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核酸酶
核酸酶食品添加剂英文名称Nuclease来源橘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生产工艺橘青霉(Penicilliumcitrinum)经培养,深层发酵、提取、多次过滤和纯化精制而成。技术要求理化指标项目指标5`-磷酸二酯酶活性,U/g≥7000重金属(以Pb计),mg/kg≤5干燥失重,%≤10.0备注:酶活性规格除以上规定外,还可按实际需要执行。
-
细胞凋亡
2线粒体通透性转变孔道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线粒体跨膜电位的耗散主要是由于线粒体内膜的通透性转变,这是由于生成了动态的由多个蛋白质组成的位于线粒体内膜与外膜接触位点的通透性转变孔道(PT孔道)(图1)。苍术苷只能与ADP-ATP载体的胞液侧结合而米酵菌酸可与ADP-ATP载体的胞液及基质二侧结合。
-
脱氧核糖核酸
限制酶EcoRV(绿色)与其受质DNA形成复合物。其中一种称为外切酶,可水解位于DNA长链末端的核苷酸;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核酸酶为限制内切酶,可切割特定的DNA序列。螺旋酶是分子马达的一种类型,可利用来自各种核苷三磷酸,尤其是腺苷三磷酸的化学能量,破坏碱基之间的氢键,使DNA双螺旋解开成单股形式。
-
DNA
限制酶EcoRV(绿色)与其受质DNA形成复合物。其中一种称为外切酶,可水解位于DNA长链末端的核苷酸;在分子生物学领域中使用频率最高的核酸酶为限制内切酶,可切割特定的DNA序列。螺旋酶是分子马达的一种类型,可利用来自各种核苷三磷酸,尤其是腺苷三磷酸的化学能量,破坏碱基之间的氢键,使DNA双螺旋解开成单股形式。
-
工具酶
工具酶是基因重组技术不可缺少的工具。限制性内切酶有Ⅰ型和Ⅱ型限制性DNA内切酶之分,Ⅱ型能严格识别核酸序列,并在识别区内特定的核苷酸处切开DNA双链。DNA连接酶可连接平端,也连接粘端。逆转录酶(以RNA为模板合成DNA,除RNA病毒中发现外,发现大肠埃希菌DNA聚合酶Ⅰ和TaqDNA聚合酶都有逆转录活性)。
-
医院人感染H7N9禽流感病毒核酸检测标准操作程序
可将鼻、咽拭子收集于同一采样管中,以便提高检出率。弱阳性质控样本可为检测阳性的灭活稀释后保存的临床样本、灭活病毒或假病毒颗粒等,如所采用的商品化试剂盒有“内标”控制假阴性,或弱阳性质控样本来源困难,可暂不设弱阳性质控。将剩余裂解混合物转移至核酸吸附柱,重新离心一次,弃套管中的液体。
-
H7N9亚型禽流感病毒RNA检测试剂盒(荧光PCR法)
1.2.样本裂解及核酸吸附1.2.1在1.5ml无核酸酶的离心管中加入10μl助沉剂和400μl裂解液,加入200μl待处理样本,剧烈震荡2分钟,室温静置10分钟。1.3.2在核酸吸附柱中加入500μl洗液B,静置1分钟,6000g离心1分钟。如果该份样本的RNP检测Ct值≥33.0,可能为以下原因:3.1未采集到足够的正常人上皮细胞,应重新采样。
-
Mu
Mu分类类型:种分类: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Mu样噬菌体属肠杆菌噬菌体MuGeneBank编号:[AF083977]噬菌体Mu:噬菌体Mu是在用大肠杆菌测试P1溶原性时偶然发现的,由于它能引起突变,因而称为诱变噬菌体Mu。Mu噬菌体发育的调节:Mu噬菌体感染敏感菌株或热诱导阻遏基因ts突变的溶原菌,起始发育裂解的时间相同。
-
肠杆菌噬菌体Mu
Mu分类类型:种分类:有尾噬菌体目肌尾噬菌体科Mu样噬菌体属肠杆菌噬菌体MuGeneBank编号:[AF083977]噬菌体Mu:噬菌体Mu是在用大肠杆菌测试P1溶原性时偶然发现的,由于它能引起突变,因而称为诱变噬菌体Mu。Mu噬菌体发育的调节:Mu噬菌体感染敏感菌株或热诱导阻遏基因ts突变的溶原菌,起始发育裂解的时间相同。
-
miRNA
概述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小的,类似于siRNA的分子,由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miRNA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如果miRNA与靶位点完全互补(或者几乎完全互补),那么这些miRNA的结合往往引起靶mRNA的降解(在植物中比较常见)。miRNA的上调可用于鉴定功能获得表型;
-
microRNAs
概述microRNAs(miRNAs)是一种小的,类似于siRNA的分子,由高等真核生物基因组编码,miRNA通过和靶基因mRNA碱基配对引导沉默复合体(RISC)降解mRNA或阻碍其翻译。如果miRNA与靶位点完全互补(或者几乎完全互补),那么这些miRNA的结合往往引起靶mRNA的降解(在植物中比较常见)。miRNA的上调可用于鉴定功能获得表型;
