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悟真篇
《悟真篇》气功内丹术专著。北宋张伯端撰。五言一首,以象太乙;其如鼎器尊卑、药物斤两、火候进退、主客后先、存亡有无、吉凶悔吝,悉备其中矣。本书继承《周易参同契》之学,融儒道释三家内修之说为一炉,详论内丹由初生到丹成之修炼经过与方法,叙述全面、准确,是内丹术重要经典之一。收入《道藏》。
-
婴儿
概述:婴儿出《五十二病方》。初生幼儿·婴儿:婴儿(infant)指出生到12个月龄的儿童。气功、炼丹术语·婴儿:婴儿为气功、炼丹术语。《悟真篇》:“戊己自居生数五,三家相见结婴儿。”一说为药物异名。一说指元神。一说为周天功中运行之真气。《太极祭炼内法》:“婴儿渐登十二层楼,上金阙玉房之中,乃顶门泥丸宫…”
-
一意规中
一意规中气功内丹术术语。规中为丹田异名。即意守丹田。又称一意归中。《悟真篇》:“橐天龠地徐停息,一息规中随后及。”
-
咽津
咽津气功术语。又作咽液。咽口中津液。《悟真篇》:“咽津纳气是人行,有药方能造化生。”《渊鉴内涵·道部养生》:“吞景咽液,饮食自然,身必寿。”咽津有润脏养身之效,又常作为气功内丹术的辅助手段应用。
-
张伯端
张伯端北宋著名道士、气功养生家。后坐累充军岭南,随陆诜自桂林转成都,自谓遇异人授以金液还丹诀,修炼于汉阴山中。所著《悟真篇》为内丹重要经典。另有《玉清金笥青华秘文金宝内炼丹法·丹诀》、《金丹四百字》。收入《道藏》第114册、《道藏辑要》奎集一。又《悟真外篇》、《紫阳真人词》等亦署其名。
-
黄帝阴符经
《黄帝阴符经》著作名。简称《阴符经》。传本有分为《神仙抱一演道章》、《富国安民演法章》、《强兵战胜演术章》之上、中、下三篇者。但多认为系道教修养之术,论涉养生要旨、气功、食疗、精神调养、房中等方面。又《悟真篇》:“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本书注本浩繁,《道藏》第54至58册中,收有二十余种。
-
三尸
三尸养生学术语。又称三虫、三彭、三尸神。谓人体中的三条“虫”,实际为人体内病邪之气的代指。又分上、中、下三尸,各有专名。而上尸好宝物,中尸好五味,下尸好色欲,均与人为祟。故学道养生者当服药辟谷,以灭三尸。《悟真篇》:“杀尽三尸道可期。”
-
炼己
炼己气功内丹术术语。《悟真篇》:“若要修成九转,先须炼己持心。”即筑基。见该条。
-
黄芽
黄芽养生术语。原系外丹家用指丹鼎内所生芽状物,视其为生机方萌之象,又其色黄,故名。内丹家借用,谓先天一气萌生的象征。《悟真篇》:“只因火力调和后,种得黄芽渐长成。”即指入静之中,先天真气渐生渐聚,如同方萌黄芽。又为“药物”的异名,参见该条。
-
大药
概述:大药:1.道家对内丹和外丹的总称;内丹炼成,也称金丹大药。别名:苦桔梗、玉桔梗、大药来源及产地:桔梗科植物桔梗Platycodongrandiflorum(Jacq.)A.DC.的根。性味归经:苦、辛,平。入肺、胃经。功能主治:宣肺,祛痰,利咽,排脓。治感冒咳嗽,痰多不爽,咽喉肿痛,音哑,胸满痞闷,肺痈咳吐脓血。
-
三元
概述:三元:1.人体部位名;《备急千金要方》卷二十八:“头腹足为三元也。”《悟真篇》董德宁注:“三元者,三才也;其在天为日、月、星之三光,在地为水、火、土之三要,在人为精、气、神之三物也。”在内丹术中,炼精化气而成者,叫人元;炼神还虚而成者,叫天元。《性命圭旨》:“一元精固,交感之精自不泄漏;
-
五牙
五牙道教炼养术语。亦称五芽。指五行之生气。《黄庭内景经》:“存漱五牙不饥渴。”《悟真篇·自序》:“如炼五芽之气,服七曜之光。”道教认为服食五行真气,可炼养五脏,延年驻寿。
-
火候
概述:火候:1.煎药的火力;2.炼丹术语;3.气功术语。指炼丹时用火烧炼的程度。指气功练功的程度。《悟真篇·自序》:“不说火候法度,温养指归…”掌握与否火候细则,为内丹炼养成败的关键,故火候被内丹家视为秘中之秘,向来有“圣人传药不传火”之说。火候之要,有活子时、文火、武火、沐浴、六候等之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