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原子半径
按照电子云概念,原子核外的电子以不同几率密度分布于全空间,因而原子不可能有严格的边界,也就不可能有真正的球体半径。金属原子半径可以用X射线衍射法测得金属晶体的晶胞参数,再结合它的点阵型式计算得到。在短周期中,原子核对外层电子的吸引作用随着原子序数的递增而相应增强,产生收缩效应,使原子半径逐渐减小。
-
元素周期性
至于镧系元素从左至右,各元素的最后一个电子都填充在(n-2)层上,由于内层电子对外层电子的屏蔽较有效,因此有效核电荷增加很少,因此原子半径略有收缩(约1pm),但累计有14个元素导致镧系原子半径相近,加上电子构型相似因而La系15个元素(常还包括钇)化学性质相近。电负性是元素的原子在分子中吸引成键电子的能力。
-
氢键
氢键是电负性原子和与另一个电负性原子共价结合的氢原子间形成的键,与电负性强的原子连接的氢原子趋向带部分正电。氢键的键能一般小于40kJ/mol,比共价键的键能小得多,比较接近分子间作用能。另外,H的原子半径比A和B小得多。由于一般的糖、蛋白质、脂肪中都含有氢键,因此氢键在生物化学中有特别重要的意义。
-
色散力
由于分子中电子和原子核不停地运动,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的分布呈现有涨有落的状态,从而使它与原子核之间出现瞬时相对位移,产生了瞬时偶极,分子也因而发生变形。它是在人们研究实际气体对理想气体的偏离时提出来的。顺序分子量增大,原子半径增大,电子增多,因此色散力增加,分子变形性增加,分子间力增加。
-
稀土元素
元素周期表中第IIIB族钪、钇和原子序数从57~当时发现这些元素的矿物稀少,又难以分离,它们的氧化物难熔难溶,很像组成土壤的氧化物,因此得名稀土元素。稀土元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是2个s电子,次外层大都是8个电子,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很接近(除钪外),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很相似。常用的分离方法是萃取和离子交换。
-
离子半径
离子半径是晶体中,阳、阴(或正、负)离子间的“接触”半径。一般所说的离子半径,是以NaCl型离子晶体为标准的数值。阴离子半径因最外层电子数增多,它比相应的原子半径大(如rCl-=181pm,rCl=99pm)。因此,镧系后的元素跟前一周期的同族元素(如锆和铪、铌和钽、钼和钨)离子半径大致相等。
-
氟
一般单质氟气以特制铜镍合金钢瓶贮存。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比色法《简易快速水质检验手册》吴静贤等主编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来源类别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3-87水质离子色谱法GB13580.5-92大气降水离子色谱法GB/T15555.11-95固废浸出液滤膜法;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
F
一般单质氟气以特制铜镍合金钢瓶贮存。现场应急监测方法:比色法《简易快速水质检验手册》吴静贤等主编气体速测管(德国德尔格公司产品)实验室监测方法:监测方法来源类别氟试剂分光光度法,离子选择电极法GB7483-87水质离子色谱法GB13580.5-92大气降水离子色谱法GB/T15555.11-95固废浸出液滤膜法;喷雾状水稀释、溶解。
-
分子间作用力
分子间作用力是由分子之间很弱的静电引力所产生,物质的许多物理化学性质如沸点、熔点、粘度、表面张力等都与此有关。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作用力则是由极性分子偶极电场使邻近的非极性分子发生电子云变形(或电荷位移)而相互作用产生的,如O2(或N2)溶于水中,O2和H2O分子间的作用力就是这种情况。
-
锌
ZnT1透过免疫沉淀的方式在大鼠肠细胞边侧的细胞膜上发现,并在人类小肠细胞Caso-2中获得证实。锌缺乏导致腹泻的过程包括:肠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含锌消化酵素减少、发炎造成肠壁水肿、消化道免疫力变差。②血液疾病:多种贫血(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白血病(ALL、CLL)、多发性骨髓瘤等。
-
钴
概述:钴(cobalt)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钴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钴是化学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Co,原子序数为27,淡灰色,属过渡金属,具磁性。天然水﹑泥土和动植物中都发现有钴的踪迹。性质:钴在常温下与水和空气都不起作用,性质同铁﹑镍相似。也能与一氧化碳形成羰基化合物。
-
Co
