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太息
太息为症状名,又称叹气。指呼气为主的深呼吸,出声长叹的表现。正常人的呼吸中,一呼一吸称为一息,一息脉动四次,三息之后有一次深呼吸,脉五动,脉诊上称为“闰以太息”。病理情况下,若患者频频叹气,称为善太息。它是一个症状,由肝胆郁结,肺气不宣引起。
-
初级胚层
如对原肠胚的外层和内层广义地称为外胚层和内胚层,在中胚层于两者之间形成后,则将此外胚层和内胚层称为初级胚层,中胚层称为次级胚层(secondarygermlayer)。另外原肠胚的外、内两层由于是外、中、内三胚层分化前的胚层,所以有的把它分别称为原外胚层(epiblast)和原内胚层(kypoblast)。
-
热力学过程
热力学系统的宏观性质之一发生变化,系统的状态也随之变化。变化前的状态称为始态或初态,变化后的状态称为终态。由始态至终态的变化过程称为热力学过程。在过程中系统所经历的路径称为途径。
-
突变型
突变型即生物体的性状出现突变的个体、细胞或病毒粒子,称为突变型,也有人把发生了突变的基因本身称为突变型的,根据变化的性状可以将突变型分为形态突变型、代谢突变型和行为突变型等。此外,也可以把形态上能够识别的变异,例如果蝇的眼色和小麦芒的变化等称为可见突变型,把链孢霉的营养缺陷型等称为生化突变型。
-
酸碱质子理论
酸碱质子理论:凡能给出质子的物质(分子或离子)都是酸;简单地说,酸是质子的给体,而碱是质子的受体。酸给出质子的过程一般是可逆的。酸质子碱这种关系称为酸碱的共轭关系。酸失去质子后形成的碱称为该酸的共轭轭酸)一起称为共轭酸碱对。碱对中作为碱,而在另一个共轭酸对中作为酸,可称它们为两性物质。
-
同源染色体
指减数分裂时发生配对的染色体。基因数目一样,而同样的基因或等位基因又是以同样顺序排列着的称为完全同源的染色体。部分同源的染色体只是在同源部分能够配对,非同源的部分是分离的,所以常形成一端接在一起的二价染色体。二倍体是具有二个同源染色体,分别来自双亲的配子。自然的多倍体多具有部分同源染色体。
-
行为发育
行为发育behavioraldevelopment是将行为的形态,机能的生成变化与个体发生相联系来考察时所应用的概念。在对鲵鱼(Amblyst-oma)椎体的研究中,称行为的特殊化或个别化的过程为分化(differentiation),但对各种高等动物的行为发育,分化一词只部分地适用,作为整体应称为整合[作用](imtegration)。
-
通量
在生物学中,把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膜的质量称为通量,单位是mol/cm2/sec。通量是由化学能或电化学能、主动输送乃至按照不可逆过程的热力学原则产生的溶液中各种元素流动的相互作用等因素所决定的。
-
失真度
在X线摄影中,如果影像与被照体具有相同的几何形态,只有几何尺寸存在改变时,称为影像的放大;若同时又有形态上的改变,则称为影像变形。影像放大与变形的程度,则总称为失真度(distortion)。影响失真度的因素主要取决于中心线、被照体、胶片三者间的位置关系。
-
分散度
分散度(dispersity(dispersiveness/dispersion))是指粉尘的粒度分布或粉尘粒径的频率分布,称为粉尘的分散度。分散度可按粒径大小分组的质量百分数或数量百分数表示,前者称为质量分散度,后者称为数量分散度。在职业卫生监测中,常用的粉尘分散度测定方法,是用显微镜直接观察测得的投影粒径,计算的数量分散度。
-
递阶控制
递阶控制是一种研究大系统最优化的方法。其基本思想是把大系统分解为若干小系统,当考虑到子系统之间的联系时,增加了一个协调级,协调级的作用是实现整个大系统最优化。然后把它们各自计算的结果“汇报”到协调级,协调级根据全局最优化的要求修改它的“指示”,再下达到各子系统,如此反复循环,直至达到全局最优。
-
磁致伸缩合金
磁致伸缩合金磁性材料在磁化时发生的尺寸变化称为磁致伸缩,在饱和磁化情况下所产生的磁致伸缩称为饱和磁致伸缩(λs)。饱和磁致伸缩系数λs≥30×10-6的合金一般称为磁致伸缩合金或高磁致伸缩合金,主要有铁镍、铁铝和稀土铁合金等。
-
大脑皮层的自发电位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在没有任何明显外加刺激的情况下,能产生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称为自发电位。将引导电极放在头皮的一定部位,通过脑电图机记录下来的自发电位称为脑电图(EEG)。当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大脑皮层所产生的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
