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运动区
运动区为头针刺激区名。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前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与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主治对侧上肢瘫痪;下2/5是面部运动区,主治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从眉中点上缘至枕外粗隆尖端的头侧面的水平连线。
-
头针疗法
头针的禁忌症:脑溢血患者昏迷期、病情未稳定者不宜用。刺运动区、感觉区全区时,要按上、中、下三部位各刺1针。1991年傅积忠等针刺平衡区为主,配视区、晕听区和足运感区,再配合用乙酰谷酰胺注射液与川芎嗪注射液混合后封闭体穴,治疗本病50例,经40天治疗,结果痊愈20例,显效20例,好转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0%。
-
大脑皮层
大脑皮层对内脏活动的调节:新皮层:在动物实验中电刺激新皮层,除了能引致躯体运动等反应以外,也可引致内脏活动的变化。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锥体系和锥体外系下传而实现的。锥体系及其功能:锥体系一般是指由大脑皮层发出经延髓锥体而后下达脊髓的传导系(即锥体束,或称皮层脊髓束);
-
舞蹈震颤控制区
舞蹈震颤控制区为头针刺激区名。主治舞蹈病,震颤麻痹综合征(一侧病变针对侧,两侧病变针双侧)。上点在前后正中线中点向后移0.5厘米处,下点在眉枕线与鬓角发际前缘相交处。上下两点之间的连线即为运动区。中2/5是上肢运动区,主治对侧上肢瘫痪;下2/5是面部运动区,主治对侧中枢性面瘫、运动性失语、流涎、发音障碍等。
-
ADD
疾病别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征或儿童多动症,多动症,hyperkineticsyndrome疾病代码:ICD:F90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注意缺陷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syndrome),简称多动症。但最近研究表明,有明显脑损伤的比例并不太高。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半衰期较哌甲酯长。日本为4%。
-
注意缺陷障碍
疾病别名: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儿童多动综合征或儿童多动症,多动症,hyperkineticsyndrome疾病代码:ICD:F90疾病分类:神经内科疾病概述:注意缺陷障碍又称儿童多动综合征(hyperkineticsyndrome),简称多动症。但最近研究表明,有明显脑损伤的比例并不太高。Achenbach儿童行为量表(CBCL);半衰期较哌甲酯长。日本为4%。
-
感音性耳聋
晴志失畅肝为刚木之脏,主疏泄调达情志,足少阳经脉上人于耳,若因忧郁恼怒,气机闭阻,遏滞耳窍,或素为阳亢之体,囚暴怒气冲,肝阳化火,或肝气郁久,蕴而化热,厥气相搏,风火相煽,循经上窜耳道,清窍被扰导致本病。瘀血甚酌加蜈蚣、地龙。从1978年入春以来,头晕头痛加重,双耳闭塞不通,神疲气短,劳动后尤甚。
-
锥体束
锥体束(pyramidaltract)亦称锥体路。如实验中刺激运动区,则可引起身体对侧肌肉群发生反应(皮层脊髓束),还可引起脑神经支配下的各肌肉(动眼肌、咀嚼肌、头部以及肩部各肌肉等)的两侧性运动(皮层延髓束),但不可能与同样存在于运动区多数的锥体外束系统细胞的刺激效应分离开来。
-
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镰旁脑膜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5104概述:起源于大脑镰旁的脑膜瘤占颅内脑膜瘤的7.86%~术前准备:要与矢状窦旁脑膜瘤、大脑半球上部的神经胶质瘤鉴别,并查清肿瘤是一侧性的还是双侧性的,范围大小以及血液供应等情况,以便做出合理的手术设计。5天行术前栓塞。
-
妊娠合并癫痫
每次发作或每种发作称为痫性发作(seizure)。3.内源性神经元暴发放电。原发性癫痫的GTCS时,EEG在强直期呈低电压快活动,逐渐转为较慢、较高的尖波,在阵挛期肌收缩时为爆发波,肌舒张时为慢波。⑤定期监测血药浓度,调整药量以维持其有效水平;(2)产程中用药:①孕期未用维生素K者,临产后应给维生素K110mg肌内注射;
-
头针麻醉
