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烟色大蠊浓核症病毒属
中文名称:烟色大蠊浓核症病毒属英文名称:Pefudensovirus分类类型:属分类:浓核症病毒亚科烟色大蠊浓核症病毒属烟色大蠊浓核症病毒属成员:烟色大蠊浓核症病毒(Periplanatafuliginosadensovirus)烟色大蠊浓核症病毒属基本特性:烟色大蠊浓核症病毒属病毒基因组大小为5.5kb,双义链。
-
别藻蓝素
别藻蓝素是藻胆蛋白的一种,与藻蓝素一样为在蓝藻、红藻及隐藻中普遍存在的光合色素。单聚体由一条α肽链及一条β肽链所组成,分子量约为3万,每一肽链各与一分子的藻蓝素结合。别藻蓝素是在藻胆蛋白体的类囊体侧配位结合,有将藻红蛋白及藻蓝蛋白的激发能传递给类囊体的叶绿素α的作用。
-
后期促进复合物
后期促进复合物APC即遍在蛋白连接酶(ubiquitinligase,E3)复合物。E3通常是一种复合体,由多亚基组成。例如从非洲爪蟾卵细胞中分离的周期蛋白B的E3至少含有8个不同的亚基。APC激发E2-遍在蛋白复合物同有丝分裂周期蛋白破坏框结合,然后激发遍在蛋白同破坏框C-末端的赖氨酸残基结合,此过程不断循环使遍在蛋白多聚化。
-
Cdc34 蛋白
Cdc34蛋白(Cdc34protein)是E2遍在蛋白结合酶,与E3遍在蛋白连接酶(SCF)联合作用,降解期周期蛋白#0;Cdc28复合物的抑制物,从而激活S期周期蛋白激酶,起始DNA复制。
-
胸水蛋白质
胸水蛋白质是指胸水中的白蛋白、黏蛋白、铁蛋白等。借助胸水蛋白质指标可分辨胸水的性质:渗出液中的蛋白含量30g/L,胸水/血清比例0.5,黏蛋白反应阳性;漏出液的蛋白质含量30g/L,胸水/血清比值0.5,黏蛋白反应阴性。
-
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
周期蛋白依赖性蛋白激酶(cyclin-dependentproteinkinases,Cdks)主要在细胞周期调控中起作用的蛋白激酶,由于受周期蛋白的激活而得名。真核细胞中主要有三种类型的周期蛋白依赖性的蛋白激酶。
-
DPV
DPV分类类型:种分类:果蝇P病毒果蝇P病毒基本特性:果蝇P病毒(DPV)是从黑腹果蝇中分离,病毒粒子直径约30nm,病毒粒子含有单个种类的单链RNA,3种主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3、44和26kD,3种蛋白不是等摩尔的。DPV在血清学上与果蝇Drosophilaimmigrans的Iota病毒亲缘,它可垂直和水平传播。
-
果蝇P病毒
DPV分类类型:种分类:果蝇P病毒果蝇P病毒基本特性:果蝇P病毒(DPV)是从黑腹果蝇中分离,病毒粒子直径约30nm,病毒粒子含有单个种类的单链RNA,3种主要蛋白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73、44和26kD,3种蛋白不是等摩尔的。DPV在血清学上与果蝇Drosophilaimmigrans的Iota病毒亲缘,它可垂直和水平传播。
-
单链断裂重组模型
单链断裂重组模型(modelofsingle-strandbreaksrecombination)该模型认为:同源染色体在联会期间,一对同源染色体各有一条单链DNA断裂,然后要发生重接,不过在重接的过程中发生了错误,不是原来断开的染色体重新连接起来而是交换连接,并且要通过一种Holliday中间结构的变化最后形成不同类型的重组体。
-
多药耐药(MDR)基因检测
多药耐药(MDR)基因编码P-糖蛋白(P-170),该蛋白位于细胞膜上,有药物泵作用,将进入细胞的药物泵出细胞外而使细胞产生耐药。MDR阳性表示各种癌症的多药耐药。多药耐药(MDR)基因检测正常值:正常范围:阴性。多药耐药(MDR)基因检测临床意义:1.判断肿瘤病人对当前化疗用药是否产生耐药;
-
核输出信号
