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丹
金丹原为外丹术术语。参见内丹条。《医学入门》卷七:方名:金丹组成:苍术4钱半,草乌2钱,巴豆1钱半,羌活2两,杏仁21个。《医碥》卷七:方名:金丹组成:枪消1钱8分,蒲黄4分(生),僵蚕1钱,牙皂1分半,冰片1分。《外科传薪集》:方名:金丹组成:黄牛粪(煅)1两,黄柏1两,人中白(盐泥固封,煅)1两,大梅片1钱。
-
外丹
与内丹相对而论的外丹,是指古代炼丹家用“五石”、“八石”等矿物原料配制后,放入炉鼎中烧炼而成的化合物,即道教所谓的“仙丹”或“金丹”。服饵长生,莫过于内外丹。”外丹术源于先秦以来的神仙方术,至秦汉时因统治阶级的狂热推奉而十分盛行,迄至隋唐,仍风行不衰,并成为道教尤其是丹鼎派道教的主要道术之一。
-
中九丸
概述:中九丸为方剂名,出自《外科十三方考》。锅烈6钱,金丹3钱,石青4钱,银翠4钱,蟾酥2钱,熊胆3钱,珍珠2钱,麝香1钱。功效主治:主治盘肠痔。功在清血解毒,性热而猛,窜经走络,逐毒下趋。制备方法:上药为细末,面糊为丸,凤仙子大。畏寒加百草霜五钱。附注:本方锅烈由水银、白矾、火硝、青盐、朱砂、皂矾组成;
-
方壶外史
收录气功学专著主要有:《无口玉皇心印妙经测疏》、《黄帝阴符经测疏》、《老子道德经玄览》、《周易参同契测疏》、《参同契口义》、《崔公入药镜测疏》、《吕纯阳百字碑测疏》、《张紫阳金丹四百字测疏》、《龙眉子金丹印证诗测疏》、《邱长养青天歌测疏》、《玄肤论》、《金丹就正篇》、《金丹大旨图》、《七破论》等。
-
丹砂
概述:丹砂为中药名,即《本草经集注》记载的朱砂的别名。原为方士炼制外丹的常用原料。《抱朴子内篇·金丹》:“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内丹术借指药物、内丹。性味归经:甘,微寒,有小毒。1.治癫痫,惊风,心悸,失眠多梦,眩晕。2.治疮疡肿毒,疥疮,咽喉肿痛。水飞与他药配伍外用。
-
九转之丹
九转之丹俗称九转金丹。即将丹药循环烧炼九次。古代认为金丹烧炼次数越多越好。《抱朴子内篇·金丹》:“九转之丹者,封涂之于釜中,糠火,先文后武。其一转至九转,迟数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多,药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
华池
《黄庭内景经·肺之章》务成子注:“口为玉池,亦曰华池。”《黄庭内景经·中池章》务成子注:“舌下为华池。”一说为丹田异名。《金丹大成·金丹问答》引紫清:“华池正在气海内。”肾间动气·华池:华池指气功内丹术中的药物铅,即肾间动气。《龙虎还丹诀颂》谷神子注:“华池者,铅。”
-
姹女
姹女气功内丹术术语。其说不一。《重阳真人授丹阳二十四诀》:“姹女是肺。”一说谓心中元神,属阳中之阳。《道枢》卷三十:“心之火可以为…《金丹大成·金丹问答》:“姹女在心。”一说指肾精。
-
九转金丹
九转金丹即九转之丹。九转之丹即将丹药循环烧炼九次。古代认为金丹烧炼次数越多越好。《抱朴子内篇·金丹》:“九转之丹者,封涂之于釜中,糠火,先文后武。其一转至九转,迟数各有日数多少,以此知之耳。其转数多,药力盛,故服之用日少,而得仙速也。”
-
葛洪
葛洪为东晋道教理论家、医学家、炼丹家。此书中首次描述了沙虱(恙虫)病、天花病,记载了竹片夹缚术裹治骨折、食道异物取出及用狂犬脑髓外敷狂犬咬伤处以防治狂犬病发作等,均为中国古代医学的重要成就。他的医学著作《肘后备急方》,书名的意思是可以常常备在肘后(带在身边)的应急书,是应当随身常备的实用书籍。
-
金锁丹
《本事》卷三:金锁丹:别名:茴香丸、锁金丹处方:舶上茴香(炒)1两,胡芦巴1两,破故纸(炒香)1两,白龙骨1两,木香1两半,胡桃肉3-7个(研),羊石子3对(破开,盐半两擦,炙熟,研如泥)。各家论述:《本事方释义》:舶上茴香气味辛温入足少阴、厥阴;制备方法:上为细末,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牛黄神金丸
