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威廉·埃因托芬
威廉·埃因托芬(WillemEinthoven,1860年5月21日-1927年9月29日)是一位荷兰医师与生理学家。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奖原因“发明心电图装置”"forthediscoveryofthemechanismoftheelectrocardiogram"威廉·埃因托芬生平埃因托芬出生于当时属于荷兰的爪哇岛三宝珑,他的父亲是一位医生,在他小时后便过世。
-
助听器
助听器的发明:最早的助听器是动物角制的听筒,用来使声音集中。助听器由电源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原理与电话接收机相似,主要部件装在一个便携式小盒内,并有耳机与之相连。第一个使用助听器的是英国亚历德拉王后,她在丈夫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上,始终没有离开助听器。微型助听器可装在眼镜架中。
-
发明妄想
发明妄想指患者宣称自己已经完成或即将完成某项重大发明,能造福于人类。为此患者多努力搜颅底或颅底凹陷。
-
江时途
江时途为明代医家。字正甫。婺源江湾(今江西婺源县东)人。幼年多病,因而学医,读医书很多,在当地闻名。著有《医学原理》、《丹溪发明》等书,皆佚。
-
吴芹
吴芹清代医家。字瘦生,号古年,浙江归安人。初习儒,后改攻医学。精其术,名噪遐迩。诊病不计酬。尝著《本草分队发明》、《相鹤堂医案》,未见行世。
-
彭浩
彭浩明代医家。字养浩。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初在杭州行医,后为张尹崑延请至京师治病,医名大振。著有《伤寒秘用》、《杂病正传》、《医性》等,发明性理,传诵于当时,今已佚。
-
潘蔚
潘蔚(1816-1894年)清代医家。字伟如,号韡园居士,江苏吴县人。初习儒,因科场失意而改习医,后因尝治愈咸丰孝成后之疾而名噪一时,门庭若市,并官至贵州巡抚,曾辑有《韡园医学六种》,系辑录葛可久、陈念祖、吴尚先等名家之作而成,稍有发明。
-
林起龙
林起龙清初医家。渔阳(今北京市密云)人。感于《本草纲目》卷帙过多,刊刻检阅不便,乃录其实用切要、求而可得者600余种,辑成《本草纲目必读》(1667年)一书。各药下只设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四项,以为研习《本草纲目》之捷径。
-
纪桂芳
纪桂芳清代医家。字仲伟,江苏泰县人。以医名,尝著《河间宣明论方发明》七卷,《东垣用药大旨》及《庆余堂医案》等,今仅存有稿本。
-
高学山
高学山清初医家。字汉峙。会稽(今浙江绍兴)人。通医术,擅长伤寒杂病,于仲景之学颇多发明。研究并注解《伤寒论》、《金匮要略》,撰有《伤寒尚论辨似》、《金匮要略注》(后改名为《高注金匮要略》)等书。
-
阿贝折射计
阿贝折射计是测定液体和固体折射率的一种装置,1874年由德国人E.Abbe发明。在刻度盘上根据有关公式标出一系列折射率n值,测定时可直接由刻度盘读出被测试样的n值,使用很方便。测量范围为1.3~1.7,精度Δn=±3×10-4。
-
靳三针
靳三针是指每次取穴三处的针刺疗法,发明人为广州中医药大学靳瑞教授,故称“靳三针”。包括智三针、脑三针、鼻三针、耳三针、胃三针、舌三针、颞三针等。
-
漏水下百刻
漏水下百刻为古计时法。见《黄帝内经灵枢·五十营》。在未发明钟表之前,古人以铜壶刻纹漏水以计时,名曰铜壶滴漏。一昼夜定为百刻,故曰。
-
江正甫
江正甫即江时途。江时途为明代医家。字正甫。婺源江湾(今江西婺源县东)人。幼年多病,因而学医,读医书很多,在当地闻名。著有《医学原理》、《丹溪发明》等书,皆佚。
-
包岩
包岩为晚清医家。归安(今浙江吴兴)人。世医出身,其父包三鏸长于喉证。岩承家业,又长于妇科,撰《妇科一百十七症发明》一书(1903年刊行),另有《研究录》一书(又称《包氏研究录》,1912年刊行)。
-
电痉挛治疗
电痉挛治疗又称电休克治疗,抗精神病电疗。1938年Cerletti与Bini在药物痉挛疗法的基础上发明电休克治疗。即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癫痫样放电产生全身性抽搐发作的治疗方法。主要适应症为重性精神病,其治疗机制目前不明。
-
电休克治疗
电痉挛治疗又称电休克治疗,抗精神病电疗。1938年Cerletti与Bini在药物痉挛疗法的基础上发明电休克治疗。即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癫痫样放电产生全身性抽搐发作的治疗方法。主要适应症为重性精神病,其治疗机制目前不明。
-
本草纲目必读
《本草纲目必读》为药物学著作。24册,不分卷。清·林起龙撰,刊于1667年。选出“日用切要,求而可得”的药物600余种,去其释名、集解诸例,只存气味、主治、发明、附方四项,删去重出内容,文字较为简要,药物后原有附方全部保留,以供临床参考。现存清康熙朱杨武三奇斋补修刻本。
-
抗精神病电疗
电痉挛治疗又称电休克治疗,抗精神病电疗。1938年Cerletti与Bini在药物痉挛疗法的基础上发明电休克治疗。即用一定量的电流通过脑部,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癫痫样放电产生全身性抽搐发作的治疗方法。主要适应症为重性精神病,其治疗机制目前不明。
-
丸散膏丹集成
《丸散膏丹集成》为方书。郑显庭编。郑氏搜集古今著名丸散膏丹成方2700余首,分为补养、发散、和解、消导等62类,每方下分列发明、功用、药品、制法、用法、参考诸项。1958年由上海卫生出版社出版。
-
丹溪心法附余
《丹溪心法附余》为综合性医书。二十四卷。明·方广类集、重编。刊于1536年。方氏鉴于程用光重订的《丹溪心法》,赘列了一些与朱震亨学术理论相矛盾的“附录”,遂删削其“附录”部分,另以诸家方论缀于《丹溪心法》各门之后,所选诸论大多能与朱氏学术经验互相发明、补充者。刊本颇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皇甫中
皇甫中明代医家。字云洲,仁和(今浙江杭州)人。世业医,承家学,更有发挥。著《伤寒指掌》十四卷,发明仲景立方之意,于诸家议论,独推陶华,惜此书已佚。另著《明医指掌》十卷,参以《内经》,博采古方,变通灵活,不泥于古人。又以歌赋括百病,便于记诵,徐春甫赞曰本书“可为医学之指南。”子岫岗,承其学。
-
何大英
何大英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尝著《发明证治》,未见传世。《本草纲目》曾参考其书。
-
琼瑶发明神书
《琼瑶发明神书》为书名。又名《琼瑶神书》《针灸神书大成》《琼瑶捷径灸疾疗病神书》《琼瑶真人针经》。宋·刘真人(刘党)撰。有几种传本,内容繁简不同,多载歌诀,论用针手法及诸病的针灸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