核输出信号是作为核内物质输出细胞核的信号,帮助核内的某些分子迅速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另外,有些蛋白并非是核内常驻“人口”,通常要往返于核质和胞质之间,这些穿梭蛋白既有NLS又有NES。
-
塔塔粉
塔塔粉:酸性物质,用来降低蛋白碱性和煮转化糖浆时用的,例如在制作戚风蛋糕打蛋白时添加。
-
AFV-F
中文名称:臭曲霉病毒F英文名称:AspergillusfoetidusvirusF;AFV-F分类类型:种分类:臭曲霉病毒F臭曲霉病毒F基本特性:臭曲霉病毒F(AFV-F)病毒颗粒等轴对称,直径40-42nm,沉降物为164S和145S组分。病毒粒子含87kDa的主要蛋白及125和100kDa的次要蛋白种类,双链RNA长度分别为3.8kb、2.7kb、2.5kb、2.1kb和1.8kb。
-
臭曲霉病毒F
中文名称:臭曲霉病毒F英文名称:AspergillusfoetidusvirusF;AFV-F分类类型:种分类:臭曲霉病毒F臭曲霉病毒F基本特性:臭曲霉病毒F(AFV-F)病毒颗粒等轴对称,直径40-42nm,沉降物为164S和145S组分。病毒粒子含87kDa的主要蛋白及125和100kDa的次要蛋白种类,双链RNA长度分别为3.8kb、2.7kb、2.5kb、2.1kb和1.8kb。
-
AAV
中文名称:丛枝友霉病毒英文名称:Allomycesarbusculavirus;AAV分类类型:种分类:丛枝友霉病毒丛枝友霉病毒基本特性:丛枝友霉病毒(AAV)颗粒等轴对称,直径约40nm,沉降物是67S和75S组分。病毒粒子由蛋白和双链RNA组成。蛋白大小分别为38、34、28和21kDa,双链RNA分别为3.6kb、2kb和1.6kb。
-
丛枝友霉病毒
中文名称:丛枝友霉病毒英文名称:Allomycesarbusculavirus;AAV分类类型:种分类:丛枝友霉病毒丛枝友霉病毒基本特性:丛枝友霉病毒(AAV)颗粒等轴对称,直径约40nm,沉降物是67S和75S组分。病毒粒子由蛋白和双链RNA组成。蛋白大小分别为38、34、28和21kDa,双链RNA分别为3.6kb、2kb和1.6kb。
-
双链RNA卫星核酸组
其基因组为1-1.8kb的双链RNA,编码“杀伤”(killer)蛋白,并包裹在辅助病毒编码的衣壳蛋白中。这些卫星颗粒中经常还含有一个双链RNA的正义单链拷贝。
-
半乳糖胺
半乳糖胺是一种己糖胺。D-半乳糖胺与D-葡糖胺是4-差向异构体,常用的化学系统名是2-氨基-2-脱氧-D-半乳糖(2-amino-2-deoxy-D-galactose)。在自然界其作为构成动物细胞和组织支持物质的糖蛋白和蛋白多糖的组成糖(以N-乙酰半乳糖胺的形态)是广泛存在的。
-
尿中白蛋白
别名:尿白蛋白正常值:随时尿白蛋白浓度:6.54±5.1mg/L(13.4±12.0μg/ml)白蛋白指数:7.19±3.69mg/g24h排泄量:5.7±2.6mg/24h3.5~化验取材:尿液化验方法:尿液检查化验类别一:体液和排泄物检查化验类别二:尿液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非组蛋白
非组蛋白是指细胞核中组蛋白以外的酸性蛋白质。非组蛋白不仅包括以DNA作为底物的酶,也包括作用于组蛋白的一些酶,如组蛋白甲基化酶。此外还包括DNA结合蛋白、组蛋白结合蛋白和调节蛋白。由于非组蛋白常常与DNA或组蛋白结合,所以在染色质或染色体中也有非组蛋白的存在,如染色体骨架蛋白。
-
细肌丝
细肌丝是组成肌节的肌动蛋白丝。生化分析表明细肌丝由三种蛋白组成,主要成分是肌动蛋白,它约占肌原纤维的总蛋白的25%。电子显微镜检查发现所有细肌丝的极性相同,一端与Z线相连,另一端靠近肌节的中心,即()端靠近Z线。另两种蛋白是原肌球蛋白和肌钙蛋白。
-
交联蛋白
