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阴虚阳亢
概述:阴虚阳亢(hyperactivityofyangduetoyindeficiency)为病机。症状:症见潮热、颧红、盗汗、五心烦热、咳血、消瘦或失眠、烦躁易怒,或遗精、性欲亢进,舌红而干,脉细数等。临床多见头晕目眩、头胀且痛、耳鸣如蝉、面红目赤、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健忘失眠,或遗精,或性欲亢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
胎前头痛
感受风邪者,兼见发热恶风,头痛连及项背,宜疏风止痛,用川芎茶调散;阴虚阳亢者,兼见头胀而热,烦躁易怒,甚则耳鸣,宜平肝潜阳,方用天麻钩藤饮;若无外感风邪,或阴虚阳亢而常苦头痛者,为血虚不能上承,症见头痛,午后痛甚,伴头晕乏力,心烦不宁,面色无华,治宜养血熄风止痛,用四物汤加蔓荆子、菊花、甘草治之。
-
妊娠偏头痛
症状:孕妇出现单侧或双侧头痛,呈阵发性或持续性反复发作,甚者可伴恶心呕吐、视力障碍、感觉异常等。辨证论治:感受风邪者,兼见发热,头痛连及项背,宜疏风止痛,用川芎茶调散。若无外感风邪,或阴虚阳亢而常苦头痛者,为血虚,其症多心烦不宁,面色不华,午后痛甚,治宜养血息风止痛,用四物汤加蔓荆子、菊花、甘草。
-
瘿气
甲状腺功能亢进·瘿气:瘿气(goiterqihyperthyreosis)是指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的瘿。瘿的别名·瘿气:《中医大辞典》、《中国针灸学词典》认为瘿气为瘿的别名。详见瘿病条。
-
乌风障症
乌风障症为病名。治宜祛风涤痰,平肝养阴,用白附子汤加减。参见绿风内障:绿风内障为病名。症见发病迅猛,眼珠剧烈胀痛,牵引眼眶头额胀急,疼痛欲裂,恶心呕吐,视力锐减,见灯光周围似有彩虹环绕,抱 红赤,黑睛雾状混浊,瞳神散大呈淡绿色,眼珠变硬,“乃青风变重之证,久则变为黄风”(《张氏医通》卷八)。
-
风牵偏视·肝阳化风证
定义:风牵偏视·肝阳化风证(wind-inducedsquintwithpatternofliveryangtransformingintowind)是指肝阳化风,以黑睛突然偏斜不动,患者素有头晕耳鸣,失眠多梦,腰膝酸软等症,舌红苔黄,脉弦细为常见症的风牵偏视证候。取穴:以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穴和背俞穴为主,取太冲、太溪、合谷、肝俞、肾俞。
-
阴阳偏衰
概述:阴阳偏衰(deficiencyofeitheryinoryang)为病机。由于肾阳虚不能温养脏腑出现阴寒内盛证候。症状:症见形寒肢冷、痰饮、水肿、泄泻等。关于阴虚阳亢:阴虚阳亢为病机。症状:临床多见头晕目眩、头胀且痛、耳鸣如蝉、面红目赤、五心烦热、颧红盗汗、健忘失眠,或遗精,或性欲亢进、舌红少苔、脉细数等。
-
绿风内障·阴虚阳亢证
定义:绿风内障·阴虚阳亢证(greenwindglaucoma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yanghyperactivity),阴虚阳亢,以头目胀痛,瞳神散大,视物昏蒙,观灯火有红晕,眼珠变硬,心烦失眠,眩晕耳鸣,口燥咽干,舌红少苔,或舌绛少津,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绿风内障证候。虚火上炎,扰动心神则心烦失眠。详见绿风内障条。
-
颤振·肝风内动证
颤振·肝风内动证(tremordiseasewithsyndromeofinternalstirringofliverwind)是指阴虚阳亢,风阳内动,以眩晕头胀,面红,口干舌燥,易怒,腰膝酸软,睡有鼾声,渐见头摇肢颤,不能自主,舌红,苔薄黄,脉弦紧等为常见症的颤振证候。
-
子晕·肝阳上亢证
子晕·肝阳上亢证(gestationalvertigowithsyndromeofupwarddisturbanceofhyperactiveliveryang)是指阴虚阳亢,肝阳上扰清窍,以妊娠中晚期头晕目眩,甚或突然不醒,醒后神志如常,面红目赤,胸胁胀满,口干口苦,耳鸣,肢麻,舌红少苔,脉弦细滑数等为常见症的子晕证候。
-
硫磺茶
