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沈自南
沈自南清代医家。字留候,江苏吴江县人,尝著《饮食篇》。将日常饮食分为饔膳、羹豉、粉饎、炰脍等四类,表明古代对饮食的研究及其意义。
-
贾铭
贾铭元代养生家。字文鼎,号华山老人。海昌(今浙江海宁)人。重侠义,能赈人之急。百岁时,太祖(朱元璋)召见之,问以颐养之法,曰:“要在慎饮食。”谓饮食借以养生,若不知物性反忌,则养生者亦未尝不害生。著《饮食须知》进览,赐宴礼部而归。享年106岁。
-
孟笨
孟笨明代养生家。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字福兆,号伯山。家藏方书甚多,因而披阅,尤留心养生。谓人之生赖饮食以滋养,方能保天和而无疾,然饮食亦有宜忌,遂取与人最为关切之饮食,著成《养生要括》(一名《食物本草》,1634年),以介绍水、土、谷、果、蔬菜、鳞介类之功用、主治。其中不少内容采自《本草纲目》。
-
糖原性腹泻病
概述:患儿肠粘膜缺乏双糖酶,食用富含双糖(包括蔗糖、乳糖、麦芽糖)的饮食即发生腹泻,治疗宜采用去双糖饮食,如每100毫升鲜豆浆加5-10%葡萄糖或采用发酵酸奶。
-
喉蛾
喉蛾病名。系指喉咙突然肿胀,饮食受阻的病证。《种福堂公选良方》卷三:“喉咙忽胀似喉鹅,不能饮食。”即乳蛾。详见该条。
-
韦慈藏
韦慈藏(644~)为唐代医生,名讯,京兆(今陕西境内)人。武则天执政时(648),曾为侍御医,龙景中(707~709)任主管宫庭饮食的官员——光禄卿。主管宫廷饮食,与当时名医李虔纵、张文仲齐名。晚年辞官归里,为人治病,在当时和后世均有很大名望。常于药王庙中塑象祭祀之,以示敬重。
-
水谷之精
水谷之精指饮食物经过消化吸收而化生的营养精华,它是人体生长发育、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由于来源于饮食水谷,禀受于后天,故又称后天之精。
-
胎前十字真言
胎前十字真言出清·袁于江《生生宝录》。指古人对孕妇提出的应注意事项。一需节“嗜欲”,二宜节“劳逸”,三慎“起居”、四节“饮食”,五节“见闻”,此即胎前十字真言。
-
高濂
高濂明代文学家。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活于万历(1573-1620)年前后。能诗文,兼通医理,擅养生,撰《遵生八笺》十九卷。记述有关四时调摄、生活起居、延年却病、饮食、灵秘丹药等养生之道,对于各种饮食记述较详。
-
膳食指南
膳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DG)是指政府部门或学术团体为了引导国民合理饮食维持健康而提出的饮食建议。
-
顾仲
顾仲清代医家。字中村。浙江嘉兴人。素重养生,倡饮食必洁且熟,有理有节,遵生颐养,以和于身。取杨子建辑《食宪》,录其有关饮食内容,结合己验,撰《养小录》三卷(1818年)。
-
嗳腐
嗳气兼有腐臭味。多因脾胃虚、饮食失节,胃肠内有食滞停积所致。《类证治裁·(饣曹)证》:“但由脾虚,饮食不化,吐沫嗳腐,治宜健运,六君子汤加砂仁、鸡内金;食后嗳腐,保和丸。”参见嗳气、宿食病、伤食条。
-
调理脾胃六要法
调理脾胃六要法饮食养生方法。《寿世秘典·调摄》论饮食有节道:“宁少毋多,宁饥毋饱,宁迟毋速,宁热毋冷,宁零毋顿,宁软毋硬。此六者,调理脾胃之要法。”
-
DG
膳食指南(dietaryguideline;DG)是指政府部门或学术团体为了引导国民合理饮食维持健康而提出的饮食建议。
-
饮食所伤
饮食所伤饥饱失常、饮食不洁和饮食偏嗜等各种饮食失调因素而导致内伤。通常包括饮食失节,饥饱失常,或暴饮暴食,或饮酒无度,或饮食不洁,或饮食偏嗜等。饮食所伤直接影响脾胃导致脾胃功能失调,并可并发他病,是内伤疾病的致病因素之一。《黄帝内经素问·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参见伤食、五味过伤各条。
