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
《素问·生气通天论》:“阳气者,烦劳则张。”《灵枢·论勇》:“怒则气盛而胸张。”《灵枢·本输》:“痿厥者,张而刺之,可令立快也。”《灵枢·五阅五使》:“五官已辨,阙庭必张。”《灵枢·五阅五使》:“肺病者,喘息鼻张。”二十八宿之一。《素问·五运行大论》:“玄天之气经于张翼类胃。”
-
烤紫菜
烤紫菜制作方法1.烘烤:取一次加工的干紫菜,放入烤紫菜机中烘烤。烤制时将紫菜堆放在烤菜机一端的金属架上,利用空气吸力,把紫菜逐张送上金属网传送带,按一定速度进入机内,经烘烤的紫菜由另一端传出。(2)金属罐或玻璃瓶装,将每张紫菜切成10小片,每件装30~所有包装在密封前均按比例装入小纸袋包装的干燥剂。
-
白油膏
概述:白油膏为方剂名,其同名方剂约有两首。制法:将防风、白芷放油内泡一夜,入铁器内慢火熬枯,去药沥尽渣,将油再熬,俟将开时,用鸡蛋一个(去壳),放油内炸至深黄色,去蛋不用,再将油用火慢熬,俟油色极明,入白蜡六分、黄蜡四分溶化,速用竹纸十余张,乘热浸入油内,取出放冷。摘录:《寿世新编》卷中
-
乳香法纸
《外科正宗》卷四:方名:乳香法纸组成:乳香(研细末)1两,甘草1两2钱,轻粉3钱。主治:臁疮作痛。用法用量:临时随患大小剪纸多少,先用温汤洗疮,随将纸有药一面对疮贴之,绢扎,3日1换。如贴后内无水出,不必换贴自愈。
-
贝叶膏
处方:麻油1斤,血余鸡子大1团。制法:文火炸化,去滓离火,入白蜡2两熔化,候温,用绵纸剪块3张,张张于油、蜡内蘸之,贴瓷器帮上。功能主治:定痛,去腐生肌。主痈疽发背,一切溃烂诸疮。摘录:《外科大成》卷一
-
贝母团
处方:川贝母(去心)1两。功能主治:羊儿风。用法用量:研粉,用罗筛过,铺大草纸100张,一层草纸筛一下,百张草纸筛百下,然后用线缝之,入4碗水煮干。每清早取1张纸搓成团,空心滚汤下。摘录:《仙拈集》卷二引《要览》
-
鼍龙点眼方
《医方考》卷五:方名:鼍龙点眼方组成:猪胆1枚。制备方法:银铫中微火熬成膏。临床应用:郭太尉者,真州人,久患目盲,有白翳膜遮睛,遍服眼药,无能效者,有亲仲监税在常州守官,闻张鼍龙之名,因荐于太尉。太尉请张视之曰:予眼缘热药过多,乃生外障,视物昏黑,更无所睹,医者以肝肾虚损治之愈盲。
-
水晶膏药
主治:疔疮、背痈、瘤痈、奶疽、丹毒、黑痈。如杖疮,约度大小恰好剪贴,不可太大,先将周围剪下油单烧灰,热酒调,嚼生姜送下,次贴药。制备方法:水两碗许,入砂锅内,同黄连煎至一碗半,先下油单5张,又续下5张,同煎至七百沸,汤耗旋添,不得犯铁器,漉起,擦去黄连滓屑,焙干。用药禁忌:贴药后,忌荤腥1-2时辰。
-
壬基苯氧聚氧乙烯醇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局部外用能损害精子顶体、破坏精子的膜结构,使精子失去穿透卵子的能力,从而发挥避孕效应。男用时,将药膜1张双折,贴在阴茎头上,推入女方阴道深处,约5分钟后进行房事。注意事项:常见有阴道分泌物增多、局部烧灼感、外阴瘙痒等。规格:1.膜剂:每张50mg。2.栓剂:每个100mg。
-
金丝银卷
概述是两种蒸制食品。用香油刷条呈黄色,叫金丝卷;金丝银卷的制作金丝卷色泽金黄,丝细柔软,暄和,味甘香醇;再将剩余的剂头擀成两张薄片,一张铺底,中间放金丝卷,另一张覆盖,将边按严,上笼蒸25分钟即成金丝卷。银丝卷制作方法银丝卷用面粉0.9千克,面肥0.1千克,猪油0.125千克,白糖0.2千克。
-
张金哲
张金哲,男,中国工程院院士,1920年9月,籍贯:天津,政治面貌:中共党员;培养了不少中国第一代小儿外科骨干人才。有不少技术创造与革新:张氏钳(先天性巨结肠手术),张氏瓣(胆道反流手术),张氏膜(肛门直肠手术)等均为国内外引用与推崇。从事学科:儿内科学术成就:1.在儿童白血病的诊治方面取得突出成绩。
-
口形六态
指以口部外形的六种变化,作为辨证的参考。噤·口形六态:噤(口闭不开),主病实。僻·口形六态:僻(左右斜,口角缓急),主肝经风痰。撮·口形六态:撮(上下唇紧聚),主邪正交争,正虚邪盛。振·口形六态:振(寒栗鼓急,上下振摇),主阳气虚。动·口形六态:动(开合频繁)主胃气将绝。
-
孟苯醇醚
