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氧分压
标本抽取动脉血。PaO2氧分压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氧分压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血气分析氧分压的测定原理:同电极测定法原理。动脉血气分析采血部位,一般为桡动脉、肱动脉、股动脉等。(2)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或降低,如使用碳酸氢钠、依他尼酸、谷氨酸钠、保泰松、阿司匹林等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
-
慢性呼吸衰竭
由于起病缓慢,多数病人经代偿适应,尚能从事日常活动。肺泡通气量减少,肺泡氧分压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而慢性高碳酸血症,并无通气量相应增加,反而有所下降,这与呼吸中枢反应性迟钝、通过肾脏对碳酸氢盐再吸收和H+排出,使血pH值无明显下降,还与患者气阻力增加、肺组织损害严重,胸廓运动的通气功能减退有关。
-
血氧分压
血氧分压即“氧分压”或“PO2”,是指血液中物理溶解的氧分子所产生的压力。动脉血中的氧分压称作“动脉血氧分压”,静脉中的氧分压称作“静脉血氧分压”。PO2降低见于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如呼吸衰竭;PO2增高多见于吸氧过多引起的氧中毒。
-
氧解离曲线
氧解离曲线是指氧分压与氧饱和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氧解离曲线正常为“S”形,氧分压在60mmHg以上时曲线处于平坦段,即使氧分压有较多升降,氧饱和度变化亦很小,有利于生活在高原上的人;氧分压在60mmHg以下,曲线处于陡直段,氧分压稍微变化,血氧饱和度即有显著增减,这对血液流经组织释放氧有利。
-
高原病
疾病分类:急诊科疾病概述:高原病亦称高山病、高原适应不全,是指人体进入海拔3000m以上高原低氧环境下发生的一种特发性疾病。(三)高原血压异常高原高血压起病缓慢,症状与一般高血压病相似。重症患者给予对症治疗,如镇痛、止痛药阿司匹林等,吸氧,或用利尿药如呋塞米或乙酰唑胺125-250mg,每12小时一次。
-
动脉血气分析
吸氧浓度可影响PaO2值,医师判断时应考虑到吸氧对氧分分压的影响。(2)分清原发与继发(代偿)变化以及机体代偿水平酸碱失衡代偿必须遵循下述规律:①HCO3-、PCO2任何一个变量的原发变化均可引起另一个变量的同向代偿变化,即原发HCO升高,必有代偿的PCO2升高;一般而言,单纯性酸碱失衡的pH是由原发失衡所决定的。
-
血氧饱和度
概述:血氧饱和度即“氧饱和度”或S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或静脉血氧饱和度SvO2),是指实际血红蛋白结合的氧含量与血红蛋白完全氧合的氧容量之比。血氧饱和度医学检查:分类:血液生化检查血气分析原理:同氧电极测定法原理。附注:影响P50的因素很多,主要有PCO2、PH、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2.3-DPG)和体温。
-
肺泡换气不足综合征
概述: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alveolarhypoventilationsyndrome)系指肺泡的换气量不能适应组织代谢水平的需要,结果肺泡中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相关药品:氧、二氧化碳、氨丁三醇、乙酰唑胺相关检查: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细胞比容
-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症
概述: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alveolarhypoventilationsyndrome)系指肺泡的换气量不能适应组织代谢水平的需要,结果肺泡中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相关药品:氧、二氧化碳、氨丁三醇、乙酰唑胺相关检查: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细胞比容
-
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
概述:肺泡通气低下综合征(alveolarhypoventilationsyndrome)系指肺泡的换气量不能适应组织代谢水平的需要,结果肺泡中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降低,而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分压升高。相关药品:氧、二氧化碳、氨丁三醇、乙酰唑胺相关检查: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血氧饱和度、二氧化碳结合力、血细胞比容
-
气体交换
气体交换是肺泡和血液之间,血液和组织之间氧和二氧化碳的交换。为气体分子顺其分压差趋向平衡的方向。肺泡上皮细胞膜;反之,当肌肉运动时,组织耗氧量增加,产二氧化碳也增加,组织中氧分压减小而二氧化碳分压高,有利于氧从毛细血管动脉端弥散入组织,也有利于二氧化碳从组织向毛细血管弥散,使动脉血变成静脉血。