概述:硫磺茶以硫磺、诃子皮、紫笋茶为主要原料,具有温肾壮阳,敛涩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肾阳虚衰,五更泄泻,胆部冷痛,四肢不温,久泻不止者。15分钟即可,过滤取汁用。每日1剂,温服。食用禁忌:阴虚阳亢者或孕妇忌用。出处:《医疗保健汤茶谱》
-
瘿气·阴虚阳亢证
定义:瘿气·阴虚阳亢证(goiterqiwithpatternofyindeficiencyandyanghyperactivity)是指阴虚阳亢,以消瘦乏力,腰膝酸软,耳鸣目涩、月经稀少或闭经,舌质红,舌苔少,脉细数为常见症的瘿气证候。关于瘿气:瘿气(goiterqihyperthyreosis)是指以颈前肿大,善饥消瘦,急躁心悸,畏热多汗,手颤,眼突等为主要表现的瘿。
-
颤振病
颤振·阳气虚衰证:颤振·阳气虚衰证(tremordiseasewithsyndromeofyangqiexhaustion)是指阳气虚衰,髓失温煦,以头摇肢颤,筋脉拘挛,畏寒肢冷,四肢麻木,心悸懒言,动则气短,自汗,小便清长或自遗,大便溏,舌淡,苔薄白,脉沉迟无力等为常见症的颤振证候。因心虚者,用平补正心丹。深师曰:振乃阴气争胜,故为战;
-
平肝潜阳
平肝潜阳为治法。见《中医临床诊疗术语·治法》。指用具有平肝潜阳重镇作用的方药,治疗肝阳上亢证的治法。适用于阴虚阳亢、气火上扰的眩晕耳鸣,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失眠多梦等。常用药物有天麻、牡蛎、珍珠母、石决明等。代表方剂如天麻钩藤饮。
-
五风之证
《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瞳变黄色者名曰黄风,变绿白色者名曰绿风,变黑色者名曰黑风,变乌红色者名曰乌风,变青色者名曰青风。”五风变内障出自《秘传眼科龙木论》。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类今之青光眼。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五风变成内障证
见《证治准绳·杂病》。五风变内障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因发病急骤善变似风,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并分别显出以上气色,古人依此分别命名为青风、绿风…五风之中,青风、绿风、黄风较多见,乌风、黑风极少。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五风变
即五风变内障。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见《秘传眼科龙木论》。因发病急骤善变似风,瞳神呈不同程度散大,并分别显出以上气色,古人依此分别命名为青风、绿风…五风之中,青风、绿风、黄风较多见,乌风、黑风极少。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导致神水瘀滞所致。
-
五风变内障
概述:五风变内障为病证名。又名五风之证、五风变、五风变成内障证。五风为青风、绿风、黄风、乌风、黑风五内障之统称。多因情志过伤,肝胆风火升扰,肝肾阴虚,阴虚阳亢,气血不和等促使神水瘀滞所致。谓病发则瞳神之色“如青山之笼淡烟者,青风也”(清·黄庭镜《目经大成》卷二)。(《医宗金鉴·眼科心法要诀》)。
-
心肾阴虚
心肾阴虚为证候名。参见心阴虚、肾阴虚及心肾不交:心阴虚为证候名。症见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若阴虚阳亢、相火妄动者,宜滋阴降火。正常情况下,肾阴上济心阴以防心阳过亢,心阳下温肾水以促其气化蒸腾。
-
下元亏损
下元亏损为病证名,统指肾虚。肾阴虚为病机;多由伤精、耗液,或急性热病耗伤肾阴所致。症见腰酸疲乏,头晕耳鸣,遗精早泄,口干咽痛,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或午后潮热,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若阴虚阳亢、相火妄动者,宜滋阴降火。
-
阴阳消长
