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安
《素问·至真要大论》:“胸胁胃脘不安。”《素问·疟论》:“阳未并阴,因而调之,真气得安。”《灵枢·顺气一日分为四时》:“日中人气长,长则胜邪,故安。”《灵枢·根结》:“枢折即骨丝而不安于地。”《素问·脉要精微论》:“诸痈肿筋挛骨痛,此皆安生?”《素问·上古天真论》:“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两静汤
处方:人参1两,生枣仁2两,菖蒲1钱,白芥子3钱,丹砂3钱,巴戟天1两。功能主治:惊悸。用法用量:水煎服。连服4剂,惊者不惊,而悸者亦不悸也。各家论述:此方多用生枣仁以安其心,用人参、巴戟天以通心肾,心肾两交,则心气通于肾,而夜能安,肾气通于心,而日亦安也。摘录:《辨证录》卷四
-
熔封
熔封一般指将玻璃安部在火焰加热下熔融封口的过程。安瓿熔封要求严密不漏气,安瓿顶部圆整光滑。安瓿封口的方式有两种:一为拉封,一为顶封。顶封速度快,机器封口多采用项封。熔封中要注意调节火焰,火焰太大易引起小泡,火焰太小不易封严。
-
经前腹痛吐血
经前腹痛吐血病证名。见《傅青主女科》卷上。指妇人经行前一二日忽然腹痛而吐血。乃肝气不顺、上逆所致,血随气上逆则为吐血,气安则血安。治宜顺气平肝兼行纳气之法。用顺经汤。
-
厥痛
厥痛病证名。指妊娠心痛。见《胎产合璧》:“孕妇心痛,乃风邪痰饮交结,或肝气不畅,若伤于络则乍作乍安,名曰厥痛。若胎动下血,乃伤触子脏也,用安胎散或火龙散、手拈散,轻者砂仁一味,煎汤服,气调自安。”
-
蹻脉
蹻脉阴蹻脉和阳蹻脉的合称。《灵枢·脉度》:“蹻脉安起安止?”又“蹻脉有阴阳…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不当数者为络也。”指蹻脉有阴蹻、阳蹻的区别,男子以阳蹻为经,阴蹻为络;
-
五气朝元
五气朝元气功内丹术术语。一指五脏真气聚于上丹田。《性命圭旨》:“盖身不动,则精固而水朝元;真性寂,则魂藏而木朝元;妄情志,则魄伏而金藏元;四大安和,则意定而土朝元。《金丹四百字·序》:“以眼不视而魂在肝,耳不闻而精在肾,舌不声而神在心,鼻不香而魄在肺,四肢不动而意在脾,故名曰五气朝元。”
-
麋角霜丸
制备方法:上为末,以枣肉为丸,如梧桐子大。
-
α-普洛丁
药品说明书:别名:α-普洛丁;安侬痛,阿那度尔,安那度尔,甲替啶外文名:Alphaprodine,α-Prodine,Nisentil,Prisilidene适应症:用于需短时止痛(镇痛起效比吗啡迅速,皮下注射5min即见效),如小手术时以及手术后的止痛,又可与阿托品合用于胃肠道、泌尿道等平滑肌痉挛性疼痛的止痛。2.有眩晕、无力、多汗等不良反应。
-
人造甜味添加剂
人造甜味添加剂食品中的甜味不仅源于蔗糖等天然甜味物质,还来源于添加的多种人工合成甜味剂,如阿斯巴甜、安赛蜜、甜蜜素和糖精等。阿斯巴甜:阿斯巴甜的化学名称为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目前许多国家也批准甜蜜素作为食品添加剂。糖精的甜度可达蔗糖的500倍,但有较强的后苦味。
-
小儿虫吐
小儿虫吐病证名。胃肠失调,或发高热,或驱虫不当,均能令虫不安,使蛔虫上窜,吐虫及呕吐清稀涎沫,腹胀痛。治宜安蛔降逆,用乌梅丸煎服。体弱用安蛔理中汤,或左金丸。
