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周逸平
周逸平为现代生理学家。原安徽中医学院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1932年8月生于江苏溧阳市。1953年上海医学院生理生化师资班毕业,1955年安徽医学院医疗系毕业,1960~1992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政府津贴。
-
黄宰
黄宰为明代针灸家、祁门(今属安徽)人。据《祁门县志》载:撰有《针灸仅存录》一书,佚。黄宰字敬甫。祁门县(安徽祁门)人。生活于16世纪。业儒后学医,因医而闻名于当地。撰《针灸仅存录》一书,未见刊行。
-
程松崖
程松崖即程玠。程玠为明代医家。字文玉,号松崖。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据《安徽通志》载:曾启棺针暴死产妇得活。著《松崖医径》等。
-
程文玉
程文玉即程玠。程玠为明代医家。字文玉,号松崖。新安(今安徽歙县)人。据《安徽通志》载:曾启棺针暴死产妇得活。著《松崖医径》等。
-
针灸浅说
《针灸浅说》为书名。安徽中医学院编。1959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内容含针灸发展史、经络、腧穴、针灸操作和各种常见病症的针灸治疗。
-
吴亦鼎
吴亦鼎为清代针灸学家。歙县(今属安徽)人。著有《神灸经纶》四卷,对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及灸法理论都有所阐发。平时留心医药,遂精于医理,又鉴于历代医家均重药疗、针疗而忽略灸治,乃收集王焘《外台秘要》及西方子之灸法,编撰《神灸经论》。另又撰有《麻疹备要方论》,现均有刊印本行世。
-
章济
章济为章迪之子。章济为宋代针灸医生。章迪之子,承父业,尤精针法,治多奇效。参见章迪:章迪为宋代针灸家。无为(今属安徽)人。为人治病,颇有效验。北宋书法家米芾曾为之书写墓志。其子章济,孙章权,亦承其业。
-
曹翕
曹翕为魏武帝曹操之子。安徽毫县人。据《隋书·经籍志》载:曾撰《曹氏灸方》七卷。东平灵王微,正始三年(242年)卒。翕继嗣,入晋,封廪丘公。曾撰《解寒食散方》、《黄帝明堂偃侧人图》,均佚。
-
千金圣惠方
《千金圣惠方》为书名。元·陆仲远撰。陆仲远为元代医家。青阳(今属安徽)人。撰有《千金圣惠方》,对经络腧穴颇有研究。
-
朱莹
朱莹为元代医生。安徽怀远人。与朱彦实、朱肯堂、秦子通四人齐名于怀远。
-
朱虚方
朱虚方即朱巽。朱巽为明代医家。字虚方。宛陵(安徽宣城一带)人。曾把古人关于治疗痘疹的要论以及家传治疗痘疹的方诀,加以编述,著成《痘科键》。
-
孙薇甫
孙薇甫即孙文胤。孙文胤为明代医家。字薇甫,号在公。休宁(今安徽休宁)人。著有《丹台玉案》一书(1636刊),书中杂有道家思想。
-
吴源
吴源南宋时医生。字德培,号南薰老人,休宁(安徽歙县)人。世医出身,源绍承家业,尤擅长于痨瘵一证,人称为“神医”。尝参加朝庭考试名列前茅,入内府任职,官至翰林医官。后隐退。
-
吴豫
吴豫南宋医生。号松萝居士。休宁(今安徽歙县)人。祖父吴谅为名医,豫得其传,子吴源亦为名医。
-
汪文绮
汪文绮清代医家。字蕴谷,安徽休宁县人。世医出身,承家学,研读《内经》及历代各家著作,尤其推崇张景岳之学说。尝著《杂证会心录》,治病强调扶阳抑阴。另有《脉学注释汇参证治》,又名《卫生弹求集》、《秋香馆求集汇参证治》现有刻本行世。
-
汪汝懋
汪汝懋元代医家。字以敬,号遯斋,桐江野客。安徽歙县人,尝官于定海县凡五年,兼通医学。尝著《山居四要》,刊于世。
-
汪嘉谟
汪嘉谟清代医家。一作汪家谟,新安(今属安徽)人。生平欠详,辑有《妇科胎产经验良方》,现有刊本行世。
