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脉因证治
概述:《脉因证治》为综合性医书。旧题元·朱丹溪撰。主要内容:本书介绍各科临床病证凡70篇,各证论候的次序先后为脉诊、病因、证候及治法,故名。本书系采集《丹溪心法》、《活法机要》、《格致余论》等书的有关内容编辑而成,而非朱氏之作。现存版本:现存最早为清乾隆年间刻本,前有缪遵义所撰序文,现存多种清刻本。
-
四部总录医药编
《四部总录医药编》为医书目录工具书。3册,丁福保、周云青编。本书是《四部总录》一书中有关医药书目部分的单印本。作者收录各种目录学著作中撰有书目提要的现存中医古书(其书虽存,但无书目提要的不收)共1500余种,加以分类汇编。书末附有现存医学书目总目、现存医学丛书总目及书名索引等。1955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
-
外科枢要
概述:《外科枢要》为外科著作。明·薛己撰。刊于1571年。主要内容:卷一载疮疡诊候辨证共21论;三以病证为纲,分论全身各部疮疡共30余病的证治,并附验案;卷四总列疮疡各证治疗方剂。现存版本:现存三种明刻本等。现有《薛氏医案》本。
-
伤寒百证歌
概述:《伤寒百证歌》为伤寒著作。宋·许叔微撰。主要内容:许氏将《伤寒论》中证候等内容编列为100种,用七言歌诀予以阐析,并引据古典医籍详予注释,加深读者对所论诸证的认识。此非深研《伤寒论》精髓得其蕴义者莫能为。现存版本:现存元刻本、多种清刻本、石印本及《十万卷楼丛书》本。
-
证治准绳
概述:《证治准绳》中医临床医学丛书。一名《六科证治准绳》。明·王肯堂撰。刊于1602年。包括《证治准绳·杂病》八卷,《证治准绳·类方》八卷,《证治准绳·伤寒》八卷,《证治准绳·疡医》六卷,《证治准绳·幼科》九卷,《证治准绳·女科》五卷。现存版本:现存初刻本,多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影印本。
-
本草经疏辑要
《本草经疏辑要》为药物学著作。刊于1809年。本书现存的清刊本附有朱紫垣《痘疹》1卷,吴氏自撰《集效方》1卷,共10卷。内容系据缪仲醇《本草经疏》的内容,撷其精要,并作了适当的调整和增补。卷2石金、土、水部。卷7禽虫介鱼部;
-
集验背疽方
概述:《集验背疽方》为中医外科专著。宋·李迅撰于1196年。主要内容:书中介绍了背疽的主证兼证及其鉴别、诊治。并收多种经验药方。现存版本:《集验背疽方》原书已佚,现存本为清代修《四库全书》时从《永乐大典》中辑出者。现有《三三医书》本。
-
(鱼孚)溪陆氏医述
即《要药选》(陆咏媞辑)、《用药禁忌书》(陆循一辑)、《外候答问》(陆晋笙辑)、《病症辨异》(陆成一辑)、《(鱼孚)溪单方选》、《(鱼孚)溪外治方选》、《重古三河间医案》(以上三书均为陆晋笙辑)、《(鱼孚)溪医案选摘要》)(陆咏xx辑)、《景景医话》附《医话录旧》(陆晋笙辑)。
-
针灸素难要旨
又名《针灸要旨》《针灸节要》。明·高武撰。除高氏本人有个别按语外,没有更多的解释与发挥。主要内容:《针灸素难要旨》内容系选取《内经》《难经》等有关针灸文献,删繁就简,分类编次而成。着重罗集了九针、刺法、补泻、经脉、俞穴等原文,探溯针灸学术本源。现存版本:现存清刻本等。1959年上海科技出版社出版。
-
难经经释