-
安蕨属
中文名安蕨属拼音名anjueshu拉丁名Anisocampium中国植物志03(2):74属下物种安蕨、华东安蕨
-
五行神验丸
《圣济总录》卷三十五:方名:五行神验丸组成:淀花2两(东方),桂1两(南方),干姜1两(西方),巴豆1两(北方),硫黄1两(中央),麝香少许。制备方法:上6味,将5般药置盘内,于中庭露7夜,至5日,将巴豆去壳,汤煮30-50沸,捣研余药为散,入麝香,以薄面糊调淀花末为丸,如樱桃大,丸了焙干,于盒内盛,不得触污。
-
亚硝酸辛酯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作用与用途类似于亚硝戊酯,但毒性较小。用量用法:吸入:每次0.2~0.1ml。规格:吸入剂(小安瓿):每支1%(0.2ml)。
-
陈艾丸
处方:蕲艾1-2斤(每岁端午日采,愈久愈良)。制法:取叶为炷。或加麝香末,木香末、雄黄、搓成丸。功能主治:疮毒纯阴,平塌顽麻。用法用量:安蒜上灸之,名“药艾丸”。摘录:《医学心悟》卷六
-
雕胡饮
处方:茭菱细根3-4两。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虚劳咳嗽,吐血吐脓。用法用量:好陈酒煮服,每日1-2次,半月全安。虽垂危者,亦可用之。摘录:《中国医学大辞典》
-
罐灰散
处方:粪堆里破瓦罐耳。制法:上净洗,于灶心掘坑,安在坑中,烧3日令捻得碎,细研。功能主治:瘰疬疮口,脓水不止。用法用量:干掺疮上。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二六
-
金花一圣散
处方:川乌头(去皮脐)、川芎、白芷各等分。制法:上为细末。功能主治:头风。用法用量:每服1字。先用葱青3-4寸,薄荷3-4叶,安于盏内,同药食后点服。摘录:《魏氏家藏方》卷二
-
朱鸡蛋
《仙拈集》卷三:组成:朱砂1钱,鸡蛋清3个。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生服。死胎即出,未死立安。制备方法:搅匀。
-
抑上补下方
《会约》卷九:方名:抑上补下方组成:桔梗3钱,枳壳2钱,甘草1钱,半夏1钱半。主治:上盛下虚,哮喘痰盛,两尺脉大而软。用法用量:煎汤送下八味地黄丸1两。数服自安。
-
芡莲丹
《辨证录》卷四:方名:芡莲丹组成:人参3钱,茯苓3钱,玄参3钱,熟地3钱,生地3钱,莲子心3钱,山药3钱,芡实3钱,甘草1钱。主治:心肾不交,昼夜不能寐,心甚躁烦。用法用量:水煎服。4剂安。
-
神乌散
《卫生总微》卷六:方名:神乌散组成:腊月乌鸦1个(全),朱砂半两。主治:小儿暗风痫。用法用量:每服1钱,麝香酒调下,每日3次。连服10日愈。制备方法:将朱砂填入乌鸦口内,以麻缠乌嘴安瓶内,盐泥固济,用木炭一秤半煅1夜,取出为末。
-
神曲酒
《得效》卷三:方名:神曲酒组成:神曲1块(约如拳大)。主治:闪挫腰痛;食积腰痛。用法用量:上烧令通赤,好酒2大盏,淬酒便饮令尽。仰卧少顷即安。
-
神授方
《医统》卷七十九:方名:神授方组成:鲜生地黄2斤,糟姜瓜旧槽1斤,生姜4两,赤小豆半斤。主治:伤筋闪骨痛甚。用法用量:同炒热,以帛裹罨伤处,夹缚定,不3日而安。制备方法:上捣烂。
-
桑白皮沐头方
《外台》卷十六引《删繁方》:方名:桑白皮沐头方组成:桑白皮2升(细切)。功效:安发生发润发。主治:脉极虚寒,鬓发堕落。用法用量:上以水淹渍,煮5-6沸,去滓,洗沐鬓发,数数为之。