《宣明论》卷十:别名:牛黄神金丹组成:轻粉1钱,粉霜1钱,硇砂(以上别秤)1钱,雄黄(研)1钱,朱砂1钱,信砒1钱,巴豆(去皮)1钱,黄丹3钱,蜡3钱。并小儿惊,疳积痃癖坚积,腹满硬痛,作发往来。别研巴豆烂为油,与前药研匀,近火上炙,控热别研,蜡软入药,匀搓作剂为丸,如小豆大,小儿黍米麻子大。
-
披针叶兔耳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披针叶兔耳风:拼音名:PīZhēnY T ěrFēnɡ别名:小血金丹、肺经草来源:菊科兔耳风属植物披针叶兔耳风AinsliaealancifoliaFranch.,以全草入药。植株生长茂盛时采集,晒干。制成散剂、酊剂或注射剂。总苞圆筒状,苞片质硬,多层,覆瓦状排列;在试管中能缩短凝血时间,并有抑菌作用。性味:味甘;
-
无价散
附注:化毒散(《普济方》卷四○三引《经验方》)、四味万两金丹(《疮疡经验全书》卷四)、万金散(《古今医鉴》卷十四)、四灵无价散(《治痘全书》卷十四)、万两黄金散、四圣散(《救偏琐言 备用良方》)。主治:面上生疮、疳疮、肥疮、耳疳。附注:《张氏医通》用腊月人矢(干者)烧灰为散,砂糖汤调服方寸匕,服后即变红活。
-
刘文华
刘文华为清代医家。字云樵。神泉(今广东惠来南)人。汇集群书,辑成《保产金丹》一书,4卷,论述胎前产后摄养之法。
-
五石
五石为古代炼丹所用的五种矿物原料。出自《抱朴子内篇·金丹》。五石为:丹砂,雄黄,白礜,曾青,慈石。
-
女科辑要
概述:《女科辑要》为书名:1.清·周纪常撰;书中节要辑录各家女科论述。卷一经脉;卷四《竹林寺产科》;卷五《达生编》;卷六杂病;内容分为经水、崩漏、带下等12类,并附治疗方剂及有关西医的学说(泰西诸说),均系辑自有关医籍者。(张山雷赞语)1933年张寿颐复将此书予以补注,名《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
道枢
《道枢》道教炼养类书名。书中举凡教旨、阴符、黄庭、太极、坐忘、容成、内德、玄纲、神景、周天、水火、坎离、铅汞、三元、四神、五戒、七返、八琼、九仙、服气、炼精、归根、观空、内想、指玄、返真、金丹、胎息、圣胎等,均辑为专篇,并列诸家学说。收入《道藏》第641至648册。
-
沐浴
指周天功时精气沿任督运行中,呼吸之间换气时小作停顿,撤除意守,休息念虑。《金丹大要》卷七“沐浴心虑须知”引无名子:“不进火候谓之沐浴…不进阴符亦谓之沐浴也。”又《中和集》:“洗心涤虑谓之沐浴。”一般在精气过夹脊时和降下丹田时进行,称为“卯酉沐浴。”
-
九转
外丹术认为,外丹炼制次数越多,药力越足,服后成仙越速,而以九转为贵,《抱朴子内篇·金丹》对此有具体说明。又有指五脏真气、三田真气与神水和合于下丹田,如《修真太极混元指玄图·秘传还丹诀》:“以五脏真气、三田真气合和神水下丹田,而曰九转。”
-
风肿
2.外科病证之一。肿病之一·风肿:风肿(windswelling)为肿病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五变》,又称痛风肿、痛风身肿。关脉浮洪弦者,风热湿三气郁而为肿。因脾土不足,木火太盛,胃中纯是风气。外症走注疼痛,面皮粗,麻木不仁,先服三和散,次服小续命汤。虚弱不敢汗者,四君子汤加升麻、柴胡、苍术、防风。
-
妇宝金丸
菌丝无色或淡棕色,直径4~(2)取本品大蜜丸20g或水蜜丸15g剪碎,加等量硅藻土,研匀,加乙醇80ml超声处理40分钟,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水20ml溶解,用水饱和正丁醇提取3次,每次20ml,合并正丁醇提取液,用水洗3次,弃去水液,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ml溶解,置已处理好的氧化铝柱(100~风寒感冒期间忌服。
-
大圣一粒金丹
《宋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大圣一粒金丹:处方:大黑附子(炮.去皮尖)、大川乌头(炮.去皮尖)、新罗白附子(炮),各二两。白蒺藜(炒.去尖刺)、白僵蚕(洗.去丝.微炒)、五灵脂(研),各一两。没药(别研)、白矾(枯.别研).麝香净肉(研)、细香墨(磨汁)、朱砂(研)
-
回鹘五神散
