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羊茅属
中文名羊茅属拼音名yangmaoshu拉丁名Festuca中国植物志09(2):40描述FestucaL.羊茅属,禾本科,约100种,广布于温带和寒带地区,我国有23种产西南、西北至东北,尤以西南最盛,大部供饲料用。多年生、稀一年生、矮小或高大草本;小穗有2至多数小花,排成狭窄或开展的圆锥花序;外稃有5脉,短失至有芒;果分离或与稃粘合。
-
羊痫
概述:羊痫为病证名。六畜痫之一。见《备急千金要方》卷五。症状:痫证作声似羊叫者。《小儿药证直诀·五痫》:“羊痫,目瞪吐舌,羊叫。”《杂病源流犀烛·诸痫源流》:“羊痫之扬目、吐舌,作羊声者,则应乎肺。”
-
包达日玛
包达日玛(1835~其母娜仁·阿柏为著名蒙医正骨医家。继承其母技术而有所发挥。创用“羊瑟博素法”治疗陈旧性骨折,即以刚杀死之羊胃热敷包裹患处,兼用酒泡牛皮固定患肢关节,配以牛奶、动物肉汤治疗,以加速愈合,每奏奇效。
-
天台乌药丸
处方:天台乌药(醋炙,或炒)半夏各15克白姜7.5克羊屎10枚(羊腹内者)制法:上用文武火炒,研末为丸,如绿豆大。功能主治:治反胃吐逆,腹内虚鸣。用法用量:每服5~7丸,红酒下。摘录:《普济方》卷三九四
-
从性遗传
从性遗传是指由常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在表现型上受个体性别影响的现象。如绵羊的有角和无角受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控制,有角基因H为显性,无角基因h为隐性,在杂合体(Hh)中,公羊表现为有角,母羊则无角,这说明在杂合体中,有角基因H的表现是受性别影响的。
-
羊脊粥
《养老奉亲》:别名:羊脊髓粥组成:大羊脊骨1具(肥者,捶碎),青粱米4合(净淘)。主治:老人脾胃气弱,劳损不下食。用法用量:以水5升,煎取2升汁,下米煮作粥,空心食之。可下五味常服。附注:羊骨粥(《医便》卷四)。
-
黑汉条
拼音名:HēiH nTi o别名:羊食子、羊屎条、灰猫条来源:忍冬科荚蒾属植物黑汉条ViburnumutileHemsl.,以根、全株入药。10月采根或全株较好,鲜用或晒干。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清热利湿,祛风活络,凉血止血。用于痢疾,痔疮出血,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瘀血肿痛。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从属遗传
有关基因不在性染色体上,其表达受一方性别的限制,这样的遗传现象称从属遗传。这现象大都可用激素等原因来解释,是限性遗传的一部分。有角与无角是由常染色体上一对等位基因H,h支配的。基因型为HH时,雌雄都长角,hh时雌雄都无角,但杂合型Hh时雌为无角,雄为有角,就是说其显性和隐性关系是随性别而异。
-
羊胫灰丸
《济生》卷四:别名:理脾丸组成:厚朴(去皮取肉,姜汁炒)2两,羊胫(炭火煅过通红,存性)1两。主治:思虑伤脾,脾不摄精,遂致白浊。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米饮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末,白水面糊为丸,如梧桐子大。本方方名,《医方类聚》引作 羊胫炭丸。
-
羊头肉方
《圣惠》卷九十五:别名:羊头脍组成:白羊头1枚(洗如法)。主治:中风,目眩羸瘦,小儿惊痫,及产后风眩瘦病,五劳七伤,心虚惊悸,手足无力。用法用量:上蒸令极熟,切,以五味汁食之;或作脍,入五辛酱醋食之亦得。附注:羊头脍(《圣济总录》卷一八八)。
-
羊子肝散
《圣惠》卷八十九:组成:蕤仁1分(汤浸,去皮),防风1分(去芦头),香豉1分(炒黄),井泉石半两(细研)。主治:小儿青盲不见物。用法用量:用羊子肝1片,并药同煮,肝令烂,4-5岁儿,分作2服,以新汲水送下。制备方法:上为细散。