阴阳消长(waxingandwaningofyin-yang)为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之一。人体生理上平旦至日中阳气渐盛,为“阴消阳长”,日中至黄昏,阴气渐盛,为“阳消阴长”。如反映在病理变化的“热盛伤津”、“阴虚阳亢”、“阴盛阳衰”等。《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阳胜则热,阴胜则寒。”
-
亢
概述:亢:1.通吭、肮;2.亢进、强盛。通吭、肮·亢:亢通吭、肮。人颈的前部;喉咙。亢进、强盛·亢:亢意指亢进、强盛。如“阴虚阳亢”、“亢则害,承乃制。”
-
阴损及阳
概述:阴损及阳(yindeficiencyinvolvingyang)为病机。人体阴阳互根互生,阴虚到一定程度,就可累及于阳,使阳气化生不足,而形成以阴虚为主的阴阳两虚病理变化。症状:如盗汗、遗精、失血等症候耗损阴精,阳气化生所依靠的物质基础不足,发展到一定阶段就会出现自汗、畏冷、下利清谷等气虚症候。
-
阴常不足
“阴常不足”的阴,指津液精血。见《格致余论》卷一。朱丹溪认为津液精血是人身的宝贵物质,在人的生命活动中,不断消耗,易损难复,故阴常不足,如果不注意保养精血,则阴虚阳亢,百病丛生。这是他侧重滋阴法的理论根据。创用大补阴丸、越鞠丸、琼玉膏等流传于世。
-
方盛衰论篇
《方盛衰论篇》为《黄帝内经素问》篇名。方,比较的意思;本篇主要讨论阴阳盛衰逆从的道理,并从年龄、季节等方面来说明人身阴阳逆从的变化。方中还认为产生各种梦境是由于五脏虚实的变化而致阴虚阳亢的现象。同时又论述了五诊十度对正确诊断疾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
水亏火炎
水亏火炎为病机。主要症状有心烦、头晕耳鸣、失眠或睡卧不宁,舌尖红,脉细数等。2.指肾本脏阴阳失调,出现阴虚阳亢的病变。又称命门火旺。肾为阴脏,内藏水火(即真阴、真阳),生理上水火必须保持相对平衡。若肾水亏损,或肝肾阴虚,则可使肾火偏亢,出现性欲亢进、遗精、早泄等症。治宜滋阴降火。
-
妊娠大小便不通
妊娠大小便不通病证名。指妊娠期间出现大小便不通的证候。出《诸病源候论》卷四十二。多因妇女怀孕后聚血养胎,脏腑气实血少,阴虚阳亢,热积于大小肠,以致大小便不通。治宜清热、润燥、利水,方用栀子汤。
-
甲亢灵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kanglingPian标准编号:WS3-B-1906-95处方:墨旱莲90g丹参90g夏枯草90g山药90g龙骨(煅)180g牡蛎(煅)180g制法:以上六味,取山药9g,粉碎成细粉,过筛;龙骨、牡蛎加水煎煮三次,每次2小时,合并煎液,滤过;7片,一日3次。甲亢灵片的功能主治:平肝潜阳,软坚散结。中医辨证属阴虚阳亢型。
-
建参片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JianshenPian标准编号WS3-B-0767-91本品为建参清膏制成的片。注意孕妇忌服,阴虚阳亢及高血压患者慎服。贮藏密封。注:建参清膏取党参9g、附子(制)9g,桂枝9g、川芎6g,干姜3g、甘草(蜜炙)3g,加水煎煮二次,第一次2小时,第二次1小时,合并煎液,静置,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30(70~
-
三鞭补酒
中药部颁标准拼音名SanbianBujiu标准编号WS3-Bb-0004-95处方鹿鞭海狗鞭广狗鞭鹿茸海马蛤蚧人参枸杞阳起石补骨脂(炒)沉香巴戟天九节菖蒲山茱萸(蒸)牡丹皮肉桂黄芪当归(酒炒)白术小茴香(炒)等性状本品为棕红色的液体;35%(特质三鞭补酒)(附录46页)。2.凡阴虚阳亢,血分有热,胃火炽盛,肺有痰热,外感热病者慎服。
-
苍玉潜龙汤
《医醇剩义》卷二:苍玉潜龙汤:处方:生地1.2克龟版18克石膏9克龙齿6克石斛9克花粉6克丹皮4.5克羚羊角4.5克沙参12克白芍4.5克功能主治:养阴清热,凉血止血。主阴虚阳亢,龙雷之火冲激胃经,血热上涌,齿缝出血,面红目赤,烦扰不安者。用法用量:用藕90克,茅根15克,同煎汤代水,再煎诸药。
-
海蜇荸荠汤
处方:海蜇皮50克荸荠100克制法:海蜇皮洗净,荸荠去皮切片同煮汤。功能主治:清热化痰,滋阴润肺。适用于阴虚阳亢的高血压患者。用法用量:吃海蜇皮、荸荠,饮汤,每日2次。摘录:《新中医》
