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小面积
最小面积(minimumarea,minimalarea)指群落可能发展其特有的组成和结构的最小面积(S.A.Cain等,1959)。例如森林内由高大植物组成的群落或组成种很复杂的群落,其最小面积往往较大,而在草原,多由低矮群落或单纯群落组成,其最小面积较小。最小面积一般是由种数-面积曲线所决定。
-
化合物
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做化合物。化合物的组成一般可用化学式表示。化合物具有确定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不同于其组成元素的性质。化合物中的元素不能用简单的机械方法或物理方法分开,而必须用化学方法才能分离。
-
助听器
助听器的发明:最早的助听器是动物角制的听筒,用来使声音集中。助听器由电源和一个接收器组成,原理与电话接收机相似,主要部件装在一个便携式小盒内,并有耳机与之相连。第一个使用助听器的是英国亚历德拉王后,她在丈夫爱德华七世的加冕典礼上,始终没有离开助听器。微型助听器可装在眼镜架中。
-
天竺葵环带斑病毒
PZSV分类类型:种分类:天竺葵环带斑病毒天竺葵环带斑病毒基本特性:天竺葵环带斑病毒为准等轴对称颗粒,直径25-35nm,作为3个组分沉降。RNA1编码一个108.4kDa的多肽,其中含有1型Mtr的保守序列基元I-III及超家族1Hel的7个同感基元。病毒可经汁液接种传播,自然界由蓟马昆虫传播。
-
组穴
组穴指由两个以上的穴位组合应用而另立新名者。如“四关”,由合谷、太冲组成;“六之灸”,由膈俞、肝俞、脾俞组成等。
-
细肌丝
细肌丝是组成肌节的肌动蛋白丝。生化分析表明细肌丝由三种蛋白组成,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它约占肌原纤维的总蛋白的25%。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所有细肌丝的极性相同,一端与Z线相连,另一端靠近肌节的中心,即()端靠近Z线。另两种蛋白是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
自溶作用
自溶作用(autolysis)细胞、组织死亡后,在无菌条件下,对组成其本身的物质进行分解的现象。这是E.Salkowski(1890)提出的术语,并认为这种分解是由于细胞内溶酶体中的各种酶游离到细胞质中,而作用于细胞组成物质的结果。
-
无小球肾
无小球肾是在肾脏里无肾小球,见于海产硬骨鱼类中的、躄鱼、海马、大杜父鱼等。这种肾脏仅由近位细尿管和收集管组成。在细尿管由分泌的水分、离子和含氮废物等组成尿。
-
PZSV
PZSV分类类型:种分类:天竺葵环带斑病毒天竺葵环带斑病毒基本特性:天竺葵环带斑病毒为准等轴对称颗粒,直径25-35nm,作为3个组分沉降。RNA1编码一个108.4kDa的多肽,其中含有1型Mtr的保守序列基元I-III及超家族1Hel的7个同感基元。病毒可经汁液接种传播,自然界由蓟马昆虫传播。
-
中医方药学
2.同类同名科教书籍。学科名·中医方药学:中医方药学为学科名,即中医方剂学与中药学的合称。参见方剂学:方剂学为学科名。指研究并阐明治法和方剂的理论及其运用的一门学科。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方剂分类,各类方剂的代表方及其组成原则、配伍法度、药物组成和剂量、主治功效、使用方法和禁忌等。
-
测井中子发生器
测井中子发生器(neutrongeneratorforwelllogging)是指由中子管和中子管外接电路组成,中子管外接电路通常由离子源电路和密封加速高压组成。
-
二联管
二联管是常见于特化的细胞结构。二联管是构成纤毛和鞭毛的周围小管,是运动类型的微管,它对低温、Ca2和秋水仙素都比较稳定。组成二联管的单管分别称为A管和B管,其中A管是由13根原纤维组成,B管是由10根原纤维组成,所以二联管是由两个单管融合而成的,一个二联管只有23根原纤维。
-
联会复合体
联会复合体是同源染色体配对联会形成的一种梯状结构,在电镜下可见其由三个平行的部分组成:两侧为侧生成分,电子密度较高,由约宽10nm的纤维组成,成分主要为DNA,同时还包括RNA和组蛋白;
