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视定若动
定义:视定若动(staticthingseenasmotional)是指以眼外观如常,自视静止不动的物体似有振动或跳动感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定若动的症状:眼外观如常,自视静止不动的物体似有振动或跳动感。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曲(月秋)骱出
曲(月秋)骱出病名。即肘关节脱臼。见《伤科补要》卷二,参见曲(月秋)骱。证治参见手臂出臼条。
-
视物易形
见吴克潜《病源辞典》。是指以眼外观如常,自觉视物失去本来形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物易形的症状:眼外观正常,而视物则改变其正常形态,如视长为短,视直如曲,视物变大,视大为小等。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视正反斜
定义:视正反斜(straightthingseenasoblique),以眼外观如常,视正直物呈歪斜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正反斜的症状:眼外观如常,视正直物呈歪斜状。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视直如曲
定义:视直如曲(straightthingsseenascrookedmetamorphopsia)是指因视衣津液输布失调或血溢络外,导致以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为主要表现的眼病。视直如曲的症状:患眼视正直之物如弯曲之状。参见:参见目妄见、视惑条。
-
伟邦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说明书:药品名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英文名称:CefotaximeSodium/Sulbactam别名:新治菌;Newcefotoxin分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剂型:1.5g,含头孢噻肟钠1g和舒巴坦0.5g。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见头孢噻肟钠和舒巴坦。
-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说明书:药品名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英文名称:CefotaximeSodium/Sulbactam别名:新治菌;Newcefotoxin分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剂型:1.5g,含头孢噻肟钠1g和舒巴坦0.5g。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见头孢噻肟钠和舒巴坦。
-
新治菌
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说明书:药品名称: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英文名称:CefotaximeSodium/Sulbactam别名:新治菌;Newcefotoxin分类:抗生素β内酰胺酶抑制剂剂型:1.5g,含头孢噻肟钠1g和舒巴坦0.5g。头孢噻肟钠/舒巴坦钠的药代动力学:药动学参见头孢噻肟钠和舒巴坦。
-
天才
天才即天(浅)部。约占穴位整个深度的上1/3部位。《金针赋》:“初针刺至皮肉,乃日天才。”参见“三部”:三部指穴位自表皮至筋骨分为三个层次,上(浅)层称天部,中层称人部,下(深)层称地部。
-
嗽玉津
嗽玉津气功术语。又称搅海。即以舌头在口中搅嗽,促进唾液分泌和内分泌功能。《医心方》:“口为华池,中有醴泉,嗽而咽之,溉润脏身,流利百脉,化养万神。”参见“咽津”条。
-
止火
