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叶委陵菜根
出处:《浙江即常用草药》拼音名:SānY WěiL nɡC iGēn别名:山峰子根(《贵州草药》)。10月采挖。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清热,利湿,止痛,补虚。②《浙江民间常用草药》:清热解毒,敛疮止血。治骨髓炎,外伤出血,蝮蛇咬伤。附方:①治骨髓炎:三叶委陵菜根(捣碎)、大蓟根各五钱。水煎服或研粉吞服。
-
副神经
颅根的纤维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疑核,自迷走神经根下方出脑后与脊髓根同行,经颈静脉孔出颅,加入迷走神经,支配咽喉肌。脊髓根的纤维为特殊内脏运动纤维,起自脊髓颈部的副神经脊髓核,由脊神经前后根之间出脊髓,在椎管内上行,经枕骨大孔入颅腔,与颅根汇合一起出颅腔。
-
黄瑞木
《全国中草药汇编》:黄瑞木:别名:乌珠子、杨桐、鸡仔茶、黄板叉木来源:山茶科红淡属植物毛药红淡Adinandramillettii(Hook.etArn.)Benth.etHook.f.,以根、嫩叶入药。根全年可采,晒干或鲜用;性味:甘、微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止血,消肿解毒。根:用于鼻衄睾丸炎,腮腺炎。鲜叶:外用治疖肿,毒蛇咬伤,毒蜂螫伤。
-
贴骨散
拼音名:TiēGǔS n别名:拦路虎、粘娘娘、猪尾巴、大琉璃草来源:紫草科琉璃草属植物琉璃草Cynoglossumzeylanicum(Vahl)Thunb.exLehm.,以根和叶入药。春秋采根,分别晒干。性味:微苦,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调经。用于肝炎,月经不调,白带,水肿;外用治疮疖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骨折。
-
潺槁树
拼音名:Ch nGǎoSh 别名:青胶木、树仲、油槁树、胶樟、青野槁、潺槁木来源:樟科木姜子属植物潺槁树Litseaglutinosa(Lour.夏秋采收,根洗净切片晒干;功能主治:清湿热,消肿毒,止血,止痛。根:内服治腹泻,跌打损伤,腮腺炎,糖尿病。皮、叶:外用治腮腺炎,疮疖痈肿,乳腺炎初起,跌打损伤,外伤出血。
-
根瘤菌
根瘤菌是细菌的一科。能促使植物异常增生的一类革兰氏染色阴性需氧杆菌。如根瘤菌属和慢性根瘤菌属都能从豆科植物根毛侵入根内形成根瘤,并在根瘤内成为分枝的多态细胞,称为类菌体。还有土壤杆菌属,能够通过外伤入侵多种双子叶植物和裸子植物,致使植物细胞转化为异常增生的肿瘤细胞,产生根癌、毛根或杆瘿等。
-
地五泡藤
来源:为蔷薇科植物地五泡藤的根、叶。原形态:常绿平卧小灌木。托叶大,叶状,有切裂齿.萼裂片卵形,顶端渐尖或条裂;生境分布:生于山坡路旁。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散毒生肌。附方:①治气痞腹痛:家正牛根一两,红饭豆根五钱。②治口角疮:家正牛叶研末,菜油调敷。(性味以下出《贵州草药》)摘录:《*辞典》
-
四面楚歌
《得效》卷十九:组成:荆芥(和根锉碎)、赤芍药、大柏皮、土当归、山大黄、土白芷、天南星、赤小豆、商陆干(即中榕根,锉片子,焙)、白及、赤敛、白敛、草鸟、寒水石(煨或炒)各等分。用法用量:生地黄自然汁调涂角四畔,或苦齑根汁调;肿用商陆根研汁,未溃则满体涂上,或有尖起处,则留出疮口。制备方法:上为末。
-
石梓
别名:笛簕狗脚迹、鼻血簕来源:马鞭草科石梓GmelinachinensisBenth.,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东、云南。性味:甘、微辛,苦。功能主治:活血去瘀,去湿止痛。闭经:根1.5两,水煎或炖瘦肉服。风湿:笛簕根、大罗伞各5钱,水煎服。湿重者加鸟不企根4钱。注意:孕妇忌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荆芥根