-
双价疫苗及多价疫苗
双价疫苗及多价疫苗(DivalentVaccines,PolyvalentVaccines)由单一型(或群)抗原成分组成的疫苗通称单价疫苗。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同一种但不同型(或群)抗原合并组成的含有双价或多价抗原成分的一种疫苗,则分别称为双价疫苗或多价疫苗。如双价肾综合征出血热灭活疫苗等。
-
生地四物汤
《医钞类编》卷十四:组成:生地、川芎、当归、白芍、红花、桃仁、花蕊石。主治:血淋。用法用量:水煎服。《笔花医镜》卷二:组成:生地3钱,归身1钱5分,赤芍1钱5分,川芎1钱。主治:血淋。
-
拟薄壁组织
拟薄壁组织是真菌的菌丝所组成的结构,由紧密排列的、多少等同的、椭圆形或近于多角形的类似高等植物薄壁细胞的菌丝细胞所组成,与高等植物的薄壁组织有本质之差别,例如麦角菌核构造中的菌丝细胞组织。
-
三联管
三联管见于中心粒(centrioles)和基体(basalbodies),由A、B、C三个单管组成,A管由13根原纤维组成,B管和C管都是10根原纤维,所以一个三联管共有33根原纤维。三联管对于低温、Ca2和秋水仙素的作用是稳定的。
-
核被膜
核被膜是真核生物的细胞核的最外层结构,由两层单位膜所组成。核被膜的结构比较复杂,它由外核膜、内核膜、核周腔、核孔复合物和核纤层等5个部分组成。外核膜与内核膜相连,表面附有大量的核糖体颗粒。内、外核膜间有15~30nm,的透明腔,称为核周腔,膜上有孔。
-
二聚物
2个相同的分子,其分子组成不变而互相结合时,得到1倍分子量的化合物称为二聚物,原来的基本化合物叫单体(mono—mer)。例如:异丁烯经过中间体——碳翁离子,聚合成二聚物。另外,乙烯由于光照生成二聚物环丁烷。分子组成发生变化的情况,分别叫做脱水聚会和氧化聚合。环缩二氨酸和木质素都属于这类二聚物。
-
烃
仅由碳和氢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总称为碳氢化合物,简称烃。烃是元素组成最简单的有机化合物,是有机物中最基本的族类,能看作一切有机物的母体,其他有机物都可以看作是由烃衍生出来的。根据烃分子中碳原子连结方式不同和烃的基本属性,烃可以分类如下:
-
木栓层
木栓层是由水栓形成层的细胞向外作切向分裂所形成的细胞组成的,由多层木检细胞组成,细胞扁平,排裂紧密整齐,无细胞间隙,是死细胞,细胞壁栓质化,细胞内原生质体解体。栓质化的细胞壁不易逐水,也不易透气,是良好的保护组织。
-
一白散
《古今医鉴》卷十六:组成:生白矾不拘多少。主治:汤烫火烧,破痛不可忍。用法用量:香油调搽。制备方法:上为细末。《准绳 疡医》卷六:组成:半夏。主治:打扑伤痕紫黑,有瘀血流注,无热者。用法用量:姜汁调敷。
-
羽泽散
《古今医鉴》卷十六:组成:枯矾、白僵蚕(炒)各等分。主治:乳蛾。用法用量:上为末。吹喉。《回春》卷七:组成:枯矾少许。主治:耳中出脓,或痛或疼,或出水。用法用量:吹入耳中。制备方法:上为细末。
-
单管
单管是以单支存在的微管,大部分细胞质微管是单管微管,它在低温、Ca2和秋水仙素作用下容易解聚,属于不稳定微管。虽然绝大多数单管是由13根原纤维组成的一个管状结构,在极少数情况下,也有由11根或15根原纤维组成的微管,如线虫神经节微管就是由11或15条原纤维组成。
-
五平散
《永类钤方》卷二十一:方名:五平散组成:五皮散、生料平胃散。主治:脾虚四肢浮肿。用法用量:打和煎,或汤或散皆可。
-
五圣饮
《产科发蒙》卷四:方名:五圣饮组成:萍蓬根4钱,车前子2钱,蜀黍2钱,苏木2钱,甘草2钱。主治:诸淋。用法用量:以水6合,煮取3合,去滓温服。
-
乌蝎六君子汤
《张氏医通》卷十六:方名:乌蝎六君子汤组成:六君子场加川乌、蝎尾、神曲。主治:小儿慢脾风,内钓。用法用量:面糊为丸服。附注:本方方名,据剂型,当作 乌蝎六君子丸。
-
五花汤
《杂病源流犀烛》卷十七:方名:五花汤组成:水芦花、红花、槐花、茅花、白鸡冠花各等分。主治:遍身出血。用法用量:水煎服。
-
五芩甘露饮
《金鉴》卷三十八:方名:五芩甘露饮组成:五苓散加寒水石、滑石、石膏。主治:水停内热。
-
五加四灵散
《外科大成》卷四:方名:五加四灵散组成:五加皮3钱5分,骨碎补3钱5分,川续断3钱5分,威灵仁3钱5分。主治:跌扑损伤。用法用量:陈酒2碗,煎1碗服。
-
五花散