-
生命表
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生命表是分析种群死亡过程的表格。下表为野生盘羊的生命表,它根据同一地区采到的600余个盘羊头骨及对其死亡年龄的鉴定后编制而成。盘羊的生命表病媒昆虫的生命表:对于病媒昆虫来说,生命表(lifetable)是指系统描述同期出生的一病媒昆虫种群在各发育阶段存活过程的一览表。
-
羊鸣音
羊鸣音(egophony)是指肺部听诊检查时所听到的一种变异的听觉语音,音响较强,带有鼻音的性质。羊鸣音不仅语音的强度增加,而且其性质发生改变,带鼻音性质,颇似“羊叫声”,有肺实变伴少量胸腔积液的部位进行听诊时可听到,在中等量胸腔积液上方被压瘪的肺组织也可听到。(注:羊鸣音在概念上归类于语音共振)
-
雀目方
《医统》卷六十一:方名:雀目方组成:苍术末1钱,羊子肝1个。主治:雀目。用法用量:令患眼对瓶口熏之,药气少温即吃之。如此3-5次必效。制备方法:用竹刀批破羊子肝,掺药在内,麻绳缠定,以粟米泔水1大碗煮熟。
-
三车
三车气功学术语。一指河车初动、小河车、大河车。一指羊车、鹿车、牛车,系比喻运火采药时意念的缓急轻重的程度。在精炁运转过背后三关时,初过尾闾关,称为羊车,意谓用意要轻,炁行慎缓细柔;最后过玉枕关时,称牛车,意谓此关障碍最大,须用大力冲开,炁行奋猛而过。
-
羊藿散
《外科真诠》卷上:组成:云羊藿2两,木鳖仁2两,北细辛1两。主治:手脚龟及疮毒。用法用量:用热火酒调敷。制备方法:先将羊藿、细辛为末,再入木鳖研细,乳匀。
-
动物制剂
中药的动物制剂起源较早。其他动物制品,如牛、羊、猪、兔的肝脏制品治疗夜盲症等,以及用人胎盘制品治疗虚弱症等。痘苗预防天花,也源于我国。相传宋真宗(997-10I6年间),就有“人痘”的接种,至16世纪下半叶,“人痘”接种已普遍应用。1695年《张氏医通》中记载有“痘浆”和“旱苗”(干痘苗)等制品。
-
杜仲爆羊腰
处方:杜仲15克五味子6克羊腰500克葱姜料酒酱油芡粉汁素油各适量制法:将杜仲、五味子加水适量煎煮40分钟,去渣,加热浓缩成稠液,备用;羊腰洗净,去筋膜臊腺,切成腰花,以芡粉汁裹匀再以素油加热爆炒,至嫩熟,调以杜仲等的浓缩稠液、酱油、姜葱、料酒等出锅。适用于肾虚体弱、慢性腰痛、阳痿。
-
胶胡散
处方:烟胶15克羊胡子1撮(铙灰)轻粉3克制法:上药共研为末。功能主治:治羊胡子疮。用法用量:湿则干掺,干则油调搽上。摘录:《外科启玄》卷十二
-
开关利膈丸
处方:人参、当归、木香、槟榔、枳壳、大黄。制法:上为末,水为丸服。功能主治:噎膈,大便燥结,粪如羊屎者。用法用量:并用人乳或牛羊乳、梨汁、松子仁啖之。摘录:《病机沙篆》卷上
-
颇儿必汤
处方:颇儿必(即羊辟膝骨,水洗净)30~40个功能主治:利血脉,益经气。治男女虚劳,寒中,羸瘦,阴气不足。用法用量:用水4升,熬取1升,澄滤净,去油、滓,再凝定。服如饮食,任意多少。摘录:《饮膳正要》卷一
-
东北鼢鼠
别名:地羊、瞎老鼠、盲鼠、瞎摸鼠子来源:仓鼠科动物东北鼢鼠MyospalaxpsilurusMilne-Edwards.四季可捕,腹部剖开,置瓦上焙至黄黑色,研细末。性味:咸,寒。功能主治:解毒消肿。用于淋巴系统肿瘤初起,再生障碍贫血,化疗、放疗引起的白血球减少症,慢性肝炎,红斑狼疮。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鄂西粗筒苣苔
别名:雅头还羊来源:苦苣苔科鄂西粗筒苣苔Briggsiaspeciosa(Hemsl.)Craib,以全草入药。生境分布:湖北。功能主治:主治痨伤。用法用量:全草3~5钱,泡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红叶树
