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并行
概述:并行为治疗学名词。即兼顾治法。指疾病比较轻浅的,用药可兼顾主症,兼症,或标病、本病同时治疗。《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间者并行,甚者独行。”关于间甚:间甚指病势缓急。间,缓也;出《黄帝内经素问·标本病传论》:“谨察间甚,以意调之。”
-
足厥阴经别
足厥阴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在足背从足厥阴经脉分出,上行到外阴部,与足少阳经别相合而并行,构成六合中的第二合。《黄帝内经灵枢·经别》足厥阴之正:别跗上,上至毛际,合于少阳,与别俱行。【语译】足厥阴经别:从足背上足厥阴经分出,向上到达外阴部,和足少阳经别会合并行。
-
异常血管悬吊固定术
hellstromoperation分类:泌尿外科/肾脏手术/肾盂输尿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异常血管致盂管连接部梗阻的手术治疗ICD编码:39.5501概述:先天性肾下极的异常血管常使位于其后方的肾盂输尿管连接部发生梗阻(图7.2.6.2.1-0-1)。麻醉和体位:一般成人可选用硬脊膜外腔阻滞麻醉,小儿可采用全麻或复合麻醉。
-
柴芩煎
疟痢并行,内热出血,兼表邪发黄者。用法用量:用水400毫升,煎至320毫升,温服。摘录:《景岳全书》卷五十一《会约》卷四:方名:柴芩煎组成:柴胡2钱,栀子2钱,黄芩2钱,泽泻2钱,木通2钱,甘草1钱,白芍1钱半,枳壳1钱半。主治:伤寒表邪未解,内外俱热,烦渴喜冷,下利脉实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新裂耳蕨
根茎直立,密生披针形鳞片。12厘米,2回羽状分裂,沿叶轴密生条形鳞毛,羽片下面疏生棕色短鳞毛,下部羽片略短,中部的长5~8厘米,基部上侧一小羽片较大,凸起而与叶轴并行,边缘锐裂,其余小羽片卵形,先端渐尖,全缘或有1~新鲜根茎一两左右,加仙鹤草、坚漆柴(金缕梅科椎木)叶各四至五钱,水煎汁,早晚空腹服。
-
食管疤痕狭窄
食管疤痕狭窄最常见的病因是吞服强碱或强酸等腐蚀剂形成食管化学性灼伤,愈合后疤痕组织收缩而致食管管腔狭窄。临床表现1.化学性伤后2-3周后出现再度吞咽困难症状,可有消瘦,脱水等体征。2.食管钡剂或碘油X线造影可显示食管狭窄的部位、程度和范围。疗效评价1.治愈:消化道重建成功,进食通畅;
-
方茎草属
中文名方茎草属拼音名fangjingcaoshu拉丁名Leptorhabdos中国植物志67(2):352描述LeptorhabdosSchrenk.方茎草属,玄参科,只有方茎草L.parvifloraBenth.1种,分布于中亚及喜马拉雅山西部,我国见于新疆及甘肃。一年生,直立草本,分枝多;雄蕊4,二强,着生于花冠筒上,药室分离而并行;子房每室有胚珠2颗;
-
柳穿鱼属
叶对生或 生或上部的互生,羽状脉,全缘、齿状或分裂;花的颜色各式,排成顶生的总状花序或穗状花序;花冠管长,基部有长距,裂片二唇形,上唇直立,2裂,下唇中央向上唇隆起并扩大,几乎封住喉部,使花冠呈假面状,顶端3裂,在隆起处密被腺毛;雄蕊4,前面一对较长,药室并行,裂后叉开;蒴果于顶部下孔裂或纵裂。
-
流气法
流气法即留气法。留气法为针刺手法名。《针灸聚英》称“流气”。其法先运针内入七分,行九阳之数(紧按慢提),待气至,便深入一寸之中,并行六阴之数(慢按紧提),微微退到原处。如不得气,可依前法再行,用以破气散结。《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癓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
穹窿
穹窿qiónglóng1、[sky]∶指天2、[vault;4、穹窿是下丘脑最粗大的传人纤维束,并属于大脑半球髓质内连接两半球皮质的连合系纤维。穹窿起于海马,发出纤维弓形向上,贴在胼胝体的下面前行,并互相靠近,其中气,部分纤维越至对侧,称为穹窿连合。过了连合,仍以两束纤维并行向前向下,深入丘脑,止于乳头体核。
