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陷经
陷经病名。指经血下陷、漏血不止的病证。《金匮要略·妇人杂病脉证并治》:“妇人陷经,漏下黑不解,胶姜汤主之。”参见崩漏条。
-
陈氏玉龙汤
别名:玉龙汤处方:四物汤加真龙骨末少许。功能主治:妇人产后用力太过,产门恶出。用法用量:玉龙汤(《普济方》卷三五五)。摘录:《妇人良方》卷二十三
-
金匮要略浅注
《金匮要略浅注》金匮著作。清·陈念祖撰。刊于1803年。本书的体例和编法特点,与《伤寒论浅注》略同。作者选集前人《金匮要略》注本中的精采注文,结合个人见解予以阐发,以求辨明要旨,书中删去林忆整理本(共25篇)的最后三篇,并于第22篇(妇人杂病脉症)中增补妇人阴挺论等内容。1949年后有排印本。
-
暴室
暴室古代宫中医疗机构名。系指皇宫中专为后妃以外的妇人治病的场所。后妃有罪时,也在此就医。见《资治通鉴》卷五五:“暴室,在掖庭内,丞一人,主宫中妇人疾病者,其皇后、贵人有罪者,亦就此室。”
-
雚芦丸
处方:蘼芜丸加雚芦6分。功能主治:老小及妇人等万病,腹内冷热不通,急满痛,胸膈坚满,手足烦热,上气不得饮食,身体气肿,腰脚不遂,腹内状如水鸡鸣,妇人月经不调。摘录:《千金》卷十八
-
断产
断产指断绝生育。《千金要方》卷三:“妇人断产方:蚕子故纸方一尺,烧为末,酒服之,终身不产。”
-
断绪
断绪病名。又称断续。《千金要方》卷二:“妇人立身已来全不产,及断绪久不产三十年者。”即不孕。详该条。
-
刘奉五
刘奉五现代医家(1911-1977年)。北京人,早年从名医韩一斋学医,究心钻研妇人病,并长年悬壶实践,颇多创见。主张妇人病应责诸肝、肾、脾三经及冲任二脉,治病颇有效验。尝任北京市中医医院妇科副主任,著有《刘奉五妇科经验》。
-
四治汤
《奇方类编》卷下:组成:白砂糖5钱。主治:伤寒,伤食,伤热,妇人血崩。用法用量:伤寒,用生姜汤调服;伤食,用山楂汤调服;伤热,用新汲水调服;妇人血崩,用百草霜汤调服。
-
性冷
性冷(asexuality)为病名。是指以妇人性欲低下,长期对性生活缺乏快感甚至厌恶为主要表现的妇科疾病。
-
固崩止带剂
固崩止带剂(formulaforarrestingleucorrheaandmetrorrhagia)是指以收敛止血、固涩止带药为主配伍组成,治疗妇人崩漏、带下等证的固涩剂。
-
白带·痰湿内盛证
白带·痰湿内盛证(leucorrheadiseasewithsyndromeofinternalexuberanceofphlegm-damp)是指肥胖妇人多痰多湿,躯脂壅塞,湿痰流注下焦,以带下量多,质黏稠如痰,有腥气,胸闷泛恶,纳谷不香,身体困重,嗜卧倦怠,舌淡,苔腻,脉濡滑为常见症的白带证候。
-
汤玠
汤玠为明代妇科医生。武进(今属江苏)人。世业妇人医,有奇效。善用大黄,时有他医视为虚羸,不敢轻药者,往往投大黄而愈。
-
许晖
许晖为南北朝北齐医生。高阳(治今河北高阳)人。父许遵,明《易》善筮,兼晓天文、医术。从父得授妇人产法。武成(559~560)时,以此术累获赏。
-
产后痈
产后痈(postpartumabscess)是指产后妇人所发的痈。
-
吴嘉祥
吴嘉祥清代医家(1833-?年)。字志成,号梦兰。南乡(今河南浙川)人。尝习儒务农,后因见家乡妇人产后病多,遂习女科,后及其他各科。尝著有《眼科新新集》,有刊本行世。
-
汪淇
汪淇清代医家。字瞻漪,一字右之。钱塘(今浙江杭州)人,专攻妇人、幼儿科。曾注释《济阴纲目》,并自著《保生碎事》、《慈幼纲目》,刊刻于世。
-
血虚腰痛
血虚腰痛为病证名。因血虚筋脉失养所致的腰痛。《证治要诀·诸痛门》:“妇人血过多,及素患血虚致腰痛者,当益其血。”宜用四物汤加减。
-
有身
有身为生理学名词。出《诗经·大雅》。即妊娠。妇人以身中复有一身,故名。
-
阴热
阴热为病证名。出《医钞类编》。指妇人阴部灼热的一种病证。可用泽兰叶煎汤熏洗。
-
伊精阿
伊精阿清代医家。满族,生平履贯欠详,精于妇人病。尝著《秘传内府经验女科》(一名《坤中之要》),未见行世。
-
注车注船
注车注船病名。即晕车晕船。《诸病源候论·妇人杂病诸候论》:“无问男子、女人,乘车船则心闷乱,头痛吐逆,谓之注车注船,特由质性自然,非关宿挟病也。”
-
重身
重身即妇人怀孕。《素问·奇病论》:“人有重身,九月而喑。”王冰注:“重身,谓身中有身,则怀妊者也。”
-
XX疮
XX疮病名。指妇女前阴生疮。《王节斋公胎产》:“妇人阴户生疮,名曰XX疮。”详见阴蚀条。
-
脉诀采真
《脉诀采真》脉学著作。三卷(即《科溥集》卷一-三)。清末王鸿骥编于1909年。作者将黄蕴兮《脉确》一书内容列于篇首,以为先导,兼采诸家脉学有关专题论述于后,并附妇人、小儿脉法。现存初刻本。
-
脱色
脱色失去正常色泽;色泽夭败无华。《灵枢·经脉》:“肝足厥阴之脉……妇人少腹肿,甚则嗌干,面尘脱色。”
-
胎兼癥瘕
胎兼癥瘕病证名。见《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卷四十六。亦称妊娠积聚。指妇人素有癥瘕旧疾,现又怀孕,称胎兼癥瘕。治宜软坚化癥,调和气血,方用桂枝茯苓丸。
-
双躯
双躯即双胎。出《脉经》。亦名双生、骈胎。指妇人一次怀二胎。
-
蚀疮
