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标记行为
标记行为是广泛见于哺乳类的一种行为,利用尿、粪便、皮脂腺的分泌物等,依靠嗅觉起着信息传递的作用,是最常见的地盘割据有联系的行为。一般多以尿味为自己的幼兽或异性同伴嗅察,或把集群的气味(德文Gruppenduft)使集群的其他成员嗅察,以与其他集群的成员相区别,都包括在标示行为中。此外同样的行为也见于昆虫类中。
-
病理性赘述
病理性赘述指思维过程迂回曲折,除了主要的观念外,还夹杂了琐碎的枝节,从而掩饰了主要内容,虽最终仍回到正题,但重点不突出,内容复杂。表现为患者在叙述一件事时不紧不慢;但加入了很多不必要的细节,无法使他讲得扼要一些,一定要按他原来的方式讲完。多见于癫痫性格者、器质性精神病,也可见于慢性精神分裂症。
-
近似回答症
近似回答症指患者对简单问题的回答是相似而不正确,或似一个相关的问题的应答。说明患者是理解所问问题的,但答题近似而不准确,给人一种好似故意做作的印象。因本症系Ganser首先在待审的严重罪犯中发现的,故亦称Ganser征,多见于癔症,亦见于急性精神分裂症的青春期。
-
记忆减退
记忆减退指对以往重大事件难以回忆,对新近的印象又在瞬间忘却,记忆减退一般都先从近记忆力开始,逐渐波及远记忆力。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或神经症。亦可见于正常老年人。
-
凝血时间测定(CT)
化验结果意义:延长见于凝血因子缺乏、血循环中有抗凝物质、纤溶活力增强、凝血活酶生成不良等。 ^^缩短见于高血脂、高血糖、脑血栓形成、静脉血栓等。化验取材:血液化验方法:血常规检查化验类别一:血常规检查化验类别二:血液常规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凝血因子缺乏
-
扁平胸
扁平胸是指胸廓前后径短于左右径的一半,胸廓呈扁平形的状态。见于瘦长体型,也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如肺结核患者。
-
筋枯
筋枯病证名。指血虚不能荣筋,影响肢节活动,动则作痛的病证。《丹溪心法·中风》:“筋枯者,举动则痛,是无血不能滋养其筋。”多见于慢性消耗性疾病,亦可见于中风后遗症及年老体衰之人。
-
灰中苔
灰中苔为舌象。指舌中央见灰色苔。多见于寒热夹杂的吐蛔症,伴有消渴、气上冲心,饥不欲食,食即吐蛔等证。宜安蛔止痛。亦有见于实热里证者(见《伤寒舌鉴》)。
-
血氧分压
血氧分压即“氧分压”或“PO2”,是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动脉血中的氧分压称作“动脉血氧分压”,静脉中的氧分压称作“静脉血氧分压”。PO2降低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呼吸衰竭;PO2增高多见于吸氧过多引起的氧中毒。
-
触觉语颤
触觉语颤(vocaltactilefremitus)是指用手掌贴附在受检者胸壁、嘱其发音时所触及的波震动。触觉语颤减弱(abatementoftactilefremitus)或消失见于肺气肿、胸腔积液等;触觉语颤增强(reinforcementoftactilefremitus)多见于肺实变。
-
双重自身症
双重自身症(DoublePersonality)指在周围意识障碍存在的同时,患者在同一时间内自认既是甲又是乙(或相当于人物的神灵)。见于癔症,或可见于躯体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听觉语音
听觉语音(vocalresonance)是指被检查者用面谈的声调重复发“yi、yi、yi”音时,检查者将听诊器在其胸壁上所听到的柔和而含糊的字音。此种检查须对两侧对称部位的声音强弱与性质做比较。听觉语音减弱见于支气管阻塞、胸腔积液等;听觉语音增强见于肺实变。
-
神游症