-
维筋相交
维筋相交指足少阳经筋上至额角与蹻脉并行,阴阳蹻脉在此相互交叉,左右之筋也随蹻脉交叉,左侧的维络右侧,右侧的维络左侧,称作维筋相交。临床上如左侧额角筋伤,会引起右足不能活动,为维筋相交的病理表现。《黄帝内经灵枢·经筋》:“从左之右,右目不开…故伤左角右足不用,命曰维筋相交。”
-
手太阴之别
手太阴之别即手太阴络脉的原称(手太阴之别即手太阴络脉)。《黄帝内经灵枢·经脉》:“手太阴之别,名曰列缺,起于腕上分间,并太阴之经,直入掌中,散入鱼际。”起于腕关节上方桡骨茎突的分肉间,腕后1.5寸处。一支与本经并行,直入掌中,散布在大鱼际部。虚证见呵欠、尿频、遗尿。可取手太阴络穴治疗。
-
湿霍乱
见《外台秘要》卷六。吐利并行而腹中绞痛,坐卧不安,甚则转筋:湿霍乱指饮食生冷,或感受湿、寒、暑邪,发病时有吐利、腹痛、转筋等症,与干霍乱之欲吐泻不得、病情较重者有别。治宜六和半夏汤、藿香正气散、木瓜汤等方加减。《医学入门·霍乱》:“一种暑霍乱,即湿霍乱,但此疾夏秋惟甚,纵寒月亦多由伏暑,故名。”
-
肺主通调水道
肺主通调水道是指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具有疏通和调节作用。《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如肺气肃降失常,可导致水液滞留,甚至小便不通,形成水肿。
-
疔苗
疔疮走黄之先兆证候。见《医宗金鉴》卷七十二。疔疮的兼证之一。一般于疔疮发生走黄之际,可沿经络走行寻得一根若芒刺者直竖其端,此即疔苗。在疔苗处针刺放出恶血,并行艾灸,即可宣除余毒,减轻走黄之险证。
-
屈光参数
病因病理病机:两眼屈光状态不同称屈光参差。通常轻度屈光参差的患者能保持双眼视力,如相差较大,双眼视力即不能维持,或者两眼交替使用,或者将屈光度数较高的一眼放弃不用,逐渐发展成为弱视或斜视。如果差别较大,矫正后患者感觉不适,则对程度较高的一眼部分矫正,或戴接触镜矫正;
-
卷槽还阳
卷槽还阳此药为水龙骨科植物丝带蕨(Drymotaeniummiyoshianum)的全草。根状茎生长在地下,短而横向生长。叶为线形,长约50厘米.主脉在上面下陷,下面隆起,与向下反曲的叶边形成两条并行纵沟。分布于大九湖、下谷坪、古水等地。该药具有活血止痛、舒筋活络的功效。用于跌打损伤、痨伤、腰痛、风湿痹痛、筋骨疼痛
-
加减益胃升阳渗湿汤
处方:人参3钱,白术5钱,黄耆3钱,茯苓1钱,益智仁1钱,苍术1钱,泽泻1钱,附子5分,炮姜5分,炙甘草5分,升麻5分,防风5分。功能主治:脾虚不运,脉沉微,脾泄不止,日夜十二三行,面色黄白带青,两颐浮肿,四肢亦浮,小水不能独利,利必与大便并行,肠鸣四肢冷,口不渴,饮食大减,口唇龈内皆白者。用法用量:水煎服。
-
鸬鹚肉
《*辞典》:鸬鹚肉:出处:《雷公炮炙论》拼音名:L C R u别名:水老鸦(《本草衍义》),摸鱼公(《纲目拾遗》),鱼鹰(《中国动物图谱 鸟类》))。鸬鹚烧存性,为末,米饮调服。各家论述:《纲目》:鸬鹚,《别录》不见功用,惟雷氏《炮炙论》序云:体寒腹大,全赖鸬鹚。
-
理脾和胃除湿膏
处方:党参1钱5分,生于术1钱5分,茯苓3钱,薏米3钱(生),莲肉3钱,炒谷芽2钱,陈皮1钱,香附1钱(炙),当归2钱(土炒),枸杞子2钱,白芍1钱5分(炒),生地2钱。每服2钱,白开水冲下各家论述:本方虽重在理脾和胃,但寓八珍汤之意,惟因中州湿滞,故去甘草;综观方意,当为通补并行之方,功力和缓,宜于久服。
-
组织系统
组织系统tissuesystem指有关的若干组织的集团。(2)G.Haberlandt(1914)的方式:仅从解剖生理学(anatomical-physiology)的观点将植物体分为分生组织、表皮组织、机械组织、吸收组织、同化组织、输导组织、贮藏组织、通气组织、分泌组织、运动组织、感觉器、刺激传达组织等12个系统。
-
眼睑鳞状细胞癌
眼睑鳞状细胞癌临床较为常见,约占眼睑恶性肿瘤的80%。本病可较早转移至耳前或颌下淋巴结,全身性转移者少见。2.溃疡底部较深、高低不平,边缘稍隆起且外翻,继发感染时散发奇臭;诊断依据1.多见于50岁以上男性,下睑缘或泪点为好发部位;3.活体病理检查可确诊。2.好转:肿瘤切除术后部分残留。
