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伤骨
伤骨为病证名。五劳所伤之一。因站立过久所致。出《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久立伤骨”。
-
五劳所伤
五劳所伤为病证名。指因劳逸不当,气、血、筋、骨活动失调而引起的五类劳损。《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是谓五劳所伤。”
-
五劳
3.情志劳伤。即肺劳、肝劳、心劳、脾劳、肾劳五种虚劳病症。《证治要诀》:“五劳者,五脏之劳也。”五劳见《诸病源候论·虚劳候》。治法当调心补肾为先,不当用峻烈之剂,惟用温养滋补,以久取效。《黄帝内经素问·宣明五气篇》:“五劳所伤,久视伤血,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
骨痛
骨痛为症状名。《杂病源流犀烛·筋骨皮肉毛发病源流》:“人身之痛,或由风淫湿滞,或由血刺痰攻,浅不过肌肉皮毛,深亦止经络脏腑,若入里彻骨,作酸作疼,虽因寒因热有不同,要其损伤劳极,为至甚而无加矣。久立伤骨,骨伤之病,亦有痛者,或渐至成痿者,当受伤之初,急宜补骨脂、牛骨髓、鹿茸、骨碎补等药。
-
断泄
筋骨萎缩,肢体痿废不用之证。又称断绝。属痿躄之类。《金匮要略·中风历节病脉证并治》:“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即痿,名曰枯。《金匮要略心典》卷上:“此亦内伤肝肾,而由于滋味不节者也。曰断泄者,言其生气不续,而精神时越也。营不通而卫不行者,病在阴而及于阳也。
-
膝关节结核
应与创伤性,化脓性以及类风湿关节炎相区别治疗措施:(一)支持疗法和抗结核药物治疗改善全身健康情况。(三)滑膜型结核早期关节内注射链霉素,每次1克,每周1~发病机理:初起时大多为滑膜型,骨型病灶多在胫骨上端或股骨下端,均可扩散为全关节结核。脓肿较易穿破形成窦道,病程很长,很难自愈,多需手术治疗。
-
充髓汤
处方:熟地3两,玄参2两,金钗石斛5钱,牛膝5钱,女贞子5钱。功能主治:素常贪色,加之行疫劳瘁,伤骨动火,复又行房鼓勇大战,遂至两足痿弱,立则腿颤,行则膝痛,卧床不起,然颇能健饭易消。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六
-
跌打散
《温氏经验良方》:跌打散:处方:多年老石灰1斤(韭菜汁浸透,晾干),血竭4两,松香6两(熬溶,浸于凉水内1昼夜,去火毒),乳香2两(去油),没药2两(去油)。摘录:《温氏经验良方》《外伤科学》:方名:跌打散组成:羌活、独活、荆芥穗、薄荷、苍术、大黄、黄柏、当归尾、蒲黄、防风、白芷、刘寄奴、紫荆皮各等分。
-
跌仆损伤急救散
处方:当归尾(酒洗)7钱,自然铜(醋煅7次)7钱,桃仁(去皮尖)7钱,红花7钱,陈麻皮3钱,地鳖虫(烧酒浸,焙)5钱,骨碎补(酒洗,蒸)2钱,大黄(酒洗)2钱,乳香(去油)5分,没药(去油)5分,胎儿骨5分,血竭5分,朱砂5分,雄黄5分,麝香5分。如骨折瘀血攻心,用药8厘,酒调灌之,其伤骨自上而愈。
-
龟鹿饮
处方:熟地2两,山茱萸1两,金钗石斛3钱,牛膝3钱,虎骨3钱,龟膏3钱,杜仲3钱,山药5钱,鹿角胶5钱,菟丝子5钱,白术5钱。功能主治:补肾精。主立而行房,伤骨耗髓,两足无力,面黄体瘦,口臭肢热,盗汗骨蒸。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辨证录》卷八
-
和伤末药