-
复制
染色体上的复制点是一段由100~有的解链酶与引发酶结合在一起(如大肠杆菌T4噬菌体)。DNA复制有高度的忠实性。经研究,发现DNA聚合酶的3′→5′外切核酸酶活性可以校对新生DNA链的碱基序列并改正其聚合酶活性所造成与模板相应核苷酸的“错配”。如半夏、天南星、白附子、川乌、草乌、何首乌、紫河车、香附。
-
核内不均一RNA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是在核浆中被转录的。由于它的大小很不一致,故称核内不均一RNA(hnRNA)。细胞浆内的mRNA平均只有1800-2000个碱基。可能多聚腺苷酸化是hnRNA分子要被加工的信号。因为RNA聚合酶在转录时即已通过了相当于加上poly(A)的位点,故hnRNA尾端的多余部分要由内切核酸酶切去,才能加上poly(A)。
-
hnRNA
编码蛋白质的结构基因是在核浆中被转录的。由于它的大小很不一致,故称核内不均一RNA(hnRNA)。细胞浆内的mRNA平均只有1800-2000个碱基。可能多聚腺苷酸化是hnRNA分子要被加工的信号。因为RNA聚合酶在转录时即已通过了相当于加上poly(A)的位点,故hnRNA尾端的多余部分要由内切核酸酶切去,才能加上poly(A)。
-
键合相色谱法
键合相色谱法是由液-液色谱法即分配色谱发展起来的。所谓疏水作用即当水中存在非极性溶质时,溶质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溶质分子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远小于水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溶质分子从水中被“挤”了出去。
-
甲基绿-哌咯宁染色法
昂纳-佩彭海姆染色法是由昂纳(P.G.Unna.1931)改良的佩彭海姆(A.Pappenheim,1899)的核酸鉴别染色法。用甲基绿与哌咯宁两种碱性染料的混合液浸染组织切片,核被染成绿色,而核仁和细胞质则被染成红色。根据布拉舍(1940~对于DNA的检测虽然比富尔根反应的特异性差,但对于同一材料则可鉴别出RNA和DNA。
-
羊胰
《*辞典》:羊胰:出处:《纲目》拼音名:Y nɡY 来源:为牛科动物山羊或绵羊的胰脏。后3种,在胰液中原是无活性的胰蛋白酶原、糜蛋白酶原和羧基肽酶原,进入肠内后,前者被活化而成胰蛋白酶,后2者亦被胰蛋白酶激活而成糜蛋白酶和羧基肽酶。功能主治:治久咳,妇女带下。②《本经逢原》:与猪胰同功,而入肺祛痰尤捷。
-
布拉舍(Brachet)试验A
昂纳-佩彭海姆染色法是由昂纳(P.G.Unna.1931)改良的佩彭海姆(A.Pappenheim,1899)的核酸鉴别染色法。用甲基绿与哌咯宁两种碱性染料的混合液浸染组织切片,核被染成绿色,而核仁和细胞质则被染成红色。根据布拉舍(1940~对于DNA的检测虽然比富尔根反应的特异性差,但对于同一材料则可鉴别出RNA和DNA。
-
RecA
RecA是是大肠杆菌中recA基因座的产物,具有双重功能,能激活蛋白酶并能改变单链DNA分子。蛋白酶-激活活性控制SOS反应;核酸酶活性涉及重组修复途径。
-
核小体
核小体又称核体、核粒,是染色质的基本结构单位。146个碱基对的DNA包绕在小圆盘外面绕13/4圈。不同组织、不同类型的细胞,以及同一细胞里染色体的不同区段中,盘绕在组蛋白八聚体核心外面的DNA长度是不同的。这些基本功能是由真核生物染色体三种特定的DNA序列所控制,即DNA复制起点、着丝粒和端粒。
-
端粒顺序
端粒顺序是线性染色体两端的特殊序列,这种序列广泛分布在原生动物、真菌、植物和哺乳动物的染色体中,并且在序列组成上十分相似,富含G,且由短的基本序列随机串联重复而成。端粒是由端粒酶合成的。同时在染色体的两端形成保护性的帽结构,使染色体的DNA免受核酸酶和其他不稳定因素的破坏和影响。
-
病毒粒子
病毒粒子是成熟的或结构完整、有感染性的病毒个体,其结构包括:衣壳粒(cap-somere)构成病毒粒子的最小单位,是由1~6个相同多肽分子折叠缠绕而成的蛋白质亚单位。具有保护病毒核酸免受核酸酶及其他因子的破坏、决定病毒感染的特异性、病毒的抗原性等重要作用。囊膜(envelope)又称被膜。
-
端粒
端粒通常是由富含鸟嘌呤核苷酸(G)的短的串联重复序列组成,伸展到染色体的3,端。端粒酶最早是在四膜虫(Tetrahymena)中发现的。端粒的长度决定了细胞的寿命,因此可用丢失的端粒重复序列的长度来推测细胞有丝分裂的次数,所以端粒被称为分子钟或有丝分裂钟(mitoticclock)。
-
Alu序列