处方:芫花独根(以水净洗)、木香、青木香、商陆(白者,洗净)、乌臼根(取黄土内1寸深,用皮)各等分。制法:晒干为末。功能主治:十种水气臌胀。用法用量:每服2钱,如人弱服1钱半,临卧腊酒调下。至寅卯时利下水气,辰时以白粥补之,若病浅3日1服,病深隔日1服,限5-6日后服金丹。摘录:《丹溪心法附余》卷八
-
九还丹
九还丹为炼丹术语,即把九转之丹再炼一次。《抱朴子内篇·金丹》:“若取九转之丹,内神鼎中,夏至之后,爆之鼎热,内朱儿一斤于盖下(米砂)。伏伺之,候日精照之,须臾翕然俱起,煌煌辉辉,神光五色,即化为还丹。”
-
石留黄
概述:石留黄为中药名,即《吴普本草》记载的硫黄的别名。别名:石硫黄。性味归经:酸,温,有毒。入肾、大肠经。2.治命门火衰,阳痿,腰酸膝冷,肾虚喘促,虚寒腹痛,泻痢,便秘。《抱朴子内篇·金丹》:“以华池和丹,以曾青硫黄末覆之蔫之,内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畏朴硝、芒硝、元明粉。
-
刘云樵
刘云樵即刘文华。刘文华为清代医家。字云樵。神泉(今广东惠来南)人。汇集群书,辑成《保产金丹》一书,4卷,论述胎前产后摄养之法。
-
叶法善
叶法善(616~724)为唐代炼丹家,知医。括州括苍(今浙江丽水)人。自曾祖三代为道士,皆有摄养之术。658年,高宗召合炼黄白,法善上言:“金丹难就,徒费财物,有亏政理,请核其真伪。”后拜鸿胪卿,封越国公。
-
化坚膏
《点点经》卷三:化坚膏:处方:昆布、海藻、桃仁、红花、半夏、乳香、黄连、大黄、没药、黄柏、知母、寸香、瓦茎(煅)各等分,活脚鱼(不拘大小)1个,苋菜1把。将麝香3钱研细,与雄黄、肉桂、信石细粉陆续配研,取膏油加热熔化,待爆音停止,水气去尽,晾温,兑入细料搅匀,将膏油分摊于纸褙上,微晾,向内对折。
-
至圣保命金丹
概述:至圣保命金丹为方剂名,出自《卫生宝鉴》卷八方。别名:保命金丹(《医学纲目》卷十)。贯众30克生地黄21克大黄15克青黛板蓝根各9克朱砂(研)蒲黄薄荷各7.5克珠子(研)龙脑(研)各4.5克麝香3克(研)牛黄7.5克(研)制法:上药为细末,炼蜜为丸,芡实大,金箔为衣。如病人嚼不得,用薄荷汤化下。
-
万灵夺命丹
《玉机微义》卷十五引郭氏方:方名:万灵夺命丹组成:朱砂2钱半,盐花2钱半,雄黄2钱,明矾2钱(生用),枫香2钱,黄丹1钱半,赤石脂1钱半,琥珀1钱半,轻粉1钱半,麝香1钱,片脑1钱,巴豆49粒(去壳,水煮10沸),蓖麻子(另研)49粒。主治:一切恶疮。制备方法:上各为细末,用无根水,清晨用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
石硫黄
概述:石硫黄为中药名,出自《神农本草经》,即《吴普本草》记载的硫黄的别名。性味归经:酸,温,有毒。入肾、大肠经。2.治命门火衰,阳痿,腰酸膝冷,肾虚喘促,虚寒腹痛,泻痢,便秘。《抱朴子内篇·金丹》:“以华池和丹,以曾青硫黄末覆之蔫之,内筩中沙中,蒸之五十日,服之百日。”畏朴硝、芒硝、元明粉。
-
五气朝元
五气朝元气功内丹术术语。一指五脏真气聚于上丹田。《性命圭旨》:“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志,则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金丹四百字·序》:“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
-
张伯端
张伯端北宋著名道士、气功养生家。后坐累充军岭南,随陆诜自桂林转成都,自谓遇异人授以金液还丹诀,修炼于汉阴山中。所著《悟真篇》为内丹重要经典。另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法·丹诀》、《金丹四百字》。收入《道藏》第114册、《道藏辑要》奎集一。又《悟真外篇》、《紫阳真人词》等亦署其名。
-
九丹
九丹指古代道家炼丹的九种丹药。九丹包括丹华、神符、神丹、还丹、饵丹、炼丹、柔丹、优丹、寒丹等。《抱朴子内篇·金丹》“九丹者长生之要。”
-
和合四象
和合四象气功内丹术术语。此处四象指眼、耳、鼻、舌。《金丹四百字·序》:“以含眼光,凝耳韵,调鼻息,缄舌气,是为和合四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