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酸碱指示剂
酸碱滴定法所用的指示剂为酸碱指示剂。指示剂作用原理简述如下:酸碱指示剂一般是弱的有机酸或有机碱。在溶液中存在解离平衡;若HIn和Inˉ分别表示指示剂的酸式和碱式,在溶液中达到平衡:cφ=1mol·L-1,称为标准浓度。指示剂的用量不宜过多,否则会由于色调的变化不明显,指示剂要消耗滴定剂等原因,引起误差。
-
pH值
pH值是用来表示H浓度很小的溶液([H]在1~10-14mol/L之间)酸碱性强弱的指标,在数值上等于氢离子浓度的负对数:pH=-lg[H]。pH>7,溶液呈碱性,pH值愈大,碱度愈大,酸度愈小。当溶液的[H]>1mol/L时,一般用[H],而不用pH值表示溶液的酸碱性。溶液的pH值,通常用酸碱指示剂、pH试纸测定,最精确的测定方法是用pH计。
-
滴定终点
滴定终点是指用指示剂或终点指示器判断滴定过程中化学反应终了时的点。酸碱中和滴定是否达到计量点,通常用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或被测溶液的某种特性(如电导、电势等)的改变来表示滴定终止。计量点和滴定终点一般很难恰好符合。例如,用盐酸滴定氨水,可选用甲基橙作指示剂(变色范围3.2~
-
酚藏花红
酚藏花红为绿色有光泽的结晶。易溶于水和醇,其水和醇溶为紫红色并有绿黄色荧光。用作酸碱指示剂,变色范围pH值0.3(蓝)~吸附指示剂,用AgNO3滴定Cl-、Br-,终点由红色变蓝色;在硫酸介质中,试剂阳离子与溴金酸络阴离子形成红色离子缔合物,用醋酸异戊酯萃取后,进行光度测定;
-
混合指示剂
混合指示剂是酸碱滴定法中使用的一种指示剂。配制方法有两种,一种是两种酸碱指示剂按一定比例混合;另一种是一种指示剂和一种惰性染料混合。其作用是利用变色域的相互叠合,以及两种颜色的互补,使指示剂的变色间隔变窄,变色点变敏锐,从而可以提高滴定的准确度。
-
血清金
选择电极的电位(E)与溶液中被测离子活度的对数成线性关系。③金标准液(2.5mmol/L):精称恒重的金制剂(Au)0.25g,加稀盐酸(1份浓盐酸加9份去离子水)7ml溶解后,加去离子水900ml,然后用500g/L醋酸铵溶液调pH至7.0,移入1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混匀。吸样针推回原处,仪器自动进行斜率定标。
-
全血镍
概述:目前已知的人体必需微量元素有14种,镍微量元素与临床医学各科密切相关。③镍标准液(2.5mmol/L):精称恒重的镍(Ni)0.25g,加稀盐酸(1份浓盐酸加9份去离子水)7ml溶解后,加去离子水900ml,然后用500g/L醋酸铵溶液调pH至7.0,移入1L容量瓶中,再用去离子水稀释至刻度,混匀。血清测量过程同全血测量。
-
血清铯
概述:从严格意义上说,金属铯等不是一种微量元素,但由于电介质与微量元素的分界不是很明确,所以习惯上将其放在微量元素中一起讨论。另取去离子水500ml,加甲基百里香酚蓝络合剂0.114g使溶,再加聚乙烯吡咯烷酮(PVP)1.5g溶解,混合两液,加16.75g/L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水溶液2.2~吸样针推回原处,仪器自动进行斜率定标。
-
尿液分析仪
2.尿比密检查:尿比密测定曾采用悬浮法和折射仪法,主要测定尿内固体物浓度随着10项尿液分析仪的问世,试带法测定尿比密得到广泛使用,其膜块中主要含有多聚电解质(甲乙烯酸酰马不酐)、酸碱指示剂及缓冲物,这是采用酸砖瓦指示剂法,其原时是根据经过多聚电解质的Pka改变与尿液离子浓度相关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