《*辞典》:荆芥根:出处:《纲目》拼音名:JīnɡJi Gēn来源:为唇形科植物荆芥的根。功能主治:治吐血,牙痛,瘰疬。(《经验方》)②治风热牙痛:荆芥根、乌桕根、葱根等分。煎汤频含漱之。用樟脑、雄黄等分,为末,麻油调扫上,出水,次日再洗再扫,以愈为度。(《活法机要》)摘录:《*辞典》
-
牙根折
疾病分类:口腔科疾病概述:有创伤史,牙齿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及松动,越近牙颈部疼痛及松动越明显。可借助X线片进行诊断。疾病描述:症状体征:疾病病因:较大暴力。病理生理:诊断检查:治疗方案:近牙颈部的根折,应尽快进行根管治疗后,行桩冠修复;根尖1/3折断、牙松动,应及时结扎固定,并作根管治疗。
-
贝-麦定律
脊髓的后根是由向中性神经纤维组成,而前根则由离中性神经纤维组成,这个规律称为贝-麦定律。另一方面,在前根中虽然也有感觉纤维,但它是掌管脊柱内各组织的感觉,是经前根离中地走出,与脊髓神经合一后回到后根,根据其向中的这一点,而被称为回归性感觉纤维(recurrentsensoryfiber),所以不算是此定律的真正例外。
-
沉香顺气酒
处方:柑子根3两,青藤香3两,臭牡丹根4两,茴香根3两,朱砂连3两,岩乳香1两,鸡血藤根3两,苦(茭力)头3两,土沉香2两,吴萸根3两,三香根3两,橙子根3两,通死根2两,臭草根3两,胡皂柑4两,观音莲2两。制法:用白干酒10斤,泡10日后即成。功能主治:理气止痛。摘录:《全国中药成药处方集》(重庆方)
-
茉莉
拼音名:M L 别名:茉莉花来源:木犀科茉莉花属植物茉莉Jasminumsambac(L.秋后挖根,切片晒干;夏秋采花,晒干。性味:辛、甘,凉。功能主治:花、叶:清热解表,利湿。用于外感发热,腹泻;花外用治目赤肿痛。用于失眠,跌打损伤。2钱,外用适量,捣烂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山甘草根
出处:《闽南民间草药》拼音名:ShānGānCǎoGēn来源:为茜草科植物毛玉叶金花的根。性味:《闽南民间草药》:甘,平,无毒。功能主治:治小儿疳积,产后风,腰骨酸痛,乳痈。附方:①治小儿疳积:山甘草根洗净切片,晒干研末。(《闽南民间草药》)②治妇女产后风:山甘草鲜根,洗净,酒炒,浓煎服。合猪赤肉或鸡炖服。
-
川谷根
《全国中草药汇编》:川谷根:别名:尿珠子根、五谷子根、数珠子根、打碗子根、野薏米根来源:禾本科薏苡属植物川谷CoixlachrymajobiL.,以根及根状茎入药。秋季采收根部,晒干。性味:甘、淡,微寒。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杀虫。用于尿路感染,尿路结石,水肿,脚气,蛔虫病,白带过多。
-
豌豆根试验法
豌豆(品种:阿拉斯加)根的伸长与植物生长素浓度成正比,利用这种性质进行植物生长素定量的方法,称为豌豆根试验法(A.C.Leopold和F.S.Gu-ernsey,1953)。
-
吸收组织
吸收组织是G.Haberlandt(1884)按生理机能来分类的一种植物组织系统。具有把物质从外界摄入生物体内作用的组织。高等植物的根表皮系统是主要的吸收组织,但是还有从大气中吸收水分的吸水毛、寄生植物的寄生根、水生植物的体表、附生植物的巢状根、气根的根被及吸水鳞片(absorptivescale)等特殊分化的吸收组织。
-
结香
拼音名:Ji Xiānɡ别名:野蒙花、新蒙花来源:瑞香科结香属植物结香EdgeworthiachrysanthaLindl.,以根与花入药。夏秋采根;性味:甘,温。功能主治:根:舒筋活络,消肿止痛。用于风湿性关节痛,腰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用于目赤疼痛,夜盲。备注:(1)同属植物长梗结香EdgeworthialongipesLace,与结香药效相似。
-
木棉
拼音名:M Mi n别名:英雄树、攀枝花、红棉来源:为木棉科木棉属植物木棉BombaxmalabaricaL.[Gossampinusmalabarica(L.春季采花,晒干或阴干;功能主治:花:清热利湿,解暑。用于肠炎,痢疾,暑天可作凉茶饮用。树皮:祛风除湿,活血消肿。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胃痛,颈淋巴结结核。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昂天莲