-
天门冬属
中文名天门冬属拼音名tianmendongshu拉丁名Asparagus中国植物志15:98描述AsparagusL.天门冬属,百合科,约300种,除美洲外,全世界温带至热带地区都有分布,我国有24种,广布于南北各省,除供观赏外,其中如石刁柏A.officinalis。叶退化成鳞片,腋内簇生、绿色、线状的小枝,形状如叶,并行叶的作用,名叶状枝;
-
火焰草属
中文名火焰草属拼音名huoyancaoshu拉丁名Castilleja中国植物志67(2):361描述CastillejaMutisexL.f.火焰草属,玄参科,90种,主产北美洲,欧洲东部和亚洲北部也有数种,我国有火焰草C.pallida(L.花小,排成顶生、有苞片的穗状花序或头状花序;雄蕊4,二强,花药藏于上唇下,药室狭长,并行;蒴果室背开裂;
-
操作系统
指计算机运行所需的控制程序,是系统软件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功能是管理计算机硬件、软件资源的应用。计算机在操作系统的全盘安排下,采取并行、多道、分时、调度、分配等一系列处理原则,使每个部件(硬件和软件)最大限度地发挥着作用,从而大大地提高了计算机的使用效率。
-
功能结构
功能结构即系统内部诸要素按功能关系形成的组织形式。其形态比较复杂,它可以与空间结构、时间结构、时空结构相并行或相交叉而存在;目前关于肾本质的研究显示,中医所论肾脏的虚实变化,是解剖器官下丘脑、垂体,靶腺(甲状腺、性腺、肾上腺)之间的“功能轴”的变化。
-
四开
四开记载于《奇效良方》:“四开四穴,合谷并行间是穴,手足共四穴。”“开”,后作“关”。四关指左右合谷、行间四穴(《针灸大成》)。合谷主气,太冲主血,四穴合用,称为开四关。
-
足少阴之别
足少阴之别即足少阴络脉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脉》。为足少阴肾经的别出络脉。脉起于大钟穴,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而至足外踝,别行走向足太阳经;另一支与本经并行向上,走于心包下,再向外贯穿腰脊。本络脉病变,脉气厥逆,则心烦胸闷;实证见二便不通,虚证见腰痛。均可取本经的络穴大钟治疗。
-
留气之诀
留气之诀即留气法。留气法为针刺手法名。《针灸聚英》称“流气”。其法先运针内入七分,行九阳之数(紧按慢提),待气至,便深入一寸之中,并行六阴之数(慢按紧提),微微退到原处。如不得气,可依前法再行,用以破气散结。《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癓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
手心主之筋
手心主之筋即手厥阴经筋。手厥阴经筋为十二经筋之一。《黄帝内经灵枢·经筋》:“手心主之筋,起于中指,与太阴之筋并行,结于肘内廉上,上臂阴,结腋下,下散前后挟胁;其支者,入腋,散胸中,结于臂(据《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太素》、《圣济总录》应为“贲”)。”它的分支,进入腋内后,散布胸中,结于贲膈。
-
五经
概述:五经:1.五脏的经脉;《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即脾经、肝经、心经、肺经、肾经五穴,分别位于第一至五指远端的指腹上。《幼科推拿秘书·推拿手法》:“五经者,五指头之经络也。运者以我食指运小儿五指头肉上,此法能治大小便结,开咽喉胸膈中闷塞,以及肚响腹胀、气吼泄泻诸症。”
-
足厥阴之正
足厥阴之正即足厥阴经别的原称。出《黄帝内经灵枢·经别》。参见足厥阴经别:足厥阴经别为十二经别之一。在足背从足厥阴经脉分出,上行到外阴部,与足少阳经别相合而并行,构成六合中的第二合。
-
肺主行水
肺主行水指肺与人体水液代谢的关系。如肺气肃降失常,可导致水液滞留,甚至小便不通,形成水肿。人体水液代谢要依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作用。肃降将水液向下输送,化生尿液而排泄。《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祛风清热洗药
