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针科全书抄诀
《针科全书抄诀》为书名。清·李昌仁评订。书集针灸之要,论穴道深浅,出入运用,无不载备。现有刻本。
-
砭灸处
砭灸处指施行针(砭)、灸的处所,即腧穴。《史记·扁鹊仓公列传》:“当论俞所居,及气当上下出入邪逆顺,以宜镵石定砭灸处。”
-
神客在门
“神客在门”语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神,指正气;客,指邪气。正气行其经脉,出入有门,邪气亦从这些门户入侵机体,故日“神客在门”。
-
王金
王金为明代医家,字芝山,西安(今属陕西)人。年17岁时因救落水道人而授予秘术。明世宗好方术,被召,见宠,出入宫廷20年,后因医世宗病不愈而谪戍闽海,数年后徙居开封府。子继怀,亦精医药。
-
肺根
肺根:出入肺门的结构(主支气管、肺动脉、肺静脉、支气管动静脉、神经、淋巴管)被结缔组织包绕连于纵隔称肺根,肺根对肺起固定、支持作用。
-
中渎之腑
中渎之腑指三焦。三焦是一身气化和水谷出入的道路,功能如沟渠的疏通,故称。《黄帝内经灵枢·本输》:“三焦者,中渎之腑,水道出焉。”
-
神庐
神庐鼻之别名。出《东医宝鉴》。“神庐者,鼻也,乃神气出入之门户也。”详鼻条。
-
少阴为枢
少阴为枢为经脉生理特点。出《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少阴为枢指少阴居三阴之中,为出入之枢纽,故名。
-
少阳为枢
少阳为枢为经脉生理特点。出《黄帝内经灵枢·根结》。少阳为枢指少阳居三阳之中,属半表半里,为出入的枢纽,故名。
-
六结意
六结意佛教禅法名。《安般守意经》云:“佛有六结意,谓数息,相随、止、观、还、净。”数息即以意念记呼吸之数而调息;相随指数息纯熟而摄心缘息;止指随息纯熟而凝寂其心;观为观照细微的出入息相;至陈隋间智(岂页)改称为六妙门,参见“六妙门”条。
-
刘廷桢
刘廷桢清代医家。生平履贯不详,尝对人体骨骼、骨度进行研究,以《素问》、《灵枢》及《甲乙经》之内容均有出入,遂以西医之有关著作进行印证,著《中西骨格辨证》,另有《中西骨格图说》,均有刊本行世。
-
绝道
绝道指与纵经相横截的路径,为络脉所行通路。《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诸络脉皆不能经大节之间,必行绝道而出入。”
-
清痘引
《仙拈集》卷三:方名:清痘引组成:白芝麻5-6升(旋食旋炒)。功效:生儿不受胎毒,无痘可出,既出亦稀。用法用量:置于常出入处,令孕妇随便嚼食。
-
小针
小针为古针具名。出《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和《小针解》,意同微针。《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小针之要,易陈而难入。”指毫针等微细针具。《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
-
程据
程据魏晋医家。司马炎即位时(266年)曾任内廷医官。以医术高明出入内宫。元康九年(299年)受贾后密令,合巴豆丸害愍怀太子,被诛。
-
芷桂川芎汤
《辨证录》卷二:组成:川芎1两,白芷3钱,桂枝3分。功效:止痛。主治:头痛如破,走来走去,无一定之位,此饮酒之后,当风而卧,风邪乘酒气之出入而中。用法用量:水煎服。
-
微针
微针为古针具名。指毫针等微细针具。《黄帝内经灵枢·九针十二原》:“欲以微针通其经脉,调其血气,营其逆顺出入之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