-
昏厥复省汤
处方:玳瑁片3g,珍珠母30g(先下),辰麦冬9g,寒水石30g,蛇含石30g,朱茯神12g,天竺黄9g,陈胆星9g,川雅连2.4g,远志肉4.5g,干菖蒲4.5g,活磁石30g(先下),白金丸9g(吞服)。主阴虚阳亢,心肝失养,热郁血分,气火挟痰,上蒙清窍之发作性昏厥。恙有痰热内蕴,肝阳上亢,心阴不足,神不守舍之象。
-
降压汤2号
处方:白芍20g,生地12g,元参15g,首乌9g,杜仲12g,牛膝12g,桑寄生30g,灵磁石30g(先煎),牡蛎30g,天麻9g,紫贝齿12g(先煎),生石决明30g(先煎)。功能主治:滋阴潜阳。主高血压。头晕、目眩、耳鸣,腰膝酸软,舌质红,少津,脉弦细,证属阴虚阳亢者。摘录:《临证医案医方》
-
菊花芍药汤
处方:菊花、赤白芍、白蒺藜、丹皮、钩藤、天麻、夜交藤、生地、桑椹子。功能主治:养阴平肝定眩。主阴虚阳亢,头晕目涩,心烦牛眠,多梦,或有盗汗,手足心热,口干,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数或细弦。摘录:《中医症状鉴别诊断学》
-
莲椹汤
处方:莲须12克,桑椹子12克,女贞子12克,旱莲草12克,山药15克,牛膝15克,龟板30克(先煎),生牡蛎30克(先煎)。功能主治:滋阴补肾,平肝潜阳。主肝肾阴虚,阴虚阳亢。用法用量: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摘录:邓铁涛方
-
玄参钩藤汤
处方:元参21克,生地15克,白芍12克,麦冬10克,夏枯草15克,钩藤15克,菊花10克,丹参15克,泽泻10克,生山楂10克,木香10克。功能主治:滋阴平肝。主阴虚阳亢。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30天为1疗程。摘录:傅云江方
-
治消滋坎饮加减
处方:生地50克,山萸肉15克,山药15克,玉竹15克,女贞子15克,枸杞子15克,寸麦冬15克,天花分15克,制首乌15克,地骨皮30克,乌梅肉10克,缩砂仁5克(研末分冲),生甘草15克。功能主治:养阴生津止渴。主阴虚阳亢,津涸热淫。(糖尿病)用法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2次。摘录:靳文清方
-
参龙虫草益肾胶囊
参龙虫草益肾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龙虫草益肾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肾助阳,益气养血,填精补髓。适用于肾阳虚衰,气虚血亏引起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等症。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脉舒平袋泡茶
脉舒平袋泡茶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脉舒平袋泡茶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清肝降火,滋养肝肾。禁忌: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禁用。不良反应:注意事项:1.本品仅为高血压病的辅助治疗药品,第一次使用本品前应咨询医生。4.不明原因的头痛,必须去医院就诊。
-
芪鹿益肾片
芪鹿益肾片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芪鹿益肾片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补脾肾,祛湿化浊。用于脾肾阳虚,症见:面色苍白,畏寒肢冷,腰膝酸痛,纳呆,便溏。不良反应:个别患者出现口干,饮水后症状消失。阴虚阳亢者慎服。10.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参杞全鹿丸