药品说明书:别名:避孕灵,孟苯醇醚外文名:Menfegol适应症:药膜进入阴道后,能迅速溶解发挥杀精子作用,同时形成粘稠液,又能阻碍精子的运动,增强避孕效果。注意事项:1.初用时,男女双方生殖器可有发热感,使用几次后即能习惯。规格:1.环形片剂:每片60mg。2.膜剂:每张60mg。
-
避孕灵
药品说明书:别名:避孕灵,孟苯醇醚外文名:Menfegol适应症:药膜进入阴道后,能迅速溶解发挥杀精子作用,同时形成粘稠液,又能阻碍精子的运动,增强避孕效果。注意事项:1.初用时,男女双方生殖器可有发热感,使用几次后即能习惯。规格:1.环形片剂:每片60mg。2.膜剂:每张60mg。
-
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其他血液病专业委员会
概述: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其他血液病专业委员会隶属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儿童血液病、恶性肿瘤专家委员会,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在2019年组建,任期3年。2023年4月换届。
-
石花汤
《医醇剩义》卷三:组成:白石英(煅,研)3钱,合欢花2钱,鲜百部4钱,沙参4钱,麦冬1钱5分,贝母2钱,桑皮2钱,苏子1钱5分,杏仁3钱,茯苓2钱,苡仁4钱,淡竹叶10张,金丝荷叶2张(去背上白皮)。主治:肺气壅塞,致成肺痈,咳吐脓痰,气甚腥秽者。
-
柴胡疏厥煎
处方:柴胡2钱,前胡2钱,当归2钱,赤芍8分,琥珀(研,冲)8分,左牡蛎4钱,砂仁末5分,枳壳1钱。功能主治:阳气暴张而为煎厥。用法用量:加灯草1丸,金箔1张,拌水煎服。摘录:《医方简义》卷三
-
国家肾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肾脏移植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三医学中心,负责人张旭。
-
豆腐皮
《*辞典》:豆腐皮:出处:《纲目》拼音名:D uFuP 别名:豆腐衣(《刘羽仪经验方》)。功能主治:①《医林纂要》:清肺热,止咳,消痰。②《纲目拾遗》:养胃,滑胎,解毒。附方:①治自汗:豆腐皮,每食一张,用热黑豆浆送下。(《回生集》)②治小儿遍身起罗网蜘蛛疮,臊痒难忍:豆腐皮烧存性,香曲调搽。
-
游火丹
游火丹病名。丹毒之游走无定处者。《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九:“丹发两臂及背,如火灸者,谓之游火丹也。”该丹好发头面或下肢或腰腹部,证见局部红赤肿热,流散无定,其色光亮,其热如火为其特点。治宜疏风,清热,凉血解毒。外治用白海蜇皮洗净拭干,包扎患处,至蜇皮枯黄,即另换一张包裹,一般三至四张即消散。
-
张湛
张湛东晋学者、养生学家。生卒年及里籍不详。撰有《养生要集》、《列子注》、《冲虚至德真经注》等。《养生要集》原书早佚,唐《千金方》与日本《医心方》等书尚存部分内容。据《晋书》载,豫章太守范宁患目痛求医于张,张嘱示其“一、损读书;二、减思虑;三、专内视;范依嘱行事,其病立愈。
-
离骨丹
《青囊秘传》:离骨丹:处方:急性子1钱,白砒1分。摘录:《青囊秘传》《青囊秘传》:离骨丹:处方:紫玉簪根1钱,白砒3分,白硇砂7分,月石2分,威灵仙3分,草乌1分5厘。摘录:《青囊秘传》《喉科心法》卷下:方名:离骨丹组成:刺猬皮1全张(连刺,按新瓦上焙老黄色)。主治:骨槽风,各种多骨疽,顽骨不出,老脓成管。
-
点片装置
点片装置(filmspotdevice)是指在X射线透视中,对受检部位选择后瞬间拍摄一张或多张X射线照片的装置。
-
国家整形美容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整形美容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负责人王晓军。
-
伤寒论浅注
