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切总伤寒
《切总伤寒》为《医学五则》丛书系列之一。清·廖云溪辑。共5种医书。刊于1844年。包括《医门初步》,系胡公谈《医方捷径珍珠囊》的摘要;《药性简要》,是将《本草备要》注释药性部分编成歌括;《汤头歌括》;《增补脉诀》系在《脉诀》的基础上增补而成。
-
医学五则
《医学五则》医学丛书。清·廖云溪辑。共五种医书。刊于1844年。包括《医门初步》,系胡公谈《医方捷径珍珠囊》的摘要;《药性简要》,是将《本草备要》注释药性部分编成歌括;《汤头歌括》;《切总伤寒》;《增补脉诀》,系在《脉诀》的基础上增补而成。
-
本草崇原集说
《本草崇原集说》为药物学著作。清·仲学辂撰。章炳森补正。1910年刊行。增补的内容主要选自《本草经读》、《本草经解》、《神农本草经百种录》以及《医学真传》、《侣山堂类辨》等书,均标明出处,附加按语,但未新增药品,此外还对《本草崇原》一书的某些文字进行了删订。现存1910的钱塘仲氏刻本及1927年石印本。
-
广群芳谱·药谱
《广群芳谱·药谱》又名《佩文斋广群芳谱·药谱》,为药物学著作。本书为《佩文斋广群芳谱》的卷93~共收药物720余种。系在《二如亭群芳谱·药谱》的基础上增补而成。“增”字,为新增加的内容,特别是新增的“汇考”及“集藻”二项,补充各种文史资料尤为丰富。在笔叙方面,删去了原书中种植、修治、服食、疗治等内容。
-
叶天士医案
《叶天士医案》又名《增补叶天士医案》、《增补重编叶天士医案》、《叶天士医案萃编》。清代叶桂撰,陆士谔重编,刊于1921年。陆氏以《临证指南》所收不尽精要,体裁亦有不合,而《三家医案合刻》、《医案存真》又未分门别类,不利初学。爰集叶案精萃,厘为4卷,共49门,间附名医论治。现有1921年广文书局石印本。
-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
《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急本草》为中药著作,宋代唐慎微原撰,曹孝忠等校勘,金代张存惠增补。简称《政和本草》。本书是在1116年(政和6年)由北宋政府重新修订刊行的《经史证类备急本草》。自1249年张存惠重刊此书后又增附《本草衍义》一书的内容。
-
赵素
赵素元代医家,道士。字才卿,道号心庵。河中(今山西永济)人。宋宝祐元年(1253年)将《风科经验名方》进行增补,补入应验之方,撰成《风科集验名方》二十八卷,今佚。
-
胀后产
胀后产病名。难产之一型。相当于枕后位。阎纯玺《增补绘图胎产心法》:“胀后产,乃儿头后骨偏柱产母谷道,不得下者。”可参偏产条。
-
张光斗
张光斗清代医家。履贯欠详。撰有《增补药性雷公炮制》,现有刊本行世。
-
天花精言
《天花精言》为痘疹专著。六卷。清·袁句撰。刊于1755年。卷一~三专论痘疹的治疗;卷四为痘疹图说;卷五论药性;卷六备用诸方,共录验方11首。此书又有四卷本,名《痘症精言》,内容略有增补。
-
胎产集要
《胎产集要》产科著作。三卷。清·黄惕斋辑。刊于1756年。本书系据《达生篇》增补改编而成。分述胎前、临产和产后等多种病证。现存二十种清刊本,1933年出铅印本。
-
补注洗冤录集证
《补注洗冤录集证》法医学著作。五卷。宋·宋慈撰,清·王又槐增辑,阮其新补注。本书是《洗冤集录》增补注释本的一种,也是流行较广的一种传本。参见洗冤集录条。
-
妊娠环跳穴痛
妊娠环跳穴痛病证名。阎纯玺《增补胎产心法》上卷:“妊娠环跳穴痛,属肾虚,宜六味地黄汤,加杜、续或千金保孕丸。”
-
毛世鸿