《慈禧光绪医方选议》:方名:祛风清热洗药组成:红花2钱,防风3钱,白芷2钱,羌活2钱,桑叶2钱,杭菊2钱,薄荷2钱,僵蚕1钱。用法用量:开水煎1沸,兑花露水1匙。各家论述:此方于祛风中加红花活血,治风治血并行,兑以花露水,芳香止身痒当更好。
-
同心结属
中文名同心结属拼音名tongxinjieshu拉丁名Parsonsia中国植物志63:143描述ParsonsiaR.Br.同心结属,夹竹桃科,约100种,分布于热带亚洲和大洋洲,我国有同心结P.laevigata(Moon)Alston等3种,产南部至台湾省。花小,排成腋生或顶生、伞房花序式的聚伞花序;萼5裂,基部内面有腺体;蓇葖2,披针状圆柱形,先并行,后分离;
-
虻眼属
中文名虻眼属拼音名mengyanshu拉丁名Dopatricum中国植物志67(2):92描述DopatriumBuch.-Ham.exBenth.虻眼属,玄参科,10种,分布于东半球热带地区,其中虻眼D.junceum(Roxb.)Buch.-Ham.exBenth.我国南部亦产之,喜生于湿地上。一年生、纤细草本;雄蕊上部2枚发育,花丝丝状,药室并行,分离而相等,下部2枚极小而不发育;
-
细穗玄参属
中文名细穗玄参属拼音名xisuixuancanshu拉丁名Scrofella中国植物志67(2):250描述ScrofellaMaxim.细穗玄参属,玄参科,只有细穗玄参S.chinensisMaxim.1种,产我国西部。秃净草本,有根茎;花冠偏肿的管状,短二唇形,上唇直立,极阔,有小钝齿,4脉,下唇小而短,外弯,近四方形,喉部被毛;属下物种细穗玄参
-
神经节段相关说
神经节段相关说是经络实质假说之一。从胚胎学分析,纵长的消化管最初是与躯干同长并行而且分节,各节皆与本节的皮、肌表里对应且都受本节的神经控制。人体解剖研究认为,俞募穴与相应的内脏以及任脉穴位区域的神经所属节段与其主治内脏的节段也有相当一致性。关元属胸12,主治泌尿生殖系(属胸10~
-
鲳鱼
《*辞典》:鲳鱼:出处:《本草拾遗》拼音名:ChānɡY 别名:鮀鱼(《临海异物志》),昌侯龟、昌鼠(《本草拾遗》),狗瞌睡鱼(《岭表录异》),鲳鳊(《医林纂要》),镜鱼、平鱼(《黄渤海鱼类调查报告》),白昌(《中国动物图谱 鱼类》),叉片鱼(江苏、浙江)。②《本经逢原》:益胃气。
-
水精
水精指津液。包括水分及营养精微。《黄帝内经素问·经脉别论》:“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
-
邪风证
邪风证为证候名。指因风邪而致头痛与眼部证候并见的证候。《证治准绳·杂病》:“人素有头风,因而目病,或素目病,因而头风,二邪并立搏夹而深入脑袋致伤肝胆诸络,故成此患。头风目病常并行而不相悖也。非若雷头风风火搏激而瘀滞之急者…”临床上应结合全身情况辨证用药。
-
一数
一数指二十八脉在全身运行一周的总数。这个总数若用古代铜壶滴漏(古代计时器)计算,等于一百刻(24小时),故又可解释为一百刻之数。《灵枢·五十营》:“人经脉上下、左右、前后二十八脉,…气行五十营于身,水下百刻…漏水皆尽,脉终矣。所谓交通者,并行一数也。”
-
留气法
留气法为针刺手法名。《针灸聚英》称“流气”。其法先运针内入七分,行九阳之数(紧按慢提),待气至,便深入一寸之中,并行六阴之数(慢按紧提),微微退到原处。如不得气,可依前法再行,用以破气散结。《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癓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
-
流气
流气即留气法。留气法为针刺手法名。《针灸聚英》称“流气”。其法先运针内入七分,行九阳之数(紧按慢提),待气至,便深入一寸之中,并行六阴之数(慢按紧提),微微退到原处。如不得气,可依前法再行,用以破气散结。《金针赋》:“留气之诀,痃癖癓瘕,刺七分,用纯阳,然后乃直插针,气来深刺,提针再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