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府输
概述:府输:1.六腑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各穴;《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府输七十二穴。”六腑的下合穴·府输:府输指六腑的下合穴。《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
-
府俞
府俞即府输。俞,通输。参见府输:1.府输指六腑诸阳经的井、荥、输、原、经、合各穴。《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府输七十二穴。”2.府输指六腑的下合穴。《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
-
发蒙
五节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发蒙者,刺府输,去府病也。”是指六腑疾患取用六阳经的穴位予以治疗。亦有指取用三阳经的五俞穴者。该篇还指出,耳无所闻,目无所见者,取用听宫穴,即属本法。所谓开蒙发聩,当即指此。
-
发矇
五节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发矇者…刺府输去府病。”是指六腑疾患取用六阳经的腧穴予以治疗,亦有指取三阳经五输穴者。书中列举对耳无所闻,目无所见症,取用听宫,说其效验有如去除蒙蔽,故名。
-
五节刺
《黄帝内经灵枢·刺节真邪》:“振埃者,刺外经,去阳病也。”刺府输去府病。”篇中列举对“阳气有余”“阴气不足”的热症取天府、大杼、中膂俞,及补手足太阴穴以出汗,说其效验有如脱除衣服之快,故名彻衣(该篇还指出恶寒无汗,内外皆热,咽干欲饮的热性疾患,因奇输“未有常处”,可取用天府、大杼、中膂俞等穴治疗。
-
远道选穴法
远道选穴法针灸取穴法之一。又称远取法。《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原指六腑部选取下肢部的合穴,后多泛指头身、脏腑病症取用四肢穴,以及左右交叉取穴,上下交叉取穴等。
-
远道刺
为九刺之一。《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腧也。”从广义来看,凡头面、躯干、脏腑的病症取用四肢穴都可称远道刺。《黄帝内经灵枢·官针》:“远道刺者,病在上取之下,刺府输也。”亦有指取用下肢足三阳经穴位或六腑下合穴者。近代所称“远道取穴法”盖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