-
朱权
朱权为明代针灸家。朱权为明代朱洪武皇帝第十六子,封为宁献王。安徽凤阳人。通诗文、经史及医药,晚年学道,自号臞仙,或称玄洲道人、涵虚子。撰述较多,在医学方面,有《臞仙活人心法》、《寿域神方》、《乾坤生意秘蕴》等书。主要偏重养生,具有较浓厚的道家唯心色彩。均属养生针灸之作。
-
郑于丰
郑于丰清代喉科医生。字缓年,号讱斋。安徽歙县人。生活于18世纪。先祖赤山精医,后世知医者多人。承家学,复得闽人黄明生授喉科善本,遂精其术。其弟于蕃亦出黄氏门下。后归,传术于子侄,由是其后裔皆以喉科名世。其庐名“南园”,故世称“南园喉科”。子宏纲,治喉尤精。
-
丁汝器
丁汝器即丁瓒。丁瓒(16世纪)为明代医生。字汝器,号海仙,休宁西门(今安徽休宁)人。世医出身,其先人自宋代即以医为业,其父丁绳于嘉靖初年(16世纪初)以医闻名。瓒继祖业,亦以医名,临证每奇中,卒年60岁。
-
郑承海
郑承海清代医家。字青岩。安徽歙县人。父宏绩,兄承湘,皆当地喉科名医。承家学,撰《喉科杂证》,未见刊行。
-
章一第
章一第明代医生。字涵虚。贵池(今属安徽)人。隐居不仕,潜心医学,擅治小儿痘疹,尤长妇科。子大寰,传其业。
-
喉白阐微
《喉白阐微》喉科著作。清·郑梅涧撰。刊于1797年。本书根据作者的多年临床治疗心得,对白喉的辨证论治、药用宜忌、药性、常用验方等都作了比较概括的论述。对白喉的发病规律、症状特点和治疗原则均提出了个人见解。1956年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排印。
-
饶进
饶进明代医家。祁门(今属安徽)人。性笃厚,学医于休宁县丁氏,丁有异术,不轻传人,秘于其子,进从之学,日为其种园,夜读书,三年不倦,丁喜,遂口授之。学成归里,以术诊病,获良效。
-
陆之祝
陆之祝明代医家。号一航老人,安徽桐城人。少习举子业,因屡试不售,遂改习岐黄术,其疗术取效神速。尝任太医院御医。曾辑有《证治本草》,未见传世。
-
李文庭
李文庭清代医家。安徽太和人。生平未详。尝著《医法经验录》,又名《医法征验录》二卷,现有刊本行世。
-
江之兰
江之兰为清代医生。字含徵。安徽歙县人。生平欠详。撰有《医津一筏》一卷,主要为对《内经》的注疏。刊行于世。
-
黄良佑
黄良佑明代医家。字履祥。休宁五城人(今安徽休宁)。少年弃儒学医,因擅长针灸而闻名乡里。撰《麻痘秘法》、《本草类方》,未见刊行。
-
洪基
洪基明代医家。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业儒之余,研究医学,历二十载,求得方剂数以万计。择其丸散之神效方,制药以施人。著《摄生总要》九卷(包括《摄要秘部总要》四卷、《种子秘剖》二卷、《房术奇书》二卷、《种子方剖》一卷)。
-
程曦
程曦清末医家。字锦雯。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师从名医雷少逸习医,学有所成。尝与雷大震、江诚共编《医家四要》四卷(1884年)。
-
程让光
程让光清代官吏。新安(今安徽徽州地区)人。通经史,兼知医药,喜结交名医,论古证今;又博收秘本,选取良方并经亲验,汇成《外科秘授著要》(1771年)一书,反映了他治疮疡以消痰为主,佐以下气之特色。
-
郑承湘
郑承湘清代医家。安徽歙县人。生活于18-19世纪间。父宏绩,精喉科。少攻举子业,后承家学,潜心研究各科,均有心得,尤精喉症,治效甚著。著有《伤寒金匮经方简易歌括》、《医汇简切》、《医学正义》、《痘治正名类参》、《思虑医草》、《喉菌发明》等。
-
方慎盦
方慎盦为近代针灸学家。安徽合肥人。黄石屏的弟子,医鸣沪上,著有《金针秘传》行世。
-
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