-
皮层自发电位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在没有任何明显外加刺激的情况下,能产生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称为自发电位。将引导电极放在头皮的一定部位,通过脑电图机记录下来的自发电位称为脑电图(EEG)。当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大脑皮层所产生的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
-
大脑皮层自发电位
大脑皮层的神经细胞,在没有任何明显外加刺激的情况下,能产生持续的节律性电位波动,称为自发电位。将引导电极放在头皮的一定部位,通过脑电图机记录下来的自发电位称为脑电图(EEG)。当感觉传入系统受刺激时,在大脑皮层所产生的较为局限的电位变化,称为皮层诱发电位。
-
单性花
单性花亦称异性花,雌雄异花。是两性花的对应词。单性花与花被的有无并无关系。单性花中仅有雄蕊的称为雄花(maleflower,staminateflower),仅有雌蕊的称为雌花(femaleflower,pistilateflower)。也有花中雌雄蕊都不具备的,称为无性花。雌花和雄花生于同一植株者,称为雌雄同株,生于不同植株者则称雌雄异株。
-
向性
向性tropism(1)向性是植物器官的一种弯曲运动。其中向着刺激源方向弯曲的称为正向性(positivetropism),向刺激源相反方向弯曲的称为负向性(negativetropis-m)。以刺激的名称分为向光性、向地性、斜向地性等。以前“Tropism”一词除向性意义外,还包括现在所说的趋性。[3]特指病毒所具有的细胞向性。
-
无头幼虫
在昆虫的幼虫中,头部和口器非常退化,头颅也随着退化,因此无“头”和其他相关部分,这种幼虫称为无头幼虫。全部无肢型幼虫、双翅类中短角类的所谓的蛆属于这一类。膜翅类幼虫的头退化不明显。一般头结构明显的幼虫,称为有头幼虫。无头幼虫的中间型,称为半头幼虫。
-
无配生殖
相应于高等生物的无性生殖(营养生殖)而把原生动物的无性生殖特称为无配生殖。在孢子虫类,进行这种生殖的个体称为滋养子(trophozoite),从滋养子生出的子个体称为裂殖子(或称为裂殖体)。无配生殖世代(无性生殖世代)和配子生殖世代(有性生殖世代)的交替,则为一次世代交替。
-
初生木质部
在茎尖或根尖的初生分生组织中原始形成层分化,向内分化为木质部,向外分化为韧皮部,其最初的部分分别称为原生木质部、原生韧皮部,进一步分化而继续形成的部分称为后生木质部和后生韧皮部,它们又分别称为初生木质部和初生韧皮部。这是以后由形成层活动形成的次生木质部和次生韧皮部的对应词。
-
侧地性
在种群扩大分布的过程中,在其相邻接的无任何变动的条件下,由于某种原因而进入不同质的地区,两地区的种群以后虽相邻生活,但几乎不进行基因交换,这种状态称为侧地性。是同地性和异地性的对应词。另外指出,同地种分化或异地种分化开始后以侧地性为媒介来确定分化的实例并不少,而现在这样提出的则更多起来。
-
表现型分类
表现型分类指数量分类学基于研究者对现实状态可能鉴别的相似变异所进行的分类,它严格地排除了基于推理的系统考察。特别是在根据群团(cluster)分析应用分类系统树图的时候,则把由纵轴的相似系数值整理出的分类单位(运算的分类单位)称为表型(phenon),其横轴称为表型线(phenonline)。
-
气功态
气功态是以正常人体功能态为基础通过练功而呈现的特殊功能态。内功的气功态以入静为特征,称为内功态;外功的气功态以布气或发放外气为特征,称为外功态。如练功过程中测得的脑电信号,证实人体气功态时大脑皮层的活动处于不同于常人醒觉态、睡眠态等的新的状态。练功者进入气功态,也就是出现气功效应。
-
回交
回交是一种杂交方法。被用来回交的那一亲本称为“ 回亲本”(recurrentparent),未被用来回交的那一亲本称为“非 回亲本”。测交是遗传学上用以确定生物基因型的重要方法。在育种实践中通过连续回交,可以加强杂种后代对某一亲本性状的表现,是动、植物育种工作中的一种常用方法。
-