-
早产儿视网膜病变
无吸氧史者,亦可因胎儿血红蛋白(fetalhemoglobi)氧饱和度的急激上升、胎儿氧分压(fetalPO2)转入新生儿氧分压(neonatalPO2)时的急激发换等导致本病。异常增生的视网膜血管,穿过内界膜向视网膜表面发展并伸入玻璃体内,由于渗出玻璃体内血管机化,在晶体后形成结缔组织膜,亦可因牵引引起视网膜脱离。
-
刺龙牙
拼音名:CìLónɡYá别名:刺老牙、鹊不踏、刺老鸦、虎阳刺来源:药材基源:为五加科植物辽东楤木的根皮和树皮。托叶和叶柄基部合生,分离部分线形,长约3mm,边缘有毛;苞片和小苞片披针形,膜质;萼无毛,长约1.5mm先端5齿裂,裂片卵状三角形;总皂甙小鼠灌胃的半数致死量为724mg/kg。祛风利湿;肾虚阳痿;失眠多梦;
-
药物性呼吸衰竭
因药源性呼吸衰竭多为短暂发作,去除诱因后恢复较快,故本病患者人工气道的建立应尽量选择气管插管,特别是应用高容、低压气囊导管,可以减少气道损伤且保留时间较长,只是在呼吸功能损害严重,估计需长期机械通气者,才考虑气管切开留置导管与机械通气。6.解除支气管痉挛有支气管痉挛者应尽快静脉或吸入气管舒张剂。
-
肺泡气的氧分压
肺泡气的氧分压对肺部血管的舒缩活动有明显的影响。假如没有这种缩血管反应,血液流经通气不足的肺泡时,血液不能充分氧合,这部分含氧较低的血液回流入左心房,就会影响体循环血液的含氧量。当吸入气氧分压过低时,例如在高海拔地区,可引起肺循环动脉广泛收缩,血流阻力增大,故肺动脉压显著升高。
-
肺栓塞和肺梗死
诊断:除外引起类似气急、胸痛、咯血症状的疾病,如急性心肌梗塞,主动脉夹层动脉瘤、肺炎气胸、食管破裂、纵隔气肿等。实验检查:1、凝血因子1,出、凝血时间,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可溶性纤维蛋白复合物,血液流变学及血气分析等。如出现心衰或休克者可酌情使用毛花丙甙、多巴胺、异丙基肾上腺素及低分子右旋糖酐等。
-
物理鳃
物理鳃是指水生昆虫(龙虱、水龟虫等鞘翅目的成虫,鳖、划蝽等半翅目的成虫及幼虫)潜水时在于体表的一定部位以气泡形式贮备的空气而言。因为从气门呼吸空气,使气泡中的氧分压降低,水中的溶解氧逐渐向气泡中扩散,动物依靠这种氧气供应而得以长时间滞留于水中。
-
人偏肺病毒感染诊疗方案(2023年版)
hMPV感染大多表现为轻度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因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进展为重症肺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甚至导致死亡。3.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培养分离hMPV。
-
人偏肺病毒感染
hMPV感染大多表现为轻度自限性疾病,部分患者因出现毛细支气管炎、肺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和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等并发症需要住院治疗,免疫功能低下者可进展为重症肺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或多器官功能不全等,甚至导致死亡。3.病毒培养分离:从呼吸道标本培养分离hMPV。
-
颈动脉体
动脉血液的氧分压降低、二氧化碳分压升高、H浓度增加等,可以刺激化学感受器,而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对感受动脉血缺氧是十分重要的。颈动脉体化学感受器发放的神经冲动沿窦神经传导至延髓的呼吸中枢和心血管中枢,反射性地调节呼吸系统(主要)和心血管系统的活动。
-
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
基本信息:《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临床路径(2012年版)》由卫生部于2012年8月31日《关于印发艾滋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等6个艾滋病机会感染病种临床路径的通知》(卫办医政发〔2012〕107号)印发。(1)对症治疗:卧床休息,给予吸氧、改善通气功能,祛痰、止咳,解痉、平喘,注意水和电解质平衡。
-
呼吸衰竭
概述:呼吸衰竭是指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以致不能进行有效气体交换,导致缺氧、伴或不伴有二氧化碳潴留,进而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二.查体发现:可有紫绀、意识障碍、球结膜充血、水肿、扑翼样震颤、视神经乳头水肿等。三.辅助检查:(1)血气分析;
-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
二氧化碳解离曲线是表示血液中二氧化碳含量与二氧化碳分压关系的曲线。所以其纵坐标不用饱和度而用浓度来表示。上一曲线为静脉血中二氧化碳容积百分比,下一曲线为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容积百分比,在同样二氧化碳分压情况下,动脉血中二氧化碳容积百分比较小,即在氧合血红蛋白影响下,二氧化碳容易从HCO3-释放出来。
-
气体分压
