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卢氏
卢氏为战国时名医。据《列子·力命》载:卢氏曾为季梁治病,技术水平较高。认为季梁的病一不由天,二不由人,三不由鬼,而是病人体质的关系,体现了唯物主义病因观。当时常把卢氏、扁鹊并称,简称卢扁,作为名医的代名词。
-
刘嘉孙
刘嘉孙明代医生。字应泉,江苏吴县人。其父刘维祥亦名医,嘉孙继承家学,亦为当代名医。
-
李虔纵
李虔纵唐代医家。洛州洛阳(今河南洛阳)人。精通医术,并于武后时任侍御医。与当时名医张文仲、韦慈藏等人齐名,称三大名医。
-
杨耀祖
杨耀祖明清间医生。字丕显,山西平定县人。师事经健阳,得其传,后成名医。与名医傅山友善,傅山有疾皆由其调治。后徙居京师,名噪遐迩。
-
费杰
费杰明代医家。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元代名医子明之曾孙,杰承家业,亦以医名。性慷慨愿助人,凡遇重疾者求治,虽百里外,亦赴不辞,且投剂辄效。曾备药饵以救贫病孤独。著《名医抄》、《经验良方》,均佚。
-
高上池
高上池(约1785-1850年)清代医家。江苏无锡人。父锦庭为嘉庆(1796-1820)年间名医。承其父业,尤以内外科为精。与名医王旭高共相切磋,撰成《医学课儿策》一卷,收入《三三医书》(1915年)。
-
薛铠
薛铠为明代医家。字良武,吴县(今江苏苏州)人。精医术,弘治间任太医院医士,后升为院使。尤精于儿科,另还校刊有《十四经发挥》一书。薛铠精于医书,熟谙医理,曾以名医入征于太医院医士,后赠院使。所著有《保婴撮要》、并注名医医著《钱氏小儿直诀校注》、滑寿之《十四经发挥》等行于世。
-
杨大烈
杨大烈①清代医生。山西长治县人,其父杨录章为邑中外科名医,大烈继承家业,亦为名医。②清代医生。四川彰明县人,幼即聪颖,过目不忘,勤研《内经》、《难经》奥秘,为当时良医。
-
公孙阳庆
公孙阳庆战国至西汉时期医家。临淄(今山东淄博)人。虽医术高明,因其家境甚富而不为人治病。经同时代名医公孙光推荐,淳于意从其学,尽得其传。阳庆且以其所收藏之医著《脉书》、《上下经》、《五色诊》、《奇咳术》、《揆度》等授之,后淳于意成为西汉名医。
-
邵登瀛
邵登瀛清代医家。字步青,吴县(今属江苏)人。尝就名医薛雪学,得其传,成吴中名医。著有《温毒病论》、《女科歌诀》,尚有《四时病机》,后世把三书合为《邵氏医书三种》。
-
刘叔渊
刘叔渊元代医生。字桔泉,吴陵(今属江苏)人。受业于名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朱丹溪,医术高超,其子刘纯继其业,亦为名医。
-
江应宿
江应宿为明代医家。歙县(今安徽歙县)人。名医江瓘之子,随父学医。20岁后,游于江浙、山东、河北等地,博采验方治案。将父亲遗稿《名医类案》编次增补,用19年功夫,先后修改5次才告完成。终于刊刻行世,为医案类著作中之佼佼者。
-
杜度
杜度东汉医生。其里居欠详。为名医张仲景之弟子,器宇深重,获其师之传,亦成名医,人称上手。
-
医案
医案是记录病情及诊疗经过的文献。又称病案,其内容包括症状、辩证、立法、处方、用药以及其他有关情况(如姓名、性别、年龄、职业等)。《史记》记载西汉名医淳于意“诊籍”二十五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病案材料。后世医家有将自己的病案记录整理而为个人医案的;也有专门选取古今名家医案汇编成册的,如《名医类案》等。
-
樊阿
樊阿为三国时期针灸学家。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名医华佗的弟子,承华佗针术。主张深刺。樊阿系名医华佗之徒,精于针术。并得华佗养生方之传授,寿至百余岁。