-
阴火
阴火是指饮食劳倦,喜怒忧思所生之火,属心火。元·李杲《脾胃论·饮食劳倦所伤始为热中论》:“心火者,阴火也,起于下焦……脾胃气虚,则……阴火乘其土位……。”
-
日用本草
《日用本草》为食物本草著作。元·吴瑞著。撰于1329年。类列各种食物计540余种,分为米、谷、菜、果、禽、兽、鱼、虫共八门。所谓日用本草,也就是日常所饮食者,即食物本草。正如李汛在序文上所说:“夫本草曰《日用本草》者,摘其切于饮食者耳。”
-
脾善
脾善(favorableconditionofspleen)是指在疮疡病程中出现的唇色滋润,饮食知味,脓黄而稠,大便和润等预后良好的征象。为五善之一。患者口唇滋润,衾帏气香(指无臭气),饮食如常,脓黄肥厚。见《外科正宗》。
-
痞满·饮食停滞证
痞满·饮食停滞证(abdominaldistentionandfullnesswithfoodstagnationsyndrome)是指饮食内停,气滞不畅,以脘腹满闷,痞塞不舒,按之尤甚,嗳腐吞酸,恶心呕吐,厌食,大便不调,苔厚腻,脉弦滑等为常见症的痞满证候。
-
核桃炖蚕蛹
处方:核桃肉100~150克蚕蛹(略炒过)50克制法:将核桃肉与蚕蛹同放盅中,隔水炖熟。功能主治:补脾益肾。适用于阳痿、滑精、小儿疳积、胃下垂等。用法用量:隔日1次。摘录:《饮食疗法》
-
黄雌鸡索饼
别名:黄雌鸡臛索饼处方:黄雌鸡随多少(炒,作臛)、面半斤,桂末1分,茯苓末1两。功能主治:五噎。饮食不下,喉中妨塞,瘦弱无力。用法用量:黄雌鸡臛索饼(《圣惠》卷九十六)。摘录:《医方类聚》卷一○六引《食医心鉴》
-
加味调中汤
处方:补中益气汤加神曲、麦芽、木香。功能主治:服药过多,胃气薄弱,稍为饮食所压,其头即痛。摘录:《证治宝鉴》卷十一
-
家秘独圣散
处方:山楂肉1斤。制法:研细末。功能主治:饮食伤脾,久痢纯血。用法用量:滚白汤调服。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家秘消积散
处方:苍术、厚朴、陈皮、甘草、神曲、红曲、山楂、鲜麦芽。功能主治:饮食伤脾,积痢不止。摘录:《症因脉治》卷四
-
姜桂苓砂汤
处方:茯苓3钱,甘草2钱,干姜3钱,桂枝3钱,芍药3钱,砂仁1钱。功能主治:饮食不消。用法用量:煎大半杯,入砂仁末,温服。摘录:《四圣心源》卷十
-
酒病丸
处方:葛根不拘多少。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积聚。酒疸身黄,饮食减少。用法用量:用猪腰子1个,劈破,用药3钱,烧熟服。摘录:《医方类聚》卷一一三引《烟霞圣效》
-
宽腰汤
处方:车前子3钱,薏仁5钱,白术5钱,茯苓5钱,肉桂1分。功能主治:腰痛。日重夜轻,小水艰涩,饮食如故者。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二
-
蓼酒
处方:蓼(八月三日取)。制法:晒燥把之,如5升大,60把,水6石,煮取1石,去滓,以酿酒。功能主治:胃脘冷,不能饮食,耳目不聪明,四肢有气,冬卧脚冷。用法用量:如常法。随多少饮之。摘录:《千金》卷七
-
硫黄粥
处方:硫黄1分(细碎),白梁米2合。功能主治:脾胃气弱久冷,不思饮食。用法用量:上以水煮作粥,入硫黄末及酒2合,搅令匀,空心食之。摘录:《圣惠》卷九十七
-
六攻散
处方:人参6钱,白术6钱,茯苓6钱,甘草6钱,陈皮6钱,炙草6钱,木香6钱,砂仁3分。功能主治:饮食少。摘录:《嵩崖尊生》卷九
-
马齿苋绿豆汤
处方:鲜马齿苋120克绿豆60克制法:将鲜马齿苋与绿豆同煎汤。功能主治:清热解毒,杀菌止痢。用法用量:每日服2次。摘录:《饮食疗法》
-
参归承气汤
处方:枳实2钱(炒),川朴2钱(捣),川大黄3钱,党参2钱,当归身3钱(生),神曲3钱(炒),山楂2钱(炒)。功能主治:内伤饮食。摘录:《医门八法》卷二