《全国中草药汇编》:红叶树:别名:翁仔树、羊屎果、倒拉锯、羊咪屎、万打棍来源:山龙眼科红叶树HeliciacochinchinensisLour.,以根、叶入药。生境分布:长江以南各省区。性味:苦,凉。功能主治:行气活血,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肿痛,外伤出血。用法用量:外用适量,鲜品捣烂取汁或干叶研粉,调冷开水涂患处。
-
青羊胆
拼音名:QīnɡY nɡDǎ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goralHardwicke,以胆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治云翳。用法用量:鲜胆汁点眼。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青羊肝
拼音名:QīnɡY nɡGān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goralHardwicke,以肝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治夜盲症。用法用量:焙干研末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青羊角
拼音名:QīnɡY nɡJiǎo来源:偶蹄目牛科青羊NaemorhedusgoralHardwicke,以角入药。生境分布:东北。功能主治:镇静,退热,明目,止血。主治小儿惊痫,头痛,产后腹痛,痛经。附方:治小儿惊痫:青羊角烧焦研末,每次5分,日服2次。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知风草
《全国中草药汇编》:知风草:来源:禾本科知风草Eragrostisferruginea(Thunb.)Beauv.,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华北、华东、华中、华南、西南。性味:甘,平。功能主治:舒筋散瘀。主治跌打内伤。用法用量:知风草2钱,大血藤5钱,骚羊古3钱,煎水兑酒服。
-
山羊肝
《*辞典》:山羊肝:出处:《吉林中草药》拼音名:ShānY nɡGān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肝。原形态:原动物详山羊血条。功能主治:治夜盲。山羊肝,焙干,研末。每次二钱,日服三次。摘录:《*辞典》
-
山羊油
《*辞典》:山羊油:出处:《纲目拾遗》拼音名:ShānY nɡY u来源:为牛科动物青羊的脂肪油。功能主治:《秘方集验》:治心疝:山羊油,不落水者,荷叶包裹,挂风处阴干,不可着雨。遇此症,取三、五钱,冲热酒服,不饮酒者,滚汤亦可。并治诸疝。
-
水马桑
《全国中草药汇编》:水马桑:别名:粗糠树、千羊白、白马桑来源:忍冬科水马桑WeigelajaponicaThunb.var.sinica(Rehd.)Bailey,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华东、华中、华南、西南。功能主治:补虚弱。用法用量:根3~5钱,炖鸡蛋或猪肉吃。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永固孕汤
《准绳 女科》卷四:组成:地黄5分,川芎5分,黄芩5分,归身尾1钱,人参1钱,白芍药1钱,陈皮1钱,白术1钱半,甘草3钱,黄柏少许,桑上羊食藤(圆者)7叶,糯米14粒。主治:胎动不安。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
-
羊屎膏
《鬼遗》卷五:组成:干羊屎。主治:竹木所刺入手足,壮不出脓,疼痛。用法用量:涂疮口。制备方法:上为末,用猪脂和。
-
羊肝方
《圣济总录》卷一八九:组成:羊子肝3具(切为条子),硇砂半两(取霜)。主治:反胃。用法用量:以竹杖穿炙熟,空腹食之。制备方法:调和令匀。
-
