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吴谦
安徽歙县人。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专论针灸经络。太医院原意欲编修一博一约的医书,最后为能达到早日编成,遂由吴谦与另一太医院院判刘裕铎为总修官,收集天下秘籍及传世良方。吴谦则更精研《伤寒论》、《金匮要略》,对之逐条进行订释,收集各家疏注,订其舛误,加以阐发,撰成《订正伤寒论注》及《订正金匮要略注》。
-
吴六吉
吴六吉即吴谦。吴谦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六吉。安徽歙县人。与刘裕铎一起主编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内容包括医学各科15种。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专论针灸经络。
-
瘾疹·气血两虚证
定义:瘾疹·气血两虚证(hiddenrashwithqi-blooddeficiencypattern)是指病程日久,气血两虚,以风团反复发作,迁延数月或数年,劳累后则发作加剧,神疲乏力,舌质淡,舌苔白,脉濡细为常见症的瘾疹证候。《医宗金鉴,外科心法要诀》:“此证俗名鬼饭疙瘩,由汗出受风,或露卧乘凉,风邪多中表虚之人。
-
医宗金鉴
由吴谦等编纂。成书于1742年。内容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疹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
-
腰以下肿
《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张仲景用防己茯苓汤、蒲灰散等方。吴谦主张用五苓散、猪苓汤等方。(见《医宗金鉴·杂病心法要诀》)沈金鳌则主张用防己、昆布、海藻、海金沙、赤小豆、茯苓、猪苓等药。(见《杂病源流犀烛·肿胀源流》)或有主张用加味五皮饮者。参见水肿条。
-
伤寒心法要诀
《伤寒心法要诀》为伤寒著作。3卷(即《医宗金鉴》卷36~清·吴谦等编撰。作者鉴于《伤寒论》原著辞义深奥,条目繁多,为了帮助读者理解,使能触类旁通,遂将总论内容、六经辨证,及伤寒常见病证,类伤寒、瘟疫、温病等,“撮其要旨,编为歌诀”,另加注释,便于学习记诵。
-
刺灸心法要诀
《刺灸心法要诀》为书名。清·吴谦编纂。八卷,即《医宗金鉴》卷七十九-八十六。清太医院编。书中主要载述十二经脉循行、经穴分布、周身名位、各症取穴等。其中卷七十九为九针、十二经井,荥、俞、经、合、原、络穴、八会穴及经脉流注;卷八十一-八十四为十二经及奇经的循行及经穴部位;卷八十六为各种灸法及针灸禁忌等。
-
脓窠疮
方药:1、主方:五味消毒饮(吴谦等《医宗金鉴》)合龙胆泻汤(李东垣方,录自《古今医方集成》)加减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各15克勤克俭,龙胆草、山栀子、木通、黄芩、野菊花各9克,白花蛇舌草30克,生甘草3克。或用野菊花、黄柏、地榆、百部、苦参、九里明、虎杖、三桠苦各30克,煎水外洗或湿敷。
-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
《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即《订正伤寒论注》。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见解以备参考。在编次方面,将平脉法篇、辨脉法篇殿于后。末卷有正误、存疑、《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三阴三阳经脉图注及伤寒刺灸等穴图。
-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
《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即《订正金匮要略注》。8卷(《医宗金鉴》卷18~清·吴谦等纂注。吴氏等鉴于《金匮要略方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前人注本中能阐发仲景学说的见解。卷末为正误存疑篇,对存疑的28条原文一一加以辨析,可供参考。
-
外科心法要诀
《外科心法要诀》为书名。16卷(即《医宗金鉴》卷61~清·吴谦等撰。本书以《外科大成》一书为基础,进一步整理补充编成。其中卷61论述十二经脉及外科痈疽证治总论;卷76婴儿部为小儿外科病证。本书在中医外科疾病分类方面较为详细,治法切于实用,各病证候方剂均编成七言歌诀,并附有260余幅外科病图形。
-
订正伤寒论注
概述:《订正伤寒论注》为伤寒著作。主要内容:编者鉴于《伤寒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加注释,并选集过去注本中能阐发仲景经义的见解以备参考。在编次方面,将平脉法篇、辨脉法篇殿于后。末卷有正误、存疑、《名医别录》合药分剂法则、三阴三阳经脉图注及伤寒刺灸等穴图。
-
订正金匮要略注
《订正金匮要略注》为金匮著作。全称《订正仲景全书金匮要略注》。八卷(《医宗金鉴》卷十八~清·吴谦等纂注。吴氏等鉴于《金匮要略方论》的一些旧注本每多“随文附会,难以传信”,遂予订正,详见注释,并选集前人注本中能阐发仲景学说的见解。卷末为正误存疑篇,对存疑的28条原文一一加以辨析,可供参考。
-
刘裕铎
刘裕铎为清代医学家。与吴谦一起主持编纂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包括医学各科共15种。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专论针灸经络。全书注重临证实际,图、文、方、论具备,多数附以歌诀,曾用作太医院教本。由于内容丰富,编次清晰,论述扼要,选方平稳,甚为后世所重视,流传很广。
-
正骨心法要旨
《正骨心法要旨》为骨伤科专著。四卷(即《医宗金鉴》卷八十七至九十)。清·吴谦等撰。首载手法总论及《内经》中有关记述,次为全身各部骨骼名称及其伤损、骨折、脱臼等病的症治,后述伤损内症及其兼症的治疗。
-
杂病心法要诀
《杂病心法要诀》为内科著作。5卷(即《医宗金鉴》卷39~清·吴谦等撰。本书重点论述内科杂病(包括中风、类中风、痉病等四十余种病证)的证治。正文均编为七言歌诀,并用注释加以说明与补充,内容比较简要,选方切于实用。
-
四诊心法要诀
《四诊心法要诀》为诊断学专著。内容有:《订正仲景全书伤寒论注》、《金匮要略注》、《四诊心法要诀》、《运气要诀》、《伤寒心法要诀》、《杂病心法要诀》、《妇科心法要诀》、《幼科杂病心法要诀》、《痘诊心法要诀》、《种痘心法要旨》、《外科心法要诀》、《眼科心法要诀》、《刺灸心法要诀》、《正骨心法要旨》。
-
妇科心法要诀
《妇科心法要诀》为书名。6卷(即《医宗金鉴》卷44~清·吴谦等编。卷44调经及经闭诸证;卷45崩漏、带下、癥瘕、积、痞、痃、癖、疝等病及嗣育;卷46胎前诸症;48生育及产后;卷49乳症、前阴及妇科杂症。正文编成七言歌诀,附加注释,内容比较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