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板
板指足底。俗称脚底板。
-
干板X线摄影金属板
静电干板X线摄影的金属板作为图像接收器。将表面加热形成的薄层绝缘氧化铝层和一薄层非晶体硒作为基质,通过在真空中将液态硒喷涂到基质上,硒层厚约150mm。在X线曝光前,接受板对射线具有高度敏感性,在黑暗中,板面上有均匀的电荷分布。在暗盒和感光板的硒板表面的间隙内有空气的电离,电离的空气可被吸收到低剂量区域。
-
背板
背板指节肢动物腹部各体节背面所被覆的几丁质板,经过侧板而与腹板连接,多数可划分为2个以上的小板。无翅昆虫及幼虫的中胸背板、后胸背板(背楯片)比较小,有翅昆虫则因有翅振动多数具有强有力的肌肉,所以大而复杂。亦指蔓足类的壳板中,位于背上方左右一对的板。
-
抱卵板
抱卵板亦称育(儿)板(broodplate)。软甲类的糠虾类、熊虫类、等足类、端足类的雌性,在生殖时期,从胸肢的底节朝向内方伸展的板状构造,相当于副肢,左右及前后相互重叠,在腹板(胸板)之间形成空腔即育房,在那里收纳并保护受精卵。
-
座海星类
座海星类Edrioasteroidea是与棘皮动物的海星纲有近缘关系的化石类(Billing′s的命名),产于寒武纪至石炭纪。可能是属于退化的有柄类。步带沟呈直线状镰状,具有2列互生的步带板和被板(coveringplate)。从其钙小板呈不规的排列这一点来看,与海林檎类相似,无指枝而有管足孔这一点则与海星类相似。
-
腺介幼虫
从背甲的腹端的开口部生出这种胸肢,并拨水游泳,腺介幼虫在进行短期的游泳生活后,靠固着盘的粘腺(cement腺)的分泌物,固着于岩石等物体上,头部向下倒立,脱去背甲,从左右的外套膜分泌背板、峰板、循板等壳板,完全包住身体,完成了变态。腺介幼虫因口器退化,不能摄食。
-
睑结膜
睑结膜(palpebralconjunctiva)中医称为睑内、内睑、睥内。是指覆盖于眼睑板内面的部分。是紧贴在睑板后面的粘膜组织,不能移动,透明而光滑,有清晰的微细血管分布。在睑缘内2毫米处,有一与睑缘平行的浅沟,称睑板下沟,是异物最易存留的地方。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
喉软骨
喉软骨是包括不成对的甲状软骨、会厌软骨和成对的杓状软骨。环状软骨为气管中唯一完整的软骨环,对支撑呼吸道有重要作用。杓状软骨(arytenoidcartilage)位于环状软骨板上方,1对,呈三角锥体形,尖向上,底向下,与环状软骨构成环杓关节。底有向前和向外两个突起,前方称声带突,有声带附着;后外方为肌突,有肌肉附着。
-
刺尾鱼
皮肤颇坚韧,被以细小粗糙鳞片,与鲨鱼皮相似;各鳍大都无鳞。前鳃盖骨后缘无锯齿。后颞骨固连于颅骨。5,腋部无长形尖腋鳞。分布于各热带海区。中国产于南海,有8属约28种,如:栉齿刺尾鱼属、刺尾鱼属、副刺尾鱼属、高鳍刺尾鱼属、多板盾尾鱼属、单板盾尾鱼属、鼻鱼属、双板盾尾鱼属。
-
睥内
睥内为中医眼科学解剖名称,即睑结膜。睑结膜(palpebralconjunctiva)中医称为睑内、内睑、睥内。是指覆盖于眼睑板内面的部分。是紧贴在睑板后面的粘膜组织,不能移动,透明而光滑,有清晰的微细血管分布。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
内睑
内睑为中医眼科学解剖名称,即西医所称睑结膜。睑结膜(palpebralconjunctiva)中医称为睑内、内睑、睥内。是指覆盖于眼睑板内面的部分。是紧贴在睑板后面的粘膜组织,不能移动,透明而光滑,有清晰的微细血管分布。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
睑内
睑内为中医眼科解剖名称,即西医所称睑结膜。睑结膜(palpebralconjunctiva)中医称为睑内、内睑、睥内。是指覆盖于眼睑板内面的部分。是紧贴在睑板后面的粘膜组织,不能移动,透明而光滑,有清晰的微细血管分布。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