《伤寒论浅注》为伤寒著作。清·陈念祖撰。本书按王叔和编次的《伤寒论》原文,但删去了他认为是王氏所增补的平脉辨脉篇、伤寒序例、诸可与诸不可等篇。赞扬二张的标本中气说,认为二张“阐发五运六气、阴阳交会之理,恰与仲景自序撰用《素问》《九卷》《阴阳大论》之旨吻合”。现存几十种清刻本,多种石印本。
-
面部表情
当人有内在的情感体验时,一般都会在其面部表现出来,我们把这种在面部表现出来的情绪动作叫做面部表情。2、注意--拒绝。3、睡眠--紧张(唤醒水平)。1972年,美国埃克曼、费里森、埃尔斯沃尔思对愉快、厌恶、惊奇、悲哀、恐惧等6种面部表情作了测量,发现不同民族对面部表情的识别判断具有很大的一致性。
-
针灸医学大纲
概述:《针灸医学大纲》为书名:1.曾天治编;2.张世镳编。1935年由广州汉兴国医学校发行。1939年由上海东方医学书局出版。
-
耳神经节
耳神经节(oticganglion)为副交感神经节,在卵圆孔的下方,贴附于下颌神经的内侧。耳神经节有四个根:①副交感根,来自岩小神经,在节内交换神经元,由节发出的副交感节后纤维经耳颞神经至腮腺,司腮腺的分泌;②交感根,来自脑膜中动脉交感丛;③运动根,来自下颌神经,分布于鼓膜张肌和腰帆张肌;④感觉根,来自耳颞神经,分布于腮腺。
-
全国防聋治聋技术指导组
本届指导组任期3年,主要职责是:协助国家和各级卫生健康行政部门制订落实全国耳与健康有关政策措施,建设耳与听力健康国家级工作网络,组织建设全国耳与听力健康专家队伍,开展耳与听力健康专业人员培训,推动适宜耳科技术的研究、推广普及和规范化临床应用,开展耳与听力健康相关学术交流等。
-
云笈七签
《云笈七签》道教著作。天禧三年(1019年)张君房编成《大宋天宫宝藏》后,又撮其精要,包括经教宗旨、仙真位籍、斋戒科仪、服食炼气、养神守一、内外丹法、方药符图、赞颂诗词、神仙传记等,辑成本书。其中收存了大量汉唐以来的养生文献。收入《道藏》第677至702册,《道藏辑要》参集、井集及《四部丛刊》。
-
立体摄影
X线管和胶片在相当于瞳间距离(约7cm)的两点上,对同一被照体在同一摄影条件下进行2次摄影。2张胶片在标准状态下冲洗,如此曝光的2张照片经专门培训的观察者阅读时,便会呈现出组织结构的立体视图。立体摄影在确定病变的解剖位置时十分有价值。由于CT、MR三维成像技术的发展,立体摄影已不再使用。
-
伤寒杂病论义疏
《伤寒杂病论义疏》为伤寒著作。刘世祯述义,刘瑞瀜疏证。刊于1924年。据刘世祯氏自称,因母丧,于江西某山谷中遇“张老”,张老授以古本《伤寒杂病论》,与世传本不同,遂阐述师传及个人所体会的本义,并由刘瑞瀜疏通引证,补充发挥。其学术见解颇有异同。由于所谓张老所传古本《伤寒论》无从稽实,一般以为殊难确信。
-
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结构性心脏病介入技术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负责人潘湘斌。
-
国家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麻醉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负责人黄宇光。
-
含金丹
处方:辰砂5两(打如绿豆大),乳香半两,天南星末1两。功能主治:虚冷。用法用量:每服1-3粒,空心米饮送下。
-
海普林软膏
药品说明书:成分:含低分子肝素钠,透明质酸钠,皮肤角质软化剂,促透皮吸收剂等。适应症:用于浅表性血栓静脉炎、皮肤皲裂、静脉曲张、血肿、冻疮、湿疹溃疡、粉刺、局部水肿、血肿及湿疹、多型红斑、静脉曲张导至的静脉炎。规格:20g/支。
-
国家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药事管理专业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负责人王凯。
-
图注八十一难经
《图注八十一难经》医经著作。八卷(又有四卷本,内容同)。明·张世贤注。张氏鉴于《难经》一书文义隐奥,以前各代学者而前代注本中,除诠解文义外,附图解较少。故重新为之增绘图表,使每难一图,以帮助读者理解原文蕴义。刊本又多与张氏注释的《图注叔和脉诀》合刊(称《图注难经脉诀》),故流传较广,影响较大。
-
白鲫鱼膏