毛世鸿清代医家。湖南芷江县人,熟谙医理,尤精于脉学,尝注释《濒湖脉诀》,且曾增补《伤寒金口诀》、《伤寒歌句》等书,有抄本,未见刊行。
-
骆龙吉
骆龙吉宋代医家。著《内经拾遗方论》四卷,注解《内经》所记疾病六十二种。明刘浴德等又续补八十八病症,改书名为《增补内经拾遗方论》。
-
胡仕可
胡仕可元代医家。宜丰(今属江西)人。擅长本草,尝曰:“医不读本草,何以知名德性味,养生延年。”遂择常用药按韵编类歌括,成《本草歌括》八卷。后世有何士信《补注本草歌括》、熊宗立《增补本草歌括》各八卷。
-
基因疗法
基因疗法是用基因工程技术增补或替换基因以治疗遗传性疾病的方法。如将健康人的基因重组到地中海贫血症患者的骨髓细胞中来治疗该遗传病。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为遗传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有效的方法。
-
孙晏如
孙晏如为近代针灸家。承澹盒编著的《中国针灸治疗学》经孙氏增补古今治验,成为“增订本”,于1931年出版。
-
补呼气量
补呼气量是指平静呼气之后,再作最大呼气时,增补呼出的气量。补呼气量旧称“补呼气容积”,指平静呼气后所能呼出的最大气量。约占肺活量的1/3,反映气道的通畅度和呼气肌力量。正常成人约为1000ml。ERV减少可见于肺气肿、肥胖等。
-
妇科秘方
《妇科秘方》为《竹林寺女科秘书》的别名。《竹林寺女科秘书》为书名。本书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又名《妇科秘传》、《妇科秘方》,1卷。刊于1795年。书中记述月经40症、胎前38症、产后15症的证治。其后有复刊本,内容陆续有所增补。
-
妇科秘传
《妇科秘传》为《竹林寺女科秘书》的别名。《竹林寺女科秘书》为书名。本书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又名《妇科秘传》、《妇科秘方》,1卷。刊于1795年。书中记述月经40症、胎前38症、产后15症的证治。其后有复刊本,内容陆续有所增补。
-
周孝垓
周孝垓清代医家。字平叔。吴县(今属江苏)人。尝编《内经病机纂要》。书以明代《增补内经拾遗方论》为蓝本,载《内经》病机一百四十七证。宗王冰、吴鹤皋、张介宾、马莳注说,间附己见。另著《金匮要略集解》。
-
周其芬
周其芬清代广东顺德人。字桂山。邑中孝廉。通医,尝将亲见及手验之方辑为《经验良方》以症类方,附录成药。后由同邑梁玉成、金陵莹轩氏分别增补而成《增刊经验良方》(1829年)、《济世良方合编》六卷(1845年)。
-
竹林寺女科秘书
《竹林寺女科秘书》为妇科著作。本书是题名《竹林寺女科》的传本之一。又名《妇科秘传》、《妇科秘方》,一卷。刊于1795年。书中总论月经40症、胎前38症、产后15症的证治。其后有复刊本,内容陆续有所增补。现存清·绍兴富文斋刻本。
-
吴秀
吴秀明代医家。履贯欠详,家藏有《医便》一书,另有朱济川等之《医便补遗》,甚珍重之。遂结合本人经验,辑成《增补医便续集》,未见行世。
-
李时中
李时中明代医家。履贯欠详。精医,并以医名。时有管橓之《保赤全书》,时中予以增补,未见行世。
-
冀致君
冀致君元代医家。履贯欠详,尝撰《校附产育宝庆集》,该书为宋李师圣《产育宝庆集》之增补而成。
-
神仙九气汤
《增补内经拾遗方论》卷三引《保生备录》:方名:神仙九气汤组成:姜黄、香附(炒)。主治:肤胀。用法用量:每服5-6钱,空心淡盐汤调服;或以温酒调服。制备方法:上为细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