《古今针灸医案医话荟萃》为书名。高忻洙、张载义等编著。1990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对针灸医案、医话的概念、源流、作用、书写作了全面论述;并集古今针灸医案465则,以按语形式对原案作出分析。
-
史谋
史谋为清代针灸家。徽州(今属安徽)人。曾针治鹤膝风,百日得愈。
-
朱之光
朱之光为明代针灸家。字尔韬。鹤山里(今安徽休宁)人。据《休宁县志》载:精针灸,善治喉疾。
-
朱尔韬
朱尔韬即朱之光。朱之光为明代针灸家。字尔韬。鹤山里(今安徽休宁)人。据《休宁县志》载:精针灸,善治喉疾。
-
刘养元
刘养元即刘继芳。刘继芳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太平(今属安徽)人。刘继芳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据《太平府志》载,撰有《发挥十二动脉图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
刘继芳
刘继芳为明代医家、针灸家。字养元。太平(今属安徽)人。刘继芳精于外科,四方求医的人很多。据《太平府志》载,撰有《发挥十二动脉图解》、《怪证表里因》等书,均佚。长子翱鲤承继家业,曾任太医院吏目。
-
许裕卿
许裕卿为清代针灸家。徽州(今属安徽)人。行医乡里,善以手指代针,治病有奇验。撰有《逐气符医记》。
-
吴士龙
吴士龙为明代医家。号渤海。据安徽《休宁县志》载:精岐黄之术,切脉针灸,投多奇中。
-
吴山甫
吴山甫即吴崑(kūn)。吴崑为明代医家。字山甫,别号鹤皋。歙县(今属安徽)人。家富藏书,悉究医学,负笈万里,求师访友,行医于宣城一带,颇有名声。曾撰《针方六集》一书,为针灸文献的分类考证之作。还撰有《砭焫考》《医方考》等。
-
吴六吉
吴六吉即吴谦。吴谦为清代著名医学家。字六吉。安徽歙县人。与刘裕铎一起主编大型医学丛书——《医宗金鉴》,内容包括医学各科15种。其中《刺灸心法要诀》专论针灸经络。
-
吴砚丞
吴砚丞即吴亦鼎。吴亦鼎为清代针灸学家。亦鼎乃其派名,名步蟾,字定之,号砚丞。歙县(今属安徽)人。著有《神灸经纶》四卷,对针灸临床辨证论治及灸法理论都有所阐发。
-
吴渤海
吴渤海即吴士龙。吴士龙为明代医家。号渤海。据安徽《休宁县志》载:精岐黄之术,切脉针灸,投多奇中。
-
吴鹤皋
吴鹤皋即吴崑。吴崑为明代医家。字山甫,别号鹤皋。歙县(今属安徽)人。家富藏书,悉究医学,负笈万里,求师访友,行医于宣城一带,颇有名声。曾撰《针方六集》一书,为针灸文献的分类考证之作。还撰有《砭焫考》《医方考》等。
-
针灸穴名释义
《针灸穴名释义》为书名。周楣声著。1985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书分前后两部分,前者为穴名释义,后者为前者的英译。
-
针灸自学指南
《针灸自学指南》为书名。甘承铨编著。1991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
-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
《针灸作用机理研究》为书名。张笑平编。1983年由安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本书取材于1950~1982年国内外刊物中有关实验文章800余篇,分门别类予以综述。可供科研、教学及临床参考。
-
针灸疗法入门
《针灸疗法入门》为书名。安徽省中医进修学校针灸科教研组编。1958年由安徽人民出版社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