概述:《难经经释》为医经著作。清·徐大椿撰于1727年。主要内容:徐氏注释《难经》以《内经》理论为本,阐发《难经》义理及其学术渊源,颇有参考价值。但作者提出“《难经》之必不可违乎《内经》”的观点未免失之偏激。现存版本:现存多种清刻本、1985年浙江科技出版社铅印本。
-
黄帝内经明堂
《黄帝内经明堂》为书名。《黄帝内经明堂类成》为书名。隋唐间杨上善撰注。十三卷,现存一卷。书中将古代《明堂孔穴》一书,以十二经脉及奇经八脉为纲领,分类加注,其中十二经脉各一卷,奇经八脉合一卷。现存有手太阴肺经一卷。本书体例按经脉循行次序排列孔穴,对各穴名义均作了解释,是一部循经考穴的早期著作。
-
灸法图残卷
《灸法图残卷》为书名。我国甘肃省敦煌县千佛洞发现的古代书卷之一。为唐代写绘本。是现存最早的灸疗图谱专书。本书以图代文,简明通俗,反映当时的灸疗经验,记载着一些现存针灸书中未见的穴名。
-
医方论
清·费伯雄撰。主要内容:《医方论》系根据汪昂《医方集解》中的方剂次序,删去原书各方的主治与注文,然后逐方予以评述。作者评述诸方大多能评得其纲纪,具有较强说服力,除临床上肯定的方剂外,对原书中一些选用不当的方剂明确地阐述了个人看法,颇多可取之处。现存版本:现存初刻本等多种清刻本、石印本等。
-
伤寒九十论
概述:《伤寒九十论》为伤寒著作。宋·许叔微撰。主要内容:本书记载许氏经治医案90例,并以《内经》、《难经》、《伤寒论》等医籍结合作者个人的见解加以剖析,论述精要。作者于此书中提出“十剂”的方剂理论,对后世有深远影响。现存版本:现存几种清刻本及《中国医学大成》本等。
-
本草乘雅半偈
概述:《本草乘雅半偈》为药物学著作。明·卢之颐撰。主要内容:作者在其父卢复《本草纲目博议》一书的基础上,增补撰成《本草乘雅》。本书取《神农本草经》中的药物222种,后世收载的药物143种,共365种。每药在引录古说之后,均注以核、参及先人云等项目,广泛讨论了药性的理论及制药、用药等法。
-
良朋汇集经验神方
《良朋汇集经验神方》医方著作。清·孙伟撰。刊于1711年。本书是验方汇编,内容包括临床各科。分为中风、伤气、中寒、瘟疫等132门,载方约1600余首。现存刊本另有四卷本、六卷本和十卷本,内容大致相同。
-
杂疫证治
《杂疫证治》为温病著作。清代作品。不著撰人(或题清·刘一明辑),撰年不详。所谓“杂疫”,亦即广义的瘟疫。此书主要根据《松峰说疫》、《敬信录》等书记载,论述杂疫72证证治。治法包括方药、外治、针灸等,其中不乏方士口授、村老传闻的民间效方和疗法,可供临床参阅。现存三种清刻本和罗礼堂铅印本。
-
慎柔五书
《慎柔五书》书名。明·胡慎柔撰。初刊于1636年。现存系经清·石震校订本。内容包括:师训第一,医劳历例第二,虚损第三,痨瘵第四及医案第五,共五篇,具有丛书性质。其内容以内科虚损类疾病为主,兼及其他杂病的证治。其学术思想系本李杲《脾胃论》学说,其治疗方法亦以保护脾胃为主。现存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白喉全生集
概述:《白喉全生集》为书名。清·李纪方撰。主要内容:书中将白喉分为寒证、热证、寒热错杂证等三大纲,并对白喉的诊治、兼证、坏证、妇人白喉、小儿白喉,分别介绍其治疗方药及针灸等。内容简要,切于实用。现存版本:解放后有排印本(与《时疫白喉捷要》合刊)。现存几种清刻本,1917年萧山合义和印书局铅印本。
-
傅青主男女科
《傅青主男女科》医学丛书。清·傅山著。刊于1827年。包括《傅青主男科》、《傅青主女科》(附:产后编》。其中《傅青主女科》流传较广。各详专条。现存几十种清刊本。