神游症多于白天或晨起后突然发作,病人无目的外出漫游或到外地旅行,有的把衣物、金钱赠送他人,或进入陌生人的住所或闯入禁区,一般持续数小时一日或较长时间,常突然清醒,对发作中经历事件可有部分回忆,多见于癫痫,也见于癔症、反应性精神病,颅脑外伤伴发的精神障碍。
-
平淡性欣快
平淡性欣快患者觉得十分满意,常怀着幸福、喜悦的内心体验,并认为这是有生以来最欢乐的时刻,对一切都无忧无愁,但却说不出高兴的原因,表情呆滞,伴有单调刻板的表现,难以引起正常人的共鸣,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障碍,亦可见于精神分裂症。
-
白霉苔
白霉苔为诊断学名词。舌面生白衣或糜点如饭粒。一般先见于舌根部,逐渐布满舌面,病属危重。多由胃中热极,津液化腐,蒸腾而上所致。可见于温毒、湿温、伏暑等病。急用甘淡养胃之法救治。
-
温汤
温汤释名亦名温泉、沸泉。种类甚多。有硫磺泉,比较常见;有泉砂泉,见于新安黄山;有矾石泉,见于西安骊山。气味辛、热、微毒。主治筋骨挛缩,肌皮顽痹,手足不遂,眉发脱落以及各种疥癣等症。附方上列气味与主治,主要是就硫磺泉而言,其他温泉,大都无毒(含砒石的温泉除外),即可烹茶,洗浴亦好。
-
营养不良性水肿
营养不良性水肿(alimentaryedema)是指营养不足(多为蛋白质缺乏)所引起的一种全身性水肿。分原发和继发两类。原发者见于食物的长期缺乏,继发者见于因病导致营养素摄入不足,消化吸收障碍以及排泄或丢失过多等。
-
齿痕舌
齿痕舌是指舌体边缘凹凸不齐,留有被牙齿压迫的印迹的舌象。多见于脾阳虚,水湿不化或血气双亏。
-
身痛
身痛为症状名。即周身疼痛。可见于伤寒、中暑、湿痹、痛痹等病。
-
病理性混合呼吸音
病理性混合呼吸音是指在正常应为肺泡呼吸音的听诊部位听到的混合呼吸音。见于支气管肺炎、大面积的肺结核等。
-
硬币叩击音
硬币叩击音是指将硬币平压在被检查者前胸中部,用另一硬币叩击,同时将听诊器体件放在被检查者同侧背部的对应部位,若听到一种带有金属单调的鼓音,称为硬币叩击诊阳性。硬币叩击音见于气胸。
-
用力肺活量
用力肺活量(forcedvitalcapacity)是指最大吸气至肺总量位后,以最快的速度所能呼出的全部气量。记作FVC。反映较大气道呼气期的阻力。用力肺活量下降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等。
-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
最大呼气中段流量(maximummidexpiratoryflow)是指从用力肺活量曲线上,计算获得用呼出肺活量25%~75%的平均流量。记作MMEF或MMF。最大呼气中段流量下降反映小气道阻塞,见于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支气管炎等。
-
日华子诸家本草
《日华子诸家本草》为本草著作。二十卷。通称《日华子本草》,古文献中亦有简称《日华子》者。日华子撰。掌禹锡称此书“开宝中四明人撰,不著姓氏”。原书已佚,部分佚文见于《证类本草》等书中。
-
古今录验方
《古今录验方》为书名。50卷。唐·甄立言撰(《旧唐书·经籍志》题甄权撰)。原书已佚,其中部分佚文见于《外台秘要》、《医心方》等书。
-
天然不泽
天然不泽诊断学术语。指面色枯槁无华,见于慢性病的重病容。是气血亏损,胃气衰败之象。《灵枢·决气》:“血脱者色白,夭然不泽,其脉空虚,此其候也。”
-
痰血
痰血证名。指痰中经常带血。《不居集》卷十三:“痰血,咳咯唾皆有之,兼顾血屑、血丝、血点是也。”多见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多种肺部感染。参见咳血、咯血、唾血等条。
-
色悴
色悴为症状名。面色憔悴无华。为慢性病容,系久病脏腑气血耗伤所致。多见于慢性病。
-
强上
强上证名。指颈项肌肉拘急而呈上仰状。《素问·脉解篇》:“强上引背者,阳气大上而争,故强上也。”多见于痉病、高热患者。
-
流珠形
流珠形小儿指诊法十三指形之一。指纹只一点红色见于风关,主饮食所伤,内热欲吐或肠鸣自利。
-
两胁下痛