是在头针疗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针麻方法,即按针麻要求在头针刺激区针刺以进行手术。它是近年来我国医务工作者,将针刺疗法和现代医学关于大脑皮层功能定位的理论相结合,在大脑皮层相应的头皮投射区进行针刺,治疗某些中枢神经系统疾患取得了良好效果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针刺疗法。20分钟,期间可再行捻转2次。
-
基底神经节
大脑半球基底壁内的厚灰质团块,位置靠近脑底,所以称为基底神经节。在鱼类、两栖类、爬行类及鸟类等低等脊椎动物大脑皮质不发达,无锥体系统,纹状体即为最高的运动中枢,起着相当于哺乳动物大脑皮质运动区的类似机能。如果应用左旋多巴以增强多巴胺的合成,或应用M型受体阻断剂以阻断乙酰胆碱的作用,均能治疗震颤麻痹。
-
躯体运动中枢
脊髓和脑干有低级的躯体运动中枢,都受大脑皮层高级运动中枢的调节。大脑皮质运动区结构的基本单位是“运动柱”,细胞呈纵向柱状排列。运动柱内细胞之间的环路,使不同层次的神经元广泛联系,对输入信息的总和发生反应。如大拇指所占区域的大小,几乎是整个大腿所占区域的十倍,这是因为大拇指的功能比大腿的复杂所致。
-
单纯部分性发作
某一局部或一侧肢体的强直、阵挛性发作,或感觉异常发作,历时短暂,意识清楚。若发作范围沿运动区扩及其他肢体或全身时可伴意识丧失,称杰克森发作。单纯部分性发作(局源性发作)主要为单纯的基本运动、感觉发作如口、面、手指、足趾的局部抽搐或异常感觉,也可发生在一侧面部,一侧肢体,不伴意识障碍。
-
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
查尔斯·斯科特·谢灵顿爵士,OM,GBE,PRS(SirCharlesScottSherrington,1857年11月27日-1952年3月4日),英国科学家,在生理学和神经系统科学方面有很多贡献。他发现牵张反射的时间(1924年)要比发现去大脑僵直晚得多。Sherrington还首先划分了大脑皮层运动区,进而确定了控制身体各部分的感觉区及运动区。
-
大脑皮质
大脑皮质是构成大脑半球表面的灰白质部分,有100亿以上的神经细胞,大致以一定的层次排列着,但细胞的组成和机能由于部位不同而有差异。中央沟前方与外侧裂上方的区域称为额叶,外侧裂下方区域称为颞叶,中央沟后方至顶枕裂间区域称为顶叶,顶枕裂后方较小区域称为枕叶。锥体系发动运动,锥体外系协调运动。
-
硬脑膜外血肿
由于还受到原发性脑损伤的影响,因此,意识障碍的类型可有三种:(1)当原发性脑损伤很轻(脑震荡或轻度脑挫裂伤),最初的昏迷时间很短,而血肿的形成又不是太迅速时,则在最初的昏迷与脑疝的昏迷之间有一段意识清楚时间,大多为数小时或稍长,超过24小时者甚少,称为“中间清醒期”;皆应高度重视有硬脑膜外血肿可能。
-
额叶癫痫
概述:起源于额叶的具有单纯部分性发作、复杂部分性发作以及继发性全身性发作或这些发作的混合性发作特征的癫痫称额叶癫痫。(3)前额极区发作:前额极区发作形式包括强迫性思维或起始性接触丧失以及头和眼的转向运动,可能伴有演变,包括反向运动和轴性阵挛性抽动和跌倒以及自主神经征。继而全身性惊厥发作。
-
杭州市公共场所控制吸烟条例
第六条下列公共场所室内区域可按本条例第七条规定的要求划定吸烟区或者设置专用吸烟室,吸烟区或者专用吸烟室以外的区域禁止吸烟:(一)经营性洗浴中心(含浴室)、足浴、按摩保健、美容美发场所的服务区域;第十六条每年5月31日的“世界无烟日”,烟草制品经营者停止销售卷烟、雪茄烟和烟丝一天。
-
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2概述:大脑内侧面的AVM虽然亦属幕上浅部AVM,但由于病变位于大脑纵裂内,术中不易显露,且有大脑上静脉(引流静脉)的阻挡,在寻找供血动脉和切除时都有一定困难。③顶枕叶内侧AVM。
-
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
手术名称:大脑内侧面动静脉畸形切除术别名:大脑内侧面AVM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脑血管疾病的手术/颅内动静脉畸形手术ICD编码:38.6102概述:大脑内侧面的AVM虽然亦属幕上浅部AVM,但由于病变位于大脑纵裂内,术中不易显露,且有大脑上静脉(引流静脉)的阻挡,在寻找供血动脉和切除时都有一定困难。③顶枕叶内侧AVM。
-
丘脑肿瘤切除术
手术名称:丘脑肿瘤切除术分类:神经外科/颅内肿瘤手术/幕上肿瘤手术ICD编码:01.4101概述:丘脑肿瘤约占颅内肿瘤的1%。应用显微剥离器和小棉片紧贴肿瘤表面剥开正常脑组织,如肿瘤为良性或低恶度胶质瘤,争取肿瘤全切或肉眼下全切;5天,脑脊液正常或含血少时,夹闭引流管观察24h。
-
老年挛缩
疾病名称:老年挛缩英文名称:senilecontracture分类:老年病科老年人特有症状老年挛缩的病因:上运动神经元疾病:从大脑皮质运动区到皮质脑干束、皮质脊髓束,再到脊髓前角的α运动神经元及锥体外系的病变,均可致痉挛性瘫痪。主要见于以下疾病:①脑血管病:脑出血、脑梗死、蛛网膜下腔出血、脑血管畸形等。