-
陈肃卿
陈肃卿为针灸名医。王乐亭的老师。王乐亭为现代针灸家。河北香河人。针灸名医陈肃卿的弟子。临床上对中风、外伤性截瘫、脾胃疾病有一定研究。曾任北京市中医院针灸科主任等职。
-
吴豫
吴豫南宋医生。号松萝居士。休宁(今安徽歙县)人。祖父吴谅为名医,豫得其传,子吴源亦为名医。
-
仲昶
仲昶元明间医官。字德明,父学輅为名医。尝因治愈天顺帝病而受宠,并授太医院院判。
-
郑麈
郑麈清代喉科学家。字玉挥,又字世麈。安徽歙县人。喉科世家。生活于19世纪。祖郑宏绩为邑名医,后代继其业,世称“西园喉科”。承祖业,术益精,时人目为医仙,尊称“西园郑先生”。著《喉科秘钥》二卷,为医家所珍。同邑许佐廷为之刊行(1868年)。
-
许昭
许昭(1862~1922)为清末医家。字君明,号明斋。江苏常熟人。屡考科举不第,后因母病学医,长于种牛痘。撰有《世界历代名医传略》一书。
-
茅术地榆汤
处方:茅术、地榆皮、槐花炭、郁金。功能主治:脾虚不能化湿统血,血杂于水湿之中,大便下注不止。摘录:《清代名医医案大全》二册
-
王博
王博为宋代医生。凤阳(今属安徽)名医。相传百户李昶,方十五六岁,以弱疾几不起。初延韩荧,诊曰:“此儿病即愈,寿且至八十余。”王博再诊视,谓“寿八十四岁而终,病不日愈”。人皆笑其迂,然诸事悉如二医所诊。
-
马元仪
马元仪即马俶(chù)。马俶为清代医家,字元仪,江苏苏州人。学医于李中梓、喻嘉言,尽得其传。为当时名医,撰有《印机草》(又名《马氏医案》)一书,另校定沈朗仲所撰之《病机汇论》一书。
-
张季明
张季明即张呆。张杲为宋代医家。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医说》一书的作者。书中汇集医事文献。凡历代名医、医书、针灸及治疗医案等都有载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万宁
万宁为明代医家,字咸邦,黄冈(今属湖北)人。嘉靖、隆庆(1522~1572)年间名医。撰《万氏医贯》(1567),分天、地、人三部,天部列初生诸病及五脏主病,地部列脾胃主病,人部列家传世验良方。
-
雪萼山人
雪萼山人即郑梅涧。郑梅涧为清代喉科名医。名宏纲,字纪元,号梅涧,又号雪萼山人。安徽歙县人。所著《重楼玉钥》,列专卷论述针刺治疗。子承翰(字若溪、号枢扶),孙钟寿(祝三)等均承家学,世称“南园喉科”。
-
张杲
张杲为宋代医家。字季明。新安(今安徽歙县一带)人。《医说》一书的作者。书中汇集医事文献。凡历代名医、医书、针灸及治疗医案等都有载述,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
公乘阳庆
公乘阳庆为西汉时医家。临菑(今山东临淄)人。名医淳于意之师。曾把他自己收藏的多种医书、药方传授给淳于意。
-
玄俗
玄俗西汉医生。河间(今属河北)人。《历代名医蒙术》载其常食巴豆等品,并卖药于市,云能治百病。尝以药于市上治患者,下“蛇”(当指肠寄生虫)十余条。
-
叶子雨
叶子雨即叶霖。叶霖为晚清医家。字子雨。江苏扬州人。为当代名医,撰述有《脉说》、《难经正义》、《伏气解》、《痧疹辑要》等书,并参订《脉诀乳海》、《伤暑全书》等书。
-
史子仁
史子仁即史以甲。史以甲为清代医家。字子仁。江苏江都人。年轻时从名医袁秦邮学医,长于脉诊。著有《伤寒正宗》一书(1678),主要是对张仲景著述的注释,并附许叔微、王好古、庞安时等名家的论述。
-
史以甲
史以甲为清代医家。字子仁。江苏江都人。年轻时从名医袁秦邮学医,长于脉诊。著有《伤寒正宗》一书(1678),主要是对张仲景著述的注释,并附许叔微、王好古、庞安时等名家的论述。
