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硬脑膜下脓肿
概述:中耳炎感染侵入硬脑膜下,使一部分蛛网膜和软脑膜坏死形成脓肿。诊断:此病易和脑脓肿、脑膜炎相混淆,最好进行脑血管造影和脑CT扫描,可见占位脓肿及半球受压血管影区。治疗措施:除大剂量抗生素治疗外,要进行乳突切开,清除病灶,常能经乳突骨质破坏区进入脓腔,刮除周围肉芽,扩大引流。
-
鼻源性颅内并发症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鼻源性颅内并发症较耳源性者少见,鼻及鼻窦外伤、异物和手术所引起的感染较单纯发生于炎症之后者又为多见。症状体征:1、硬脑膜外脓肿常继发于急性额窦炎和额骨骨髓炎。5、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本病以鼻疖引起者多见,蝶窦炎和鼻源性眶内并发症亦可引起本病。诊断检查:CT扫描或MRI检查。
-
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
手术名称: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别名:硬脑膜下脓肿单纯引流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炎性疾病手术ICD编码:01.3103概述:硬脑膜下脓肿在颅内脓肿中较少见,亦称为硬脑膜下积脓。2.手术当日晨禁食。一般多选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怀疑颅后窝者,可选用俯卧位或侧卧位。3.术中冲洗脓肿,放置引流管,切忌用暴力,以免脓肿扩散。
-
硬脑膜下脓肿单纯引流术
手术名称:硬脑膜下脓肿引流术别名:硬脑膜下脓肿单纯引流术分类:神经外科/颅脑炎性疾病手术ICD编码:01.3103概述:硬脑膜下脓肿在颅内脓肿中较少见,亦称为硬脑膜下积脓。2.手术当日晨禁食。一般多选用仰卧位或侧卧位,怀疑颅后窝者,可选用俯卧位或侧卧位。3.术中冲洗脓肿,放置引流管,切忌用暴力,以免脓肿扩散。
-
颅内并发症-耳源性脑膜炎
疾病分类:耳鼻喉科疾病概述:耳源性脑膜炎是急性或慢性化脓性中耳乳突炎所并发的软脑膜、蛛网膜急性化脓性炎症。疾病病因:中耳感染既可通过各种途径直接侵犯软脑膜和蛛网膜,亦可通过所引起的其他并发症(如化脓性迷路炎、岩锥炎、硬脑膜外脓肿、乙状窦血栓性静脉炎,脑脓肿等)而间接地引起软脑膜炎。
-
上矢状窦血栓性静脉炎
病因学:急性额窦炎、急性额骨骨髓炎、帽状腱膜下脓肿或额部感染性外伤,细菌经额部板障静脉或颞前板障静脉流入上矢状窦内,可引起该窦发生血栓性静脉炎。因矢状窦接收双侧大脑半球顶叶的浅静脉血流,故感染性血栓可扩散到双侧皮质,形成多发性局灶脑炎或浅层脓肿,并引起脑膜炎、硬脑膜下脓肿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