次级诱导
在脊椎动物发生早期所出现的诱导现象中,其由组织者所引起的诱导称为初级诱导;由初级诱导产生的原基再作用于其他胚区而引起的诱导称为次级诱导。例如初级诱导产生的眼杯作用于表皮而形成晶状体,同样初级诱导产生的后脑作用于表皮而诱导出听泡等。
-
细菌粘液
在一部分细菌中,其细胞壁外面附着有琼脂状和粘液状的物质,此称为细菌粘液。有的是多糖,有的是由有限种类的氨基酸组成的多肽。使细菌浮游在墨汁中或进行特殊染色,然后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如果所看到的粘液呈原膜状,则称为荚膜;如果看不到清楚的结构,则称为粘液层。
-
影像的放大与变形
影像的放大与形态取决于X线投影过程中的几何关系。在X线投影过程中,如果被照体影像与实际物体具有同样的几何形态,只有几何尺寸存在改变时,称为影像的放大;若同时又有形态上的改变,称为变形。影像放大与变形的程度,总称为失真度。
-
检验
检验是指通过观察和判断,适当时结合测量、试验或估量所进行的符合性评价。检验(examination)是以确定一个特性的值或特征为目的的一组操作。注1:在某些学科(如微牛物学),一项检验是多项试验、观察或测量的总体活动。确定一个特性的特征的实验室检验称为定性检验。注3:实验室检验也常称为检测或试验。
-
彼得潘症候群
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行动与个性却都还表现得像小孩子的人称为“彼得潘症候群”患者。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与年龄很不相称。患“彼得潘症候群”的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
-
彼得潘综合症
因此,人们就把这种即使年纪已经很大了,但行动与个性却都还表现得像小孩子的人称为“彼得潘症候群”患者。患者有不少孩子的弱点,如优柔寡断、缺乏自我保护意识、渴望被人接受又害怕被人拒绝等。因此,他们的行为与年龄很不相称。患“彼得潘症候群”的人渴望永远扮演孩子的角色而不愿成为父母。
-
情绪支持
各种不良心理社会因素,绝大多数可引起不良的情绪反应,如忧郁、悲伤、苦闷、恐惧、害怕、担忧、焦虑等,这些情绪称为"负性情绪"。此时周围的人或社会,对他能进行劝慰、鼓励,以热烈的、向上的、乐观的情绪去影响他,使他从负性情绪中脱离开来,从而度过心理危机,这种支持就称为情绪支持。
-
自然植被
自然植被(naturalvegetation)一如原始森林那样,未受到人为的影响,而依然在自然状态下发育的植被,称自然植被。严格地讲,天然植被现在除两极和高山等一些地方处,地球上已不复存在。顶极群落都是天然植被(广义上,以下同)。有在初次演替中不稳定的演替群落,如未受到人为的干扰,也归入到自然植被中。
-
天然纪念物
自然珍贵物(naturalmonument)日本称为“天然纪念物”(包括生物活化石),指对国家或地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动植物(包括栖息地、产地)和重要的地质矿物,由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指定之。日本曾于1919年制定和实施了包括保存自然珍贵物在内的名胜古迹自然珍贵物保护法,至今仅由国家指定保护的自然珍贵物就约达1千。
-
自然珍贵物
自然珍贵物(naturalmonument)日本称为“天然纪念物”(包括生物活化石),指对国家或地方有很高学术价值的动植物(包括栖息地、产地)和重要的地质矿物,由国家或地方公共团体指定之。日本曾于1919年制定和实施了包括保存自然珍贵物在内的名胜古迹自然珍贵物保护法,至今仅由国家指定保护的自然珍贵物就约达1千。
-
突变固定
突变固定是指诱变剂处理所造成的DNA损伤,大多数会恢复正常而不产生变异。在分子水平上来说,这意味着DNA碱基排列发生了变化,但是要直接验证这一点是很困难的,所以就提出了上述那样的定义。
-
头突
脊椎动物羊膜类,尤其是鸟类和哺乳类的发生初期,在原条前方正中出现的前后细长、不透明的区域称为头突。这是已经陷入的脊索原基,显著伸长之后形成将来躯体的中轴。头突的后端与原条前端相接续,原条前端的这个部位变得粗大称为亨逊氏节。头突在外胚层的下面,接头突的外胚层后来肥厚形成神经板。
-
无机呼吸