-
四圣解毒汤
《痘疹全书》卷上:组成:紫草、木通、枳壳、黄耆、桂枝、大黄(酒炒)。主治:痘疮发热,及养浆而作痒者;及能饮食而大便坚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术桂加泽泻汤
《辨证录》卷二:组成:白术1两,泽泻3钱,肉桂5分。主治:腰痛,日重夜轻,小水艰涩,饮食如故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延胡止痛散
《赤水玄珠》卷八:组成:延胡(炒)。主治:血痢疼痛,饮食不进。用法用量:每服2钱,米饮调下。制备方法:上为末。
-
纳谷散
《救偏琐言 备用良方》:组成:人参、白术、茯苓、广皮、山药、炙甘草、陈仓米、大枣、煨姜。主治:痘疹,神不烦,热不炽,痘不燥,而饮食不思者。
-
菟丝地萸汤
《辨证录》卷八:方名:菟丝地萸汤组成:熟地1两,山茱萸5钱,菟丝子1两,巴戟天5钱。主治:过于好色,入房屡战,以博欢趣,则鼓勇而斗,不易泄精,渐则阳事不刚,易于走泄,于是骨软筋麻,饮食加少,畏寒。用法用量:水煎服。
-
糟蒸猪肚
《癯仙活人心方》:方名:糟蒸猪肚组成:猪肚1个。功效:常服健脾胃,进饮食,补中益气。主治:诸虚弱。制备方法:将猪肚洗净,将黄耆、地黄洗净捶碎,装入肚内,令竹签签住,用醇糟包肚,放在罐内,重汤以文武火蒸熟为度。
-
熏脾汤
《辨证录》卷五:方名:熏脾汤组成:熟地5钱,白术5钱,山茱萸4钱,破故纸1钱,杜仲3钱,附子5分。功效:补火生土,补水生火。主治:肾虚中满,饮食知味,多食则饱闷不消。用法用量:水煎服。
-
节食诀
节食诀为古代饮食养生歌诀。《丹台玉案》:“五经环列,土位中都,病从口入,昔有良谟。过饱脾怯,食多胃浮,不节则嗟,是则谁辜?”
-
面罩氧疗法
面罩氧疗法(maskoxygentherapy)是指通过面罩给氧的氧疗法。此法可使氧流量及氧浓度提高,但使用不方便,影响咳嗽、饮水、饮食,且耗氧较多。面罩氧疗法适用于缺氧严重而无二氧化碳潴留的患者,如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
胃黄
胃黄病名。三十六黄之一。《太平圣惠方》卷五十五:“胃黄者,吐逆下利,心腹气胀,或时烦闷,不能饮食,四肢无力,若唇口面目舌根黑者,难治。”治用人参散等方。参见黄疸有关条。
-
歇经
歇经简称歇。吴道源《女科切要》:“有室女经水既通,而至期复又不来者,必须视其有症无症,验其似疾非疾。若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内热,名曰歇经。”
-
歇
歇又称歇经。见郑栋庵《女科经验方传灯》。指室女初潮后,复又闭经,但其面色不改,饮食如常,身无病状者,名曰歇。不属病态,不久经能自来。
-
受谷
受谷指受纳饮食水谷精微。《灵枢·经水》:“五脏六府之高下小大,受谷之多少亦不等,……六府者,受谷而行之。”
-
受肚泻
受肚泻病证名。见《幼科折衷》。指小儿饱食后腹泻。症见饮食饱满则泻,泻尽乃止,如此反复。由脾胃虚弱,运化不及所致。治宜补脾益胃,用益黄散送下保和丸。
-
食喉
食喉解剖名词,即咽。《喉风论》:“咽通地气,饮食之道也,俗名食喉。”详参咽条。
-
实女
实女生理学名词。指女子从未来月经而无明显病状者。明·赵献可《邯郸遗稿》:“凡室女从幼经水未至,面色如故,饮食如常,名曰实女。”即石女。参该条。
-
脾气主升
脾气主升生理学术语。指脾的功能特点。是与胃气主降相对而言。指脾气能将饮食精微、津液上输于肺,再输布于其他组织器官,而化生气血,营养全身。参脾主升清条。
-
临产五要
临产五要见清·员从云《产科一得》。指临产时应注意的五种事项;要审时、要饮食、要戒喧闹、要设法助其力量,要安顿胞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