杀九虫散
《千金翼》卷二十四:组成:雚芦2两,贯众2两,干漆2两(熬),狼牙1两。主治:寒疝心痛,及虫啮心痛。用法用量:以羊臛和服之1合,日3次。2日下虫矣。制备方法:上为散。
-
松黄汤
《饮膳正要》卷一:方名:松黄汤组成:羊肉1脚干(卸成事件),草果5个,回回豆子半升(捣碎,去皮)。功效:补中益气,壮筋骨。用法用量:上同熬成汤,滤净,熟羊胸子1个,切作色数大,松黄汁2合,生姜汁半合,一同下炒葱、盐、醋、芫荽叶,调和匀食之。
-
祛痫散
《仙拈集》卷二:方名:祛痫散组成:皂矾(煅红)1两,鱼鳔(切断,面炒)1两,铅粉(炒黄)1两,朱砂3钱。主治:猪羊儿风,时常跌倒,不省人事。用法用量:每服3钱,空心酒调下。即愈。制备方法:上为末。
-
神效乳香膏
《中藏经 附录》:方名:神效乳香膏别名:金露组成:芝麻油4两,黄丹1两半,乳香2分,羊同骨髓4两,麝香少许(一方用没药1分代乳香)。功效:生肌止痛。主治:一切疮肿。制备方法:上药合一处,入瓷器内,用文武火熬之成膏,用绵滤过,入瓷盒收之,入黄蜡半两。
-
羞明立胜散
《明医指掌》卷八:方名:羞明立胜散组成:黄连3钱,秦皮2钱,防风2钱,黄芩2钱。主治:风热攻目,隐涩难开。用法用量:上以水煎,用新羊毛笔蘸刷洗眼。
-
绵裹散
《卫生总微》卷十八:方名:绵裹散组成:桂心1分,青羊屎1分(炒令转色)。主治:小儿聤耳,内生疮或有浓汁。用法用量:每用1字,绵裹塞耳中。制备方法:上为末。
-
英吉利人
英格兰人(Englanders)英国人口占多数的民族。又称英吉利人。主要分布在英格兰和威尔士,少数分布在苏格兰和北爱尔兰及南非、澳大利亚、加拿大、美国。农作物有小麦、大麦、燕麦等谷物,城郊多种果木和蔬菜。19世纪,大量英格兰人向海外移居,成为美利坚人、英裔加拿大人、澳大利亚人、新西兰人等民族的主要成分。
-
遗传易感性
遗传易感性是指由于遗传因素的影响、或由于某种遗传缺陷、使其后代的生理代谢具有容易发生某些疾病的特性。除遗传性疾病外,已证实动物一些常发病包括传染病如猪萎缩性鼻炎、乳房炎、羊痒症、牛白血病、鸡白血病、鸡马立克氏病、鸡劳氏肉瘤、牛产褥热、牛锥虫病、新生犊腹泻和肺炎都有遗传易感性。
-
六膳
六膳指马、牛、羊、豕、犬、鸡之肉。膳,指牲畜之肉。出《周礼》。
-
双产
双产即双生。出南北朝《公羊传》。又名孪生、孖生、双产、骈产、𨤸孳、僆子。指一胎生二婴。
-
安胎如圣饮
处方条芩(实者)、白术、归身、砂仁(连壳炒,研)、枳壳、甘草、大腹皮(黑豆水煮3-5次)、陈皮、桑树上羊儿藤。功能主治孕妇痘热不安。用法用量水煎服。摘录《痘疹全书》卷下
-
调肝细辛散
别名:细辛散处方:细辛1两,蕤仁2两(汤浸,去赤皮),柏子仁2两(微炒),甘草1两(炙.微赤,锉),羊子肝2具(细切,炙干)。制法:上为细散。功能主治:肝气虚乏,视物(目巟)(目巟)、欲成青盲、面目青、眼中炙泪。用法用量:细辛散(《普济方》卷八十五)。
-
贝母团
处方:川贝母(去心)1两。功能主治:羊儿风。用法用量:研粉,用罗筛过,铺大草纸100张,一层草纸筛一下,百张草纸筛百下,然后用线缝之,入4碗水煮干。每清早取1张纸搓成团,空心滚汤下。摘录:《仙拈集》卷二引《要览》
-
调阴养阳汤
处方:苁蓉1钱,羊藿1钱,白术1钱,当归1钱半,川芎1钱半,白芍1钱半,熟地1钱半,柏仁1钱半,玉竹1钱半,天台6分,甘草6分。功能主治:酒病成蛊。用法用量:姜、枣为引,水煎,温服。摘录:《点点经》卷二
-
二圣解毒丸
处方:川贝母、金银花。制法:上为极细末,炼蜜为丸,重1钱。功能主治:小儿奶癣疮症。用法用量:每服1丸,白滚水化下。注意:乳母戒葱、蒜、椒、姜、烧酒、牛、羊、鲤鱼、动火等物。摘录:《幼科直言》卷五
-
附子面
处方:附子1只(炮令熟,去皮尖)。功能主治:补益。主用法用量:上为细末。和面4两,一处筛过,然后用姜汁入汤搜和,打成棋子面,分作2服,煮熟,以鸡羊之类为汁,面随多少食。注意:不可用猪肉汁。摘录:《魏氏家藏方》卷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