可从总的大气压力及其在大气中的容积百分比计算而得。如干燥肺泡气总压力在标准情况下应为760-47=713mmHg。肺泡气中,氧容积约占14.3%。肺泡气和血液、组织中气体分压表中示出,混合静脉血中氧分压比肺泡气的约低62mmHg(102—40),而其二氧化碳分压则高于肺泡气6mmHg(46—40)。气体的分压差是呼吸气体交换的动力。
-
氧中毒
概述:氧中毒是指因长时间吸入高浓度(60%)氧而引起的组织和病理生理改变。主要病变为肺、中枢神经系统损伤及眼部损伤,可造成呼吸困难、头痛、恶心、惊厥及视力损害。氧中毒的治疗方法:氧中毒无特殊治疗方法,重在预防,即吸氧浓度不宜超过40%,吸纯氧时间不宜超过8小时,吸高压氧应注意氧分压的调整并掌握时间。
-
肺换气功能测定
而是采用一氧化碳(CO)测试弥散功能,因为一氧化碳(CO)透过肺泡膜的弥散系数以及与血红蛋白的反应速率均与氧相似,并呈线性相关,且CO与血红蛋白的亲和力比氧大210倍,血液中的CO分压接近于0,可忽略不计,仅测定单位时间内通过肺泡毛细血管膜的CO量(CO)和肺泡气一氧化碳分压(PCO),即可得到CO弥散量(DCO)。
-
ABC三部曲
初级心肺复苏,是呼吸循环骤停时的现场急救措施,一般都缺乏复苏设备和技术条件。主要任务是迅速有效地恢复生命器官(特别是心脏和脑)的血液灌流和供氧。有效的人工呼吸,应能保持病人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接近正常。单人复苏时,心脏按压15次进行口对口呼吸两次,双人复苏时,心脏按压5次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1次。
-
动脉硬化性闭塞症
概述:可发生于全身各主要动脉,多见于腹主动脉下端和下肢的大、中动脉。2.手术疗法根据病变部位、程度、范围及侧支循环情况,可选用以下手术方法:(1)动脉旁路手术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静脉,在闭塞动脉的近、远端,作桥式端侧吻合,以重建血流。应用人工血管或自体大隐静脉,先于闭塞动脉近端与股浅静脉之间搭桥。
-
糖尿病性乳酸酸中毒
概述:糖尿病人葡萄糖氧化过程受阻滞,增强了葡萄糖酵解,产生大量乳酸,如乳酸脱氢酶不足,乳酸不能继续氧化成丙酮酸,使乳酸的合成大于降解和排泄,体内乳酸聚集而引起的一种糖尿病急性代谢性合并症。五、吸氧提高组织供氧量,促进乳酸氧化,糖尿病人动脉血氧分压多偏低,吸氧有利于纠正乳酸酸中毒。
-
巴斯德效应
巴斯德效应指生物细胞和组织中的糖发酵为氧所抑制,这种现象是巴斯德(L.Pasteur)在研究酵母的酒精发酵量和氧分压之间的关系中发现的,故称巴斯德效应。此外还有一种假说认为,由呼吸引起ADP量的降低,导致对此物质必需的发酵系统的磷酸甘油酸激酶和磷酸丙酮酸激酶的反应降低。
-
A-aDO2
概述:肺泡-动脉氧分分压差指肺泡氧分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分压之间存在一个差值,是判断肺换气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依据。升高:显著增加见于肺不张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或降低,如使用碳酸氢钠、依他尼酸、谷氨酸钠、保泰松、阿司匹林等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
-
高频通气法
名称:高频通气法别名:HFV概述:高频通气(highfrequencyventilation,HFV)采用明显高于生理呼吸次数的频率,以极低的潮气量进行通气。2.支气管胸膜瘘对于存在支气管胸膜瘘的气胸患者,常规机械通气引起气道内压力增加,将影响胸膜裂口的愈合,并增加胸膜裂口的气体逸出。3.9kPa),可引起呼气量降低而导致肺充气过度。
-
Ⅱ型呼吸衰竭
Ⅱ型呼吸衰竭是指高碳酸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60mmHg,同时伴有二氧化碳分压50mmHg。系肺泡通气不足所致。Ⅱ型呼吸衰竭常见于慢性阻塞性肺病紫肿型、肥胖低通气综合征以及神经肌肉疾病所致之呼吸肌麻痹。
-
高原病人手术的麻醉
高原病人手术的麻醉病理生理特点环境特点吸入氧浓度低。如西藏地区红细胞计数正常值5.6×1012/l,血红蛋白160g/l,红细胞压积0.54。少数人经一段时间的适应仍或轻或重存在上述症状,并可伴有脱发、浮肿、皮下瘀血、健忘、咯血、心前区刺痛等,称之为慢性高原反应。血液系统凝血和纤溶功能障碍,易发术中渗血。
-
需光发芽种子
另一方面,水塔花属(Billbergia)或Wittrockia的种子,经远红光连续照射时,远红光吸收型的光敏色素(PFR)量与总光敏色素的量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才能发芽。另外,番茄、黄瓜、莴苣等作物的种子,不论在光下或暗下都能发芽,因为发芽时伴随着吸水即使在暗处也能形成PFR,如给予远红光照射,则能抑制发芽
-
人造血液
(2)用天然血红蛋白制成的人工红血球;氟碳代血液是由全氟化合物组成的胶体超微乳剂,具有良好的携氧能力,在一定浓度和氧分压条件下,其氧溶解度为水的20倍,比血液高2倍。人工血主要用于外伤、手术等所致大出血的治疗,近年来开始用于离体器官的保存、一氧化碳中毒的治疗,以及体外循环预充液和心肌保护的研究。
-
氢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气体检测管法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窒息性气体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避免高浓度吸入。