-
锥体系
锥体系主要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躯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这些纤维下行经内囊、大脑脚底、脑桥基底、延髓锥体等结构,其中中途终于脑干者称为皮层延髓束,继续下降进入脊髓者称为皮层脊髓束。在锥体束中位于大脑皮层的中央前回的神经元,称为上运动神经元。深反射亢进;无病理反射。
-
NBCA(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栓塞术
操作名称:NBCA(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栓塞术适应证:NBCA(氰基丙烯酸异丁酯)栓塞术适用于:1.位于脑干、基底节、内囊、运动区等重要功能区的脑动静脉畸形。3.将Magic-MP微导管经Y型接头插入导引管内,当微导管末端进至颈2水平时抽出微导管内支撑导丝。
-
不自主运动
临床上常见的有肌束颤动、肌纤维颤搐、痉挛、抽搐、肌阵挛、震颤、舞蹈样动作、手足徐动和扭转痉挛等。病因病理病机:大脑皮质运动区及其下行纤维、基底节、脑干、小脑、脊髓、周围神经以及肌肉各部的病变均可引起不自主运动。以肌强直和手足缓缓的强直性伸屈性运动为特点,可发生于上肢、下肢、面部和头颅。
-
脑囊虫病
概述:是猪绦虫的幼虫寄生于脑、脑膜、脑室内引起相应神经功能障碍的疾病称为脑囊虫病占囊虫病的80%以上。脑实质内的囊虫由于周围炎性反应,可出现病灶局部脑功能障碍的相应体征,如单瘫、偏瘫、共济失调、锥体束征阳性、脑膜刺激征阳性等。高颅压型可见视乳头水肿,视力下降。3.粪便检查发现绦虫卵或节片;
-
左手优势
聋哑人中左手优势多,另外口吃和斜眼者左手优势也比较多。右侧优势固然有文化形成上的原因,但其中特别是作为产生左手优势的重要因素,还有遗传、进化、习惯和解剖学上的左右差(血液的分布·视觉·重心偏离)或胎儿位置等各种学说,左手优势者,其右侧大脑皮质运动区的机能占优势,据认为此时语言中枢也是右侧优势。
-
锥体外系
锥体外系结构较复杂,涉及脑内许多结构,包括大脑皮质、纹状体、背侧丘脑、底丘脑、中脑顶盖、红核、黑质、脑桥核、前庭核、小脑和脑干网状结构等,通过复杂的环路对躯体运动进行调节,确保锥体系进行精细的随意运动。红核脊髓束和网状脊髓束直接或间接终止于脊髓前角运动细胞,下达的神经冲动最后经脊神经到骨骼肌。
-
精神病扣带束毁损术
手术名称:精神病扣带束毁损术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精神病的定向手术ICD编码:92.3906概述:扣带回位于大脑半球内侧面,围绕耳形的胼胝体。麻醉和体位:一般选用全身麻醉,仰卧位,亦可采取坐位。40mm,侧脑室顶之上10mm,矢状中线向外5mm(图4.10.2.2-5A、B)。
-
头皮针疗法
概述:头皮针疗法(scalpacupuncturetherapy)是指针刺头皮上特定刺激区治疗疾病的方法。横刺一针透2~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3日再起针。
-
单瘫
单纯前角的病变无感觉障碍,急性者为急性灰质炎,慢性者为进行性脊肌萎缩症,肌萎缩较瘫痪更明显,并有肌束颤动。臂丛下干损害是南昌手的小肌肉瘫痪萎缩而腕及小指不能屈曲的尺侧感觉缺失,并可有霍纳综合征,可由肺尖肿瘤、锁骨骨折、颈肋、肱骨头骨折或脱位、手臂突然向上牵拉、肩关节过度伸展等引起。
-
颞叶症状群
概述:颞叶为听觉言语中枢、听觉中枢、嗅觉中枢、味觉中枢所在地。5.瘫痪:颞叶病变侵犯运动区时,出现对侧中枢性面瘫或上肢瘫,包括面肌在内的偏瘫或下肢瘫。并常发现有粗大的眼球震颤。8.眼底与瞳孔的改变:颞叶肿瘤时可出现眼底视乳头水肿、颞叶癫痫发作、恐怖不安躁动时常有瞳孔变大。
-
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
手术名称: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分类:神经外科/癫痫的外科治疗ICD编码:01.3104概述:多处软脑膜下横纤维切断术是一种治疗药物难治的局灶性癫痫的新手术方法。②脑皮质的主要功能依赖于柱形单位的垂直纤维连接的完整。但此种手术并不是切除致痫灶。术后处理:1.应用甘露醇,地塞米松预防脑水肿。
-
头穴疗法
头穴疗法即头针疗法。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或头穴疗法。针刺方向有直刺与横刺之分。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3日再起针。
-
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