-
古书医言
《古书医言》为医论著作。四卷。日本·吉益为则撰于1773年。本书集录汉以前38种中国古书中有关论医的内容,并加以评述。现存多种日抄本及《皇汉医学丛书》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黄氏医书三种
《黄氏医书三种》医学丛书。清·黄元御撰。刊于1872-1880年。包括作者晚年三部医著,即《素问悬解》、《灵枢悬解》和《难经悬解》。现存多种清刻本。
-
产科心法
《产科心法》为产科著作。二卷。清·汪喆撰。刊于1780年。内容分种子、胎前、临产及产后四门,对产科常见病的治疗方药记述较扼要。现存20多种清刻本、几种铅印本。
-
古愚山房方书三种
《古愚山房方书三种》为医学丛书名。清·海阳竹林人辑。刊于1801年。内容为《解毒编》、《汇集经验方》、《怪疾奇方》。现存两种清刻本。
-
丛桂草堂医案
《丛桂草堂医案》为医案著作。袁焯撰于1914年。袁氏辑录治疗验案62条。其中以内科杂病医案为主,案中对病因、病理、辨证论治等作了较详细的记录分析。有上海科技卫生出版社排印本。现存初刻本、珍本医书集成本。
-
产科四种
《产科四种》为产科丛书名。即阎纯玺《胎产心法》、钱氏(佚名)《胎产秘要》、《达生编》及《大生要旨》四种产科著作的合刊本。现存上海江东书局三种石印本。
-
产宝百问
《产宝百问》为产科著作。五卷。原题元·朱震亨纂辑,明·王肯堂订正。本书系书商将宋·齐仲甫《女科百问》更改书名,托名朱氏而予刊行者。现存四种明刻本、及日刻本、清刻本。
-
曹沧州医案
《曹沧州医案》医案著作。二卷。清·曹沧州撰。刊于1924年。上卷为内科杂症;下卷为五官、外科病证。曹氏善治时症,论治多效法于叶天士,现存稿本及初刊本。
-
博物知本
《博物知本》医学丛书。清·尤乘辑。刊于1691年。系《脏腑性鉴》、《经络全书》、《药品辨义》三书之合刊本。参见各该条。现存康熙初刻本。
-
笔花医镜
《笔花医镜》医学门径书。四卷。清·江涵暾(笔花)撰于1824年。卷一总论四诊八纲、伤寒、时疫诸症;卷二内科诸证;卷三儿科;卷四妇科。均先论后方,内容简要,流传较广。现存数十种清刻本。1949年后有排印本。
-
丹溪脉诀指掌
《丹溪脉诀指掌》为脉学著作。清·刘吉人编撰。刘氏选录《脉诀指掌病式图说》中部分论述予以校正,并补充了一部分内容。书中夹有一些糟粕,从而使脉义晦涩不清。后编入《三三医书》中。现存初刻本及《三三医书》本。
-
国医百家
《国医百家》医学丛书。裘庆元辑。裘氏原拟辑医学著作约百种,而实际现存只有七种。计《薛案辨疏》、《叶氏伏气解》、《胎产指南》、《重订幼科金鉴评》、《雪雅堂医案》、《简明眼科学》、《琉球百问》。
-
洄溪医案
《洄溪医案》医案著作。清·徐大椿撰。初未刻印,1855年由王士雄根据抄本编辑并加按语刊行。所收医案以内科杂证为主,治法灵活多变,随证而施,并有不少独到的临床见解,对读者颇多启发。现存多种清刻本。
-
济婴撮要
《济婴撮要》儿科著作。十七卷。清·吴灿撰。刊于1796年。本书系作者搜集多种儿科著作撮其精要而成。书中对小儿病的诊治、推拿法及辨证治疗等作了概括的归纳整理。现存多种清刻本。
-
澹寮集验方
《澹寮集验方》医方著作。十五卷。元·僧人继洪辑。刊于1283年。作者参阅多种医著,辑录其中的验方千余首,分中风、中气、中暑、中湿等48门病证加以归纳和叙述。每门之前均简论病候及用药。现存日抄本。
-
痘科键