概述:钴(cobalt)是人体必需微量元素之一。钴是维生素B12的主要成分。钴是化学元素之一,化学符号为Co,原子序数为27,淡灰色,属过渡金属,具磁性。天然水﹑泥土和动植物中都发现有钴的踪迹。性质:钴在常温下与水和空气都不起作用,性质同铁﹑镍相似。也能与一氧化碳形成羰基化合物。
-
铊
吸入、口服可引起急性中毒;人在大量经口摄入此类物质时能引起消化道的刺激症状(腹部绞痛、恶心、呕吐、腹泻)、末梢神经炎、中枢神经系统障碍、精神症状、脱毛及四肢疼痛等症状。现场应急监测方法:便携式数字伏安法《突发性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与处理处置技术》万本太主编实验室监测方法:等离子体光谱法;
-
锰
39℃,持续数小时后出汗,热退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或恢复,重者有喉头水肿、中毒性肺炎。2.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清水(或清水中加30%双氧水100ml)反复洗胃,灌服大量稀释的维生素C溶液(为特效拮抗剂),口服牛奶、蛋清、豆浆、米汤、面糊、氢氧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
Mn
39℃,持续数小时后出汗,热退后上述症状明显缓解或恢复,重者有喉头水肿、中毒性肺炎。2.口服中毒者应立即用清水(或清水中加30%双氧水100ml)反复洗胃,灌服大量稀释的维生素C溶液(为特效拮抗剂),口服牛奶、蛋清、豆浆、米汤、面糊、氢氧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好防毒面具,穿一般消防防护服。
-
Zn
ZnT1透过免疫沉淀的方式在大鼠肠细胞边侧的细胞膜上发现,并在人类小肠细胞Caso-2中获得证实。锌缺乏导致腹泻的过程包括:肠细胞绒毛结构破坏、含锌消化酵素减少、发炎造成肠壁水肿、消化道免疫力变差。②血液疾病:多种贫血(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缺铁性贫血等)、白血病(ALL、CLL)、多发性骨髓瘤等。
-
键能
在101kPa大气压和25℃下,把1mol气态的AB分子分离成气态的A和B原子要吸收的能量(kJ/mol),叫做键能。如ABn分子,分子中n个A—B键是等同的,键的离解能是指该分子中这些A—B键逐级离解所需要的能量。5.F—F键、O—O键、N—N键的键能反常地低,因为它们的原子半径很小,相互靠拢时孤电子对间有很大的排斥作用。
-
镁
概述: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成人体内含有25克镁,其中20%在骨骼中。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消防防护服。化验结果意义:升高:锰中毒、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急慢性肝炎、坏死性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日光过敏症等。
-
Mg
概述:镁(magnesium)是一种化学元素,它的化学符号是Mg,它的原子序数是12,是一种银白色的碱土金属。成人体内含有25克镁,其中20%在骨骼中。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尘口罩,穿消防防护服。化验结果意义:升高:锰中毒、缺血性心脏病、心肌梗死、急慢性肝炎、坏死性肝硬化、风湿性关节炎、日光过敏症等。
-
物理化学
物理化学是从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联系入手,研究化学反应的方向和限度(化学热力学)、化学反应的速率和机理(化学动力学)以及物质的微观结构与宏观性质间的关系(结构化学)等问题,它是化学学科的理论核心。肉眼看不见的原子,借助于仪器的延伸已经变得可以摸得着,看得见的实物,微观世界的原子和分子不再那么神秘莫测了。
-
原子物理学
原子物理学研究原子的性质、内部结构、内部受激状态,以及原子和电磁场、电磁波的相互作用以及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应用量子力学和量子电动力学研究原子结构、原子光谱、原子发射、吸收、散射光的过程,以及电子、光子和电磁场的相互作用和相互转化过程非常成功,理论结果同最精密的实验结果相符合。
-
镧系元素
镧系元素原子的最外面两层电子结构相似,不同的仅在4f亚层,因此它们的化学性质非常相似。这些元素的单质,活泼性仅次于碱土金属,能跟热水作用生成氢气,化合价一般是3,能形成稳定的3价化合物和配位化合物。镧系元素的原子半径和离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逐渐缩小,这种现象叫镧系收缩。
-
金属晶体
由金属键形成的晶体,叫做金属晶体。由于每个原子的电子云分布基本上呈球形对称,因此可把同一种金属原子看成是半径相等的圆球,每个圆球周围可依几何原理排列尽可能多的邻近圆球(一般是6个,连自己共7个),然后无限延伸出去构成一个密置层。根据金属原子半径大小和密置层的不同堆积方式,可以有以下4种密堆积结构。