《华氏医方汇编》卷二:方名:五花散组成:白楝花3钱,白风仙花3钱(无花,梗代),白菊花3钱(盆菊尤妙),白荷花3钱,银花3钱(鲜者更妙)。主治:一切肿毒,已溃未溃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五谷丹
《疑难急症简方》卷三:方名:五谷丹组成:五谷虫(焙干,研末)1-2茶匙。主治:噤口痢,诸药不效者。用法用量:米汤调服;或用酒温服。
-
七叶散
《惠直堂方》卷三:方名:七叶散组成:大叶浮萍、芙蓉叶、枣、槐、桑柳、桃各叶各等分。主治:热毒。用法用量:入盐、蜜各少许,捣烂。敷患处。
-
七白散
《永类钤方》卷二:方名:七白散组成:白蔹、白术、白牵牛、白附子、白芷、白芍药、白僵蚕。主治:面(黑干)(黑曾),面生疮。用法用量:洗面。
-
五灵脂饼子
《圣济总录》卷六十九:方名:五灵脂饼子组成:五灵脂1两,芦荟2钱。主治:吐血呕血。用法用量:每服2饼,龙脑浆水化下,不拘时候。制备方法:上为末,滴水为丸,如鸡头子大,捏作饼子。
-
五妙汤
《纲目拾遗》卷八:方名:五妙汤组成:头锅豆腐浆1碗,腐皮1张,生鸡蛋1个(打碎,冲入浆内),圆眼肉14枚,白糖1两。主治:产后弱症。用法用量:上药入浆内,烧滚,五更空心服。
-
五凤散
《普济方》卷五十七引《海上方》:方名:五凤散组成:小乌沉汤5贴,小消风散5贴。主治:酒渣鼻。用法用量:上和匀,以汤点服。
-
乌雌鸡羹
《圣惠》卷九十五:方名:乌雌鸡羹组成:乌雌鸡1只(治如食法)。主治:中风湿痹,五缓六急,骨中疼痛,不能踏地。用法用量:上煮令熟,细擘,以致汁、姜、椒、葱、酱调和作羹。空腹食之。
-
乌椒煎
《仙拈集》卷二:方名:乌椒煎组成:乌梅、花椒。主治:口吐清涎,恐系虫症。用法用量:加生姜,水煎服。
-
五利大黄汤
《外科医镜》:方名:五利大黄汤组成:大黄6钱,丹皮3钱,冬瓜子3钱,桃仁20粒,滑石3钱。主治:大肠生痈。用法用量:水煎服。如下后虚乏者,宜参用参耆地黄汤。
-
五行散
《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福州方):方名:五行散组成:荆皮1两,川蒲1两,独活1两,赤芍1两,白芷1两。功效:化毒散结。主治:痈疽。制备方法:上为散。
-
云雪散
《圣济总录》卷六十八:方名:云雪散组成:云雪(寒食面是)1两,蒲黄1两。主治:吐血。用法用量:每服2钱匕,冷水调下。制备方法:上药并生用,为散。
-
锤骨
锤骨是哺乳类听小骨之一。由块状的小头和大小3个突起(锤骨柄、长突、短突)所组成。锤骨柄与短突是在鼓膜的中央与周边部与鼓膜密接,小头以砧锤关节(incudomalleararticulation)与砧骨相连接。与鱼的关节骨(articular)相同。
-
五色汤
《洞天奥旨》卷九:方名:五色汤组成:茯苓3钱,苡仁3钱,黄柏1钱,黄耆3钱,荆芥1钱,红花1钱,乌桕根3钱,白矾1钱。主治:裙边疮。用法用量:水煎服。
-
大鳃类
大颚类亦称大鳃类。系节肢动物的一个亚门,由甲壳纲、唇足亚纲、倍足亚纲、烛亚纲、综合亚纲和昆虫纲等6纲组成。从唇足亚纲至昆虫纲这5纲以陆生为主,具触角和气管,故称有触角类(触角类Ante-nnata)或有气管类(Tracheata)。
-
大颚类
大颚类亦称大鳃类。系节肢动物的一个亚门,由甲壳纲、唇足亚纲、倍足亚纲、烛亚纲、综合亚纲和昆虫纲等6纲组成。从唇足亚纲至昆虫纲这5纲以陆生为主,具触角和气管,故称有触角类(触角类Ante-nnata)或有气管类(Tracheata)。
-
沉水草原
沉水草原亦称为沉水群落。为草原群落之一,由沉水植物组成。
-
超数染色体
超数染色体亦称多余染色体。指不是染色体组正常组成成员的染色体。一般多用作B染色体的同义词,表示异倍性的多余的染色体及染色体断片。
-
肠系膜静脉
肠系膜静脉由上肠系膜静脉(superiormesentericvein)和下肠系膜静脉(inferiormesentericvein)组成,前者主要收集小肠血液,后者主要收集大肠血液在胰脏附近与脾静脉相合形成肝门静脉。
-
层状生物岩礁
层状生物岩礁是卡明斯和施罗克(E.R.Cumings,R.R.Sch-rock,1928)提出的名词。它的定义是:与块状生物岩礁一起在原地沉积所成的化石层,是地层中整齐的、层状的具有纯生物成因的化石层。总之不象块状生物岩礁那样呈块状。但组成物质与块状生物岩礁一样都是动物的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