《痘科键》痘疹专著。明·朱巽撰。撰年不详。本书对痘疹的理论、辨证、治法、预后、合并症、所用药物及方剂等,都作了较详细的论述。作者以为此书论述全面系统能揭痘科之秘,犹钥匙之启金锁故以键名。现存日刻本、清刻本。
-
华氏按摩术
《华氏按摩术》为书名。1册。杨华亭编,黄竹斋校。本书将小儿推拿的一些手法作了深入浅出的说明,并附图解,其中记载的一些方法多不见于其他同类著作中。可供研究推拿按摩的参考。现存稿本。
-
明堂图
人体经脉图的古称:明堂图为人体经脉图的古称,是古代绘有人体经脉经穴的图像或挂图。《明堂图》:《明堂图》为针灸挂图。题元·滑寿撰,明·吴昆校,清·魏玉麟重刻,共4幅木板刻印挂图。现存乾隆四十七年刻本。
-
痘疹百问秘本
《痘疹百问秘本》痘疹专著。不分卷。清·吴学损刊于1676年。本书以问答体裁将痘疹诊治中的一些经常遇到的问题综括为175问,并逐一作了解答。论述简单,但切于临床实用。现存清刻本。
-
沈杏苑
沈杏苑(1870-1956年)近现代医家。上海浦东人。尝从名医徐建村学医。后精于内外科,全活甚众。1949年后,参加工作,并被聘为上海中医文献研究馆馆员,以其家中所存之藏书二千余册捐赠。著有《药论》一书,现存抄本。
-
八十一难经图解
《八十一难经图解》为书名。又名《扁鹊八十一难经》,一卷。明·聂尚恒注。约刊于17世纪初。聂氏于医理颇精,尝著《医学汇函》,本书即其第二卷,而无单刻本。书中对《难经》的原文作了较简要的注释,每条问难各附一个图解。更附一图以说明之,现存“带月楼”等明刻本。
-
李文敏
李文敏明代医家。履贯未详。尝著有《经验药方》一书,现存于《良方类编》中。
-
雷斅
雷斅为南北朝刘宋中药学家。撰《雷公炮炙论》。履籍欠详,以其所著之《炮炙论》而留名于世。该书又称《雷公炮炙论》、《炮炙方》,为我国现存最早的炮炙专著,奠定我国炮炙学之基础。
-
黄济之
黄济之明代医家。字世仁。浙江姚余人。精医术,著《本草权度》三卷,现存。该书虽名本草,兼备临证各科常见病之脉、因、证、治,并结合心得论述五脏虚实、脉法、脉体升降、经络图等,治法亦简要有效。
-
洪遵
洪遵(1120-1174年)南宋医家。字景严。鄱阳(今江西波阳)人。任翰林学士,兼吏部尚书,乾道六年(1170年)撰《洪氏集验方》六卷,于江淮间流传,为医家所接受。另著《泉志》,为现存最早之钱币学著作。
-
无颌类
无颌类是脊椎动物中仅有的不具两颌的一纲,无真正上、下颌动物的总称。分头甲亚纲和翼甲亚纲,现存的种类,前者有八目鳗目,后者有盲鳗目。脊椎动物除去无颌类,总称为有颌类(Gnathostomata)。
-
韦编
韦编即韦勤甫。韦勤甫为明代医家。履籍不详。崇祯年间曾作《经络笺注》,现存明抄本。
-
韦勤甫
韦勤甫为明代医家。履籍不详。崇祯年间曾作《经络笺注》,现存明抄本。
-
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
《太医院经验奇效良方大全》为书名。简称《奇效良方》。明·董宿辑,方贤续补,杨文翰校正。70卷,现存69卷。刊于明成化六年(1470年)。书中第55卷为针灸门,主要介绍针灸的各种具体操作方法,并首创将“奇穴”单独立节专论。
-
痘疹广金镜录
《痘疹广金镜录》痘疹专著。三卷。清·汪琥撰。约刊于17世纪。本书根据《痘疹金镜录》予以补充修订而成。内容简要实用,主要为痘疹的证治、歌赋及方药。现存清刻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