交联蛋白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同肌动蛋白结合的位点,能够使两个或多个肌动蛋白纤维产生交联,使细胞内的肌动蛋白纤维形成网络结构。有些交联蛋白是球状的,能够促使肌动蛋白成束排列,如微绒毛中的肌动蛋白束就是靠这种蛋白交联的,所以,交联蛋白的主要功能是改变细胞内肌动蛋白纤维的三维结构。
-
烟草坏死卫星病毒
中文名称:烟草坏死卫星病毒英文名称:Tobacconecrosissatellitevirus分类类型:种分类:卫星体卫星病毒烟草坏死卫星病毒烟草坏死卫星病毒基本特性:卫星病毒粒子为等轴状,直径约17nm,无包膜,由60个外壳蛋白的拷贝组成,是已知植物病毒中最小的粒子。单基因组为线形正义单链RNA,长800~
-
蛋白质的靶向输送
蛋白质合成后经过复杂机制,定向输送到最终发挥作用的目标地点,这一过程称为蛋白质的靶向输送。包括分泌蛋白的靶向输送、线粒体蛋白的靶向输送和细胞核蛋白的靶向输送。
-
肌钙蛋白
肌钙蛋白由3个多肽,即肌钙蛋白T(Tn-T)、肌钙蛋白I(Tn-I)、肌钙蛋白C(Tn-C)组成的复合物。Tn-C(MW18,000)是肌钙蛋白的Ca2结合亚基,在序列上同钙调蛋白以及肌球蛋白的轻链相类似,Tn-C控制着原肌球蛋白在肌动蛋白纤维表面的位置。在细肌丝上大约每隔40nm就结合有一个肌钙蛋白。
-
纤维切割蛋白
纤维切割蛋白能够同已经存在的肌动蛋白纤维结合并将它一分为二。由于这种蛋白能够控制肌动蛋白丝的长度,因此大大降低细胞中的粘度。经这类蛋白作用产生的新末端能够作为生长点,促使G-肌动蛋白的装配。加帽和切割蛋白的作用也是受信号调节的。
-
纤维状蛋白
纤维状蛋白fibrousprotein是难溶于水和其他溶剂的蛋白质,从其分子结构上看,可与可溶性球蛋白加以区别,从这一点来看,它是白明胶、丝心蛋白、胶原(蛋白)。肌肉蛋白等纤维蛋白的总称。
-
不完全蛋白质
蛋白质是生命的存在形式,是维持生命的物质基础。根据所含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与否,营养学把蛋白质分为三大类:完全蛋白质、半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不完全蛋白质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不能满足人体的需要,如玉米胶蛋白、动物结缔组织、胶质蛋白、豆球蛋白等。
-
脑脊液常规
别名:CSFRT正常值:蛋白定性试验㈠。化验结果意义:无色透明液体不含红细胞,白细胞数极少,蛋白定性试验㈠化验取材:脑脊液化验方法:脑脊液常规检查化验类别一:脑脊液检查化验类别二:脑脊液常规检查参考资料:《新编临床检验与检查手册》、《新编化验员工作手册》
-
铜蛋白质
铜的含量血蓝蛋白为0.17-0.18%(虾和蟹)或0.24%-0.26%(蜗牛和乌贼),血铜蛋白为0.34%,肝铜蛋白为0.34%,马铃薯块茎的酚氧化酶为0.17%,蘑菇(乳菇属Lactarius)的酚氧化酶为0.23%,漆树的漆酶(laccase)为0.15%,南瓜果皮的抗坏血酸氧化酶为0.24%-0.26%。
-
膜结合蛋白
膜结合蛋白是非肌细胞质膜下方产生收缩的机器。在剧烈活动时,由收缩蛋白作用于质膜产生的力引起质膜向内或向外移动(如吞噬作用和胞质分裂)。这种运动由肌动蛋白纤维直接或间接与质膜相结合后形成的。直接的方式有同膜整合蛋白的结合,间接的方式有同外周蛋白的结合。
-
传染性病原体
传染性病原体指未被分类的病原体、朊蛋白以及类似的实体,如疯牛病因子、羊痒病因子等。
-
张力丝
由中间纤维结合蛋白(intermediatefilament-associatedprotein,IFAPs)将中间纤维相互交联成束状的结构称作张力丝。张力丝可进一步相互结合或是同细胞质膜作用形成中间纤维网络。
-
过敏性腹泻病
概述:主要是对牛奶中蛋白的过敏导致肠粘膜通透性改变发生腹泻,主要治疗措施是去除食物中过敏原。
-
香清饼