-
Gm、Km因子鉴定
操作名称Gm、Km因子鉴定用品及准备试管,抗D血清,O型R1R2红细胞,96孔V型反应板,磷酸盐缓冲液。2.抗Gm、Km抗体的标定(1)取96孔V型微量板1块,向每孔中加磷酸盐缓冲液25μl。3.血凝抑制反应,检定Gm、Km因子(1)取待检血清离心。(4)第1排在1:16,1:32孔中加入最佳稀释度的抗Gm、Km抗血清25μl。
-
围肛部
通常将包围棘皮动物肛门的部分称为围肛部。海胆则在背面即反口面的顶端(口围的相对极)。包围这部分还有一个多孔体和五个基板(basalia),由于生殖腺开口于此,故称生殖板(genitalplate),这相当于间步带的终点。歪形类的围肛部,系从壳顶移向后方,位于后端侧面或接近后端腹面。
-
鼻板
鼻板是脊椎动物鼻的原基,是在神经板出现的前后,在神经板的前端附近,以表皮的加厚在正中线的左右生成的一种基板,发生时特别肥厚,各自的中央部向内陷没,从左右接近前脑顶端,其表面的陷没部形成凹陷部称鼻窝,更形成囊状,其狭窄的内腔以前端的开口(外鼻孔)开向外部。
-
海蛾鱼
吻部突出,或长或短,二鼻骨愈合,突出,形成一具锯齿的吻部。眼大,下侧位;鳃盖各骨愈合成大型鳃板。体无鳞,完全被骨板,躯干部骨板密接,不能活动。臀鳍短小,与背鳍相对,均位于尾部;胸鳍突化,常以翼状胸鳍的指状鳍条在水底匍匐爬行,活动能力较弱。在广东沿海海蛾鱼晒干可作药用,治小儿麻疹,甲状腺肿瘤。
-
硬脑膜外脓肿
概述硬脑膜外脓肿(extraduralabscess)是硬脑膜与颞骨之间或乙状窦与乙状窦骨板之间感染化脓,后者又称乙状窦周围脓肿。脓肿增大,出现低热,患侧头痛,局部可有叩痛,X线乳突摄片乳突有骨质破坏。治疗在乳突根治术中发现鼓窦天盖或乙状窦骨板骨质破坏、脓液溢出,应除去骨板至暴露正常脑膜,以利引流。
-
带翼扩弓活动矫治器
翼板与下颌后牙牙冠的舌侧和牙槽粘膜相接触,延伸至近口底处,加力时剖开基托前部,扩弓簧微扩大,并将此簧向口底方向压平,嘱病人做正中合动作3次/日,50下-100下/次,(否则效果不佳,后牙会出现覆盖大),这样不仅牙向颊侧移动,下颌齿槽骨也可向颊侧扩大,是增加骨量的一种方法。
-
桥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桥状穿透性角膜移植术适应证1.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活动期或化脓性角膜感染,药物治疗无效,不得不行穿透性角膜移植者。3.大泡性角膜病变及内皮功能不良造成的一些植床比植片明显厚的病例,可减少植片后膜,虹膜或玻璃体与植片粘连的并发症,提高植片的透明率。术前准备及麻醉术前准备、麻醉同部分穿透性角膜移植术。
-
阳邪风证
概述:阳邪风证为病证名。指内外障之有额板、眉棱骨部疼痛之表现者。见《证治准绳·杂病》。辨证分型:“额板眉棱骨痛也…元气弱者,则有内证(指内障)之患;若兼火者,则有外证(指外障)之病。”(《张氏医通》卷八)。
-
Gm、Km抗体特异性检测
操作名称Gm、Km抗体特异性检测方法及内容1.96孔V型微量板,每孔中加磷酸盐缓冲液约25μl。结果判读无拖尾现象为阳性,表示无相应抗Gm、抗Km因子抗体,有拖尾现象为阴性,表示有相应抗Gm、抗Km因子。
-
甜不辣
概述:天妇罗是fishcake(鱼板)的一种,在日本南方有些地方叫鱼板为tampura所以“甜不辣”这词是从日本传来的。而咱们将tampura(天妇罗)音译成甜不辣。是将鱼肉打成鱼浆,加些淀粉,肉,海鲜等辅料,弄成想要的形状,再下油锅炸。
-
假牙
人因牙病或年龄增大而牙齿脱落时,既会影响吃饭,又有碍美观。人类很早就试图制造假牙,以弥补牙齿缺损带来的不便。另一种办法是在镶牙的牙床上穿孔,用小钧子将假牙固定。比较科学的镶牙方法也是由法国人在1851年发明的。办法是先做好镶牙者的口型印模,再塑制出流化橡胶(硬质橡胶)的假牙托板。
-
SPO1样噬菌体属
病毒粒子有20面体的头,直径约94nm,具有明显的壳粒,尾的大小为150×18nm,有小尾领和60nm宽的基板。粒子相对分子质量为180×106,CsC1浮力密度为1.54g/cm3,S20w为794S。病毒含有53个蛋白,16个在头部,28个在基板中,基因组编码A型DNA聚合酶。噬菌体是烈性的,有菌丝专一性,全世界分布。