-
猪脂枕耳方
《圣济总录》卷 一五:方名:猪脂枕耳方组成:猪脂1片,猪肉1片。主治:蚁入耳。用法用量:将诸脂煎猪肉令香,安耳孔边。枕睡即出。
-
掌中散
《普济方》卷三九四:方名:掌中散别名:掌中金组成:白豆蔻14个(去壳),甘草1两(半生半炙),缩砂仁14个。主治:小儿乳食即吐下,不能水乳者。用法用量:逐旋安掌中,令儿干噉,小儿干掺口中。制备方法:上为末。附注:掌中金(《准绳 幼科》卷七)。
-
麝香杏仁散
《宣明论》卷十一:方名:麝香杏仁散组成:麝香少许,杏仁不以多少(烧存性)。主治:妇人阴疮。用法用量:如疮口深,用小绢袋子2个,盛药满,系口,临上药,炙热,安在阴内。立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二〇四胃药
二〇四胃药即安胃片,为经验方。见《中药制剂手册》。组成为延胡索(醋炙)7.5kg,枯矾粉39kg,乌贼骨粉22.5kg,蜂蜜15kg,淀粉6kg,硬脂酸镁240g。制成片剂,每片重6g,每次服五至七片,食后一小时温开水送服,每日三至四次。功能安胃止痛。治胃及十二指肠溃疡。
-
硫黄灸
硫黄灸为灸法的一种。用于治疮疡久不愈合形成瘘管者。见《外科精义》灸疗疮肿法:“硫黄一块,可疮口大小安之,别取少许硫黄于火上烧,用钗头挑起,点硫黄令着三五遍,取脓水干为度。”
-
精神内守
精神内守指精神内存,即精无妄伤,神无妄动。以保持充沛的正气,从而抗拒病邪的伤害。《素问·上古天真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
-
紧脉
紧脉为脉象之一。指脉来绷紧,状如牵绳转索的脉象。紧脉主寒、痛、宿食。《濒湖脉学》:“紧为诸痛主于寒,喘咳风痫吐冷痰,浮紧表寒须发越,紧沉温散自然安。”
-
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
国家医院感染管理医疗质量控制中心挂靠于国家卫生健康委医院管理研究所,负责人徐笑。
-
肋毛蕨属
中文名肋毛蕨属拼音名leimaojueshu拉丁名Ctenitis中国植物志06(1):2属下物种波边肋毛蕨、察隅肋毛蕨、长柄肋毛蕨、粗柄肋毛蕨、顶囊肋毛蕨、耳形肋毛蕨、梵净肋毛蕨、钙岩肋毛蕨、贡山肋毛蕨、贵州肋毛蕨、海南肋毛蕨、红棕肋毛蕨、虹鳞肋毛蕨、尖齿肋毛蕨、截头肋毛蕨、靠脉肋毛蕨、阔鳞肋毛蕨、亮鳞肋毛蕨、密羽肋毛蕨、
-
设防心理
在两个人独处的时候,我们不时地会有些防范心理;在人多的时候,你会感到没有自己的空间,自己的物品是否安在;你的日记总是锁得很紧,这是怕别人夺走你的秘密。这种设防心理在交往过程中会起到一种负面作用,它会阻碍正常的交流。
-
经络经穴溯定仪
经络经穴溯定仪,针灸仪器名。种类很多,但其主要组成部分均由电源、电流计(微安表)、控制电量的可变电阻和接触人体的两个电极等组成。测辨脏腑经络功能时,主要通过原穴、井穴及背俞穴进行;探测穴位位置则以皮肤电阻大小为标志,电阻小处即为穴位。
-
复方维生素
药品说明书:成分:每2ml注射液维生素A棕榈酸酯2500iu,维生素D200iu,醋酸维生素E15mg,维生素K12mg适应症:维生素A、D、E、K的肠外补充。用量用法:2ml静滴。注意事项:肝肾功能异常及过敏体质者慎用。药物相互作用:勿与双香豆素类抗凝药合用。规格:注射液2mlx2安瓿。