两胁下痛证名。两侧胁肋下疼痛。由气滞痰凝瘀阻所致。亦可见于肝咳、肝燥,《素问·咳论》:“肝咳之状,咳则两胁下痛,甚则不可以转。”详见胁痛、胁下痛条。
-
精髓枯淋症
精髓枯淋症淋证之一。多因气血虚衰,精髓干枯所致(见罗应章《经验医案·溲淋》。多见于老年体弱者,症见小便滴沥不断,其痛难忍。治以干茯汤。参见淋条。
-
沉寒痼冷
沉寒痼冷病证名。寒邪久伏于里之阴证。又称内有久寒。多见于素体虚弱,或久病机能衰退的慢性病。
-
促集行为
促集行为见于蚁等社会性昆虫,为催促同伙趋赴增援的行为。在搬运食物或向新巢迁移的个体(工蚁,通过路标信息素对同伙产生的促集行为。有时为其他工蚁咬住腹端而直接被带着前去,还有的抱着送去。
-
白滑半边舌
白滑半边舌指白滑苔见于舌之一侧的舌象。可见于半表半里之少阳证;或痰饮壅盛于肺。少阳证用和解法;痰饮内停用温肺散寒法(见《伤寒舌鉴》)。
-
粪便酵母菌
概述:粪便酵母菌检查,大便常规中的一个项目,大便中检出酵母菌无临床意义。粪便酵母菌正常值:常见。粪便酵母菌临床意义:粪便中的酵母菌为卵圆形,以出芽或短链状排列。常见于正常粪便中,更多见于肠发酵的粪便内。
-
骑竹马灸法
骑竹马灸法为灸法之一。是一种特殊类型的瘢痕灸法。该法最早见于东轩居士《卫济穴书》。指在骑竹马穴施灸以治疗外科痈疽病的方法。
-
王瘖
王瘖见于出土战国古玺。据考证系王姓医人,专治瘖(喑)而口不能言者,故玺文上标姓氏,下标所专治病。
-
正虚邪恋
正虚邪恋指正气已虚,余邪未尽的状态,由于正气难复是主要矛盾,致使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正虚邪恋病变多见于疾病后期,且往往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等。
-
睡梦性虚构症
睡梦性虚构症临床最多见,它是和记忆障碍密切联系的内容荒谬、变幻不定、丰富多样化。多见于酒精中毒性精神病、老年性痴呆以及其他脑器质疾病。
-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
时间感知综合障碍即对时间体验的感知综合障碍,是一种伴有识记体验的感知障碍。患者对首次接触的新事物似乎有一种早已体验过的熟悉感,为似曾相识症;相反,对原来早已熟悉的事物却感到陌生,称为旧事如新症。多见于癫痫。
-
神秘体验
神秘体验(mysticalexperiences)主要见于精神分裂人格,表现多种多样,如奇迹体验、预兆体验、预定调和体验、疯狂体验、离心影响体验等。
-
强制性哭笑
强制性哭笑是指既无外界诱因,又无相应的内心体验,患者突如其来的不能控制地强哭或强笑的现象。同时具有奇特的愚蠢的面部表情。多见于脑器质性精神病。
-
梦呓
梦呓俗称说梦话,指在睡眠中说话、歌唱或哭笑,如与之对话,偶可作简短对答,多发生于NREM睡眼相中,各年龄组均可发生。多见于神经质儿童或具有遗传素质的成人。
-
交替人格
交替人格指患者在不同时间内,可表现为两种完全不同的个性特征和内心体验。这两种不同的人格可以交替出现。它属于自我同一性障碍。多见于癔症。
-
嫉妒妄想
嫉妒妄想又称不贞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爱人对他不忠实而另有外遇,因而跟踪或监视其爱人的活动。多见于更年期精神病、精神分裂症、酒中毒患者。
-
不贞妄想
嫉妒妄想又称不贞妄想。患者坚信自己的爱人对他不忠实而另有外遇,因而跟踪或监视其爱人的活动。多见于更年期精神病、精神分裂症、酒中毒患者。
-
感应性妄想
感应性妄想指某一精神状态基本正常者因经常接触对其具有影响的精神患者,而逐渐同情和同意该患者的妄想。一旦将两者隔离,感应性妄想亦迅速消失。见于感应性精神病。
-
非真实感
非真实感又称为现实解体。患者对客观事物的印象不生动,不明显及模糊不清,常有如隔帷缦,虚无飘渺及缺乏真实感。多见于抑郁症。
-
现实解体
非真实感又称为现实解体。患者对客观事物的印象不生动,不明显及模糊不清,常有如隔帷缦,虚无飘渺及缺乏真实感。多见于抑郁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