-
赤道画
在细胞有丝分裂的中期,一直分散在纺锤体内的微动的染色体逐渐聚集在赤道面上,各着丝粒排列在这个平面上而形成赤道板。而在植物细胞中,则从赤道面的中央部位发展形成成膜体,在赤道面上形成细胞板;(2)赤道画是指将联结动物卵的动物极和植物极的卵轴作垂直二等分的切面。
-
鳎目鱼
鳎目鱼是鲽形目的一科,约有3属103种,中国已知约32种,舌鳎体侧扁,呈长舌状,眼常位头左侧,尾舌骨纵窄板状,有伪间髓棘,奇鳍完全相连,无胸鳍,腹鳍1个且连臀鳍,生殖突常连臀鳍左侧,肾脉棘短横板状,卵有小油球50~鳎目鱼的别名舌鳎、舌鳎鱼、牛舌头鱼、花纹舌头、比目鱼
-
板蓝属
中文名板蓝属拼音名banlanshu拉丁名Baphicacanthus中国植物志70:113描述BaphicacanthusBremek.板蓝属,爵床科,只有板蓝B.cusia(Nees)Bremek.1种,分布于印度至中印半岛,我国西南至台湾亦盛产,且有不少农民栽植为蓝靛的原料用以染布。苞片叶状,无小苞片;花冠管短筒状,喉部近钟形;蒴果棒状棱形,有4颗种子。
-
骶椎裂
骶椎裂(bifidsacrum)为病名。是指两侧椎板未愈合,在椎突区产生不同程度的裂隙,椎板部分成全不缺损,棘突畸形或缺如的疾病。
-
同源诱导
在动物发生初期进行诱导实验时,诱导者(作用系)和被诱导的构造为同一组织或原基,称为同源诱导。例如把蝾螈神经板前方的一小块组织插入初期原肠胚的原肠腔中时,可诱导出神经板;与移植体同样,可诱导出脑等神经组织。在正常发生中同源诱导具有严格的限定意义。
-
阴邪风证
阴邪风证证名。指内外障之有额板、眉棱骨部疼痛之表现者。见《证治准绳·杂病》:“额板眉棱骨痛也,发则多于六阴用事之时,元虚精弱者,则有内证(指内障)之患;若兼火者,则有外证(指外障)之病”。在临床中必须明确:因多种内外障眼疾均可出现此证,故在治疗中应详审病因,辨证用药。
-
附加滤过
附加滤过(addedfiltration)是指射线束中在射线源和患者或规定平面之间的附加滤过板和其他可拆卸物质所产生的等效滤过。通常指插入X线束中的金属片,以吸收不必要的软射线。滤过软射线以增加影像的对比度。使用特殊形状的附加滤过还可以产生特定光谱的射线,在某种程度上可以与被射物体的吸收光谱相匹配。
-
天妇罗
概述:天妇罗是fishcake(鱼板)的一种,在日本南方有些地方叫鱼板为tampura所以“甜不辣”这词是从日本传来的。而咱们将tampura(天妇罗)音译成甜不辣。是将鱼肉打成鱼浆,加些淀粉,肉,海鲜等辅料,弄成想要的形状,再下油锅炸。
-
白色素胞
白色素胞指在虹色素胞中,反射小板微细,体色变化时在细胞内出现凝集、扩散等运动,有时也包括虹色素胞。一般与黑色素胞作相反方向运动,通过黑色素胞刺激素可使小板发生凝集,在有神经支配时,则可通过神经的刺激而扩散。
-
血小板抗体检测
操作名称血小板抗体检测用品及准备待检血小板悬液,已知血小板抗体血清,离心机,U型96孔反应板,福马林,聚山梨酯20,胎牛血清,兔抗人IgG,IgG抗D致敏红细胞。方法及内容取含已知抗原的血小板进行固相化,步骤同血小板抗原鉴定,固相化完成以后反应孔内加入25μl待检血清,其余步骤同血小板抗原鉴定。
-
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
操作名称血小板交叉配合试验用品及准备待检血小板悬液,已知血小板抗体血清,离心机,U型96孔反应板,福马林,聚山梨酯20,胎牛血清,兔抗人IgG,IgG抗D致敏红细胞。方法及内容取献血者血小板进行固相化,固相化完成后在反应孔内加25μl受者血清,温育1h,其余步骤同血小板抗原鉴定。
-
二氧化碳激光针灸仪
二氧化碳激光针灸仪,针灸仪器名。用弱二氧化碳激光照射穴位时,既有热作用,又有刺激作用,因而可用作激光灸。目前,我国多采用20~30瓦二氧化碳激光束散光,使它通过石棉板小孔,照射病人穴位。其工作物质是二氧化碳分子气体,发射波长为106000埃,属于长波红外线波段,输出形式为连续发射或脉冲发射,发散角1~
