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时令
时令①指每一季节的主要气候。②古时按季节制定的关于农事、医事等政令。
-
亚硒酸钠
药品说明书:药理作用:主要成分为亚硒酸钠,另含有与硒协同作用的维生素E。实验证明,较高浓度的亚硒酸钠能促进细胞DNA的增殖活性,延缓细胞衰老。适应症:临床用于防治癌症、高血压、冠心病、心肌炎、克山病、大骨节病等用法用量:口服:亚急性和急性克山病高发地区,每年发病季节前2-3个月开始服药,每周1次,1-5岁,0.5mg;
-
论勇
《论勇》为《黄帝内经灵枢》篇名。本文论及勇敢与怯弱的性格,故名。首先论述人体的皮肤色泽不同,因而在每一季节中受病的情况也不同。同时,进一步论述了勇敢与怯弱的不同性格与心肝胆等内脏功能盛衰有关。
-
时邪
时邪泛指与四时气候相关的病邪,是季节流行病致病因素的统称。
-
每年至每月必病目
每年至每月必病目病证名。系指目病有每年至某个季节复发规律的病证。古人认为与六气主岁有关。见清·王子固《眼科百问》。
-
五养
五养养生术语。古代养生家依据“因时制宜”的原则,以五脏养生与季节相配合,认为春天宜养脾,夏天宜养肺,秋天宜养肝,冬天宜养心,四季都宜养肾,谓之五养。
-
热无犯热
热无犯热热令季节不要违背慎用热性药、食的原则,亦即热季慎用热药之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热无犯热,寒无犯寒,从者和,逆者病。”
-
李中立
李中立明代医家。字土强,号正字,雍丘(今河南杞县)人。精于医,尤对本草有深刻研究,尝著《本草原始》十二卷,并有附图。对药物之生态、性味、采收季节、药材之特征等,多所研究,其附图多据原物写生绘成,有实用价值。
-
攻里不远寒
攻里不远寒治疗学术语。系一种用药法则。指里实热证需用寒凉攻下药时,虽值寒冬季节,亦可用。《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王冰注:“汗泄故用热不远热,下利故用寒不远寒,皆以其不往于中也。如是则夏可用热,冬可用寒。”
-
发表不远热
发表不远热为用药法则。指表寒证需用辛温药发汗,虽值炎热季节,亦不必避忌。《黄帝内经素问·六元正纪大论》:“发表不远热,攻里不远寒。”王冰注:“故发汗者,虽热生病夏月,及差亦用热药以发之。”
-
垂直迁移
垂直迁移指生物沿垂直方向的迁移,是相对于水平迁移而言。例如浮游生物的昼夜迁移,鱼类的季节性的深浅迁移,以及昆虫在山岳地区所作的季节迁飞等,都是这方面的实例。
-
苦瓜楞
苦瓜楞是指三伏季节产的一种鹿茸(白鹿)表面形成的楞状突起,形同苦瓜果实的表面突起,称苦瓜楞。
-
萌发期
萌发期(germinationperiod)是指植物发芽的阶段。与某些药物最佳采收季节有关。
-
时间定向
时间定向指一个人对当时的钟点,上午或下午,白昼或夜晚,星期的目数,日期,月份,季节,年份等的认识能力。
-
混合性哮喘
混合性哮喘(mixedasthma)是指在哮喘长期反复发作过程中,由于感染、过敏、药物以及神经精神等多种因素相互影响,使哮喘症状表现不典型或混合存在的病态。混合性哮喘症状表现复杂,可长年发作,无明显的缓解季节。
-
北极荒漠
北极荒漠指高纬度或亚恒雪带附近发展起来的由低温形成的荒漠。多数是多年生草本植物,也有极少数是木质茎的。多为匍匐状、莲座状、团块状的植物。生长期仅限于盛夏季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