《全国中草药汇编》:昂天莲:别名:仰天盅、水麻、假芙蓉来源:梧桐科昂天莲Abromaangusta(L.生境分布:广东、广西、贵州、云南。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行气散瘀,消肿。疮疖红肿:鲜根皮或鲜叶捣烂调红糖外敷。跌打肿痛:鲜根捣烂,酒炒热外敷。2两,加酒3倍,浸7天后,用药酒外擦。
-
蝉翼藤
《全国中草药汇编》:蝉翼藤:拼音名:Ch nY T nɡ别名:五味藤、一摩消、五马巡城、丢了棒、刁了棒、象皮藤来源:远志科蝉翼藤SecuridacainappendiculataHassk.,以根及根皮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清热利尿。风湿骨痛,急性胃肠炎;5钱,水煎服,或研末每服0.5~
-
屈头鸡
《全国中草药汇编》:屈头鸡:别名:树屈头鸡来源:白花菜科山柑属植物屈头鸡CapparisversicolorGriff.[C.KoiMerr.etChum],以根及果实入药。根全年可采,切片晒干。性味:甘、微苦,平。功能主治:果:止咳平喘。用于咳嗽,胸痛,哮喘。根:散瘀,消肿,止痛。外用治跌打损伤,骨折。2枚,果有毒,不可过量,防中毒。
-
铁篱笆
《全国中草药汇编》:铁篱笆:拼音名:TiěL Bɑ别名:企头簕、雄虎刺来源:鼠李科铜钱树属植物马甲子PaliurusramosissimusPoir.以根、叶入药。夏秋采叶,晒干。性味:苦,平。功能主治:祛风,止痛,解毒。根:用于感冒发热,胃痛。叶:外用治疱痈肿毒。
-
臭黄荆
《全国中草药汇编》:臭黄荆:拼音名:Ch uHu nɡJīnɡ别名:斑鸠站、斑鹊子、短柄腐卑来源:马鞭草科腐卑属植物臭黄荆PremnaligustroidesHemsl.,以根、叶入药。叶夏秋采收,均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根:清热利湿,解毒。用于痢疾,疟疾,风热头痛,肾炎水肿,痔疮,脱肛。叶:解毒消肿。外用治疮疡肿毒。
-
刺果甘草
拼音名:C GuǒGānCǎo别名:胡苍耳、马狼秆、马狼柴、狗甘草来源:豆科甘草属植物刺果甘草GlycyrrhizapallidifloraMaxim.,以根及果实入药。果秋冬成熟后采,均晒干。性味:甘、辛,温。功能主治:果序:催乳。根:杀虫。外用治阴道滴虫病。根外用适量,煎水熏洗。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水毛花根
拼音名:ShuǐM oHuāGēn别名:蒲草根、席草根、茫草、千子草来源:莎草科水毛花根ScirpustriangulatusRoxb.,以根、全草入药。生境分布:除新疆外,各省均有。性味:根:淡、微苦,凉。功能主治:根:清热,利尿。主治热症牙痛,淋症,白带等症。全草:清热解表,润肺止咳。主治外感恶寒,发热咳嗽。
-
李
拼音名:Lǐ来源:蔷薇科梅属植物李PrunussalicinaLindl.,以根及种仁入药。春季采根,夏季采果,分别晒干。性味:根:苦,寒。功能主治:根:清热解毒,利湿,止痛。用于牙痛,消渴,痢疾,白带。种仁:活血祛瘀,滑肠,利水。用于跌打损伤,淤血作痛,大便燥结,浮肿。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铁罗伞
拼音名:TiěLu Sǎn别名:单刀根、广檀木、麻子木来源:豆科仪花属植物仪花LysidicerhodostegiaHance,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洗净鲜用或切碎晒干。性味:苦、辛,温。功能主治:活血散瘀,消肿止痛。根:用于风湿痹痛,跌打损伤。根、叶:外用治外伤出血。5钱,水煎服,或浸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柿
拼音名:Sh 别名:柿子、朱果来源:本品为柿树科植物柿DiospyroskakiL.f.,以果、根、叶入药,柿饼也供药用。性味:果:甘,寒。功能主治:果:润肺生津,降压止血。用于肺燥咳嗽,咽喉干痛,胃肠出血,高血压病。根:清热凉血。用于吐血,痔疮出血,血痢。叶研粉每服1钱。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硬骨藤