手术名称: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分类: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手术ICD编码:92.3912概述:立体定向脑瘤间质放射治疗又称立体定向脑瘤内近距离照射,系采用立体定向技术,将放射性核素置入脑肿瘤内,使脑瘤局部产生大剂量的放射效应(100~田增民等于1987~颗粒状核素通过导管置入,而胶体状核素经穿刺针直接用注射器注入。
-
肝胆区
肝胆区为头针刺激区之一。参见头针疗法: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或头穴疗法。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
-
言语二区
言语二区为头针刺激区名。参见头针疗法: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或头穴疗法。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
-
言语三区
言语三区为头针刺激区名。参见头针疗法: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或头穴疗法。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
-
颅针疗法
颅针疗法即头皮针疗法。头针疗法又名头皮针疗法、颅针疗法或头穴疗法。针刺方向有直刺与横刺之分。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3日再起针。
-
焦氏头针
焦氏头针是指由焦顺发所创用的头针疗法。分十三个刺激区和前后正中线、眉枕线等两条标定线。横刺一针透2~3穴,刺激量较大,通常使用的针刺手法有两种:一种是将针快速刺入预期深度后,迅速捻转,每分钟可达200次左右,指力进退相等,以期起到调和作用:一种是根据“虚则补之,实则泻之”的原则,施以补法或泻法。
-
感觉区
感觉区为头针刺激区之一。相当于大脑皮质中央后回在头皮上的投影部位。位即运动区向后移1.5厘米的平行线即为该区。将感觉区分成五等份,上1/5是下肢、头、躯干感觉区,主治对侧腰腿痛、麻木、感觉异常,及头项疼痛、耳鸣等;下2/5是头面感觉区。主治对侧面部麻木、偏头痛、三叉神经痛、牙痛、颞下颌关节炎等。
-
上运动神经元
锥体系主要包括上、下两个运动神经元。上运动神经元的胞体主要位于大脑皮质体运动区的锥体细胞,这些细胞的轴突组成下行的锥体束,其中下行至脊髓的纤维称为皮质脊髓束;临床上,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引起的随意运动麻痹,伴有肌张力增高,呈痉挛性瘫痪;浅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等)减弱或消失;
-
延髓以上的心血管中枢
例如电刺激下丘脑的“防御反应区”,可立即引起动物的警觉状态,骨骼肌肌紧张加强,表现出准备防御的姿势等行为反应,同时出现一系列心血管活动的改变,主要是心率加快,心搏加强,心输出量增加,皮肤和内脏血管收缩,骨骼肌血管舒张,血压稍有升高。例如刺激小脑顶核可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
-
磁刺激皮层诱发电位
操作名称磁刺激皮层诱发电位适应症适应于中枢锥体传导系损害的各类疾病、神经系统脱髓鞘病变、周围神经病变,对于多发硬化、颈椎病,更有价值。禁忌症安装心脏起搏器者、体内残留有金属异物者禁止做本项检查。中枢传导时间(CMCT)头-肌潜伏期减去颈(或腰)-肌潜伏期,通常中枢传导时间比较稳定且与身高无关。
-
锥体外束
所有这些通路的起始核(运动核)都接受来自大脑皮层的锥体外束区(特别是前运动区)、基底核、小脑的轴突,与具有使核相互之间联系的所谓内侧纵束(fa-sciculuslongitudinalismedialis)一起,形成了整个锥体外路系统(extrapyramidalsystem)。与锥体路的损伤相反,一般紧张亢进、运动麻痹为痉挛性麻痹。
-
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
名称: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别名:AVM介入治疗适应证:脑动静脉畸形介入治疗适用于:1.不可控制的癫痫。3.出血后神经功能障碍。供血动脉较少的、小型的AVM仅用血管内栓塞治疗即获解剖治愈,免除手术之苦。栓塞剂主要有异丁基-2-氰基丙烯酸盐(IBCA)和正丁基-2-氰基丙烯酸盐(NBCA),经微导管直接注入畸形血管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