参杞全鹿丸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杞全鹿丸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固精,益气培元。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精神不振,腰膝酸软,四肢乏力,形寒怕冷。糖尿病患者、阴虚阳亢者禁服。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9.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参藿温肾胶囊
参藿温肾胶囊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藿温肾胶囊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肾疏肝。用于肾虚肝郁所致的神疲乏力,畏寒肢冷,腰膝酸软,胸胁胀满,情志不畅。禁忌:儿童、孕妇禁用;阴虚阳亢、湿热下注者禁服;不良反应:个别患者服用本品有口干现象。
-
参锁巴戟口服液
参锁巴戟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参锁巴戟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温阳。用于肾阳不足所致的腰膝酸软,畏寒肢冷,神疲乏力,夜尿频多。感冒患者禁服;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鹿蓉颗粒
鹿蓉颗粒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鹿蓉颗粒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补肾阳。用于肾阳虚证,症见面色(恍)白,形寒肢冷,倦怠嗜卧,腰膝酸软,夜尿频。阴虚阳亢,舌红咽干者禁服;糖尿病患者禁服。6.儿童应在医师指导下服用。8.本品性状发生改变时禁止使用。
-
藿龙补肾口服液
藿龙补肾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藿龙补肾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助阳。阴虚阳亢者禁服;高血压患者禁服。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杞蓉养血口服液
杞蓉养血口服液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杞蓉养血口服液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温补肾阳。适用于肾阳不足引起的气短乏力,倦怠懒言,畏寒肢冷,腰膝酸软以及血虚体弱的辅助治疗。2支,一日2~高血压及阴虚阳亢患者禁服。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
-
护肾保元合剂
护肾保元合剂说明书:药品类型:中药药品名称:护肾保元合剂药品汉语拼音:药品英文名称:成份:性状:作用类别:适应症/功能主治:补肾助阳。适用于肾阳虚证所致腰膝酸软,畏寒肢冷,夜尿频多。8.请将本品放在儿童不能接触的地方。药物相互作用:如与其他药物同时使用可能会发生药物相互作用,详情请咨询医师或药师。
-
灸术
方法:1.艾炷灸:(1)直接灸:先将施灸部位的皮肤涂以少量凡士林,然后将小艾炷放置其上点燃,当艾炷燃剩2/5~3.温针灸:毫针刺入腧穴留针时,取约2cm长艾条一段,套在针柄上,或在针柄上裹捏如枣大的纯净细软的艾绒团,距离皮肤2~注意事项:1.睛明、丝竹空、瞳子髎、人迎、曲泽、委中等穴禁灸或慎灸。
-
治求其属
治求其属治疗学术语。如阴虚阳亢的虚热证,用苦寒药泻热而热不退,当用补阴法治疗;阳虚阴盛引起阴寒偏盛证,用辛热药散寒而寒不去,当用补阳法治疗。《素问·至真要大论》:“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热之而寒者取之阳,所谓求其属也。”王冰注:“言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故曰求其属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