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溶解性
例如,甲醇和苯、水和二甲基甲酰胺、苯胺和二乙基醚、聚苯乙烯和氯仿等组物质,虽然它们的分子结构不相似,但在室温下都能互相混溶。又如,聚乙烯醇不溶于乙醇,醋酸纤维不溶于乙酸乙酯,聚丙烯腈不溶于丙烯腈,四氯化锡在苯中比在四氯化碳中更易溶解等。这就是非极性溶质易溶于非极性溶剂,极性溶质易溶于极性溶剂;
-
化学药物口服缓控释制剂药学研究技术指导原则
多次给药试验旨在比较受试制剂与参比制剂多次连续给药达稳态时,药物的吸收程度、稳态血药浓度和波动情况。同时产品在不断放大生产的过程中,可能需对处方组成、生产过程以及仪器设备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产品的释放行为可能有一定变化,故生产用质量标准中释放度检查方法也可能会进行必要的调整。
-
硫化钠
遇酸分解,放出剧毒的易燃气体。检测管法;分光光度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实验室监测方法:亚甲基蓝分光光度法(GB/T16489-1996,水质)(硫化物)直接显色分光光度法(GB/T17133-1997,水质)(硫化物)5.环境标准:中国(GHZB1-1999)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硫化物,mg/L)Ⅰ类0.05;
-
苯酚
爆炸极限:1.7%-8.6%引燃温度:715℃燃烧热:3050.6kJ/mol(固体25℃)危险标记: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作生产酚醛树脂、卡普隆和己二酸的原料,也用于塑料和医药工业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可经灼伤皮肤吸收经一定潜伏期后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急性毒性:LD50317mg/kg(大鼠经口);
-
皮肤阿米巴病
2周或数月的潜伏期,常在下腹引起疼痛、压痛、腹泻等痢疾症状,粪便中的阿米巴通过肛门周围破损皮肤侵入组织,并形成一个深脓肿,以后破溃形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的溃疡,境界清楚,溃疡向四周及深部迅速扩散,可形成数厘米至十几厘米的大溃疡,溃疡面为暗红色的肉芽组织,表面覆盖着坏死组织及脓液,有恶臭。
-
六六六
六六六进入机体后主要蓄积于中枢神经和脂肪组织中,刺激大脑运动及小脑,还能通过皮层影响植物神经系统及周围神经,在脏器中影响细胞氧化磷酸化作用,使脏器营养失调,发生变性坏死。50mg/kg,1次,兔经皮;60mg/kg,1次,兔经口;88mg/kg,1次,大鼠经口;致突变:对γ-六六六致突变性研究报告证明,无明显的致突变性。
-
硫化钾
国标编号:82012CAS号:1312-73-8中文名称:硫化钾英文名称:Potassiumsulfide分子式:K2S外观与性状:红色结晶,易潮解分子量:110.30熔点:840℃溶解性:溶于水、乙醇、甘油,不溶于乙醚密度:相对密度(水=1)1.80稳定性:稳定危险性:硫化钾[无水或含结晶水30%]为自燃物品,其粉尘在空气中可能自燃而发生爆炸;
-
全瓷义齿用氧化锆瓷块产品注册技术审查指导原则
(十三)注册单元划分的原则和实例:氧化锆瓷块注册单元划分按照医疗器械注册管理办法第二十七条要求,“医疗器械产品的注册单元原则上以技术结构、性能指标和预期用途为划分依据”实施,应从以下三个方面来考虑。(五)产品的不良事件历史记录主要从辽宁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数据库中查找,未发现上报的不良事件。
-
高锰酸钠
国标编号:51047CAS号:10101-50-5中文名称:高锰酸钠英文名称:sodiumpermanganate别名:过锰酸钠分子式:NaMnO4·3H2O外观与性状:紫色到红紫色结晶或粉末,易潮解分子量:195.97熔点:170℃(分解)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液氨密度:相对密度(水=1)2.47稳定性:稳定危险性:高锰酸钠为紫色到红色结晶或粉末;
-
高锰酸钙
国标编号:51049CAS号:10118-76-0中文名称:高锰酸钙英文名称:calciumpermanganate别名:过锰酸钙分子式:Ca(MnO4)2·5H2O外观与性状:紫色结晶分子量:368.03熔点:分解溶解性:溶于液氨密度:相对密度(水=1)2.4稳定性:稳定危险性:高锰酸钙为紫色结晶,有潮解性;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危险特性:强氧化剂。
-
(正)庚胺
国标编号:61728CAS号:142-82-5中文名称:(正)庚胺英文名称:n-heptylamine;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核苷酸二钠
来源:早在150年前,科学家在肉汁中发现IMP的存在,但当时还不知道它具有呈味作用,直到50年前,日本人才发现IMP和GMP的呈味作用。②最大吸收波长的测定分别将上述试样倒入1cm光程的石英比色杯中,在240-250nm波长范围内,以0.01mol/L盐酸溶液做空白试验,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分别测定其最大吸收峰波长。
-
黄磷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消化功能紊乱、中毒性肝病。慢性毒性:长期接触元素磷的工人,开始消化不良、身体虚弱、贫血、呼吸有大蒜味,后期出现黄胆症、粘膜出血、尿蛋白等症状直至死亡,尸体解剖发现肝、肾的破坏极为严重。生殖毒性:大鼠经口最低中毒剂量(TDL0):11μg/kg(孕妇1~但大部分仍残留在人体内。
-
高氯酸钡
危险标记:11(氧化剂),14(有毒品)主要用途:用作干燥剂及脱水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5《分析化学文摘》1990.8.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Ba]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高氯酸钠
危险标记:11(氧化剂)主要用途:制造炸药,用作分析试剂、氧化剂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5《分析化学文摘》1990.8.环境标准:美国灌溉水有害临界浓度1~10ppm(水稻)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
-
高氯酸钙
危险标记:11(氧化剂)主要用途:用作氧化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与还剂、机物、易燃物如硫、磷或金属粉末等混合,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5《分析化学文摘》1990.8.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限制出入。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高氯酸
国标编号:51015CAS号:7601-90-3中文名称:高氯酸英文名称:perchloricacid别名:过氯酸分子式:HClO4外观与性状:无色透明的发烟液体分子量:100.46蒸汽压:2.00kPa(14℃)熔点:-122℃沸点:130℃(爆炸)溶解性:与水混溶密度:相对密度(水=1)1.76稳定性:不稳定危险性:高氯酸,氧化剂,具有强氧化性;
-
间苯三酚