蚀疮病名。阴蚀之又名。赵贞观《绛雪丹书》:“凡妇人阴户中生虫生疮,名曰蚀疮。”详阴蚀条。
-
沈炳荣
沈炳荣清代医生。字吟梅。浙江桐乡人,精通医理,有医技,如以六味地黄汤加犀角疗一妇人之癫疾,应手而愈。
-
妊娠数堕胎
妊娠数堕胎病名。指妇人屡孕屡堕。相当于习惯性流产。《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一:“……若血气虚损者,子脏为风冷所居,则血气不足,故不能养胎,所以致胎数堕。”参见滑胎条。
-
妊娠护胎法
妊娠护胎法指妇人在妊娠期间的注意事项及有利于或不损害胎儿的方法。如妊娠药忌、胎前节养六条、胎前用药三禁、胎前十字真言、换睡等。参见各条。
-
带下三十六疾
带下三十六疾指妇人三十六种疾病。《诸病源候论》卷三十八:“(带下)三十六疾者,是十二癥、九痛、七害、五伤、三固谓之三十六疾也。”详见各条。
-
催经散
处方:凌霄花不以多少。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妇人经脉不行。用法用量:每服2钱,温酒调下,食前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二一○引《徐氏胎产方》
-
单行大黄汤
别名:大和汤处方:大黄3分。制法:上切。功能主治:妇人嫁痛。用法用量:大和汤(《普济方》卷三二六)。摘录:方出《千金翼》卷四,名见《外台》卷三十五
-
单行鬼箭汤
处方:鬼箭5两。功能主治:妇人乳无汁。用法用量:以水6升,煮取4升,去滓,1服8合,1日3服。亦可烧炭作末,每服方寸匕,水下。1日3次。摘录:《千金》卷二
-
荡秽散
处方:没药(末)1两。功能主治:妇人月事退出,作禽兽之形,欲来伤人。用法用量:先将绵塞阴户,即顿没药末,白滚汤调下。摘录:《串雅内编》卷四
-
地黄益母汤
处方:生地黄汁半碗,益母草汁半碗。功能主治:妇人血伤不止,兼赤白带下。用法用量:上药各取半盏,同煎至7分,每日3-5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三
-
干生地黄散
处方:干生地黄2钱,柏叶1钱,黄芩1钱,阿胶(炒)8分。功能主治:妇人尿血不止。用法用量:上以水盏半,加生姜3片,煎7分,温服。摘录:《医统》卷八十三
-
肝肾双治汤
处方:白芍3钱,当归5钱,山药5钱,熟地5钱,甘草5分,陈皮3分,茯苓2钱,山茱萸2钱,神曲1钱。功能主治:妇人数月一行经。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十一
-
归芎丸
处方:陈皮3两,当归3两,元胡索1两。制法:上为细末,糊为丸。功能主治:妇人月候不通。用法用量:每服50丸。米饮送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桂芎当归散
处方:当归2钱,川芎2钱,芍药2钱,地黄2钱,桂枝2钱,牛膝5分。功能主治:妇人产后胞衣不下。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温服。摘录:《产科发蒙》卷三
-
槐蛾散
处方:槐蛾不以多少(烧灰)。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妇人漏下,淋沥不绝。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食前温酒调下。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
-
活母丹
处方:当归1两,人参1两,川芎5钱,柴胡3分,肉桂1钱。功能主治:妇人新产之后,亡血过多而成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活血饮子
处方:当归、菖蒲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血气冲心。用法用量:每服1钱,酒调下。摘录:《朱氏集验方》卷十
-
健脚煎
处方:鹿茸(酒洗,炒)、续断、当归(酒洗)、芎藭、芍药、熟地黄、牛膝(酒洗)、杜仲(炒去丝)各等分。功能主治:妇人产后痿躄。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产科发蒙》卷四
-
开滞汤
处方:白芍1钱6分,五灵脂1钱6分,木通1钱6分。功能主治:妇人脐腹痛甚。用法用量:醋、水各半煎服。摘录:《嵩崖尊生》卷十四
-
莲房饮
处方:莲房炭2枚,阿胶3钱,棉花子炭14粒。功能主治:妇人血崩者。摘录:《温热经解》
-
凉血调经丸
处方:黄芩、黄柏、白芍、鳖甲、杞子、归身、樗皮。功能主治:妇人血热经病及热甚经闭。摘录:《妇科玉尺》卷一
-
马护干散
处方:马护干(烧存性)。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妇人带下五色。用法用量:每服1钱匕,食前温酒调下,1日3次。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五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