-
毕法
毕法(约1750~1780)为清外科医家。字苍霖。精外科证治,与名医许克昌论研医理。尝发愿著《外科证治全书》,遂博采方书,以叙痈疽证治。年仅三十而卒,其书仅成3卷。后许氏为之续成,共5卷。
-
刘岳
刘岳为元代医家,字公泰,南康星子(今江西)人,祖为宋名医,少读书于白鹿洞书院,承家学,世祖授以奉仪大夫,任太医院院使,精脉诊,人称刘三虞(取其三指诊而知病原)。后改翰林学士知制诰,同修国史。
-
刘光大
刘光大为元代医官。字宏甫。西安(今浙江衢州)人。1286年(至元23年)任衢州路医学提领,后任医学教授。曾主持修建三皇庙,创供奉古代名医的先例。
-
刘宏甫
刘宏甫即刘光大。刘光大为元代医官。字宏甫。西安(今浙江衢州)人。1286年(至元23年)任衢州路医学提领,后任医学教授。曾主持修建三皇庙,创供奉古代名医的先例。
-
甘露宝鉴
《王室养生保健全书》根据《甘露宝鉴》及其他等10余中医药书合编而成。《王室养生保健全书》为藏医综合性医书。8世纪中叶由应聘入藏的于阗名医比吉·占巴西拉翻译的《活体测量》、《尸体图鉴》、《伤科精义》、《甘露宝鉴》等10余种医药书合编而成。是古代藏医早期重要医学丛书。现存木刻本。
-
医圣
医圣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亦专指张仲景。
-
翁稼江
翁稼江即翁藻。翁藻为清代医家。字稼江。武宁(今属江西)人。编有《医钞类编》24卷,收集历代名医论述,分类编撰,其中首卷为《经穴图考》和《奇经八脉》。
-
药王
药王是中国民间对古代名医的尊称,或称医王。随时代、地区不同,药王所指人物亦不同。
-
车宗辂
车宗辂为清代医家,字质中。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乾隆(1736~1795)年间名医。
-
俞柎
俞柎为人名。即俞跗。俞跗一作俞柎。传说中的上古时代名医。据《韩诗外传》记载:他能采用外科手术割肌剖腹。对经络也颇有研究。
-
关吉多
关吉多为现代针灸学家。辽宁辽阳市人。受业于天津名医陈泽东,后专攻针灸,善用指针治病,并创制“无烟灸条”。曾参与《针灸学》等的编撰。
-
翁藻
翁藻为清代医家。武宁(今属江西)人。编有《医钞类编》24卷,收集历代名医论述,分类编撰,其中首卷为《经穴图考》和《奇经八脉》。翁藻编有《医钞类编》一书(1830年)。该书收集历代著名医家论述,内容涉及广泛,便于初学者诵读检阅。
-
王钟岳
王钟岳清代医家。江阴龙砂镇(今属江苏)人。以医名,所著有《王钟岳先生方案》,收入于《龙砂八家医案》中,与龙砂镇其他名医戚云门、姜学山等人医案编为一帙,现有排印本行世,为姜成之所编。
-
王硕
王硕为南宋医家,字德肤,永嘉(今浙江温州)人。以当时名医陈言为师。曾集常用验方30个,㕮咀药30种,及市场常售成药10种,编为《易简方》1卷。其书今有刻本行世。
-
王绩
王绩唐代医生。字无功,号东皋子,绛州(今属山西)人。其兄王通亦是当时名医,绩尝任秘书正字,后借故辞归,专心医药以济人。
-
王东阳
王东阳明代医家(16世纪)。夏津(今属山东)人。其医术为世人所重,曾与当时名医胡铎等人讨论医案,互相砌磋,日久成帙,并经郭鉴重订成《医方集略》,今存于国外,国内未见刊行。
-
王玎
王玎明代医家。泾阳(今属陕西)人,为当时名医。平时行医,未见著述,后曹金著《传信尤易方》,邀王氏为之检校删正,然后付梓,得以流传于世。
-
汪元轼
汪元轼清代医家。字正希,号古香,江苏长洲县人。父汪学舟亦为名医,尝自拟“保阴煎”一方。元轼曾任长洲医学训科,于《吴医汇讲》中发表《读先祖“保阴煎”谨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