Alu重复序列是哺乳动物基因组中SINE家族的一员,约有50万份拷贝。RNA聚合酶Ⅲ负责转录转移RNA(transferRNA,tRNA)以及细胞核和细胞质内的各种小RNA,这些被转录的基因一般长300bp左右,且在基因组的重复拷贝数可达几千份甚至上百万份。这提示Alu序列很可能同真核生物基因组中的复制起始有某种相关,但这也存在争论。
-
反转录酶
反转录酶(Reversetranscripatase)是以RNA为模板指导三磷酸脱氧核苷酸合成互补DNA(cDNA)的酶。这种酶需要镁离子或锰离子作为辅助因子,当以mRNA为模板时,先合成单链DNA(ssDNA),再在反转录酶和DNA聚合酶Ⅰ作用下,以单链DNA为模板合成“发夹”型的双链DNA(dsDNA),再由核酸酶S1切成二条单链的双链DNA。
-
抗-RNP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抗核糖核蛋白抗体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核苷酸
概述:核苷酸亦称单核苷酸。系核苷中戊糖羟基被磷酸酯化而形成的核苷磷酸酯。在细胞代谢中起作用的是5′-核苷酸,即磷酸基连在5′碳原子的羟基上。肌苷酸是嘌呤核苷酸合成的中间产物,又称次黄苷酸,为次黄嘌呤的核苷酸。不同生物的嘌呤、嘧啶终产物不尽相同,人类和某些灵长类的嘌呤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可由尿中排出。
-
核酸酶超敏感位点
核酸酶超敏感位点(nuclease-supersensitivesite)在染色质DNA中对DNaseⅠ表现出高度敏感的区域,缺少核小体。这种区域通常很短,最长也不过几百bp。该位点含有特异的DNA序列,为特异性DNA结合蛋白所识别,因此,它参与了基因表达的调控。另外,处于活性转录的区域对核酸酶也十分敏感。
-
抗RNP抗体
概述:核RNP抗原抗体系统是第二个具有系统性自身免疫性疾病特征的抗原-抗体系统。别名:抗-RNP、抗核糖核蛋白抗体抗RNP抗体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抗RNP抗体分类:免疫学检查自身抗体测定化验取材:血液抗RNP抗体的测定原理:同免疫印迹法间接免疫荧光法原理。(1)高滴度:混合性结缔组织病(MCTD)。
-
肽核酸
肽核酸(PNA)是具有类多肽骨架的DNA类似物,PNA的主链骨架是由N(2-氨基乙基)-甘氨酸与核酸碱基通过亚甲基羰基连接而成的。PNA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对DNA复制、基因转录、翻译等进行有针对的调控。肽核酸(PNA)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互补核酸序列被引进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展示了其独特的生化属性。
-
PNA
肽核酸(PNA)是具有类多肽骨架的DNA类似物,PNA的主链骨架是由N(2-氨基乙基)-甘氨酸与核酸碱基通过亚甲基羰基连接而成的。PNA由于其自身的特点可以对DNA复制、基因转录、翻译等进行有针对的调控。肽核酸(PNA)特异性地识别和结合互补核酸序列被引进用于医学和生物学的研究,展示了其独特的生化属性。
-
基因转染
化学转染法1.DEAE-葡聚糖法DEAE葡聚是最早应用哺乳动物细胞转染试剂之一,DEAE-葡聚糖是阳离子多聚物,它与带负电的核酸结合后接近细胞膜而被摄取,用DEAE-葡聚糖转染成功地用用于瞬时表达的研究,但用于稳定转染却不是十分可靠。电穿孔靠脉冲电流在细胞膜上打孔而将核酸导入细胞内。
-
昂纳-佩彭海姆染色法
昂纳-佩彭海姆染色法是由昂纳(P.G.Unna.1931)改良的佩彭海姆(A.Pappenheim,1899)的核酸鉴别染色法。用甲基绿与哌咯宁两种碱性染料的混合液浸染组织切片,核被染成绿色,而核仁和细胞质则被染成红色。根据布拉舍(1940~对于DNA的检测虽然比富尔根反应的特异性差,但对于同一材料则可鉴别出RNA和DNA。
-
修复酶
修复酶repairenzyme是生物细胞为了保持遗传物质DNA的稳定.具有种种机构.DNA修复酶就是其中之一。修复酶的作用虽因DNA损伤的种类不同而有不同,但代表性的修复酶有连接多聚核苷链缺口的DNA连结酶、可将多聚核苷链上生成的间隙填上的DNA聚合酶等。
-
脱氧核糖核酸酶抑制剂
脱氧核糖核酸酶抑制剂是酵母中有与胰脱氧核酸酶(DNaseⅠ)性质非常相似的DNase,同时也含有与这个酶特异结合的并可使酶失活的蛋白质。在人的白血球,骨髓、鸽嗉囊提取液,以及鼠的各种正常的和恶性组织中都含有这种物质,分布很广。人对DNasⅡe特异的阻抑物质,已从人尿中得到了解,它是透析性小的分子,对热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