自然界的一群微生物(主要是土壤细菌)利用外部无机化合物作为电子供体,靠化学暗反应用氧分子进行氧化获得能量,称为无机呼吸,进行这种呼吸的生物称为无机氧化生物。可作为无机呼吸底物的物质有NH4和NO2-等还原态氮化合物,H2S、S(胶体状)、S2O32-、SO32-等硫化合物、铁化合物以及分子态氢。
-
自体受精
自花受精(植物)、自体受精(动物)(selfing,selffertilizaton)综合称为自体受精。即指由同一个体生殖细胞结合而进行的受精。通常把进行这种方式生殖的植物称为自花受精植物(autogamouspla-nt),在作物中,水稻、小麦和番茄等都是自花受粉植物。
-
同一构造机器
构成脑的神经细胞虽然形态和大小是形形色色的,机能上也有若干差异,但基本上可以看作是一样的。这种机器称为同一构造机器,适于用新近的大规模集成技术来制造。称为冯·诺曼(J.vonNeum-ann)细胞模型的自我增殖机器就是一例。
-
转译控制
转译控制(translationalcontrol)指基因性状表达在翻译阶段的调节。如果将DNA信息表达,分为从DNA至mRNA的转录阶段和从nRNA至蛋白质的翻译阶段。则将前者称为转录控制,将后者称为控制。
-
靶器官
靶器官是指外源化学物在体内可以直接发挥毒作用,并引起典型病变的主要器官。对于某种作用原(放射线或化学物质如激素等)接受其主要作用的器官,一般称为靶器官。例如性激素的靶器官是附性器官。这种特定的激素受体,仅存在于靶器官的细胞(靶细胞)中。
-
同形配子
同形配子亦称等大配子体。与原生动物的融合有关的配子为同形、同大、等质时,此两配子互相称为同形配子,其合体称为同配生殖(iso-gamy)。见于大多数的有孔虫类、孢子虫类的单房簇虫属(Monocystis)、裂簇虫属(Schizocystis)、绿藻类衣藻属(Chlamydomonas)的某些种、藻菌类的异水霉属等。
-
雄蕊群
雄蕊群androecium指一朵花的雄蕊的总体。一般来说,雄蕊虽然是彼此单独离生,但如黄瓜有时彼此融合,这时便使用雄蕊群这个术语。如葫芦科,形成单束时称为单体雄蕊(monadelphous);又如豆科形成二束时称为二体雄蕊(diadelphous);而小连翘形成三束,则称为三体雄蕊(triadelphous)。
-
硝化作用
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一群称为硝化细菌的土壤细菌,在好氧条件下氧化氨生成亚硝酸,再氧化亚硝酸生成硝酸,此作用称为硝化作用。高等植物及藻类能够直接从土壤或海洋中摄取的硝态的无机氮,是通过这种生物学作用而形成的,在自然界氮的循环中,这种氧化过程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
新植代
新植代caenophyticera从白垩纪后半期到现在被子植物占极大优势,称为新植代或被子植物时代。植物界的变迁是在动物界变迁之前,在白垩纪后半期多数被子植物已经出现,针叶树、苏铁、银杏等中植代的植物衰退,逐渐接近于现在的植物景观。这个变化称为植物界的白垩纪变革(Cretaceoustransformation)。
-
孢外质
节水霉菌目(Leptomitales)和霜霉菌目(Peronosporales)的产卵器中形成卵细胞时,位于其周围或存留于产卵器一侧的细胞质,称为孢外质。相应地把中心部位形成卵细胞的部分称为卵质(oopla-sm)。孢外质在节水霉类的囊轴霉属和腐水霉属中则表现很明显,反之在异绵霉属则缺如,据此可将其分为两大类。
-
围卵腔
动物卵的表面与直接包围着卵的卵黄膜或受精膜之间的间隙,称为围卵腔。充斥于其中的液体称为卵液(或围卵腔液)。例如海胆的卵,受精开始密接于卵表面的卵黄膜在1分钟内分离形成受精膜,在其与卵表面之间出现围卵腔。
-
袋状雌器苞
袋状雌器苞指苔类的二、三属[被蒴苔属(Nardia)、护蒴苔属(Kantia)],颈卵器在卵受精后生长,配子体主轴向外伸长呈囊状,其内藏造孢体,此结构称为袋伏雌苞。有时在中轴部位形成相当于囊伏的部分(绒苔属Trichocolea),称为造腔现象(coelocau-ly)。
-
自体交配
自花受精(植物)、自体受精(动物)(selfing,selffertilizaton)综合称为自体受精。即指由同一个体生殖细胞结合而进行的受精。通常把进行这种方式生殖的植物称为自花受精植物(autogamouspla-nt),在作物中,水稻、小麦和番茄等都是自花受粉植物。
-
侧性
左右对称的动物中,成对的器官属于左侧或右侧的性质称为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