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木香槟榔丸
概述:木香槟榔丸同名方剂约有十八首,其中《儒门事亲》卷十二记载者为常用方,其组成为木香3g、槟榔3g、青皮3g、陈皮3g、莪术3g、黄连3g、黄柏5g、大黄5g、香附子10g、牵牛10g,具有行气导滞,攻积泄热之功效。从以上可以看出,该方剂有3种中药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杀作用,既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又有抗溃疡作用;
-
五秘
概述:五秘为病证名。风秘、气秘、湿秘、寒秘、热秘五种大便秘结病证的总称。《医灯续焰·大便燥结证》:“风燥宜五仁丸、《世医得效方》皂荚丸,搜风顺气丸之类。”多因七情郁结,气壅大肠,或中气不足,传送无力所致。《医学心悟·大便不通》:“热闭者,口燥,唇焦,舌胎黄,小便赤,喜冷、恶热,此名阳结。
-
伤食腹痛
《医宗必读》卷八:“腹痛分为三部,脐以上痛者太阴脾,当脐而痛者为少阴肾,少腹痛者为厥阴肝及冲、任、大小肠。”《症因脉治·腹痛》则概括腹痛为内外二因,以风气、寒气、暑湿、燥火、痧胀等为外感,热积、食积、酒积、血滞、气凝、寒积、痰积、虫积、血虚、气虚等为内伤。食在上脘,宜消不宜下,保和丸、枳术丸。
-
虫鼓
《石室秘录》卷六:“虫鼓,微小腹作痛,而四肢浮胀不十分之甚,面色红而带点如虫蚀之象,眼下无卧蚕微肿之形,此时虫鼓也。”千金散、雷公丸、小儿使君子丸。鼓胀由情志郁结,饮食不节,嗜酒过度,或虫积日久,肝脾受损,日久伤肾,终致气滞血瘀,水湿不行所致。治宜健脾渗湿、化瘀通络、理气逐水、益肾养肝等法。
-
气痛
概述:气痛为病证名。凝滞下焦,则为疝瘕、腰痛,宜四磨汤、木香槟榔丸;虚证可见气耗、气消、气脱等;实证可见气结、气郁、气乱、气逆等。气病与情志过极关系密切,如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并与寒热偏胜有关,如聚热则腠理开而气泄,聚寒则经络凝涩而气收。
-
虫积胀
虫积胀为病证名。胀病之一。指由肠寄生虫所致的腹胀。《证治汇补·胀满章》:“虫胀者,腹痛能食,善吃茶叶盐土等物。”《医学入门·鼓胀》:“虫积胀,腹痛,善吃茶盐之物。千金散、雷公丸、小儿使君子丸。大人虚者,木香槟榔丸、灵槟散、化虫丸。”
-
虫胀
虫胀为病证名。亦称虫积胀。千金散、雷公丸、小儿使君子丸。大人虚者,木香槟榔丸、灵槟散、化虫丸。”《东医宝鉴·胀满》论胀病有七,即指寒胀、热胀、谷胀、水胀、气胀、血胀、蛊胀等。其病多由七情内伤,六淫外侵,饮食失节,房劳过度,致脾土受伤,转输失职,清浊相混,隧道壅塞,水湿痰瘀积滞不化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