《外科全生集》卷四:方名:香清饼组成:生香附、生半夏各等分。主治:小儿口疳。用法用量:贴男左女右涌泉穴。1周时愈。制备方法:上为细末,蛋白调作饼。
-
表皮质
表皮质亦称脂腈素。在昆虫的表皮中,形成最外层上表皮的成分,认为是一种脂蛋白,以极薄的层存在于整个昆虫的体表。对水,蜡及其他各种物质之进出昆虫体,具有防线的重要意义。
-
比活力
酶的比活力(specificactivity)代表酶制剂的纯度。根据国际酶学委员会规定比活力用每毫克蛋白所含的酶活力单位数表示。对于同一种酶来说,比活力愈大,表示酶的纯度愈高。
-
可溶性虫卵抗原
可溶性虫卵抗原(solubleeggantigen)是指血吸虫虫卵经匀浆和超声破碎等处理后离心收集的上清液,含蛋白质、糖蛋白、多糖等多种成分复合物。
-
菜豆炭疽菌病毒
中文名称:菜豆炭疽菌病毒英文名称:Colletotrichumlindemuthianumvirus;CLV分类类型:种分类:菜豆炭疽菌病毒菜豆炭疽菌病毒基本特性:菜豆炭疽菌病毒(CLV)颗粒等轴对称,直径30nm,沉降物为110S和85S组分。病毒粒子含52kDa的主要蛋白和45kDa的次要种类。双链RNA长度为3.6kb、1.6kb和1.5kb。
-
CLV
中文名称:菜豆炭疽菌病毒英文名称:Colletotrichumlindemuthianumvirus;CLV分类类型:种分类:菜豆炭疽菌病毒菜豆炭疽菌病毒基本特性:菜豆炭疽菌病毒(CLV)颗粒等轴对称,直径30nm,沉降物为110S和85S组分。病毒粒子含52kDa的主要蛋白和45kDa的次要种类。双链RNA长度为3.6kb、1.6kb和1.5kb。
-
玉米长蠕孢菌病毒
中文名称:玉米长蠕孢菌病毒英文名称:Helminthosporiummaydisvirus分类类型:种分类:玉米长蠕孢菌病毒玉米长蠕孢菌病毒基本特性:玉米长蠕孢菌病毒(HMV)粒子等轴对称,直径48nm,沉降物283S,病毒颗粒由一个121kDa的蛋白和8.3kb的双链RNA组成。
-
HMV
中文名称:玉米长蠕孢菌病毒英文名称:Helminthosporiummaydisvirus分类类型:种分类:玉米长蠕孢菌病毒玉米长蠕孢菌病毒基本特性:玉米长蠕孢菌病毒(HMV)粒子等轴对称,直径48nm,沉降物283S,病毒颗粒由一个121kDa的蛋白和8.3kb的双链RNA组成。
-
蛋白质折算系数
蛋白质折算系数(nitrogenproteinconversionfactor)又称蛋白质系数,是指食物中的总氮量折算成蛋白质量的系数。一般为6.25。
-
蛋白质系数
蛋白质折算系数(nitrogenproteinconversionfactor)又称蛋白质系数,是指食物中的总氮量折算成蛋白质量的系数。一般为6.25。
-
Cdc34蛋白
Cdc34蛋白是E2遍在蛋白结合酶,与E3遍在蛋白连接酶(SCF)联合作用,降解期周期蛋白#0;Cdc28复合物的抑制物,从而激活S期周期蛋白激酶,起始DNA复制。
-
热休克蛋白
热休克蛋白属于应激反应性蛋白,高温应激可诱导该蛋白合成增加。对某些能自发性折叠的蛋白质,热休克蛋白可促进需要的多肽折叠为有天然空间构象的蛋白质。
-
不完全蛋白
不完全蛋白(incompleteprotein)是指所含必需氨基酸种类不全,不能促进生长发育也不能维持生命的蛋白质。如胶原蛋白、玉米胶蛋白、豆球蛋白等。
-
肌动蛋纤维去聚合蛋白
肌动蛋纤维去聚合蛋白主要存在于肌动蛋白丝骨架快速变化的部位,它们同肌动蛋白丝结合,并引起肌动蛋白丝的快速去聚合形成G-肌动蛋白单体。
-
抗生物素蛋白
抗生物素蛋白(avidin)是指蛋清中的一种碱性糖蛋白。与生物素结合形成复合物,影响生物素的吸收。
-
成核反应
成核反应是在细胞骨架纤维的组装过程中,构成骨架的基本构件(如微管蛋白、肌动蛋白)在一定的调节下形成一个核心,这一核心具有指导进一步装配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