-
激光灸
激光灸即使用二氧化碳激光针灸仪照射穴位。用弱二氧化碳激光照射穴位时,既有热作用,又有刺激作用,因而可用作激光灸。目前,我国多采用20~30瓦二氧化碳激光束散光,使它通过石棉板小孔,照射病人穴位。其工作物质是二氧化碳分子气体,发射波长为106000埃,属于长波红外线波段,输出形式为连续发射或脉冲发射,发散角1~
-
穹窿结膜
穹窿结膜(fornicalconjunctiva)是指睑结膜与球结膜之间的皱褶部分。组织疏松,有利于眼球自由转动。结膜为一层菲薄透明的粘膜,覆盖于睑板及巩膜的表面。根据解剖部位可分为睑结膜、球结膜、穹窿结膜。结膜含有杯状细胞、副泪腺等分泌腺,能分泌粘蛋白与水样液,以参与组成泪膜,维持眼表保护功能。
-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
改良加藤厚涂片法(theKato-Katz'smethod)是指通过过滤,定量板取样,用甘油浸泡的亲水性透明玻璃纸对粪样进行透明的一种粪便中蠕虫卵的定性与定量检测方法。
-
双锁口
双锁口为病名。系指两嘴角各有痘(天花)一粒,较大,板硬无盘的病证。见《医宗金鉴》卷五十七。《医宗金鉴》卷五十七:“一嘴角有痘(天花)一粒,较诸痘独大,板硬无盘,名曰单锁口。
-
转环丹
《准绳 幼科》卷五:方名:转环丹组成:鸡1只,人参、黄耆、当归、红花、桂。主治:痘中板黄。用法用量:加蜜、酒,煮熟食之。
-
灸板
灸板为灸用器具。出清代高文晋《外科图说》。即在一长板上穿有数孔,上可置艾绒,以备施灸。
-
巢脾
蜜蜂的巢是用蜡板来造的,数张板状物从蜂箱上部垂到下面,其两面排列着整齐的六角形蜂房,称之为巢脾。蜂房有大小两种,小的是工蜂蜂房(workercell),占巢脾的大部分,大的是雄蜂房(dronecell)仅占其一部分。贮蜜蜂房位于巢脾的最上部,深度胜过其他蜂房。邻接的巢脾面距离很近,仅剩下蜜蜂可以来往的间隙。
-
叉状弹器
弹尾目昆虫在腹部后端下面的叉状突,由宽阔的弹器基(manubrium)及其连续的1对腹肢构成,腹肢又各分为茎节(dens)及端节(mueron)。此叉状弹器通过第3腹节后缘的抱钩(retinaculum)屈折于腹部的下面,由于向外面反转而能跳跃,故亦称跳器。此外,骨叉(furca)也指高等的昆虫类向胸部腹板内部陷入的叉状突。
-
侧面接合
侧面接合是接合的一种形式,是同一丝状细胞列邻接细胞间所进行的接合。因此,这种接合可认为是雌雄同株。见于双星藻科的一种转板藻(Mougeotiamirabi-lis)。
-
编织中柱
编织中柱是部分石松属的一种特殊中柱。可能是星状中柱显有背腹性而形成的。木质部和韧皮部成板状向左右扩展,显出上下重叠的结构(平行带状维管束)。
-
头突
脊椎动物羊膜类,尤其是鸟类和哺乳类的发生初期,在原条前方正中出现的前后细长、不透明的区域称为头突。这是已经陷入的脊索原基,显著伸长之后形成将来躯体的中轴。头突的后端与原条前端相接续,原条前端的这个部位变得粗大称为亨逊氏节。头突在外胚层的下面,接头突的外胚层后来肥厚形成神经板。
-
腕盘
在钵水母类中的根口水母类(例如:蛸水母),口腕在基部互相粘连,构成一个板状部,称为腕盘,口消失。以微小的浮游生物为主的食物,从口腕表面的无数小孔(吸收口)进入,经口腕内的细管(腕管)达到在腕盘上方的胃中。
-
兴奋性接头电位
节肢动物运动神经和肌肉接头所发生的突触后电位。相当于脊椎动物的终板电位(EPP)。在节肢动物中,除兴奋性接头电位之外,还有来自抑制神经的,抑制性接头电位。在多数情况下,一条运动神经在肌纤维全长的许多地方形成接头,由于兴奋性接头的去极化电位而使肌肉收缩。通常,在节肢动物肌肉中不产生动作电位。
-
威斯康辛测验装置
威斯康辛测验装置简写WGTA。是由H.F.Harlow设计的猴的辨别学习实验装置。在板上有2—3个凹窝,其上置以需要辨别的刺激。为正确刺激物覆盖的凹窝中放入作为报酬的葡萄等,将此装置推送至猿笼前,使猿伸出手来把刺激物多少能向旁挪一挪即可。简便,广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