-
氧含量
概述:氧含量(oxygencontent)是指血液与空气隔绝条件下血中氧的含量,包括物理溶解和化学结合两部分,反映血标本中氧的实际含量。血氧含量由血红蛋白含量和它们之间的结合程度所决定。(2)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或降低,如使用碳酸氢钠、依他尼酸、谷氨酸钠、保泰松、阿司匹林等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
-
O2分压
英文名:oxygenpartialpressure别名:氧分压;8.0kPa重度缺氧:PO2<5.3kPa(1)降低:肺泡通气不足、缺氧、高山居民低氧吸入、阻塞性肺疾病、胸膜肥厚、神经肌肉疾病、间质性肺炎、肺瘀血、心功能不全、肺动脉栓塞、ARDS(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代谢性碱中毒。(2)增高:过度换气综合征、O2吸入、代谢性酸中毒。
-
造血生长因子
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M-CSF)是分子量为22kD的糖蛋白,主要来源于活化的T细胞、B细胞、单核-巨噬细胞、成纤维细胞和血管内皮细胞。G-CSF作为肿瘤化疗的辅助制剂,在化疗前的适当时机给予,可使髓性白细胞进入细胞周期,对大剂量化疗药物的治疗更敏感;
-
肺泡气-动脉血氧分压差
概述:肺泡-动脉氧分分压差指肺泡氧分分压与动脉血氧分分压之间存在一个差值,是判断肺换气功能正常与否的一个依据。升高:显著增加见于肺不张和成人呼吸窘迫综合征;(2)使用某些药物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或降低,如使用碳酸氢钠、依他尼酸、谷氨酸钠、保泰松、阿司匹林等可使血液酸碱度升高;
-
高原昏迷
上山前使用乙酰唑胺,地塞米松,刺五加,复方党参,舒必利等药对预防和减轻急性高原病的症状可能有效。2、低温疗法:用冰水袋放置在病人的头颈、腋下、腹股沟等大血管处,使体温降低正常以下,这样可以降低机体的耗氧量,对缺氧的脑组织有保护作用。3、脱水剂的应用:脱水剂可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脑循环。
-
通气/血流比值测定
操作名称通气/血流比值测定方法及内容肺内有效气体交换要求有足够的通气量和充分的血流量,两者应保持恰当的比值(约4/5左右)。肺血流量测定需作心导管检查或放射性核素等方法,临床不易做到。因此,目前通常用公式计算。对先天性心脏病、肺动-静脉瘘患者,计算结果会有较大误差,应直接测定CaO2和CvO2。
-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
肺泡动脉血氧分压差是指肺泡动脉血氧分压之差。记作AaDO2。正常为10±5mmHg。AaDO2增大提示换气功能障碍,也可见于心排血量减少和吸氧。
-
Ⅰ型呼吸衰竭
Ⅰ型呼吸衰竭是指缺氧性呼吸衰竭,血气分析特点是动脉血氧分压60mmHg,二氧化碳分压正常或降低。Ⅰ型呼吸衰竭主要见于肺换气障碍疾病,如严重肺部感染性疾病、间质性肺疾病、急性肺栓塞。
-
脑脊液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
概述:脑脊液氧分分压(PO2)指脑脊液中物理溶解氧的强力,其反映大脑缺氧的程度。别名:脑脊液PO2和PCO2脑脊液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医学检查:检查名称:脑脊液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分类:体液和排泄物检查脑脊液检查化验取材:脑脊液脑脊液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的测定原理:铂阴极有外加电压-0.5~
-
生命信息治疗仪
生命信息治疗仪是一种将模拟的生命信息输入人体以治病健身的医疗仪器。信息输入人体后,对于活化活体生物本身的信息系统,增进健康、防治疾病、抗衰老和祛病延年有明显作用。研究认为其生理效应有:改善微循环,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提高动脉氧分压,增强免疫功能,调整体液PH、调节新陈代谢、增强药物疗效等。
-
氯三氟乙烷
CH2ClCF3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分子量:118.48沸点:7℃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4.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一氯三氟乙烷
CH2ClCF3外观与性状:无色气体分子量:118.48沸点:7℃密度:相对密度(空气=1)4.1稳定性:稳定危险标记:5(不燃气体)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氖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窒息性气体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但当作业场所空气中氧气浓度低于18%时,必须佩戴空气呼吸器、氧气呼吸器或长管面具。其它:避免高浓度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