处方:归尾2两,延胡2两,紫荆皮2两,大茴香2两,川乌(姜汁炒黑)2两,草乌(姜汁炒黑)2两,甘草节2两,自然铜(醋煅)2两,红花(炒)2两,蒲黄2两,丹参2两,五灵脂(陈酒飞)2两,甘松2两,山奈2两,砂仁2两。功能主治:跌打损伤,闪气腰疼,伤筋伤骨。制备方法:上为末。
-
接骨良方
处方:乳香半两,人骨1两,飞罗面3钱(5月5日收者)。制法:上为末,无根水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接骨。主用法用量:每服30丸,好酒送下。如遇打扑折损其骨,即将伤骨辏完,以炒米粉酸醋调敷,用木片夹住,过3日洗去米粉,只用木片仍前夹住。起初隔日进1服,待骨接住,5日1服,骨痊勿服。
-
妙应散
处方:黄柏1片(如掌大)草乌头2个赤小豆35克制法:上药为细末。《医方类聚》卷八十三引《经验秘方》:方名:妙应散组成:白茯苓5钱,辽参5钱,细辛(去叶)5钱,香附子(炒,去毛)5钱,白蒺藜(炒,去角)5钱,川芎5钱,缩砂5钱,龙骨(研)7钱,石膏(煅)7钱,百药煎7钱,白芷7钱,麝香(少许,研)。或井花水亦可。
-
仙遗粮汤
处方:鲜土茯苓60克(洗净,木石臼内捣碎)当归生地防风木通薏仁各2.4克金银花黄连连翘各3克白术白鲜皮各2.1克皂刺1.8克甘草1.2克灯心20根功能主治:治杨梅疮。摘录:《景岳全书》卷六十四《医学入门》卷八:组成:土茯苓1两(干者7钱),防风5分,木瓜5分,木通5分,薏苡仁5分,白鲜皮5分,金银花5分,皂子4分。
-
壮筋补骨丹
《实用正骨学》:组成:当归2两,川芎1两,白芍1两,炒熟地4两,无名异1两,杜仲1两,川续断1两5钱,五加皮1两5钱,骨碎补3两,桂枝1两,田三七1两,龙骨1两,刘寄奴2两,土元3两,自然铜1两,黄耆3两,虎骨1两,破故纸2两,菟丝饼2两,党参2两,木瓜1两。功效:能使伤骨新生,并能使陈旧性骨折愈合。
-
起痿降火汤
《辨证录》卷六:方名:起痿降火汤组成:熟地3两,山茱萸1两,苡仁5钱,金钗石斛5钱,牛膝5钱。功效:补肾阴。主治:痿证。因素常贪色,加之行役劳瘁,伤骨动火;用法用量:水煎服。4剂腿颤足痛之病去,10剂可以步履,饮食不至易饥,20剂全愈。
-
透骨汤
《经目屡验良方》:方名:透骨汤组成:五加皮1钱,自然铜1钱,青皮1钱,紫荆皮1钱,杜仲1钱,红花1钱,川山甲1钱,白蒺藜1钱,归尾1钱,乳香1钱,没药1钱,活土鳖3个(捣碎,冲)。主治:跌打损伤,满身青紫,危重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加减:外加透骨草,更神;伤骨,加寻骨风;心慌,加朱砂。
-
螺栓内固定术
骨折复位后,将螺钉穿过骨折块,在骨外将螺帽拧紧,利用其夹压作用固定骨折块,即为螺栓内固定术[图1]。手术图解图1螺栓内固定术适应证多用于股骨髁、胫骨髁或肱骨髁间的t形、y形骨折及某些可以复位的关节内粉碎性骨折。术前准备同螺钉内固定术。如为关节面骨折,术中应作x线摄片,观察对位情况良好后,按层缝合。
-
四肢缓弱
《证治准绳·杂病》:“痿者手足痿软而无力,百节缓纵而不收也。”又阳明经脉虚,血气少,不能润养宗筋与劳累过度,居处潮湿,也可导致本病。朱丹溪倡肾水不能胜心火,火上烁肺与湿热、湿痰、瘀血,可以致痿。此外,尚有清热润燥、清热燥湿、滋阴养血、补益肝肾、益气健脾、化痰、行瘀、消导等,并可结合针灸、推拿。
-
整骨十法
整骨十法是整骨复位手法,古名正骨法。为检查骨折和关节脱位的主要方法之一。(2)拔伸法。亦名翻托法,指将骨折端推成角移位,折角方向选择在远、近两骨折端横截面上的两个直径线相连成一线处,采用反折复位的一种手法。(5)旋转法。是医者对骨折和关节脱位采用手推、拿捏方式,做为骨折整复后的一种辅助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