别名:绿花崖豆藤、白跌打、水苦楝、羊药头、老京藤来源:豆科硬骨藤MillettiachampioniBenth.,以根或根皮入药。生境分布:福建、江西、广东、广西。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凉血散瘀,祛风消肿。主治跌打扭伤,风湿关节痛:鲜根皮捣烂,酒炒外敷,或用根皮浸酒外搽。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五根熏洗方
《医林绳墨大全》卷九:组成:韭根、艾根、楮根、菖蒲根、枸杞根。主治:痔疮初起及已成形。用法用量:先熏,候水温,再洗1次。制备方法:用水3瓢,煎至2瓢半,置坛内。
-
七爪风
《全国中草药汇编》:七爪风:别名:七指风来源:蔷薇科七爪风RubusreflexusKer.var.lanceolata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西。性味:苦、涩、酸,平。功能主治:祛风湿,强筋骨。主治风湿关节疼痛,四肢麻痹瘫痪:用根1~2两,水煎服,或浸酒服。痢疾:根0.5~1两,水煎加红糖适量服。
-
翅连锁器
翅连锁器指昆虫在飞翔时,晴蜒、蝗虫和白蚁等的前后翅独立运动,而蛾及蜂其前、后翅连接成为一个单位来运动的。可以认为其他长翅目、脉翅目、毛翅目、鳞翅目的连锁器是从这种类型派生的。第二是古毛翅目类群和蝙蝠蛾科昆虫,其前翅后缘基部的指状翅轭夹着后翅的基部成为翅轭型连锁(jugatewing-coupling);
-
三分丹
别名:蛇花藤来源:萝藦科三分丹TylophoraatrofolliculataMetc.,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东、广西、云南。性味:甘、微辛,平。功能主治:祛瘀止痛。主治跌打损伤,风湿痛。用法用量:根晒干为末,每服3分,煎蛋冲酒服。或取根,每1两浸酒1斤,每次服10~注意:孕妇慎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剪夏萝
别名:山茶田来源:石竹科剪夏萝Lychnis.coronataThunb.,以全草、根入药。生境分布:浙江、江西。性味:甘,寒。功能主治:解热,镇痛,消炎,止泻。主治感冒,关节炎,腹泻;外用治带状疱疹。5钱,全草0.5~外用鲜花或叶适量捣烂外敷或根研细末,植物油调敷患处。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狗爪樟
《全国中草药汇编》:狗爪樟:拼音名:GǒuZhuǎZhānɡ别名:臭樟、白香樟来源:樟科桢楠属植物有苞桢楠MachilusbracteataLecomte,以根、树皮及果实入药。四季可采根及树皮,秋季采果,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温中行气,止痛。用于胃腹胀痛,急性胃肠炎。5钱,树皮2~
-
山崩砂
别名:柏拉木、黄京木、山甜娘来源:野牡丹科山崩砂BlastuscochinchinensisLour.,以根入药。生境分布:广西、广东、福建、台湾。性味:涩、微酸,平。功能主治:收敛止血,消肿解毒。主治产后流血不止,月经过多,肠炎腹泻。外用治跌打损伤,外伤出血,疮疡溃烂。用法用量:根1两,水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猴高铁
拼音名:H uGāoTiě别名:猴哥铁、野枇杷、香胶木、掠头柴、绒毛桢楠、绒楠、牛较铁树来源:樟科桢楠属植物猴高铁Machilusvelutinachamp.exBenth.,以根、叶入药。全年可采,去杂质,晒干。性味:苦,凉。功能主治:化痰止咳,消肿止痛,收敛止血。外用治烧烫伤,外伤出血,痈肿,骨折。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蔷薇
蔷薇属花卉供观赏涡在中国起源很早。玫瑰(R.rugosavar.plenaReg.)为落叶直立性丛生灌木香料作物。花所提精油的主要成分是香叶醇(Geraniol),利用花瓣与糖腌制成玫瑰酱或晒干为食品着色、添香用,鲜花泡酒,也有用以窨茶制成玫瑰花茶。也可用玫瑰鲜花蒸馏香精油。浅根性,根颈和水平根上容易发生萌蘖,用分株或扦插繁殖。