家兔经皮:20mg(24小时),中度刺激。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1978)生活饮用水和娱乐用水水体中有害物质的最大允许浓度0.1mg/L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1-丙醇
CH3CH2CH2OH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分子量:60.10蒸汽压:1.33kPa/14.7℃闪点:15℃熔点:-127℃沸点:97.1℃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醇、醚等多数有机溶剂密度:相对密度(水=1)0.80;急性毒性:LD501870mg/kg(大鼠经口);LC5048000mg/m3(小鼠吸入)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兔经皮38ml/kg/日×30天,1/3死亡。
-
氟氢酸
氟氢酸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对人体有严重危害。用途:用于蚀刻玻璃,以及制氟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对呼吸道粘膜及皮肤有强烈的刺激和腐蚀作用;吸收后可产生全身的毒作用,还可导致氟骨症。急性中毒:接触高浓度氟化氢,可引起眼及呼吸道粘膜刺激症状,严重者可发生支气管炎、肺炎,甚至产生反射性窒息。
-
1,2,3-三甲基苯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色谱-质谱法《环境监测资料,1986(1-2)》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1-壬烯
健康危害:吸入或摄入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呼吸道有刺激性。若遇高热可发生聚合反应,放出大量热量而引起容器破裂和爆炸事故。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1-己烯
国标编号:31009CAS号:542-41-6中文名称:1-己烯英文名称:1-hexene;急性毒性:人吸入0.1%,粘膜刺激、麻醉作用,对中枢神经系统有影响。实验室监测方法:色谱-质谱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1-庚炔
CH3(CH2)3CH2CCH外观与性状:无色液体分子量:96.17闪点:-10℃熔点:-81℃沸点:99.7℃溶解性:微溶于水,溶于苯、氯仿等密度:相对密度(水=1)0.73稳定性:稳定危险性:1-庚炔,中闪点液体,遇高温,明火,强氧化剂有引起燃烧危险。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
-
1-戊烯
急性毒性:LC49000~96000ppm(小鼠吸入)危险特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10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1-溴丁烷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蒸气可引起咳嗽、胸痛和呼吸困难。眼和皮肤接触可致灼伤。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3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1-溴丙烷
相对密度(空气=1)4.3稳定性:稳定危险性:1-溴丙烷,高闪点液体,受热时分解产生有毒的气体,与氧化剂发生强烈的反应;爆炸极限:爆炸下限4.6%最小点火能:〉1000mJ不发火引燃温度:490℃燃烧热:2078.7kJ/mol(蒸气20℃)危险标记:7(易燃液体)主要用途:用作溶剂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
1-甲基戊醇
国标编号:33554CAS号:626-93-7中文名称:1-甲基戊醇英文名称:2-hexanol;健康危害:吸入、口服或经皮肤吸收对身体有害,其蒸气或雾对眼睛、皮肤、粘膜和上呼吸道有刺激作用。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
1-甲基萘
国标编号:41512CAS号:90-12-0中文名称:1-甲基萘英文名称:1-methylnaphthalene别名:α-甲基萘分子式:C11H10;腹腔注射时,大鼠急性中毒征象为:软弱、共济失调、呼吸困难、体温下降。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身体防护:穿一般作业防护服。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1-癸烯
国标编号:33515CAS号:872-05-9中文名称:1-癸烯英文名称:1-decene分子式:C10H20;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嗅觉阈浓度11.3ppb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1-萘胺
实验室监测方法:重氮苯磺酸比色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色谱/质谱法《固体废弃物试验分析评价手册》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等译环境标准:比利时(1984)禁止工人接触此种致癌物质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1,1,1-三氯乙烷
国标编号:61555CAS号:71-55-6中文名称:1,1,1-三氯乙烷英文名称:1,1,1-trichloroethane;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主要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亚急性和慢性毒性:豚鼠吸入5.46g/m3,3小时/天,3个月,肝重增加,有脂肪变性,肺炎。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气相色谱法;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
1,1,2,2-四氯乙烷
健康危害: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和抑制作用,可引起肝、肾和心肌损害。短期吸入主要为粘膜刺激症状。急性毒性:LD50800mg/kg(大鼠经口);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小鼠吸入47.9g/m3×2小时/日×5日,死亡,肝脏损害;致突变性:微生物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0ul/皿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200ul/皿。
-
1,1-二氟乙烯
相对密度(空气=1)2.2稳定性:稳定危险性:1,1-二氟乙烯,易燃气体,受热、遇火星能引起燃烧爆炸。急性毒性:LC50128000ppm,4小时(大鼠吸入)致突变性:微粒体致突变:鼠伤寒沙门氏菌50ppm,24小时。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氟化氢。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
1-氯丁烷
氯代正丁烷;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2-氯丁烷)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也可以用不燃性分散剂制成的乳液刷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
