿自我推拿方法名。即屈膝提腿。《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洒腿:足不运则气血不和,行走不能爽快。须将左足立定,右足提起,共七次,左右交换如前。”有益寿健身的功效。
-
太极功
太极功为气功功法。以太极命名的二十二节动功。具有健身强脑,修残补缺,扶正祛邪等功效。功法包括无极式、太极式、两仪式、左棚式、右棚式、捋式、挤式、按式、单鞭式、云手式、搂膝拗步式、玉女穿梭式、打虎式、弯弓射虎式、饿虎扑食式、野马分鬃式、倒撵猴式、双峰贯耳式、撇身捶式、搬拦捶式、蹬脚式、收式等。
-
医疗气功
现代气功学把有医疗作用的气功功法,统称为医疗气功,也叫医疗功。只要锻炼得法,大多数静功和动功功法对常见的慢性疾患如溃疡病、胃下垂、慢性肝炎、原发性高血压、神经衰弱等,都有一定的医疗作用;有修养的气功师的布气(发放外气)疗法,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
左右开弓
左右开弓为自我推拿方法。一手侧平举,一手向胸前屈曲如拉弓状,两目注视屈曲之手。左右手 作。《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左右开弓:…将左手伸直,右手作攀弓状,以两目看右手。左右各三次,泻三焦火,可以去臂腋风邪积气。”
-
中外卫生要旨
前3卷为国内的养生保健资料,除辑录文史、佛、道诸书养生论述外,合刊了《却病延年动功》、《易筋图说》、《八段锦坐功图》、《真人咏蛰龙法》、《六字延寿诀》、《重刊太乙针方》等有关养生、导引、针灸等书,增补了《随息居饮食谱》;全书虽保存了一些有价值的论述,但编排杂乱观点兼收并蓄,应分析批判地对待。
-
干洗脸
干洗脸为自我推拿方法,即浴面。出自清·尤乘《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理瀹骈文》:“晨起擦面,非徒为光泽也,和气血而升阳益胃也。”
-
形神庄气功
形神庄气功为气功功法。是一套十节动功,由庞鹤明所倡。此功式子单纯,难度不大,着重运动韧带小关节和平时不运动的关节;神与形合,以形引气,形松意充。具有舒筋强身,增智益神的作用。其功法:1.鹤首龙头气冲天;3.立掌分指畅经脉;5.俯身拱腰松督脉;7.平足开胯分前后;9.弹腿跷足旋太极;10.回气归一转混元。
-
风呼吸法快功
风呼吸法快功是郭林新编创的以风呼吸法为特点的可用于治疗癌症的动功功法,郭林新气功之一。呼吸用鼻吸鼻呼法,节律为吸一吸一呼(吸短呼长、呼吸平衡),与甩手、行步自然配合,呼吸有息,可逐渐加强。行进中还可配合舌抵上腭、摇摆天柱、双目平视和咽津等动作。
-
浴面
浴面导引方法名。又名摩面、擦面、干洗脸等。方法为:双手擦热,贴在面下部,两手中指分别放在鼻翼两侧迎香穴处,向上推擦,经睛明、攒竹至前额发际处,然后两手分开推擦至额角后而下,经耳门穴而返回下面部。有畅通气血、祛风散寒、提神醒脑之效,常用以防治感冒、鼻炎、头痛、失眠等症。
-
托天
托天为自我按摩方法。术者取坐位,两手握拳后,向上举起,然后分别放在两膝上。《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托天:以两手握拳,……即向天托起,随放左右膝上。每行三次,去胸腹中邪气。”
-
运法
运法推拿手法名。该法仅在体表皮肤上旋围摩擦,不带动深层肌肉组织。《厘正按摩要术·立法》:“运则行之,谓四面旋绕而运动之也。《推拿仙术》:“运者医人用右手大指推也…②用手活动患者的可动关节。《寿世青编·十二段动功》:“运膏肓:此穴在背上第四椎下脊两旁各三寸,药力所不到。参见摇法条。
-
练功要领
练功要领是气功练功所遵循的基本法则。(2)动静结合。指练静功时做到体态静而气在动,而练动功时做到体态动而意念专一。(3)上虚下实。指一种“意气伴行,同驻同往,意行气行,意止气止”的练功境界。指练功到高级境界(炼丹)时做到武火发起、文火温养,火候适度。即强调练中有养,养中有练,以功养功,养练并重。
-
十六段锦
十六段锦为气功功法。以十六节动作编为一套动功的锻炼方法。见于冷谦《修龄要旨》。主要以十二段锦为基础,参合前人的若干导引方法编定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