-
鸡筋参
《全国中草药汇编》:鸡筋参:别名:黄鸡胖、黄鸡郎、长叶数珠根来源:茜草科虎刺属植物长叶数珠树DamnacanthusmacrophyllusSieb.exMiq.var.giganteus(Makino)Koidz..[D.indicusGaertn.f.var.giganteusMakino]的根。四季采膨大的肉质根,鲜用或晒干。功能主治:补养气血,收敛止血。用于妇女血崩,肠风下血,体弱血虚。
-
黄泡子
拼音名:Hu nɡP oZǐ别名:黄泡叶、牛尾泡来源:蔷薇科黄泡子RubusichangensisHemsl.etO.Ktunze,以叶、根入药。生境分布:四川、湖北、贵州、广西。性味:酸、涩,平。功能主治:收敛,止血,解毒。根:通经散瘀。治吐血,痔疮出血。叶:治黄水疮,湿热疮毒等。5钱,叶研粉外用。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柱果铁线莲
别名:铁脚威灵仙、黑木通、一把扇来源:毛茛科铁线莲属植物柱果铁线莲ClematisuncinataChamp.,以根及叶入药。夏秋采集,分别晒干。性味:辛,温。功能主治:祛风除湿,舒筋活络,镇痛。根:用于风湿关节痛,牙痛,骨鲠候。叶:外用治外伤出血。5钱,水煎或浸酒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白椴
拼音名:B iDu n来源:椴树科南京椴TiliamiquelianaMaxim.,以树皮、根。生境分布:江苏、安徽、浙江、江西。功能主治:痨伤初起:树皮或根半斤,水煎,加红糖,冲黄酒或白酒,早晚饭前分服。久咳:根7~8钱,晒干蜜炙,水煎,饭后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鼻涕果
《全国中草药汇编》:鼻涕果:别名:蜜心果、粘心果来源:水东哥科水东哥属植物锥序水东哥SaurauianapaulensisDC.,以根及果入药。果秋季采,晒干或鲜用。性味:苦,凉。功能主治:散瘀消肿,止血。用于骨折,跌打损伤,创伤出血,疮疖。
-
珍珠绣球
拼音名:ZhēnZhūXi Qi 别名:麻叶绣球、碎米丫、山茴香来源:蔷薇科珍珠绣球SpiraeablumeiG.Don,以根、果实入药。生境分布:全国多有分布。性味:辛,温。功能主治:调气,止痛,散瘀利湿。主治跌打损伤,瘀血疼痛:用根2两,泡酒1斤,每服1两,日3次。腹胀痛:果1钱,研末,温开水送服。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
-
向温性
向温性thermotropism向性之一,亦称趋温性。例如纵轴垂直于一温度梯度的根,在温度梯度小时,根高温侧弯曲,温度梯度大时根向低温侧弯曲,这种性质称为向温性。又如须霉属的抱子囊柄,当热源温度低时,表现出负向温性;向温性的机制尚不明了,但似乎不是由温度促进生长的,也不是因抑制而产生的刺激运动。
-
白背叶(峨嵋山胡椒)
出处:《贵州草药》拼音名:B iB iY 别名:三条筋、三根筋、香叶、糯叶(《贵州草药》),湄潭台乌(《贵州药植目录》)。来源:为樟科植物峨嵋山胡椒的根和叶。叶柄长1厘米左右。生境分布:生于山间灌木林中。功能主治:①《贵州草药》:止血,生肌,排石。(《贵州草药》)②治刀斧砍伤:白背叶的叶适量,捣烂,敷伤处。
-
臭苜蓿根
出处:《陕西中草药》拼音名:Ch uM XuGēn来源:为豆科植物草木犀的根。夏末秋初采挖,洗净,晒干。化学成份:同属植物白香草木犀根含氯原酸、咖啡酸,对-香豆酸、邻-香豆酸。性味:微苦,平。功能主治:渭热解毒。附方:治淋巴结结核:臭苜蓿根一至二两,白酒一斤。浸泡一星期后服用。
-
湖北地黄
《全国中草药汇编》:湖北地黄:别名:鄂地黄[湖北鹤峰]、岩白菜来源:玄参科湖北地黄RehmanniahenryiN.E.Brown,以根入药。生境分布:江西、湖北、四川。功能主治:补血,止血,强壮。鲜根液汁可用于创伤止血。根内服对吐血,鼻衄,子宫出血等有效。摘录:《全国中草药汇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