止火气功内丹术术语。谓丹功中停止用意而温养成丹。又特指炼精化气阶段的3手功夫。《还乡集》:“药产则采炼而运周天,随采随运,终至药无可采而止。至此当知止火,以免伤丹。参见“产药”、“采药”、“封炉”、“炼药”等条。
-
命功
命功气功内丹术术语。即修命之功,指养身炼气的功夫。《丘祖全书》:“有为功夫命功也,无为妙道性学也。”参见“性命”、“性命双修”诸条。
-
吞气
吞气气功术语。指服气一类气功功法。《渊冥记》:“吾却食吞气,已九千余岁。”参见“服气”条。
-
十二少
十二少养生学术语。指12种有益于健康的节制情志变化的要求。《养性延命录》引《小有经》:“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行此十二少,养生之都契也。”参见“十二多”条。
-
德
德①天道,谓物得之以生者。指四时气候以及日光、雨露等自然界的正常变化。《灵枢·本神》:“天之在我者德也,地之在我者气也。”参见“德流气薄”。②修养有得于心。见“德全不危”。
-
PPD
1.PPD是纯化蛋白质衍生的结核菌素(purfiedproteinderivativestuberculin)的缩写,参见结核菌素皮内试验。2.PPD是产褥期抑郁症(postparturmdepression)的缩写。
-
鼻用散剂
鼻用散剂的定义:鼻用散剂是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以适当工具吹出粉末的鼻用固体制剂。参见鼻用制剂。
-
鼻用粉雾剂
鼻用粉雾剂的定义:鼻用粉雾剂是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的粉末,用适当的阀门系统喷出粉末的鼻用固体制剂。鼻用粉雾剂为鼻用固体制剂的一种,参见鼻用制剂。
-
鼻用凝胶剂
鼻用凝胶剂的定义:鼻用凝胶剂是指由药物与适宜辅料制成凝胶状的鼻用半固体制剂。鼻用凝胶剂为鼻用半固体制剂的一种,参见鼻用制剂。
-
小壮灸
小壮灸即小炷灸。参见“小炷灸”:小炷灸指用较小艾炷施灸。多用于体质虚弱的患者。《千金方·灸例》:“小弱,炷乃小作之。”
-
马宜甫
马宜甫即马丹阳。参见“马丹阳”:马丹阳为金代道家,著名针灸家。原名从义,字宜甫,又名钰。扶风(今属陕西)人。通经史、医学,尤擅针灸。撰有《天星十二穴治杂病歌》,流传颇广。
-
龙衔素
龙衔素为人名。履籍不详。《隋书·经籍志》载有《龙衔素针经》,书佚。《医心方》中有其引文。参见徐悦:徐悦为南北朝以前针灸家。据《隋书·经籍志》载:编撰有《龙衔素针经并孔穴虾蟆图》三卷,佚。
-
血运
血运即晕针。参见气运:气运即晕针。运,晕也。晕针,古有气运、血运之谓,此其一。《普济方》:“假令针肝经感气运,以补肝经合曲泉之络;假令针肝经血运,以补本经曲泉穴之经。”
-
许直礽
许直礽为现代针灸家。精“子午”“灵龟”之法。吴榷仙曾从学之。参见吴櫂仙:吴櫂仙为现代针灸学家。四川巴县人。曾从许直礽学“子午”“灵龟”之法。重医德,济贫病,善诗文,治学严谨。著有《灵枢语释》《子午流注说难》等书。
-
阴病行阳
阴病行阳为针灸治疗选穴法之一。《难经·六十七难》:“五脏募皆在阴,而俞皆在阳者,何谓也?故令募在阴,俞在阳。”即说明背俞穴可治五脏病证(阴病行阳)。参见阳病行阴:阳病行阴为针灸治疗选穴法之一。即说明募穴可治疗六腑病症(阳病行阴)。
-
陈慕兰
陈慕兰为近代针灸家。四明(今属浙江)人。李培卿之师。参见李培卿:李培卿为近代针灸家。字怀德。上海嘉定人。崇《内》《难》,精针灸,临证重脾胃虚实,治多奇中,针刺手法强调慢针细捻,补虚泻实,自成一家。
-
圆觉
圆觉为清末僧人、针灸家。对针灸、气功颇有心得。曾传其术于黄石屏。参见黄石屏:黄石屏为清末针灸家。名灿。清江(今属江西)人。以针灸鸣世,曾行医邗江(今江苏扬州)。有一女,传其学。
-
胃疟
胃疟病名。亦称食疟。《素问·刺疟篇》:“胃疟者,令人且病也,善饥而不能食,食而支满腹大。”参见食疟条。
-
胸俞
胸俞指胸部第一侧线的腧穴。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参见胸俞十二穴:胸俞十二穴即俞府、或中、神藏、灵墟、神封、步廊。左右共12穴。出《黄帝内经素问·气穴论》。
-
脊梁中央
脊梁中央为经外奇穴名。出《备急千金要方》。与督脊穴同位。参见督脊:督脊为经外奇穴名。见《备急千金要方》。位于第七颈椎棘突与尾骨端连线的中点处。主治癫痫、角弓反张等疾。一般艾炷灸3~5壮,或温灸5~10分钟。
-
湿角