-
肝安注射液
药品说明书:适应症:对肝昏迷有较好的苏醒作用,据报道,肝安干糖浆治疗肝性脑病(肝昏迷)的显效率为80%,有效率20%,总有效率为100%。用量用法:静滴:常用量每次250-500ml,每日1-2次,应滴入10%葡萄糖液250-500ml。规格:针剂:250ml、500ml。
-
安蛔丸
处方人参、白术、干姜、甘草、川椒、乌梅。功能主治理中安蛔。主摘录《金匮翼》卷七
-
川芎煎
处方:老大芎不拘多少。功能主治:风痹,骨节痛。用法用量:上药磨汁煎服。1盏2盏即安。摘录:《十便良方》引《鸡峰》(见《永乐大典》卷一三八七九)
-
葱青散
别名:葱蜜散处方:葱青、蜜。制法:葱青刮去涎,对停入蜜,调匀。功能主治:诸痔。鱼口便毒,不论已成未成。用法用量:葱蜜散(《梅氏验方新编》卷七)。临床应用:《奇效良方》引唐仲举云:常有一吏人苦痔漏,渠族弟亲合与之,早饭前敷,午后来谢,拜于庭下,云疾已安矣。
-
吴尚先
简介:吴尚先为清代医学家。名樽,又名安业,字师机。浙江钱塘人。专注外治法治病,很受群众欢迎。学术贡献:他吸取前人和古典医籍中有关外治的论述,结合本人的临床经验,写成外治专著《理瀹骈文》,系统总结了我国的外治疗法。
-
粉姜散
处方:粉、干姜。制法:上为末。功能主治:小儿急中卒风不语。用法用量:安少许在舌上,时时用之,立效。摘录:《普济方》卷三六六
-
黄柏竹沥膏
处方:苦竹1截(入黄柏皮,塞竹内,令柏满)。制法:上用砖对立,置竹子上,两头安净器,以火于下烧,候滴沥尽,收之。功能主治:远年障翳。用法用量:以钗股点入眼中。摘录:《永乐大典》卷一一四一三引《仁存方》
-
蜡纸角方
处方:蜡纸1张。功能主治:耳聋。用法用量:上剪为4片。每1片,于箸上紧卷,抽却箸,以蜡纸卷子安耳中,燃之,待火欲至耳,急除去,当有恶物出在残纸上,日1角之。角了以蜡塞定。摘录:《圣济总录》卷一一四
-
外灸方
《外科大成》卷二:组成:良姜、防己各等分。主治:风寒湿气,腰脚疼痛。用法用量:安痛处,铺艾灸之。以痛至不痛,不痛至痛为度。制备方法:上为末,捣大蒜和为饼。
-
仙人饭
《摄生众妙方》卷二:组成:黄精。功效:补中益气,安五脏,润心肺,轻身延年。用法用量:将瓮去底,釜上安顿,盛黄精令满,密盖蒸之,候气溜,取出晒干,如此9蒸9晒,凡生时有一石,熟有3-4斗方好。蒸之不熟,则刺人咽喉,既熟晒干,食之甘美。
-
芸苔熨方
方出《千金》卷二十二,名见《圣济总录》卷一二九:组成:芸苔。主治:瘰疽似痈而小有异,今日去脓了,明日还满,脓如小豆汁者。用法用量:上熟捣,湿布袋盛之,埋热灰中,更互熨之,即快得安,不过再三即愈。附注:本方方名,《普济方》引作 芸苔熨散。
-
枳实熨方
《圣济总录》卷十一:方名:枳实熨方组成:枳实(生用)8两。主治:风白疹。用法用量:上捣碎,以醋浸令浥浥,炒热,用熟帛包裹,熨疹上,冷即易。分作2包子,更相炒熨尤佳。主治:积冷下痢脱肛。用法用量:在石上磨令滑泽,钻安柄子,蜜涂炙令暖,熨之,冷更易之,肛缩入即止。
-
顺胎和气饮
《大生要旨》:方名:顺胎和气饮组成:当归2钱,白术1钱5分(炒),大腹皮8分(豆汁浸,水洗4次,净)。功效:顺气和中,扶脾安胃。妊娠9月预防难产。用法用量:水煎服。《宋氏女科》:方名:顺胎和气饮组成:当归、白术、条芩、滑石、苏梗、芍药、大腹皮。功效:妊娠养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