1,2-苯二胺
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0.1mg/m3[皮](1,4-苯二胺)前苏联(1975)水体中有害有机物的最大允许浓度0.1mg/L(1,4-苯二胺)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1,1-二氟乙烷
过量接触引起眩晕、定向障碍、易激动、中枢神经系统抑制等。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仪器法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300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1,2,3,4-四氯化萘
危险标记:14(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于有机合成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氯化氢。41《分析化学文摘》1986.2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2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1,2,4,5-四甲苯
粉体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当达到一定浓度时,遇火星会发生爆炸。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嗅觉阈浓度0.016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切断火源。防护服:穿工作服。
-
1,3-苯二酚
引燃温度:608℃,燃烧热:2847.8kJ/mol(固体25℃)危险标记:15(毒害品)主要用途:用于染料工业、塑料工业、医药、橡胶等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健康危害:急性中毒与酚类似,引起头痛、头昏、烦躁、嗜睡、紫绀(由于高铁血红蛋白症)、抽搐、心动过速、呼吸困难等症状。防护服:穿相应的防护服。
-
1,3-丁二烯
相对密度(空气=1)1.84稳定性:稳定危险性:1,3-丁二烯[抑制了的],易燃气体,与空气混合易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火星、高温有燃烧爆炸危险。人吸入1%,轻度反应、头痛、口干、嗜睡等;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8000ppm(6小时),(孕后6~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
1,3-戊二烯
国标编号:21023CAS号:504-60-9中文名称:1,3-戊二烯英文名称:1,3-pentadiene;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前苏联(1975)车间卫生标准30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
1,4-丁二胺
国标编号:61729CAS号:110-60-1中文名称:1,4-丁二胺英文名称:1,4-Butanediamine;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主编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标志,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化学防护服。
-
2-丁炔
国标编号:31017CAS号:503-17-3中文名称:2-丁炔英文名称:2-butyne;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1650mg/m3(丁炔)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
2-丁烯醛
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样品用活性炭管收集,再用气相色谱法测定色谱/质谱法《水和有害废物的监测分析方法》周文敏等编译环境标准:前苏联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0.5mg/m3前苏联居民区大气中容许浓度2ppm嗅觉阈浓度0.6mg/m3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
2-丁酮
国标编号:32073CAS号:78-93-3中文名称:2-丁酮英文名称:2-butanone;长期接触可致皮炎。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13780μg(24小时),轻度刺。生殖毒性:大鼠吸入最低中毒浓度(TCL0):3000ppm(7小时),(孕6~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
2-丙烯-1-硫醇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硫化氢、氧化硫。实验室监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泄漏应急处理:疏散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禁止无关人员进入污染区,切断火源。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高浓度环境中,应该佩带防毒口罩。
-
2-丙烯-1-醇
国标编号:32065CAS号:107-18-6中文名称:2-丙烯-1-醇英文名称:Allylalcohol;97℃溶解性: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乙醚、石油醚、氯仿密度:相对密度(水=1)0.86;接触本品蒸气可致鼻刺激;75400mg/kg(兔经皮);人吸入100~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经口42~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式呼吸器,穿化学防护服。
-
2-氨基吡啶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氧化氮。实验室监测方法:空气中的测定:样品用TemaxGC(聚2,6-二苯基对苯醚)吸附,经热脱附后,再用气相色谱法分析(NIOSH法)环境标准:美国车间卫生标准2mg/m3泄漏应急处理:隔离泄漏污染区,周围设警告标志。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至少15分钟。
-
2-氨基联苯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可致死。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实验室监测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参照《分析化学手册》(第四分册,色谱分析),化学工业出版社环境标准:欧洲经济共同体(1982)氨基联苯的量≥1kg,则列为危险品,负责人应采取一切措施,防止发生重大事故,限制事故对人及环境的影响。呼吸困难时给输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