处方:北辛、姜虫、虫退、全虫、白芷、黄柏、薄荷、蓖麻子、地榆、生地、鲫鱼、铅粉、麻油。制法:先将各药用麻油熬煎取汁,去滓后加入铅粉制成膏药,用油纸分摊成张,包装成盒,每盒100张,净药2两5钱。功能主治:生肌敛口。注意:忌入口,孕妇忌贴脐下。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
伤寒缵论·伤寒绪论
《伤寒缵论·伤寒绪论》伤寒著作。清·张璐撰。刊于1667年。又鉴于《伤寒论》原书有残缺,证治或有不全,遂博搜前人方论予以补充,是为“绪论”部分。但“缵论”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尚论篇》原文的编次,“绪论”所补充的方剂,其中个别有配伍不够严密的缺陷。现存康熙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张氏医书七种》本。
-
亮度
物体受光照后,不但与光源的强度以及它们之间的距离有关,而且还与其本身的反射能力有更密切的关系。例如一张白纸和一张灰纸,放在同一光源前,其照度完全相等,但白纸亮度大,灰纸亮度小。摄影作品上的明暗阶调,就是被摄物亮度等级的反映。计算物面亮度的算式如下:反射率*入射光照度=亮度。
-
大蜈蚣散
处方:蜈蚣2条,鱼鳔(炒)5钱,左蟠龙(即野鸽粪,炒烟尽)5钱。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破伤风,腰脊反张,四肢僵直,牙噤口,遍身冷,不知人者。用法用量:每服2钱,防风汤调下。摘录:《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三
-
九宫汤
处方:人参1两,巴戟天5钱,葳蕤5钱,半夏1钱,乌药1钱,秦艽1钱,陈皮5分,附子5分,天麻5分。功能主治:痉病,手足牵掣,口眼歪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椿皮膏
处方:臭椿树皮(在土中者佳。去粗皮,只用白皮)2斤。制法:上切碎入锅,水熬,滤去滓,文武火熬成膏,薄摊漂布上。功能主治:腹中痞块。用法用量:先以生姜搓去垢腻,以火烘热膏,贴块上。注意:孕妇勿用。临床应用:腹胀痞硬:已验多人,即胀满腹硬过脐者,贴一二张,周围出水即愈。摘录:《卫生鸿宝》卷一
-
柏艾散
处方:生地9克淮山药6克莲仁6克(去心)柏子仁(去净油)丹皮山萸肉各5克泽泻3克(盐水炒)生荷叶1张(干者无效)制法:上药研末。功能主治:治鼻衄。用法用量:每次9克,用生艾叶捣汁100毫升冲服。摘录:《不知医必要》卷二
-
救婴丹
处方:人参1钱,茯苓3钱,柴胡3分,白芍2钱,神曲5分,砂仁1粒,炮姜3分。功能主治:小儿偶感风邪,发热身颤,手背反张。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七
-
橘皮木香散
处方:黄耆1钱,人参1钱,龙脑1钱,干蝎半两,干姜半两,橘皮(去白)半两,附1寸,甘草1寸。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奶疳。由乳母胃气不足,儿吃冷奶便呕吐,渐成奶疳。用法用量:每服1字,乳香汤调下,日2次。摘录:《幼幼新书》卷二十四引张道人方
-
苣子膏
处方:莴苣菜子4两,桑白皮4两,榆白皮4两。制法:上各焙,为末,用香油4两熬滚,先入苣子末,次桑,次榆,熬至老嫩合适。功能主治:接骨。主用法用量:摊贴患处。候1炷香长时,即揭去药,则复原矣。摘录:《伤科汇纂》卷七引张日新方
-
噤口丹
《脉因证治》卷上:噤口丹:处方:枇杷叶(蜜炙)10张,缩砂10个(末)。功能主治:噤口痢,呕不纳食;亦治痢吐食。用法用量:熟蜜调,抹口上。摘录:《脉因证治》卷上
-
金枪散
处方:银末、血竭、发灰、人指甲(烧存性)、珍珠(烧存性)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研匀。功能主治:止血生肌,住痛。主一切刀割破,打破,跌破,出血不止,破开口不合。摘录:《古今医鉴》卷十六引张寿山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