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河豚
5.循环障碍血压下降甚至休克;3.1-半胱胺酸有可能改变河豚毒素的分子结构,帮助解毒,0.2g/次,肌注,2/d;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肉。煮食外,亦可腌制成干。50公斤之人皮下注射致死量可能为300微克。急救处理:及时进行洗胃、催吐、导泻、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必要时输氧。
-
鱼毒
一些人食鱼后中毒的初发症状可是口唇、舌、咽喉刺痛感,继而则为这些部位出现麻木;另一些人开始的症状是恶心、呕吐、金属味、口干、腹绞痛、腹泻、头痛、寒战、发烧和周身肌肉痛。最烈性的鱼毒是河豚毒(pufferfishpoison),它由河豚鱼的生殖腺、肝等组织产生的神经毒素,患者重者可在24h内死亡。
-
厚皮树
《*辞典》:厚皮树:出处:《全展选编 内科》拼音名:H uP Sh 别名:胶皮麻、十八拉文公(《中国经济植物志》)。小枝、嫩叶和花序密生锈色星状细柔毛。小苞片长1~核果卵形,稍扁,长8~9毫米,成熟时红色。生境分布:生于谷地或溪边疏林中。根部含有阿魏酸廿八醇酯。功能主治:治骨折,河豚鱼中毒。400毫升,顿服或灌肠。
-
厚皮树皮
拼音名:H uP Sh P 别名:喃木、马楠、牛角麻、龙泥漆、胶皮麻、扒拉文公、万年青树[广东吊罗山]来源:漆树科厚皮树属植物厚皮树Lanneagrandis(Dennst.)Engl.,以树皮入药。全年可采,刮去粗皮,晒干,以鲜用较好。性味:淡、涩,凉。功能主治:解毒。用于治河豚鱼中毒,木薯中毒,地菠萝中毒。4两,水煎服。
-
河豚子
《*辞典》:河豚子:出处:《纲目》拼音名:H T nZǐ来源:为鲀科动物弓斑东方鲀、虫纹东方鲀、暗色东方鲀的卵子。性味:《本草拾遗》:有大毒。功能主治:《纲目》:治疥癣虫疮,用(河豚)子同蜈蚣烧研,香油调搽之。急宜探吐,随觅荻芽或芦根捣汁灌之。若腹中绞痛,昏迷倒仆者,急用粪清灌之,迟则不救。
-
橄榄露
《*辞典》:橄榄露:出处:《四川中药志》拼音名:GǎnLǎnL 来源:为橄榄科植物橄榄的果实的蒸馏液。功能主治:清肺,利咽喉,生津止渴。治咽喉肿痛,咳嗽痰中带血,泻痢,烦渴,酒毒及河豚毒。摘录:《*辞典》
-
紫玉簪膏
《疡医大全》卷二十七:方名:紫玉簪膏组成:五倍子1两,紫玉簪叶20片,乳香3两,没药3两,河豚眼睛30个,血竭2钱,儿茶2钱,真脂麻油半两,东丹4两。主治:鸡眼。制备方法:先将药同油熬枯,再入乳、没、茶、竭,化尽滤清,复入锅内熬滚,徐徐下丹,老嫩得宜。
-
贝毒
贝毒指从1942年起,在日本浜名湖的蛤仔(Topesphi-lippinarum)及牡蛎(Ostrea)中,出现了所谓蛤仔毒(venerupin)的问题,实际是一种脏器毒(特别是一种肝脏毒),对热稳定,无免疫性,推测是一种胺。这种毒发生在早春,能在贝的胃腺及消化管中找到,但是贝毒的形成机制还不清楚。
-
饮食中毒
饮食中毒病名。误食含有毒性金属盐类的食物、毒蕈、有毒鱼类及其他毒物污染的食物而发生中毒症状。《诸病源候论·诸饮食中毒候》:“凡人往往因饮食急然困闷,少时致甚,乃至死者,名为饮食中毒。”包括食河豚鱼中毒、食蟹中毒、食诸肉中毒、食六畜肉中毒、食诸鱼中毒、饮酒中毒、食蕈菌中毒等,详见各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