湿角是指日本医学把先针后角的方法,称为湿角。参见针角:针角在针刺的基础上拔罐,故名。针指针刺;角指拔罐。出《姚氏方》。
-
虞觉海
虞觉海为近代针灸家。黄鸿舫之师。参见黄鸿舫:黄鸿舫为现代针灸家。字伊莘。江苏无锡人。学针于虞觉海,后悬壶沪上。针法多宗经旨,善用切、卧、循、压、徐疾、提插等法。
-
满则泄之
满则泄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满”是指邪气盛满。“泄”与“泻”同义。参见盛则泻之:盛则泻之为治则之一。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指对实证宜用泻法,以祛除邪气,促进疾病向愈。
-
酶活性浓度参考物质的特性鉴定
酶活性浓度参考物质的特性鉴定(characterization)简称赋值(valueassignment)。对其特性的鉴定(characterization)过程实际上就是对酶RM赋予酶活性浓度的量值,在“WS/T419—2013参考物质中酶活性浓度的赋值”中,特性的鉴定常简称为赋值。参见[ISO指南35,3.4]
-
太蔟
太蔟为六律中的六阳律之一。参见六律:六律为古代的六个音律。通指黄钟、太蔟、姑洗、蕤宾、夷则、无射六阳律与大吕、夹钟、仲吕、林钟、南吕、应钟六阴律。
-
毛孔
毛孔即汗孔。参见汗空:汗空亦称毛孔、玄府。空同孔。《黄帝内经素问·水热穴论》:“所谓玄府者,汗空也。”
-
健康素养66条
健康素养66条全称《中国公民健康素养——基本知识与技能(2015年版)》,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发布。请参见该条
-
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
定义: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qualitymonitoringofwholebloodandbloodcomponents)是指对全血及成分血进行抽样,并对其质量特性进行检查的活动。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方法: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方法参见WS/T550—2017全血及成分血质量监测指南
-
鹜泄
鹜泄病名。出《宣明论方》卷十。又称鹜溏、鸭溏、鹜泻。《医宗必读·泄泻》:“鹜泄,中寒糟粕不化,色如鸭粪,澄彻清冷,小便清白,附子理中汤。”参见寒泄条。
-
纹入掌中
纹入掌中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向掌中延伸。主病进,多为腹痛。参见诊指纹条。
-
纹如水形
纹如水形见《四诊抉微》。即小儿食指络脉如水字形状。多为脾肺阴伤。参见诊指纹条。
-
纹淡
纹淡诊断学术语。指小儿食指络脉色泽浅淡。主虚证,多为体质虚弱,气血不足。淡红为虚寒,淡青为体虚有风,淡紫为体虚有热。参见诊指纹条。
-
胃虚秘
胃虚秘病名。由胃虚所致大便秘结。见《医述·大便》。《洁古家珍·杂方》:“胃虚而秘者,不能饮食,小便清利。”治用厚朴汤。参见虚秘条。
-
明堂虾蟆图
《明堂虾蟆图》为书名。参见《黄帝针灸虾蟆忌》:《黄帝针灸虾蟆忌》为书名。见《隋书·经籍志》。现存有《黄帝虾蟆经》轴子一卷,似即此书。主要内容是按月的盈亏定出刺灸禁忌的部位。书中插图甚丰。
-
微风
微风病证名。指筋肉不自主地蠕动。《素问·调经论》:“肌肉蠕动,命曰微风。”多因风邪伤卫,亦可由内风所致。参见肌肉蠕动等条。
-
威宁
威宁推拿穴位名。即威灵。参见该条。
-
顽痹
顽痹病名。皮肤肌肉麻木不知痛痒或手足酸痛之症。一作(疒帬)痹。见《诸病源候论·风病诸候》。《医林绳墨·痹》:“久风入中,肌肉不仁,所以为顽痹者也。”参见(疒帬)痹条。
-
旋螺突睛
旋螺突睛病名。出《秘传眼科龙木论》。系指旋螺突起而睛珠亦显突出的疾病。参见旋螺突起条。
-
虚中风
虚中风病名。中风而见手足软弱不能举动,自汗者。《寿世保元》:“中风手足软弱,不能举动,外症自汗者,虚中风也。若手足强急,口眼斜,伸纵痛者,实中风也。”参见虚中条。
-
虚赢痢
虚赢痢病名。出施雯《盘珠集胎产证治》。古人将产后患痢,同时身体羸弱者,称为虚赢痢。参见产后下痢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